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8)
2023(10215)
2022(8333)
2021(7315)
2020(6034)
2019(13133)
2018(12457)
2017(23565)
2016(11930)
2015(13160)
2014(12498)
2013(12576)
2012(11893)
2011(11067)
2010(11530)
2009(11350)
2008(10085)
2007(9265)
2006(8637)
2005(8159)
作者
(35991)
(29781)
(29552)
(28157)
(19008)
(14204)
(13298)
(11469)
(11377)
(10549)
(10465)
(9900)
(9780)
(9635)
(9518)
(9396)
(8792)
(8740)
(8620)
(8041)
(7512)
(7276)
(7144)
(7001)
(6955)
(6676)
(6540)
(6342)
(6027)
(5924)
学科
(71613)
经济(71561)
管理(37702)
(35726)
(30889)
企业(30889)
(26420)
金融(26420)
(23358)
银行(23333)
中国(23267)
(22753)
地方(20488)
方法(20447)
数学(17700)
数学方法(17574)
业经(14922)
(14313)
(14166)
(13273)
地方经济(12947)
技术(12944)
(12606)
中国金融(11202)
(10290)
(9650)
贸易(9638)
技术管理(9556)
(9302)
产业(9280)
机构
大学(176542)
学院(175891)
(88344)
经济(86770)
研究(68599)
管理(62222)
中国(58131)
理学(52141)
理学院(51549)
管理学(50813)
管理学院(50479)
(39252)
科学(37996)
(37042)
(34755)
中心(31661)
研究所(31248)
财经(30556)
经济学(29965)
(27695)
(27661)
(27567)
经济学院(26691)
(24710)
北京(23845)
财经大学(22722)
业大(22544)
(22147)
农业(21484)
(21238)
基金
项目(110646)
科学(87561)
基金(81067)
研究(80716)
(71291)
国家(70702)
科学基金(60065)
社会(55024)
社会科(52464)
社会科学(52449)
(43339)
基金项目(41105)
自然(36138)
(35676)
自然科(35339)
自然科学(35326)
教育(34839)
自然科学基金(34738)
资助(33008)
编号(29525)
(26651)
(26225)
重点(25806)
创新(24890)
成果(24486)
国家社会(24146)
(23908)
发展(22064)
课题(21897)
(21749)
期刊
(105033)
经济(105033)
研究(62070)
中国(39198)
(33965)
金融(33965)
(29868)
管理(27869)
学报(26501)
(25598)
科学(24909)
大学(20574)
学学(19515)
经济研究(18857)
财经(16821)
农业(16250)
技术(15385)
(14737)
教育(14678)
业经(13740)
问题(12611)
技术经济(11119)
国际(10809)
(10627)
世界(10120)
(8709)
统计(8658)
科技(8332)
(8268)
理论(8179)
共检索到293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为全面分析2002年世界经济及国际金融形势,展望2003年国际经济和金融前景,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于2002年12月17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国际金融新发展与我们的对策”的研讨会,邀请来自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就当前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银行副行长华庆山到会致辞。本刊特将此次研讨会中部分专家演讲的文字稿进行整理并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爱燕  
知识经济几乎对每个行业都提出了挑战 ,对于图书馆来说 ,怎样在原有基础上依靠现代技术环境发展自我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从信息化、网络化、人员素质综合化及观念更新等方面论述图书馆在知识经济中应有的作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伯平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结构长期严重失衡的结果,全球化大大增加了世界经济的复杂性和信息的不透明,导致了危机不断蔓延扩大。这场危机使世界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危机的蔓延和影响大大超出人们的预计,至今还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解决危机途径,如何构建新的国际经济体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场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既是严峻挑战,也是新的发展机遇,把中国彻底推到了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十字路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徐钟祥  巩冰  李长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打破了之前全球低通胀的局面。在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需求持续上升,疫情冲击下的供给严重不足,通货膨胀开始上扬。在疫情冲击和地缘政治扰动下,供应链瓶颈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进一步推动通胀攀升。由于疫情在各国蔓延程度不一致,疫情对不同经济部门冲击不一,以及各国刺激政策的力度和结构不一,全球通胀的上升呈现出在国家之间、产业之间不一致的结构性和不平衡的新格局。这对央行货币政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疫情危机后,央行迅速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企稳了资本市场,支持了实体经济复苏,货币政策已经到了从宽松到缓和的拐点,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引发了关于央行是否需要提速加息的热议。讨论的重点是,目前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暂时的""过渡的"还是"持久的"。通货膨胀是影响2022年全球经济金融最主要的变量,市场高度敏感,历经几次波动,面临巨大挑战。读懂结构性和不平衡通货膨胀及其成因是把握2022年全球经济金融走向的关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弛  张曙光  
经济学家应关注数字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生产力带来的巨大变化,并借此来发展和创新经济学理论。文章集中讨论了经济学方法论从同质性分析向异质性考察转变,论证了经济分析角度从拥有权中心论变成使用权中心论的趋势,进而考察了新经济的分工方式和协调方式及其赋予制度环境和组织"铁三角"——权利(决策/财产)、合约(完全/不完全)、交易(经济和政治)——的新内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京文  
新经济是指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的新现象、新规律的反映。新经济不是对未来的预测 ,而知识经济是指未来的社会经济特征。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为经济高增长与低失业、低通胀并存 ,新经济的出现对世界经济、城市发展、企业组织管理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应在继续完成工业化的同时 ,努力发展新经济 ,以使中国的企业愈来愈多地具有“新经济”企业的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