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0)
2023(6971)
2022(5804)
2021(5157)
2020(4274)
2019(9433)
2018(9010)
2017(16491)
2016(9252)
2015(9879)
2014(9327)
2013(9178)
2012(8529)
2011(7595)
2010(7454)
2009(6818)
2008(6608)
2007(5906)
2006(5187)
2005(4507)
作者
(30864)
(25810)
(25659)
(23927)
(16128)
(12614)
(11263)
(10163)
(9979)
(8948)
(8933)
(8590)
(8505)
(8235)
(8090)
(8028)
(7942)
(7734)
(7529)
(7437)
(6839)
(6338)
(6061)
(6011)
(5917)
(5665)
(5653)
(5569)
(5333)
(5273)
学科
(33910)
经济(33862)
管理(25900)
(24810)
(19230)
企业(19230)
方法(15705)
数学(14056)
数学方法(13926)
(10550)
(9851)
(9608)
中国(9032)
(8341)
贸易(8339)
(8145)
业经(8015)
农业(7349)
(6491)
环境(5937)
技术(5935)
(5739)
财务(5737)
财务管理(5724)
地方(5628)
企业财务(5445)
(5230)
银行(5181)
(5015)
金融(5015)
机构
大学(132614)
学院(130775)
(52049)
经济(51083)
研究(50534)
管理(47495)
理学(41801)
理学院(41274)
管理学(40397)
管理学院(40208)
(36539)
中国(36462)
科学(35625)
农业(29632)
(28814)
业大(28581)
(27894)
研究所(26057)
中心(22139)
(21836)
农业大学(19592)
(19430)
(18477)
北京(17784)
财经(17724)
(17578)
科学院(16647)
(16337)
(16296)
(16032)
基金
项目(97632)
科学(75436)
基金(72210)
(68669)
国家(68138)
研究(60390)
科学基金(55948)
自然(40303)
自然科(39396)
自然科学(39377)
社会(38862)
自然科学基金(38728)
基金项目(38602)
(37663)
社会科(36860)
社会科学(36847)
(33609)
资助(28925)
教育(26789)
重点(22998)
计划(22265)
编号(21090)
(20858)
(20726)
(20637)
科技(20143)
科研(19987)
创新(19416)
(18998)
(17135)
期刊
(52216)
经济(52216)
学报(34123)
研究(33739)
(32061)
科学(27400)
中国(25824)
大学(24129)
学学(23415)
农业(21929)
管理(16545)
(16183)
(12414)
业大(10612)
(10116)
金融(10116)
经济研究(9457)
教育(9237)
农业大学(8995)
财经(8602)
技术(8598)
业经(8548)
(8517)
科技(7719)
(7392)
林业(7129)
问题(7123)
中国农业(6471)
资源(6371)
(6083)
共检索到187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作新  廖文华  刘建玲  郝小雨  
采用土柱培养的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在不同磷水平土壤上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测试磷、土壤磷渗漏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磷水平土壤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后,土壤CaCl2-P、Olsen-P和土壤渗漏液中可溶性磷均显著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土壤各形态磷量随土壤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各形态磷量也逐渐增大,差异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土壤磷的最大吸磷量(Qm)和土壤磷吸持指数(PSI)逐渐减少,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DPS)逐渐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的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随着土壤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随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建玲  廖文华  王新军  贾可  孟娜  
【目的】研究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白菜产量和全磷、土壤全磷、有机磷、Olsen-P、水溶性磷及生物有效磷的影响及其各形态磷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2年微区筒肥料定位试验。【结果】磷用量150~600 mg.kg-1,白菜产量增加14.9%~21.5%;有机肥用量33.3~133.2 g.kg-1,白菜产量增加18.2%~25.9%;磷用量150、300、600 mg.kg-1及施用有机肥基础上增施磷肥,白菜产量均无显著变化;过量施用磷肥导致白菜对磷的奢侈吸收;随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Olsen-P、水溶性磷和生物有效磷显著增加;土壤Olsen-P占全磷的比重逐渐增加;随有机肥用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竣  巫流民  纪建书  李贻铨  陈道东  张瑛  
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土壤立地大多供P不足,杉木幼林施用磷肥肥效显著。李贻铨等认为施P、K肥能促进杉木幼林生长[1,2];叶仲节认为幼林施P肥初期有效,施N无效,施K还会出现负效应[3]。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志平  武雪萍  李若楠  郑凤君  张孟妮  李生平  宋霄君  
