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3)
2023(11100)
2022(9792)
2021(9226)
2020(7514)
2019(17557)
2018(17425)
2017(34215)
2016(18527)
2015(20775)
2014(20852)
2013(20766)
2012(18790)
2011(16840)
2010(16710)
2009(15314)
2008(14679)
2007(12903)
2006(11217)
2005(9818)
作者
(52910)
(43878)
(43576)
(41467)
(28108)
(21007)
(19829)
(17238)
(16834)
(15599)
(15208)
(14667)
(13774)
(13725)
(13709)
(13224)
(13040)
(12914)
(12577)
(12508)
(10757)
(10472)
(10458)
(10094)
(9739)
(9655)
(9646)
(9605)
(8780)
(8502)
学科
(76759)
经济(76673)
管理(52142)
(49667)
(40246)
企业(40246)
方法(35245)
数学(30674)
数学方法(30371)
中国(22487)
(19216)
地方(16889)
(16582)
业经(15825)
(15809)
(13257)
贸易(13248)
农业(13081)
(12786)
理论(12745)
(12309)
环境(11896)
(11818)
(11362)
金融(11361)
技术(11122)
(10590)
财务(10529)
(10518)
财务管理(10512)
机构
大学(264691)
学院(261007)
管理(108264)
(105415)
经济(102942)
理学(94084)
理学院(93044)
管理学(91590)
管理学院(91103)
研究(87834)
中国(64067)
(56765)
科学(53704)
(46079)
(43032)
研究所(39225)
中心(38950)
财经(38039)
业大(37930)
(37755)
(36067)
北京(35982)
(35105)
师范(34839)
(34745)
(32387)
经济学(31452)
(29756)
农业(29499)
师范大学(28685)
基金
项目(182981)
科学(144550)
基金(133977)
研究(133972)
(115993)
国家(115058)
科学基金(99915)
社会(84530)
社会科(80142)
社会科学(80119)
基金项目(72036)
(69306)
自然(65780)
自然科(64280)
自然科学(64268)
自然科学基金(63100)
教育(60536)
(59246)
资助(54928)
编号(54464)
成果(43451)
(40303)
重点(40108)
(38436)
(37719)
课题(36739)
创新(35140)
教育部(34885)
科研(34522)
国家社会(34388)
期刊
(113812)
经济(113812)
研究(79791)
中国(47019)
管理(39213)
学报(38809)
科学(37465)
(33496)
(32718)
大学(29536)
学学(27695)
教育(27420)
农业(23577)
(22408)
金融(22408)
技术(21799)
财经(18386)
经济研究(17961)
业经(17843)
问题(16418)
(15618)
图书(14522)
理论(14235)
实践(13125)
(13125)
技术经济(12695)
现代(12597)
科技(12572)
(11844)
(11815)
共检索到376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政  
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成为在全球具有资源要素集聚和配置功能的国际性大都市,其对劳动力要素的集聚与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劳动力市场。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上海已经建立起了市场机制健全、运转效率高效、资源配置功能强大的劳动力市场。但是在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过程中,对上海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需要提升上海劳动力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因此,上海劳动力市场还需要在劳动力结构、对外开放、市场环境和相关劳动政策法规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好地服务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的建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从无到有,顺势裂变。40年前,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决策下,倾全国之力,自法国引进全球最先进的成套核电站设备,同时引进西方生产管理体系和公司治理体系,中国大陆首个大型商用核电站石破天惊,应运而生。斗转星移,通达嬗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创新与转型,由国外交钥匙工程演化成拥有世界领先技术的核电与清洁能源行业佼佼者,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苑德宇  常家铭  张亦然  
本文利用相对价格法,基于我国地级市层面行业平均工资数据测度了2003—2019年不同区域城市间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并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和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显示:我国各类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呈现周期性波动变化,且均随时间显著趋于收敛统一;对于全国城市间、相邻城市间和同省城市间劳动力市场分割,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水平均显著高于中部地区,且在2011—2013年间出现了较强跨区整合性;国有经济就业占比、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加剧了劳动力市场分割,高速公路密度提高则显著降低了劳动力市场分割水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建伟  
本文简要介绍了《2014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的核心内容与政策贡献。报告有三方面的内容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作时间演变规律,二是中国劳动者工作时间的配置特征与问题,三是中国过度劳动问题的治理对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该报告为缓解中国过度劳动、实现体面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提供政策参考。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丁世龙  
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网公司)积极抢占企业管理制高点,全面加强集团管控,深度整合核心资源,持续优化业务布局,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综合运用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工具,促进管理质量和效率效益提升,构建了"163"卓越管理体系。着眼于占领引领,科学构建"163"卓越管理体系"163"卓越管理体系中的"1"是指一个战略,即以"两个一流"战略愿景、"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和"两个转变"战略途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丁世龙  
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网公司)积极抢占企业管理制高点,全面加强集团管控,深度整合核心资源,持续优化业务布局,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综合运用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工具,促进管理质量和效率效益提升,构建了"163"卓越管理体系。着眼于占领引领,科学构建"163"卓越管理体系"163"卓越管理体系中的"1"是指一个战略,即以"两个一流"战略愿景、"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和"两个转变"战略途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世界上存在着多个经济力量和经济活动中心。参与其中的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不仅是用于出口的低成本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商,还是全球经济形态的积极塑造者;不再只是生产中心,还成为了资本、人才与创新的输出方,以及海外公司的买家。在这种经济力量四散分布的格局中,全球化是一个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伍骏骞  刘涛  毛中根  王海军  
