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5)
2023(11152)
2022(8642)
2021(7791)
2020(6129)
2019(13734)
2018(13593)
2017(25615)
2016(14340)
2015(16165)
2014(16542)
2013(15801)
2012(14430)
2011(12756)
2010(13423)
2009(12280)
2008(12145)
2007(11003)
2006(10162)
2005(9564)
作者
(39819)
(33205)
(32991)
(32022)
(21210)
(15794)
(15211)
(12728)
(12649)
(11998)
(11280)
(11277)
(10675)
(10528)
(10494)
(10285)
(9766)
(9655)
(9624)
(9588)
(8484)
(8064)
(7966)
(7735)
(7661)
(7510)
(7462)
(7461)
(6760)
(6553)
学科
(60056)
经济(59984)
管理(36986)
(32567)
(24101)
企业(24101)
中国(22358)
方法(18409)
(18391)
地方(17789)
数学(15190)
数学方法(14946)
业经(14653)
(13911)
农业(12813)
(12567)
(11656)
理论(10723)
(10624)
银行(10612)
(10604)
金融(10602)
(10559)
贸易(10547)
(10546)
(10166)
(10152)
环境(9402)
教育(9052)
(8542)
机构
学院(197310)
大学(194975)
(78615)
经济(76436)
研究(70273)
管理(67719)
理学(55813)
理学院(55020)
中国(54734)
管理学(53942)
管理学院(53564)
(43339)
科学(41250)
(39223)
(34459)
(34085)
中心(33213)
研究所(30474)
(30314)
师范(30077)
财经(29584)
(29046)
北京(27608)
(27458)
(26647)
(26620)
业大(25164)
经济学(24860)
师范大学(24126)
(22841)
基金
项目(122643)
科学(96433)
研究(94370)
基金(86351)
(74388)
国家(73731)
科学基金(63210)
社会(59945)
社会科(56764)
社会科学(56752)
(48405)
基金项目(45077)
教育(43849)
(40941)
编号(39962)
自然(37921)
自然科(37024)
自然科学(37020)
自然科学基金(36296)
成果(33861)
资助(33814)
课题(29245)
(28302)
重点(28109)
(25880)
国家社会(25075)
(24781)
(24514)
(23869)
项目编号(23458)
期刊
(98335)
经济(98335)
研究(67921)
中国(46633)
(31141)
教育(30805)
(28022)
学报(26906)
管理(26578)
科学(25778)
(21741)
金融(21741)
大学(21125)
学学(19087)
技术(18471)
农业(18431)
业经(16032)
经济研究(15072)
问题(14900)
财经(14163)
图书(12763)
(12426)
(11555)
国际(11112)
(10942)
现代(10276)
书馆(9857)
图书馆(9857)
(9680)
职业(9598)
共检索到324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余侃华  张沛  蔡辉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地区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竞争和国家战略意义的区域发展模式与空间组合形式。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国际化大都市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技术演变历程,响应国家的战略意图,阐述了中国语境下的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具体内涵。通过对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现状特征的分析,基于城市空间理性增长这一主题,本文对西安城市空间原有调控尺度的进行重构,从空间规划策略、评价体系优化和制度程序革新三个层面对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过程中的调控途径内容进行了建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鲍敦全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中国西部未来的开发与建设中要有作为龙头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来带动。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人的上海,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需要全国其它地区的配合,也需要中国西部的配合。上海应站在全国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上海要走在全国经济市场化的前列,并对其它地区起带动作用;同时,上海应率先进入国际的大市场、大流通之中。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江春泽  
研讨会的主题报告和多篇专题报告都是很好的研究成果。下一步,须着重研究上海如何加强其与国际经济的联系,如何与国际市场经济接轨,最好再与实务部门、涉外经济机构及公司的专业人士讨论规划一下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上海在历史上已经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近40年又为全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过巨大的奉献。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起步晚了一些,但后来者是一定会居上的。我对城市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2001年2月,北京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加强管理、全面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年峰  赵朋  蒋杰贤  陆建飞  
鉴于上海市在国际化大都市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用哲学观点对其生态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理性分析,并对其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及解决途径提出了若干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贺  刘金平  
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非嵌套空间权值矩阵的检验方法,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城市化效应及经济的集聚与扩散所产生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区域存在各自独特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城市化进程道路,应继续提升城市集中度,通过发展中心城市缩小区域内收入差距,带动整个区域协调发展。其中珠三角地区已达到城市最优集中度,应通过扩张区域辐射范围来均衡区域的最优城市集中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小华  
关于惠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思考刘小华国际化大都市的特征、标志和作用什么是国际化大都市?其特征如何?有什么标志?所起作用怎样?究竟达到何种程度和层次才算是国际化大都市?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从大体上来说,可以认为国际化是指大都市的性质、功能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之间,规划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区内现有人口约90万,包括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五个组团。西咸新区是陕西省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董辅礽  
主题报告中关于未来上海成为“三个中心”的衡量指标,除了有些指标可以作为从某个侧面衡量上海的“三个中心”的指标以外,有些指标只能反映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却不能反映上海是国际的“三个中心”,例如,资金融通总量指标不能作为衡量国际金融中心指标,因为这个指标并没有反映通过上海中心与国际之间资金融通的流量,只看证券交易量指标不能反映上海证券市场上国外证券在沪的交易量等,也不能用作衡量国际金融中心。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常林  
社区图书馆在国际大都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呈现主体化趋势。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对策有 :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其在都市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对社区成员文化需求的调研 ;注重其功能实现 ;提高管理水平 ,建设社区图书馆网 ;建立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提供集成化的服务 ;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参考文献 7。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建新  
一、国际化港口大都市的基本特征、类型和评价指标体系1.国际化港口大都市的特征及类型关于国际化城市的概念,英国学者P·霍尔在1996年出版的《世界城市》一书中进行了探讨。在这以前,1982年和1986年美国学者沃尔夫和弗里德曼也对国际化城市进行了全面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士谋  
国际化大都市──东京考察姚士谋东京,目前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重要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其城市规模之大、建设之现代化,整体功能结构之国际化,以及其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与作用,仅有纽约、伦敦和巴黎可与之相比,属于全球性的现代化的大都会。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位于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展堂  运迎霞  杨德进  
全球化时代大都市国际化战略不断涌现并加剧了外部竞争,空间竞争已成为大都市新一轮竞争的焦点。高端产业集聚下的空间功能再造、内部要素整合下的空间质量提升、基于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优化是大都市空间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天津迈向国际化大都市有效应对空间竞争的规划策略在于构建三大功能空间体系,分类整合内部空间要素,形成"河海城"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化、紧凑化的城市空间结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戴菲  王可  殷利华  
近些年快速城镇化导致我国很多城市旱内涝频发,与"速排"相反,一些国内学者提出城市雨水资源化。随着"海绵城市"的推行,城市雨洪基础设施规划尤显重要,但目前我国相关研究仍较缺乏。从城市规划层面探讨了雨洪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规划方法途径,首先综合分析城市水文、地形、土地利用现状及其他专项规划,把控多层次"灰色"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耦合关系:其次依据不同层次需求归纳"雨水促渗截留型"、"雨水调蓄;争化型"、"综合功能型"三大类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应用途径,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玉波  胡俊荣  
文章在解释了图书馆国际化涵义与大都市国际化涵义的基础上 ,论述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然后阐明了图书馆国际化对大都市国际化的贡献 ,以及大都市国际化对图书馆国际化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