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37)
- 2023(19490)
- 2022(16829)
- 2021(15691)
- 2020(13214)
- 2019(30362)
- 2018(30156)
- 2017(57623)
- 2016(31433)
- 2015(35393)
- 2014(35463)
- 2013(34768)
- 2012(32025)
- 2011(28709)
- 2010(28999)
- 2009(27206)
- 2008(26143)
- 2007(23424)
- 2006(20231)
- 2005(17832)
- 学科
- 济(120199)
- 经济(120061)
- 管理(92282)
- 业(88884)
- 企(74748)
- 企业(74748)
- 方法(55432)
- 数学(47790)
- 数学方法(47232)
- 中国(36817)
- 农(33673)
- 财(33591)
- 融(29346)
- 金融(29337)
- 银(28711)
- 银行(28645)
- 业经(27897)
- 行(27495)
- 学(26971)
- 制(26452)
- 地方(26224)
- 技术(23431)
- 农业(22530)
- 理论(22410)
- 贸(22260)
- 贸易(22243)
- 务(21690)
- 财务(21605)
- 易(21592)
- 财务管理(21557)
- 机构
- 学院(439269)
- 大学(438915)
- 济(170823)
- 管理(170763)
- 经济(166855)
- 理学(147349)
- 理学院(145719)
- 研究(145403)
- 管理学(143082)
- 管理学院(142295)
- 中国(113573)
- 京(93202)
- 科学(92174)
- 财(80398)
- 农(75069)
- 所(73707)
- 中心(68429)
- 业大(67397)
- 研究所(67215)
- 江(65717)
- 财经(64041)
- 农业(59087)
- 北京(58610)
- 范(58015)
- 经(58005)
- 师范(57401)
- 州(53416)
- 院(52932)
- 经济学(51175)
- 技术(48916)
- 基金
- 项目(298021)
- 科学(232551)
- 研究(218230)
- 基金(212848)
- 家(185639)
- 国家(184035)
- 科学基金(157074)
- 社会(134693)
- 社会科(127470)
- 社会科学(127437)
- 省(119070)
- 基金项目(113047)
- 自然(102310)
- 教育(101263)
- 自然科(99921)
- 自然科学(99894)
- 划(99609)
- 自然科学基金(98080)
- 编号(90411)
- 资助(87319)
- 成果(73801)
- 重点(66968)
- 部(64850)
- 创(64332)
- 发(63764)
- 课题(62886)
- 创新(59626)
- 科研(57080)
- 项目编号(55724)
- 大学(55538)
- 期刊
- 济(185713)
- 经济(185713)
- 研究(126667)
- 中国(88418)
- 学报(71794)
- 农(67711)
- 科学(64585)
- 财(62601)
- 管理(61554)
- 大学(53533)
- 教育(52986)
- 学学(50274)
- 融(47494)
- 金融(47494)
- 农业(45852)
- 技术(39358)
- 业经(31737)
- 财经(30667)
- 经济研究(29629)
- 经(26215)
- 业(24339)
- 问题(23944)
- 科技(23006)
- 图书(22865)
- 技术经济(21601)
- 版(21141)
- 理论(21048)
- 商业(19883)
- 实践(19261)
- 践(19261)
共检索到646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璐怡 邵珠峰 周源 赵云 尤政
近年来,军民融合的相关研究数量快速增长,但是从战略规划角度归纳军民融合的重要任务时,却面临着现有研究结论过于纷繁、相关理论支撑不足的困境。基于过程分析视角,结合技术发展规律、科技创新和科技组织方式等因素,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三维分析框架,着重阐述该框架构建过程与潜在意义,以此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情况。该分析框架能较好地阐述军民融合科技发展现状,而且其构建过程,对于未来军民融合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其它相似领域的战略发展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分析框架 军民融合 组织方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伟海 罗敏
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要通过强化顶层统筹、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创新平台载体、探索创新模式、推动军民双向转化、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强化创新政策激励,打破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发展格局,着力建设各类军民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军民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形成军民协同创新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使国防科技创新根植于国家科技创新的深厚土壤,同时,以军事需求和国防科技创新带动国家整体科技创新水平跃升。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创新体系 军民协同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云 周源 陈璐怡
通过梳理创新体系理论中不同理论的差异与我国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选择创新价值链理论解析我国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结合现有体系中创新主体在知识创新链上的比较优势,阐述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研究发现:我国科技创新体系要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应根据不同目标的实现需求,从知识产生、知识转化、知识传播3个方面实现融合。并研究提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创新价值链 军民融合 创新体系 建设目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申洪源 郑雪平
在军民融合的产业合作中,众多项目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含量。衡量军民融合的科技创新能力,需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在已有研究成果支撑下构建起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三个维度层次指标:平台评价指标、核心评价指标、约束评价指标,每个层次指标又分别建立若干两级指标,并以中国(绵阳)科技城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检验评价模型体系的合理性,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产业提供衡量标准。
关键词:
军民融合 科技创新 核心评价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彭中文 刘韬 张双杰
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是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基于国际比较视角,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法律政策保障等方面比较美日德等发达国军民融合型协同创新体系发展情况,构建我国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探讨"国防需求拉动"、"民用需求拉动"和"科学研究推动"3种动力机制下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运行模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吕薇
