- 年份
- 2024(2636)
- 2023(3630)
- 2022(2731)
- 2021(2605)
- 2020(1835)
- 2019(3994)
- 2018(3583)
- 2017(6318)
- 2016(3549)
- 2015(3902)
- 2014(3718)
- 2013(3587)
- 2012(3220)
- 2011(2909)
- 2010(2908)
- 2009(2440)
- 2008(2210)
- 2007(2044)
- 2006(1844)
- 2005(1658)
- 学科
- 济(10539)
- 经济(10527)
- 管理(8408)
- 业(6990)
- 企(5380)
- 企业(5380)
- 中国(4924)
- 农(4573)
- 业经(3677)
- 教育(3280)
- 地方(3234)
- 农业(3216)
- 学(2744)
- 方法(2465)
- 制(2462)
- 发(2316)
- 理论(2307)
- 财(2301)
- 技术(1970)
- 发展(1926)
- 展(1915)
- 环境(1896)
- 数学(1885)
- 贸(1878)
- 贸易(1875)
- 数学方法(1825)
- 易(1823)
- 体(1811)
- 和(1801)
- 银(1766)
- 机构
- 学院(45635)
- 大学(45325)
- 研究(18115)
- 济(15269)
- 管理(15026)
- 经济(14837)
- 理学(12731)
- 理学院(12474)
- 管理学(12231)
- 管理学院(12106)
- 中国(11891)
- 科学(11634)
- 京(9750)
- 范(9028)
- 所(9026)
- 师范(8925)
- 研究所(8276)
- 农(8125)
- 教育(7978)
- 中心(7938)
- 江(7717)
- 师范大学(7239)
- 财(7225)
- 院(7200)
- 业大(7018)
- 技术(6451)
- 北京(6278)
- 农业(6247)
- 州(6044)
- 研究院(5943)
共检索到74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2011年5月,中美专家联合发起成立"国际幸福学校联盟",发表了联盟宣言,继而推出首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迈向幸福学校(幼儿园)的十大突破路径:(1)双超英才教育(DSE)方案:培养拔尖创新苗子,赢考试更赢人生。(2)卓越教育(ART3)方案:因材施教,让所有孩子争优。(3)突破学困(Mild)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彬彬 葛文怡 吴玲
我国幼儿教育在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依然面临着突出的供需矛盾,特别是农村幼儿教育,更需要通过布局调整获取发展动力。只有重视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的目标引领,倡导公平理念,落实系统理念,强化效益理念,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在覆盖半径指标、设施配置指标和规模定额指标等层面提出基本要求,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农村幼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村幼儿园 布局调整 核心理念 指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焱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建设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新时代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自2010年至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下,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推动各地连续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多个国家级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太阳幼儿园是上海协和教育集团(中心)下属的一所幼儿园,开办于2002年9月1日,至今已四年。现有教职工38人,入园幼儿250人。幼儿园占地面积3084平方米,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功能齐全的户外活动场地和供幼儿嬉戏的游泳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旭芳 刘畅
过硬的师资力量有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科学管理学前教育资源则将推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当前,我国幼儿园人力资源流动在三个效应的驱动下呈现非常态化,本文依次剖析"马太效应"、"鲶鱼效应"、"海潮效应"在幼儿教师队伍中的不同作用,发现三大效应之间暗含的循环路径。利用循环效果构建幼儿园人力资源的优化路径,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幼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政策的引导下,幼儿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这将推进幼儿教师资源的良性流动,优质教师以及高质量幼儿园数量的不断扩大。
关键词:
幼儿园 人力资源 效应循环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婉君
幼儿园小组化教学是由幼儿组成的一个个小集体为单位,组织学习活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便于教师观察幼儿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也是促进幼儿合作与交流的社会化交往能力,提高幼儿社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它是一种优于集体教学形式,且正成为教育发展趋势的幼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董明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幼儿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心理学家主张孩子的学习要从培养兴趣、爱好出发,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不仅符合幼儿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的年龄特点,还能够促进幼儿全方面和谐发展,有助于幼儿园的教育管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延吉幼儿园是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始建于1980年,并于1997年在上海市率先以"托幼一体化"教育模式办园,构建了由一园三部组成的幼儿园体系,拓展了学校的设施与规模,成为"知识杨浦"的一个亮点。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龚惠娟
