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7)
- 2023(12695)
- 2022(11240)
- 2021(10681)
- 2020(8831)
- 2019(20450)
- 2018(20404)
- 2017(39510)
- 2016(21582)
- 2015(24247)
- 2014(24281)
- 2013(23771)
- 2012(21910)
- 2011(19637)
- 2010(19880)
- 2009(18219)
- 2008(17778)
- 2007(15543)
- 2006(13841)
- 2005(12386)
- 学科
- 济(82040)
- 经济(81952)
- 管理(63753)
- 业(60184)
- 企(51116)
- 企业(51116)
- 方法(36152)
- 数学(30607)
- 数学方法(30159)
- 农(22938)
- 中国(21916)
- 财(21099)
- 业经(18841)
- 学(18126)
- 地方(17341)
- 理论(15833)
- 制(15351)
- 贸(15316)
- 贸易(15309)
- 农业(15106)
- 策(15070)
- 易(14877)
- 和(14014)
- 技术(13526)
- 务(13354)
- 财务(13285)
- 财务管理(13259)
- 划(13046)
- 环境(12975)
- 银(12809)
- 机构
- 学院(302566)
- 大学(302344)
- 管理(121691)
- 济(117018)
- 经济(114216)
- 理学(105147)
- 理学院(103961)
- 管理学(102213)
- 管理学院(101637)
- 研究(100584)
- 中国(74215)
- 京(64895)
- 科学(61682)
- 财(54385)
- 所(49774)
- 中心(45282)
- 研究所(45169)
- 农(44725)
- 江(44430)
- 业大(43595)
- 财经(43231)
- 范(41660)
- 北京(41460)
- 师范(41311)
- 经(39232)
- 院(37009)
- 州(36231)
- 农业(34774)
- 师范大学(33193)
- 经济学(33031)
- 基金
- 项目(204530)
- 科学(160314)
- 研究(153267)
- 基金(146441)
- 家(126317)
- 国家(125211)
- 科学基金(107831)
- 社会(93435)
- 社会科(88365)
- 社会科学(88343)
- 省(79883)
- 基金项目(77715)
- 教育(71293)
- 自然(70547)
- 自然科(68856)
- 自然科学(68841)
- 自然科学基金(67578)
- 划(67221)
- 编号(64398)
- 资助(60726)
- 成果(53156)
- 重点(45270)
- 部(44909)
- 课题(44662)
- 发(43541)
- 创(42213)
- 项目编号(39773)
- 创新(39109)
- 大学(38726)
- 教育部(38690)
- 期刊
- 济(131595)
- 经济(131595)
- 研究(91676)
- 中国(55795)
- 管理(46547)
- 学报(44301)
- 科学(41979)
- 农(40736)
- 财(40019)
- 教育(39185)
- 大学(34116)
- 学学(31711)
- 农业(28709)
- 技术(27807)
- 融(26484)
- 金融(26484)
- 业经(21992)
- 经济研究(20560)
- 财经(20252)
- 图书(17540)
- 经(17131)
- 问题(16625)
- 理论(15359)
- 科技(14966)
- 现代(14497)
- 技术经济(14280)
- 实践(14202)
- 践(14202)
- 业(14089)
- 版(13060)
共检索到444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邰杰
景观概念设计属于景观规划设计的一种战略性设计和前沿设计,启发后续景观设计阶段将如何以各种方式生成新思路、新想法,探索景观未来建构方向的战略性创新项目整体框架设计。景观概念设计是一门综合传统表现和具有未来前瞻性的战略性构想新兴设计创造体系,它尤其强调设计逻辑、设计意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关键词:
景观概念设计 设计过程 概念 创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元珍 高静 张毅
本研究从使用者需求视角出发,对文创园景观进行使用者类别和需求调查,分析归纳景观空间需求特征,提出功能整体设计策略、交通可达设计策略、空间舒适设计策略和景观友好设计策略,为文创园公共空间景观的丰富和活力探求设计启示和借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叶强
通过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用概念设计思维和表达方法的探索和研究,从逻辑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概念产生、发展和表达的命题设计方法及实际应用途径.