【目的】针对温室土壤磷素积累的问题,定位研究滴灌条件下施用鸡粪和磷肥对土壤磷素积累的影响。【方法】以中国华北平原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滴灌方式灌溉,设置不施肥(CK)、单施磷肥(P1)、单施鸡粪(OM)、鸡粪和减量磷肥配合施用(OM+P1)、鸡粪和习惯量磷肥配合施用(OM+P2)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黄瓜土壤无机磷各形态的转化积累、不同生育时期在土壤垂直剖面的运移分布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鸡粪和磷肥配施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的全磷、有效磷(Olsen-P)及无机磷的积累和残留。在0—20 cm土层中,全磷含量随着黄瓜生育时期的推进呈下降趋势,苗期最高,产瓜末期最低。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全磷含量明显不同,各生育时期顺序均为OM+P2处理>OM+P1处理>P1处理>OM处理>CK处理;土壤剖面各层次有效磷含量差异很大,苗期0—2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范围为44.43—86.08 mg·kg-1,20—40 cm土层含量范围为6.51—10.05 mg·kg-1,40 cm以下土层黄瓜各个生育时期有效磷含量差异很小。在温室滴灌条件下水分对磷的运移影响较小,土壤有效磷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各生育时期0—20 cm土层有效磷占土壤剖面0—100 cm土层有效磷的68.76%—87.78%。与CK相比,其他施肥处理均提高了有效磷占全磷的比重,提高范围为1.23%—2.47%。0—20 cm土层中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含量为Ca10-P>Ca8-P>O-P>Ca2-P>Al-P>Fe-P,其中,Ca-P所占比例最大,为79.55%—83.35%。随着磷肥用量增加,磷的积累量也增加,Ca8-P、Ca2-P、Al-P、Fe-P和Ca10-P含量均比不施磷的处理显著提高,以Ca8-P增加最多,其次是Ca2-P、Al-P和Fe-P;磷肥施入土壤后很快会经由Ca2-P转化为Ca8-P,而以缓效态累积在土壤中,各形态无机磷中以Ca8-P积累最多,Al-P和Fe-P也有一定量的积累。【结论】传统过量施肥造成磷素以Ca8-P、Al-P和Fe-P等形态残留于土壤中,造成了土壤磷素的积累和磷肥的浪费。在30 000 kg·hm-2鸡粪的基础上增施磷肥并无显著增产效应,却显著增加了土壤磷素的残留积累量。如果只施鸡粪,用量不宜超过30 000kg·hm-2;如果配施无机磷肥,则鸡粪减量,且无机磷肥在300 kg·hm-2的基础上减量,具体施肥量及配施比例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诚  刘东海  乔艳  刘友梅  李双来  陈云峰  
为了研究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小麦产量的影响,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进行了7年的施用15.0,7.5 t/hm2有机肥(包括EM堆肥、EM鸡粪肥和传统堆肥)、施用化肥和对照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用量的提高,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小麦产量增加。施用化肥也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与土壤脲酶的活性。土壤脲酶的活性在不同施肥处理中的变化趋势是:对照<化肥处理<堆肥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不同施肥措施中的变化趋势是:化肥处理<对照<堆肥处理。不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守臣  张紧紧  冯荣成  邵云  胡永娟  马守田  王文斐  
为了探讨深耕和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的培肥效应,在5年田间定位试验基础上,研究了深耕(DCK)、深耕+有机肥(DOF)、浅耕(SCK)、浅耕+有机肥(SOF)4个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含水量、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有机肥条件下,深耕处理0~40 cm土层真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浅耕,但细菌数量仅在20~40 cm土层显著高于浅耕。增施有机肥能显著增加微生物数量,在0~20 cm土层,DOF处理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DCK增加了180.6%,53.6%,19.8%,SOF处理分别比SCK处理增加了8.0%,14.2%,36.9%。与浅耕相比,深耕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含...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雨薇  裴久渤  李艾蒙  汪景宽  
基于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87年),研究31年化学氮肥和有机肥施用(单施化学氮肥为尿素135kgN·hm~(-2)·a~(-1)和尿素270kgN·hm~(-2)·a~(-1);化学氮肥与有机肥配施为尿素135kgN·hm~(-2)·a~(-1)+猪厩肥135kgN·hm~(-2)·a~(-1);单施有机肥为猪厩肥270kgN·hm~(-2)a~(-1))对棕壤肥力指标(pH值、容重、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和全钾)的影响,为指导化学氮肥和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施用化学氮肥和有机肥均提高了玉米产量。单施化学氮肥比有机肥增产效果低,并且单独提高化学氮肥施用量不会促进产量的提升,而有机肥与化学氮肥配施增产最多;长期不施肥、单施化学氮肥,易造成酸化、板结,养分含量下降,不利于培肥土壤。(2)长期施用有机肥能够缓解单施化学氮肥造成的不良性状,并且有机肥与化学氮肥配施可以促进土壤肥力指标均衡增长,有利于培肥土壤。(3)主成分分析显示,单施化学氮肥对容重、碱解氮正相关调控以及对pH值的负相关调控较强,而有机肥的施用对除容重外的其他肥力指标的正相关调控较强,且有机肥和化学氮肥配施增强了对产量的正相关调控作用,为有机肥替代化肥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建玲  廖文华  张作新  张海涛  王新军  孟娜  