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借鉴美国联邦政府促进军民协同创新的主要做法,并根据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创新链、产业链和产业组织各环节的特点,分层次和分类推进军民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健全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的配套机制。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国防科技 创新体系 规律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丁锋 魏兰
笔者参加了"军民融合"创新体系课题的研究,对有关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提出以下几方面的论点:一是"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我国新时期举国的战略方针;二是"军民分离"的体制机制是制约军民融合的主要障碍;三是正确选择发展模式是促进军民融合的关键;四是"引民入军"是推进军民融合的重大举措;五是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是推动军民融合的切入点;六是"国家主导,改革推动"是促进军民融合的战略指导思想。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创新体系 战略思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志民 贾晓峰
在创新系统理论基础上,基于国家创新体系总体框架,围绕医学科技行业特征,提出包括核心主体层、发展条件层和系统目标层3层级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框架结构,并从创新主体簇、创新体系功能、创新体系动力要素、创新体系环境4方面对其内涵进行分析,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体系 医学科技创新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龙云 江金波 徐强 刘荣荣
机构改革开启了文旅融合政策创新的新篇章,中央发布的文旅融合政策对地方政策创新和行业实践发挥“风向标”作用,但学界一般关注的是文化旅游政策,而非融合相关政策,也鲜少以一个立体化的研究框架去分析其结构和关联特征。文章以中央政策文本为例,构建了“政策主体-融合路径-政策工具”三维框架,研究有以下发现。1)文旅融合政策创新主体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财政部等部门为主,发文方式独立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政策文件的主体属性包括单核、多核、单边等6种。2)融合路径存在偏好性,以体制融合、业态融合和产品融合为主,其中,政策支撑、产业融合类型和高品质文旅产品等细分类别较为突出,其他路径政策内容相对较少。3)政策工具的使用具有倾向性,以供给型为主、环境型为辅,需求型最少,其中,产业培育、目标定位、示范试点和公共服务是较为重要的工具类别。4)文旅融合政策创新共有386条创新路径,提炼出6类典型政策创新路径。政策创新逻辑是以核心层部门为主,从体制、产品和业态等融合路径,调动供给型、环境型工具促进文旅融合。该研究进一步提出制定文旅融合专项政策、加强主体合作、优化融合路径和均衡政策工具4点政策优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甘志霞,吕海军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接着从军民融合的角度介绍了美国和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和经验,最后,阐明了建立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国家创新体系 军民两用技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白礼彪 白思俊 杜强 马飞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多目标和多要素的系统工程,各主体、目标和要素间的协同关系对军民融合战略目标实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主体构成、角色和功能的分析,构建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五主体动态模型",通过描述各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过程,阐释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五主体动态模型"的运行机制,提出了破除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区域行政性体制障碍,推进跨区域军民融合一体化实施;构建军民融合"产—学—研"产业集群;打造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综合平台;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介社会服务机构网络,构建市场导向型中介服务体系;打通军民融合创新人才流动渠道,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等促进军民融合创新主体间协同创新的建议措施,为我国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林 曾立 张帆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建设长江经济带、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三大战略交汇了区域协同发展构想和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理念。通过分析推进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现实基础、主要问题及内在机理,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四位一体"的总体框架,并提出了推进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成善栋
本文通过对金融创新相关要素的分析,提出金融创新的基本框架体系设想,该体系包括6个要素,即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创新成果和创新辐射。其中,创新环境是支撑,构成了金融创新的金融生态;创新主体是基础,决定了金融创新的基本内涵;创新人才是核心,构成了金融创新的力量源泉;创新资源是金融创新的物质保障;创新成果是表现,反映了金融创新的总体效果;创新辐射是衍生,扩展了金融创新的影响范围。上述各个要素之间互为依存、相互支撑,构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可以用来衡量和评价金融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
关键词:
金融企业 金融创新 金融要素 核心竞争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胜
产业的集聚发展、创新体系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逐渐成为新世纪产业发展的主流,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从某种意义上又构成次一级的区域创新体系,成为规模变小的区域创新体系;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活力所在,区域创新体系如果没有本地化的产业体系为依托,就失去了根本的发展动力。按照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产业与区域创新环境的整合度越高,越利于产业和区域的发展。因此,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是促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体系 产业融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东航 孙德翔 钟新海 于洋
文章将美国涉军智库已有建设经验进行梳理并将其移植到中国面向战区服务的军事战略智库体系建设中,对如何侧重从军民融合的角度考虑我国军事战略智库体系的组成进行了宏观分析研究;对如何从中观层面进行军校内部科研机构、国防体系内知名科技学术团体、国家情报机构转型为军事战略智库过程中的智库建设、改造、升级、转型及智库开源情报搜集、成果转化提出了有效实施对策;对融媒体时代中国现代军事话语体系的整合进行了微观操作的探索;将军事战略智库作为我军新型作战力量,与我军整个作战体系紧密融合,以强军目标为统领,将思想变为国之利器,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