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84)
2023(14756)
2022(11945)
2021(11086)
2020(9032)
2019(20316)
2018(20038)
2017(37253)
2016(20513)
2015(23337)
2014(23463)
2013(22562)
2012(20521)
2011(18451)
2010(18626)
2009(17401)
2008(17301)
2007(15548)
2006(13909)
2005(12928)
作者
(58126)
(48782)
(48499)
(46345)
(30775)
(22993)
(21983)
(18805)
(18518)
(17304)
(16844)
(16330)
(15822)
(15677)
(15429)
(15128)
(14511)
(14342)
(14016)
(13898)
(12438)
(12001)
(11766)
(11079)
(10944)
(10852)
(10772)
(10723)
(9835)
(9789)
学科
(79606)
经济(79490)
管理(60108)
(54827)
(43318)
企业(43318)
中国(29193)
方法(28520)
(25330)
数学(24138)
数学方法(23892)
(21639)
(21363)
业经(20233)
(16690)
农业(16551)
(16246)
贸易(16229)
(16060)
(15841)
(15235)
银行(15205)
地方(15103)
(14652)
(14036)
金融(14029)
理论(13828)
环境(12809)
(12425)
财务(12370)
机构
大学(290699)
学院(289527)
(121506)
经济(118959)
研究(105169)
管理(104690)
理学(88618)
理学院(87554)
管理学(86105)
管理学院(85572)
中国(81130)
(63421)
科学(61497)
(58756)
(52630)
研究所(47453)
(47276)
中心(46877)
财经(45599)
(44504)
(41489)
北京(40279)
业大(40126)
(39305)
师范(38894)
经济学(38703)
(38598)
农业(36866)
(34919)
经济学院(34652)
基金
项目(190389)
科学(150479)
研究(142375)
基金(138187)
(121482)
国家(120520)
科学基金(102417)
社会(91975)
社会科(87215)
社会科学(87193)
(72534)
基金项目(72042)
教育(65985)
自然(63133)
(61904)
自然科(61710)
自然科学(61688)
自然科学基金(60573)
编号(57467)
资助(55558)
成果(48735)
重点(43727)
(42872)
(41573)
课题(41388)
(39661)
国家社会(39564)
(39178)
创新(37327)
教育部(36969)
期刊
(139446)
经济(139446)
研究(92144)
中国(68262)
(46439)
学报(45425)
(45305)
科学(42240)
管理(41736)
教育(38873)
大学(35276)
学学(32791)
农业(30657)
(28215)
金融(28215)
技术(25613)
财经(23572)
经济研究(23236)
业经(21855)
(20484)
问题(18517)
(17219)
(15941)
世界(14982)
国际(14267)
图书(14118)
(13961)
现代(13042)
(12766)
论坛(12766)
共检索到452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久文   周孝伦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应把握好高质量国土空间体系的构成内容,将新型城镇化、区域创新和区域可持续开发作为构建高质量国土空间体系的强大动力。其构建思路如下:以数字化赋能区域经济布局优化,通过区域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要素资源合理分配,培育空间增长极驱动高质量发展,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保障各类型地区协调发展,推进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坚   张瑜  
研究目的: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国土空间体系表述的形成脉络及内在逻辑,并从国土空间体系构建视角探讨国土空间治理的未来趋向。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具有“区域”和“要素”双重特性,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旨在解决传统国土空间治理的“区域”“要素”缺乏统筹问题。从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到国土空间体系的演变,实质上是不断推进迈向高质量发展、强化“区域—要素”统筹的国土空间治理。在构建国土空间体系的指引下,国土空间治理既要聚焦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发展,绘就国土空间协调发展蓝图,又要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做好国土空间治理的“区域—要素”统筹。研究结论:面向国土空间体系构建,国土空间治理未来应做好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区域—要素”统筹治理。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向晓梅  吴伟萍  
产业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及核心推力。通过分阶段观测广东改革开放40年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发现,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演化轨迹是一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跃升之路,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持续性产业升级。生产要素供给、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政府干预及制度安排等四大动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动态更迭比较优势、推动产业持续升级的耦合动力机制。在国际产业分工的背景下,适应不同的阶段特征及红利条件,通过比较优势的动态化调整,广东产业发展模式由低成本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广东应以全面创新驱动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端,迈向一个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保平   李培伟  
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特殊性可以归纳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突出表现在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现代化的底层逻辑,进而衍生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道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推动高质量生产力的形成。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底层逻辑框架内,高质量生产力的人民属性得到强化,更加注重人才生产力的形成。以人的现代性作为价值判断,以人的现代化作为终极目标,通过高质量发展来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治理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共同现代化的协同发展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脉络。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机制体系,包括动力变革机制、结构升级机制、制度治衡机制和人才支撑机制四个维度。实现路径可以归纳为:以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依托,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与配置效率;以数字化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快构建数字新技术供给体系;以质量效益递增型为主线,全面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人的现代性最大化为目标,稳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松  张少兵  