【目的】研究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土壤各形态磷积累量、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土壤灌溉水中可溶性磷及土壤磷渗漏的影响。【方法】采用磷肥和有机肥田间定位试验的作物产量效应和土壤积累磷的环境风险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施用P2O5360kg·ha-1和有机肥150t·ha-1显著增加大白菜的产量,过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大白菜产量无显著变化;随着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0~20cm土层Olsen-P、CaCl2-P、NaOH-P、土壤灌溉滞留水中可溶性磷均显著增加,随着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DPS)增加,在施用磷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土壤最大吸磷量(Qm)明显降低;20~4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洪奎  胡博  高立祯  
采用5年定位试验,研究秸秆还田、有机肥对辽宁北部棕壤土壤速效养分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005年相比,有机肥、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土壤有效氮和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增有降,有机质含量持平或下降;增加有机肥数量可提高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秸秆还田数量可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施用有机肥的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比秸秆还田处理分别增加了7.06%~13.77%、7.48%~7.99%和37.65%~45.35%;全量秸秆还田、全量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相近,半量秸秆还田和半量有机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量处理,平均分别增加了24.45%和16.53%,半量秸秆还田和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葛赞  杨威  王宇航  谭启玲  田有国  胡承孝  孙学成  
为比较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果蔬产量品质及果蔬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连续三季蔬菜(小白菜、萝卜、辣椒)和多年柑橘(马家柚)施用有机肥。以不施肥(CK)和施用化肥(CF)为对照,设置2种有机肥的化肥等氮量施用处理(OF1、OF2)。结果显示:与CF处理相比,OF1、OF2处理均能保证前两季蔬菜以及马家柚的产量不下降,并显著提高马家柚可溶性固形物以及蔬菜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前两季蔬菜不同处理间重金属含量差异不显著,但OF1、OF2处理的萝卜可食部Pb含量已临近限量标准;在第三季蔬菜中,OF1、OF2处理的辣椒可食部Cr、As、Cu、Zn含量较CF处理均出现显著积累。OF1处理的马家柚果肉与果皮Pb含量已超出限量标准,OF2处理也已接近限量标准。蔬菜土壤各项重金属含量远低于风险管控值,但Pb、Cd、Hg较CF处理均出现了显著性积累,其中Hg含量积累速度最快。结果表明,2种等氮有机肥施用均能在短期内提高果蔬的产量及品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同时也会增加土壤重金属的积累。因此,连续施用有机肥,将存在果蔬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风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东  红梅  刘鹏飞  美丽  赵乌英嘎  赵巴音那木拉  李志新  
为了解有机肥施用对耕作黑土区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016年6—9月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种植基地进行定点试验,研究有机肥不同施用量0 (OM1)、15 000 (OM2)、30 000 (OM3)和45 000 kg/hm~2(OM4)对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的影响。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2 628只,隶属于46个类群。结果表明:隐翅甲科、正蚓科和象甲科幼虫等类群对有机肥施用变化适应性最高。OM4处理显著提高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密度(P0.05)。OM1处理下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大,OM3处理提高丰富度指数,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机肥处理后大型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并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表聚性增强。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以腐食性为主,并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其个体数增加。主成分分析表明,线蚓科、隐翅甲科、长足虻科幼虫和金龟甲科幼虫等土壤动物个体数及类群数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最为敏感,可以作为考察东北黑土区农田有机肥施加效应与缓解黑土地退化的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晓日  郑国砥  刘晓燕  孙振涛  杨劲峰  战秀梅  
【目的】揭示有机氮肥的矿化-固持周转过程机理,为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同位素15N交叉标记示踪技术,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单施化肥、单施猪粪、猪粪与化肥配施、玉米秸与化肥配施、麦秸与化肥配施等5种施肥方式下,土壤中微生物量氮在玉米各生育时期的数量、来源的动态变化以及对玉米的供氮特征。【结果】各处理在同一生育期微生物量氮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所施肥料种类的不同。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在玉米各个生育期数量与来源不同,施入的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贡献大,化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贡献较小,土壤氮仍是构成微生物量氮的主要来源。作物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氮素存在竞争关系,在氮素胁迫条件下,竞争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窦航宇   阮毅好   张颖蕾   宋苗苗   张义涵   杨留洋   杨青华   王浩  
