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3)
- 2023(11682)
- 2022(9708)
- 2021(9026)
- 2020(7221)
- 2019(16500)
- 2018(15988)
- 2017(30338)
- 2016(16043)
- 2015(18125)
- 2014(17937)
- 2013(17965)
- 2012(17341)
- 2011(16143)
- 2010(16416)
- 2009(15166)
- 2008(14843)
- 2007(13329)
- 2006(12290)
- 2005(11516)
- 学科
- 济(81317)
- 经济(81250)
- 业(43369)
- 管理(42853)
- 企(31777)
- 企业(31777)
- 中国(29105)
- 方法(26112)
- 农(24210)
- 地方(23122)
- 数学(22961)
- 数学方法(22766)
- 业经(18414)
- 贸(17322)
- 贸易(17307)
- 易(16840)
- 农业(16215)
- 财(15347)
- 制(14765)
- 银(14527)
- 银行(14519)
- 行(14272)
- 融(14071)
- 金融(14071)
- 发(13603)
- 技术(13519)
- 地方经济(13301)
- 产业(12753)
- 环境(12528)
- 学(12474)
- 机构
- 学院(235482)
- 大学(233757)
- 济(113396)
- 经济(111393)
- 研究(92039)
- 管理(88045)
- 理学(73871)
- 理学院(73011)
- 中国(72501)
- 管理学(72193)
- 管理学院(71715)
- 京(51414)
- 科学(50638)
- 财(50057)
- 所(46147)
- 研究所(41334)
- 中心(40605)
- 财经(38351)
- 江(36475)
- 经济学(35903)
- 农(35884)
- 经(34960)
- 北京(34038)
- 院(32933)
- 范(32628)
- 师范(32392)
- 经济学院(32234)
- 州(29063)
- 业大(28797)
- 财经大学(28138)
- 基金
- 项目(147971)
- 科学(118881)
- 研究(114746)
- 基金(107665)
- 家(92289)
- 国家(91523)
- 科学基金(78361)
- 社会(75934)
- 社会科(72287)
- 社会科学(72279)
- 省(56355)
- 基金项目(54882)
- 教育(50728)
- 划(47566)
- 自然(45658)
- 编号(45411)
- 资助(44630)
- 自然科(44592)
- 自然科学(44581)
- 自然科学基金(43817)
- 发(39215)
- 成果(38066)
- 部(33944)
- 重点(33514)
- 发展(33083)
- 课题(32996)
- 展(32552)
- 国家社会(32374)
- 创(31732)
- 中国(30012)
- 期刊
- 济(135037)
- 经济(135037)
- 研究(82464)
- 中国(55513)
- 管理(36071)
- 农(35165)
- 财(35006)
- 科学(31298)
- 融(29280)
- 金融(29280)
- 学报(28912)
- 教育(28155)
- 农业(24425)
- 大学(23129)
- 经济研究(22927)
- 业经(22149)
- 学学(21329)
- 技术(20934)
- 财经(19527)
- 问题(17910)
- 经(17167)
- 贸(16560)
- 国际(15313)
- 世界(15068)
- 业(13320)
- 技术经济(12976)
- 坛(12460)
- 论坛(12460)
- 科技(11889)
- 经济问题(11412)
共检索到387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励雅敏
步入21世纪的我国高科技产业面临两大机遇和挑战。其一是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革命正席卷全球,它将人力资源及其成果作为关键的支撑因素,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正因为此,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而附加值高、渗透性强的高科技产品也成为国际贸易中各国竞争的制高点。在过去的10年中,经合组织(0ECD)成员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比重翻了一番多,占外贸出口总额的20%~25%,由此可见一斑。其二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已进入最后阶段。入世后,中国高科技产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之严峻,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两大背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立军
韩国重视高科技的发展 ,首先是建立了以大德科学园区为主的多样化的科学园区和工业园区 ,推动科学与经济结合 ;其次是实施技术立国战略 ,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韩国经济的飞跃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韩国 高科技产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瑛
在知识经济时代 ,高科技产业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具活力的因素 ,也是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高科技产业具有与传统产业不同的特征 ,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 ,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根据我国国情 ,应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是 :(1)完善财税政策 ;(2 )建立新型的投融资体制 ,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3)建立有利于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法制环境
关键词:
高科技产业 发展 政策 环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薛荣久
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合作与发展自8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目的是为寻求生产基地;开拓新客户,扩大销售市场;配合供应链体系转移;利用特有的产业网络进行国际分工布局,提升整体的产业竞争力。台商在大陆的研发呈现出积极参与布局、构建研发基地、扩大合作对象及加强标准化合作的趋势。
关键词:
台湾 高科技产业 研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慧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风险投资则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有力助推器。目前,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甚至是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风险投资支撑。从世界范围看,风险投资日趋国际化,许多国家鼓励本国风险投资“走出去”,许多国家则采取“请进来”的策略,大力引进国外风险资金。有鉴于此,我国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应当积极利用国际风险资金,以作为解决资金瓶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科技产业 风险投资 国际风险资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冰 吴添祖
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令人瞩目 ,分析、探究个中原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探讨为什么台湾高科技产业能够获得卓越的发展 ?我们分别从客观优势 ,发展历史 ,政府支持 ,市场机会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建 孟剑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邱成利 理真
本文通过对一些典型国家高科技产业区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国际比较,着重在高科技产业区形成与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分类、智力来源、各具特色的创新机制和网络、产业区发展的不同路径、创新环境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论文得出了高科技产业区成功的一些共同特点及对我国发展高科技产业区的启示。
关键词:
高科技产业区 国际比较 政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理真
风险投资是对风险企业提供资本支持,并通过资本经营服务对所投资企业加以培育和辅导,企业发育成长到相对成熟后即退出投资,以实现资本增值和进行新一轮风险投资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投资行为。它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和融资方式灵活等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风...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施卫东
本文从政策制定与实施、重点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科学园区与风险投资业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李国鼎对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贡献 ,指出李国鼎是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规划者、决策者和推动者之一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慧艳 郝兴奎
风险投资的实质是一种科学技术和金融相结合 ,将资金投入到风险极大的高新技术开发生产中 ,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的新型投资机制。风险投资是适合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种融资方式 ,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具有很多优越性。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高科技产业 融资方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游达明 宋可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非 熊俊莉
知识经济时代,各国和地区都把发展高科技作为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纷纷制定相应的战略措施加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两岸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确立了各自高科技产业的分类标准,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高科技产业政策。经过十多年发展,两岸高科技产业已经各具规模和特色,在此进程中两岸在高科技产业上的合作也日益加深。
关键词:
高科技产业 两岸 发展现状 合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晓光,樊杰,陈汉欣
文章分析了成都市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特点,指出目前制约成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根据比较优势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的中药现代化加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技术产业,同时利用高技术推动传统工业的改造,以柔性生产推动军工改造的政策建议,为成都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成都 高科技产业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