早操作为幼儿园日常户外活动的主要类型,已成为幼儿园的一种常规性教育活动。合理、有效地组织幼儿开展早操活动,对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幼儿体质,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个性具有重要意义。一、幼儿园早操存在的问题1.缺少情感交流。早操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生活的开始,教师在早操中、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应传递积极、愉快的情绪。但在多次观摩中发现,好多教师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旦映 桂优花 朱寅
教育的本意在于发展人的本性,为人造福。本研究借用"四合院"邻里之间和谐、友爱这样一种独特的幸福的人文气息,每周五上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开展"两小无猜"、"走门串户"、"左邻右舍"、"拜师学艺"系列活动,打破原有固定的班级、班段、教室、教师、同伴的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形成新型的、可行的、稳健的"超级四合院"教学模式。"超级四合院"实现了活动模式的创新与突破,幼儿情感体验的丰富与历练,幼儿多元智能的激发与交互。
关键词:
幼儿园 超级四合院 幸福 动态教学模式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陶金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主张教育不仅仅要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还应关注社会文化,尤其应关注本民族文化和当地文化。幼教专家虞永平教授说,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幼儿教育是生命启蒙教育,也是生命奠基性教育,这要求成人在甄选优秀传统文化时,必须以敬畏之心仔细考量幼儿的童年幸福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生兰
美国幼儿专家普遍认为,幼儿的社会化是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发展自己的态度、信仰、知识、价值观,逐渐意识到社会的期望。并作出符合角色的行为,当幼儿从家庭来到形式多样的幼儿教育机构时,他的社会生活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幼儿园是其走上社会、适应未来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而教师和同伴又是影响幼儿社会化进程和质量的两个最为活跃的教育因素。 一、教师及其教育行为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积极的社会强化对幼儿社会化的效用 积极的社会强化是影响幼儿理想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既决定了教师在幼儿适应园内生活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也决定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丽 刘焱 裘指挥
农村小微型幼儿园是教育体系中最薄弱而又具有独特价值的学前教育机构,它对保障留守学前儿童受教育权,实现教育公平,引领乡村文明,实施留守儿童教育补偿,奠定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农村小微型幼儿园的发展面临理论与实现双重困境,即乡土化与城市化、效率与公平的理论困境;政策层面合理性存在与制度设计不完善、师资层面生存境遇与道德主义的要求、地域层面多重贫困与多重期待的实现困境。发展农村小微型幼儿园需要设计合理的发展路径,即县级为主三级联动的宏观统筹路径、区域园际联盟协同发展的中观共生路径和彰显乡村文明的微观特色路径。
关键词:
小微型幼儿园 共生路径 乡村文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月明 白云丽 张林秀
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2016年和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robit、线性概率模型(LPM)和二值选择随机效应模型(xtprobit)实证分析村幼儿园的设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究村内幼儿园设立状况对适龄儿童入园地点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16-2019年,设立幼儿园的村庄占比保持在30%,但同期村内3~6周岁儿童上幼儿园的比例从86%提高到91%。(2)适龄儿童数量越多,村内设立幼儿园的可能性越大,且该正向相关关系在高中及以上劳动力占比高、距离乡镇近、较富裕、平原地区的村庄更明显。(3)村内设立幼儿园能显著促进本村适龄儿童在村内上幼儿园,有力缓解了农村学龄前儿童入园远、成本高的问题,但家长对本村幼儿园的服务质量并不满意。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实现农村适龄儿童“幼有所育”需要根据适龄儿童数量因地制宜创新学前教育服务模式,尤其要加强对教育相对落后、偏远西部山区农村幼儿园的政策倾斜力度,并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农村幼儿园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人力资本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