关键词:
景观设计 概念设计 命题设计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钢
[目的]试图结合青山沟镇的自然环境和满族文化,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设计满族特色小城镇旅游景观规划。[方法]针对满族特色小城镇建设采用文献法列举国内学者既有研究成果,鉴于其未能从满族特色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建立满族特色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系统,文章以青山沟镇为例,在分析青山沟镇发展现状、景观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找出该地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制定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具体解决策略。[结果]研究发现,创造满族特色的旅游景观规划必须将满族文化贯穿到城镇的整体景观规划当中;注重文化的时代性;注重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结合
关键词:
满族特色 小城镇 旅游景观规划 青山沟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钢
[目的]试图结合青山沟镇的自然环境和满族文化,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设计满族特色小城镇旅游景观规划。[方法]针对满族特色小城镇建设采用文献法列举国内学者既有研究成果,鉴于其未能从满族特色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建立满族特色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系统,文章以青山沟镇为例,在分析青山沟镇发展现状、景观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找出该地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制定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具体解决策略。[结果]研究发现,创造满族特色的旅游景观规划必须将满族文化贯穿到城镇的整体景观规划当中;注重文化的时代性;注重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结合;注重公众参与,只有通过各方面的配合才能达到全面的、真正的满族特色。[结论]通过民族特色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将青山沟镇的旅游模式由地区资源导向性转变为产品导向性,可以科学有效地建构满族特色旅游景观品牌,为促进具有满族特色的旅游景观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满族特色 小城镇 旅游景观规划 青山沟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艳 胡继燕 刘传龙
当今中国城乡发展正面临急需解决的水问题,这些因水而引起的系列问题是综合的、系统的,需要一个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在这种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给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了依据和指导。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理念以及与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在逻辑,阐述了目前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盲目及其相应的对于生态破坏等问题。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实施乡村景观规划,其核心在于构建跨区域的生态景观安全格局,以建成"斑块—廊道—基质"为内核的生态景观格局,以期解决好中国乡村规划与城市发展的联动问题。
关键词:
海绵城市理念 乡村景观规划 水生态安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晨岚 朱晓东 李杨帆
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和生态控制的原理,提出以景观格局、景观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为核 心的“景观生态调控”的概念。景观生态调控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竞争和共生、正负反馈、增殖和自我补偿、废物循环利 用、最小风险、生态适应性、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多样性和稳定性、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等。景观生态调控的方法框 架包括:景观生态规划(整体共生方法)、景观生态工程设计与建设(循环再生方法)、景观生态管理(竞争自生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淑华
世界经济在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条件的日益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空间,而应对环境变化的根本解决途径是建立有效的低碳效能社会。通过低碳的城市景观生态技术的研究,构建生态修复、有机循环、平衡共生等多元的规划设计体系,并通过行为引导及教育,促进城市环境的发展迈向低碳时代。
关键词:
低碳 生态 景观设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倩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而乡村民宿作为农村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的核心主题,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流失,农村地区面临着人口减少、农业产业衰退、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手段,实现农村全面振兴。本论文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策略,旨在为乡村民宿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民宿 景观设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佩玲 程杨 Mark W.ROSENBERG
20世纪90年代起,从西方医学地理学中发展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健康地理学。在这一新学科框架下,地理学研究的重心逐步从关注疾病与诊疗服务向关注广泛意义上的健康与福祉拓展,一大批关于地方与疗愈过程的研究在过去的30年间迅速兴起并在地理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力。而这些关于疗愈的研究拥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点,即W. M. Gesler在1992年提出的“疗愈景观”这一概念,并在随后的发展中逐步发展出一套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框架,成为当之无愧的健康地理学的重要理论贡献。疗愈景观相关研究在中国的地理学研究中鲜少提及。论文从本体论(即疗愈景观中的景观指什么)与认识论(即如何理解景观的疗愈性)两个方面对1990年代以来疗愈景观的理论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疗愈景观概念借鉴了新文化地理学的结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后期受到地理学关系转向的影响,逐步发展成为健康地理学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关系视角下的疗愈景观研究受到非表征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移动转向等理论的深刻影响,逐步发展出了疗愈组合、赋能场所、疗愈移动、疗愈任务景观等分支理论。最后,文章总结了当前疗愈景观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新时期疗愈景观框架下的中国健康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书红 王向荣
煤矿废弃地在我国矿业废弃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环境影响和土地破坏严重,治理修复的需求十分迫切。以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煤矿废弃地所具有的潜在景观功能和利用条件,探讨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模式的可行性和实现途径,从而总结出具有规律性、可以推而广之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涉及众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探讨跨学科、系统性的整合研究方法。以风景园林学的理论为基本依据,以跨学科的干扰理论、区位理论等构成理论框架,探讨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模式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煤矿废弃地 景观再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于东飞 乔征
现代城市地表逐渐被阻水材料所覆盖,不断加重着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生态学意义上的"人造沙漠"效应。本文以西安为例,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城市雨水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西安季节性暴雨特征明显,以城市硬化表面的生态透水设计为切入点,将有助于由点及面逐步恢复城市作为生态节点的基本"新陈代谢功能";以达到合理调整城市环境气候、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彰显"长安八水"的城市格局和文脉特征的目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窦小敏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聚落形态,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城市不是自然要素及自然力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人类对城市空间功能的需求,构成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依据。然而,城市空间又不可能脱离自然空间独立存在,因此提出了城市空间规划设计与自然空间保持和谐的要求,这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景观设计学》(【英】Robert.Holden/Jami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