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实现共享发展效应。本文构建“富裕-共同-可持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共享发展效应三阶段概念性模型,基于多重行动者决策理论的“身份-环境-规则”三维度分析三阶段概念性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说,采用2005—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共享发展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共享发展有正向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第二,从共享发展异质性维度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获取并享受做大“蛋糕”带来的集聚效应,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在实现切好和共享“蛋糕”层面还有差距,而对保鲜和优化“蛋糕”的影响不显著。第三,从空间维度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共享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欠发达地区和脱贫攻坚地区,说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共享发展是“涓滴效应”而不是“马太效应”。第四,从调节效应来看,各地的就业和投资门槛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共享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下降越多;进一步从时间维度看,该空间溢出效应在2013年中国政府针对农民工市民化加大户籍改革以后更加显著,这共同印证了户籍制度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共享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制度性约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时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劳动者如何合理分配工作与闲暇时间,以获得效用最大化,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传统主题之一。当前中国正处于从中低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进程之中,"劳动时间过长"、"过度劳动"现象日益普遍,甚至"过劳死"现象也时有发生,工作时间问题开始引起了一些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而首次全面系统、深入详细研究"工作时间"的经济学著作当属《2014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迈向高收入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Phillip Brown  Hugh Lauder  
对于欧洲而言,21世纪的头几十年可能不是一个大衰退时代,但将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就开始了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方面的研究,范围遍及中国、印度、韩国、新加坡、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研究结果可以说深刻改变了我们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观点。我们注意到,全球劳动力并非仅仅在数量上有了成倍的增长,它还涉及高校学生的增加——2007年全球高校注册生为1亿4000万,可想而知,高技能劳动力的供给有多么充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政  朱秋  屠可昕  
全球城市建设是当今世界各超大城市面临的战略任务,也是面向未来建设的战略目标。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首先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指示精神的需要,也是着力探索区别于发达国家世界城市建设路径的中国特色全球城市建设新路径的需要。因此,实证研究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路径,对于新时代上海进一步深化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来说,可以明确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历史逻辑、科学把握未来的演进逻辑。本文研究发现,在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过程中,一般公共预算与上市公司活力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为了把脉和验证这一正相关关系并且从中提炼全球城市发展一般规律,本文构建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上市公司活力指数之间的回归模型,同时引入城镇就业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R&D人员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城市建设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上市公司活力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显著提升上市公司活力,城镇就业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R&D人员对上市公司活力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呈现出全球城市建设演进路径的一般规律。由此出发,本文建议从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合理增速、加大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来提升上市公司活力,进而提升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的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胜利  高向东  
文章在经济转型和大城市人口调控背景下,研究了上海劳动力资源供需平衡趋势与外来劳动力需求情况。研究显示,在上海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下,2015-2020年外来劳动力需求量在700-856万人之间,这使大城市在对待外来劳动力上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面临着经济发展对外来劳动力的依赖性,另一方面面临着大城市人口调控的压力。目前上海劳动力市场中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在就业岗位、工资待遇、社会福利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在岗位上更多的是一种优势互补关系,对外来劳动力歧视有悖于社会公平理论,同时政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宝良   郭其友   郑文智  
著名女性经济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因“推进了我们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的理解”荣膺202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戈尔丁研究了美国200多年劳动力市场性别差距发展演变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对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如下贡献:第一,戈尔丁延续了福格尔计量经济史学的研究,并采用现代计量方法使研究更具可信性,这是对福格尔计量经济史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第二,戈尔丁突破了“性别歧视”的固有思维,发展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经济分析框架,对影响女性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因素进行连贯的经济分析,这是对贝克尔家庭论和歧视经济学的拓展和完善;第三,戈尔丁提出了队列分析法探讨女性劳动力市场的代际演变,对经济研究方法作出了独创性贡献。戈尔丁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女性争取参与劳动力市场和获得收入平等机会的艰难历程。但是,戈尔丁提出的解决收入性别差距的建议有可能导致员工在与雇主谈判时处于弱势地位且面临随时被替代的风险,其效果值得商榷。此外,戈尔丁的研究较少规范分析,且涉及的大多是长期因素,这对政策制定者是一种挑战。然而,戈尔丁的研究指向了“机会平等”这一现代社会发展原则和理念,对相关制度建设具有普遍的导向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宝良   郭其友   郑文智  
著名女性经济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因“推进了我们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的理解”荣膺202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戈尔丁研究了美国200多年劳动力市场性别差距发展演变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对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如下贡献:第一,戈尔丁延续了福格尔计量经济史学的研究,并采用现代计量方法使研究更具可信性,这是对福格尔计量经济史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第二,戈尔丁突破了“性别歧视”的固有思维,发展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经济分析框架,对影响女性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因素进行连贯的经济分析,这是对贝克尔家庭论和歧视经济学的拓展和完善;第三,戈尔丁提出了队列分析法探讨女性劳动力市场的代际演变,对经济研究方法作出了独创性贡献。戈尔丁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女性争取参与劳动力市场和获得收入平等机会的艰难历程。但是,戈尔丁提出的解决收入性别差距的建议有可能导致员工在与雇主谈判时处于弱势地位且面临随时被替代的风险,其效果值得商榷。此外,戈尔丁的研究较少规范分析,且涉及的大多是长期因素,这对政策制定者是一种挑战。然而,戈尔丁的研究指向了“机会平等”这一现代社会发展原则和理念,对相关制度建设具有普遍的导向价值。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业亮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在劳动力市场定价机制、竞争机制、保障机制以及生活成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我国的劳动力价格出现了较大变化。在阐述劳动力价格变化基本情况基础上,研究了其价格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就业、居民消费和对外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