为探究黄淮地区适宜的磷肥施用方式,通过开展大田试验对4种磷肥施用方式(常规撒施(P1)、分层施(P2)、条施(P3)、穴施(P4))下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根系形态指标、不同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及磷酸酶活性、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磷方式下,P2、P4处理的穗长和行粒数较P1处理显著提高22.57%,16.81%和15.19%,7.60%,P2、P3、P4处理穗粒数较P1处理分别显著提高25.26%,13.86%,17.00%,但P2处理单位面积穗数较P1处理显著降低15.30%,最终P2、P4处理产量较P1分别显著提高15.20%,10.79%。根系性状中,施磷方式显著影响了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其中P2和P4处理的根长较P1处理显著提高30.41%,33.75%; P2处理根表面积相较于P1处理显著提高23.77%,P4处理根表面积相较于P1和P3处理显著提高29.60%,21.70%;P2和P4处理下的根体积和根尖数较P1和P3处理均显著提高。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分析表明,三叶期10~20 cm的土层中,P2和P4处理速效磷含量较P1显著提高;成熟期,0~20 cm土层中P2、P3、P4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较P1处理发生不同程度降低,20~30 cm土层中P4处理较P1处理发生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三叶期10~20 cm土层中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2和P4处理在该土层下酸性磷酸酶活性和土壤速效磷含量均较高,有利于土壤中的磷素转化为玉米可吸收态。综上所述,磷肥分层施和穴施较传统撒施能提高玉米生育前期土壤中磷素有效性,促进根系生长发育,进而提高夏玉米产量,为黄淮地区较适宜的玉米磷肥施用方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凤君  王雪  李景  王碧胜  宋霄君  张孟妮  武雪萍  刘爽  席吉龙  张建诚  李永山  
【目的】探讨免耕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对冬小麦土壤酶活性及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明确免耕条件下的科学施肥方法,为提升土壤生物学活性和改善土壤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山西运城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免耕(NT)和免耕增施有机肥(NTM)两个处理,在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测定与碳转化相关土壤酶的活性(β葡萄糖苷酶、β木聚糖酶、纤维二糖苷酶、α葡萄糖苷酶)、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呼吸速率以及成熟期土壤总有机碳(TOC)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微生物量碳,MBC)等关键指标。【结果】(1)在冬小麦生育期,两个处理不同土壤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其中β木聚糖酶与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在拔节期和灌浆期表现出升高趋势;但β-葡萄糖苷酶与纤维二糖苷酶的活性随季节变化波动较小。不同生育时期β木聚糖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此外,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土壤酶活性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2)与NT相比,NTM显著提高不同生育时期土壤β木聚糖酶的活性(越冬期:17.6%;抽穗期:8.5%;灌浆期:14.1%和成熟期:10.0%);在越冬期和拔节期土壤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分别提高16.7%和10.2%。同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酶活性主要受土壤温度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3)与NT相比,NTM显著提升冬小麦生长季TOC、DOC、EOC和MBC含量(TOC:16.9%;DOC:27.7%;EOC:38.4%和MBC:50.7%)。(4)冬小麦生长季土壤生物学指标相关分析表明,β木聚糖酶与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与总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呈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850)。【结论】免耕增施有机肥通过影响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进而提升β木聚糖酶与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同时,秸秆还田基础上增加有机肥碳投入可进一步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含量,有利于土壤酶等生物学活性和土壤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阳春  沈其荣  茆泽圣  
通过 14年 2 9茬稻 麦水旱轮作田间试验 ,研究长期连续定位施用有机肥料对土壤及不同粒级土壤颗粒中各形态有机氮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施肥后土壤酸解有机氮总量比对照增加 10 %~ 34%。施肥对不同形态有机氮的影响取决于肥料类型 ,单施化肥处理酸解铵态氮增加最大 ,其它形态氮素变化较小 ;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后 ,酸解铵态氮明显下降 ,氨基糖态氮显著增加 ,氨基酸态氮含量也增加。从形态分布上看 ,土壤中以氨基酸态氮和酸解未知氮占优势地位 ,铵态氮次之 ,氨基糖态氮最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氨基糖态氮占土壤总氮的比例超过酸解铵态氮 ,同时还使得土壤中非酸解氮的比重增加。土壤不同粒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