城市休闲空间是市民休闲游憩活动的依托和载体,关系着市民的休闲质量水平和生活满意度。通过考察常州城市休闲空间的历史演进,分析常州休闲空间要素现状,从而构建常州社区休闲、公益休闲和商业休闲的城市休闲空间体系。对市民休闲动机及休闲空间要素数量认知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常州城市休闲空间的调整策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我们要坚持贯彻的主题。刚刚闭幕的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会议进一步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明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一重要论断,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的一贯思想——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一贯强调的;另一方面,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要求,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关键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新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提出,使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都为之振奋,凝聚起了踔厉奋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正>2024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同年11月,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龙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之年,也是浙江农信成立70周年。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党委积极带领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总结浙江农信70年改革发展经验,守正创新,接续奋斗,进一步发挥地方金融的独特作用,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共同富裕上展现更大作为,以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和中国式现代化在浙江生动实践。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魏国雄  
<正>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推进方式等,具体落实到金融领域,促进中国特色金融的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和保障。不断完善中国特色金融制度金融事关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正>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于2023年12月23日在北京主办“经济研究·高层论坛暨经济学动态·大型研讨会(2023)”,以期广大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会议主题开展研讨,贡献智慧。本届高层论坛暨大型研讨会由经济研究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承办,由《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经济思想史学刊》编辑部、《经济管理学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协办。
关键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柳  
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有利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趋势与主要矛盾。文章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5个一级指标和29个二级指标的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2—2020年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综合得分、2020年31个省份中国式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科技创新实力正在快速提升,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区域之间的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差距还较大,有些省份的短板和弱项较为明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段光鹏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将现代化发展优势及时有效地转化为话语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亟需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为突破西方的现代化话语裹挟,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话语体系,要在政党主导与人民主体相统一中明晰发展方向,坚守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政治性;要在固本培元与守正创新相统一中提升理论自觉,坚守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学术性;要在实践总结与理论升华相统一中探索发展规律,坚守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科学性;要在独立自主与兼容并蓄相统一中消弭话语隔阂,坚守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道义性。只有从政治性、学术性、科学性和道义性的基本原则出发,才能真正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由“他塑”走向“自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段光鹏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将现代化发展优势及时有效地转化为话语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亟需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为突破西方的现代化话语裹挟,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话语体系,要在政党主导与人民主体相统一中明晰发展方向,坚守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政治性;要在固本培元与守正创新相统一中提升理论自觉,坚守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学术性;要在实践总结与理论升华相统一中探索发展规律,坚守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科学性;要在独立自主与兼容并蓄相统一中消弭话语隔阂,坚守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道义性。只有从政治性、学术性、科学性和道义性的基本原则出发,才能真正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由“他塑”走向“自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储德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财税体制改革对于破解桎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举足轻重。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战略要求。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探索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提供了逻辑线索。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问题导向,探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税体制改革和政策优化方向,将有助于发挥科学财税体制在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中的制度保障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