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2)
- 2023(15182)
- 2022(12667)
- 2021(11714)
- 2020(9815)
- 2019(22251)
- 2018(22093)
- 2017(42076)
- 2016(23527)
- 2015(26374)
- 2014(26315)
- 2013(25739)
- 2012(23562)
- 2011(21053)
- 2010(20680)
- 2009(19016)
- 2008(18679)
- 2007(16458)
- 2006(14317)
- 2005(12471)
- 学科
- 济(89869)
- 经济(89763)
- 管理(66033)
- 业(62950)
- 企(51746)
- 企业(51746)
- 方法(41685)
- 数学(35829)
- 数学方法(35370)
- 农(25746)
- 中国(24576)
- 学(22656)
- 财(22119)
- 业经(21119)
- 地方(17828)
- 农业(17199)
- 贸(17159)
- 贸易(17150)
- 易(16653)
- 制(16075)
- 理论(15431)
- 技术(14573)
- 和(14261)
- 务(14212)
- 环境(14145)
- 财务(14137)
- 财务管理(14111)
- 企业财务(13361)
- 银(13197)
- 银行(13120)
- 机构
- 大学(336318)
- 学院(333426)
- 管理(128779)
- 济(124787)
- 经济(121973)
- 研究(114105)
- 理学(112302)
- 理学院(110995)
- 管理学(108646)
- 管理学院(108098)
- 中国(82317)
- 科学(76950)
- 京(72408)
- 农(65832)
- 所(59443)
- 业大(58287)
- 财(55145)
- 研究所(54955)
- 农业(52393)
- 中心(50950)
- 江(48158)
- 北京(45189)
- 财经(45007)
- 范(43972)
- 师范(43370)
- 院(41232)
- 经(40961)
- 州(39300)
- 技术(36835)
- 经济学(36642)
- 基金
- 项目(235927)
- 科学(182574)
- 基金(169874)
- 研究(163716)
- 家(152121)
- 国家(150874)
- 科学基金(127237)
- 社会(101197)
- 社会科(95733)
- 社会科学(95707)
- 省(92769)
- 基金项目(90953)
- 自然(86317)
- 自然科(84322)
- 自然科学(84293)
- 自然科学基金(82769)
- 划(78993)
- 教育(74696)
- 资助(69553)
- 编号(65671)
- 重点(53208)
- 成果(52357)
- 部(50219)
- 发(49712)
- 创(48636)
- 科研(45898)
- 计划(45795)
- 课题(45465)
- 创新(45462)
- 大学(42814)
- 期刊
- 济(133869)
- 经济(133869)
- 研究(92616)
- 学报(66380)
- 中国(61286)
- 农(60329)
- 科学(56381)
- 大学(48552)
- 学学(46024)
- 管理(45942)
- 农业(41571)
- 财(40618)
- 教育(35808)
- 技术(27139)
- 融(25203)
- 金融(25203)
- 业经(22697)
- 业(21499)
- 财经(21400)
- 经济研究(21389)
- 业大(18659)
- 版(18425)
- 经(18217)
- 科技(18207)
- 图书(17971)
- 问题(17969)
- 理论(15582)
- 技术经济(15532)
- 农业大学(15104)
- 林业(14640)
共检索到474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绒 赵满兴 周建斌
研究了过硫酸钾试剂质量、氧化条件(温度和时间)及试验用水类型对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溶液全 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过硫酸钾产品氧化后,其在220和275 nm波长处的吸收峰存在极显著 差异,空白矫正吸光值(A220-2A275)高达2.5左右,严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采用蒸馏水和去离子水对测定结 果无明显影响,均可满足试验要求;120-124 C高压锅氧化30 min的空白吸收值较低,并可定量回收溶液中的尿 素态氮和铵态氮,是较为适宜的氧化方式;采用0.15 mol/L NaOH和30 g/L过硫酸钾氧化剂试配,当样品和氧化 剂的加入体积比为1:1时,可氧化尿素态氮的最大范围为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熙焱 曾卓
以活性炭为催化剂,过硫酸钾为促进剂,对腐殖酸中所含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对苯二酚进行催化氧化降解。考察了活性炭和过硫酸钾用量、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该催化氧化体系的影响,并对反应产物进行了UV-vis分析、COD测定以及气质联用检测(GC-MS)。结果表明对苯二酚在该体系中能够被高效降解:当活性炭与过硫酸钾的用量分别为0.5 g.L-1和0.54 g.L-1时,在130 oC的温度和0.5 MPa的氧气压力下反应2 h,对苯二酚的去除率达到97.7%,同时COD去除率达到了88.1%。GC-MS结果显示,对苯二酚的降解产物主要为小分子酸及醇类化合物。对该体系降解对苯二酚过程中的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了...
关键词:
催化湿式氧化 活性炭 过硫酸钾 对苯二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志良 卢向阳 许建平 谭超 周可炎
为了给复方白毛藤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检测提供有效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复方白毛藤注射液中硫酸黄连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332nm波长处硫酸黄连素的吸收度与药物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系数为0.9990,被测样品中硫酸黄连素回收率为98.76%,变异系数为0.77%,硫酸黄连素的含量在24h内稳定性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欣 王百田
【目的】探索保水剂对硫酸铜溶液的吸收性能,明确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方法】采用对比试验法,研究吸水时间为3 h时不同保水剂用量(0,2.5,5.0,7.5,10.0 g/kg)对20 mmol/L CuSO4溶液、吸水时间为3 h时5.0 g/kg保水剂对不同浓度(0,10,15,20,25 mmol/L)CuSO4溶液以及不同吸水时间(1,3,6,16,22 h)下5.0 g/kg保水剂对20 mmol/L CuSO4溶液的吸水倍率、铜离子去除率和二次吸水倍率3个主要指标的影响。【结果】在吸水时间为3 h、CuSO4溶液浓度为20 mmol/L的条件下,保水剂用量的增加使其吸水倍率和二次吸...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春胜 程一松 于贵瑞
该文通过采集土壤溶液并测定其硝态氮 (NO-3 N) ,对不同施N处理下 4 0cm~ 2 2 0cm土层的NO-3 N累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太行山前平原褐土农田 80cm和 1 4 0cm~ 1 60cm处土层为NO-3 N高度聚集层 ;随着氮肥施入的增加 ,土壤溶液中NO-3 N浓度显著增加 ;2 0 0kg·hm- 2 的氮肥施入水平 ,2m~ 2 2m土层中土壤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变幅不大 ,说明淋失量很少 ,而 4 0 0kg·hm- 2 和 80 0kg·hm- 2 氮肥施入水平下 ,2m~ 2 2m土层中土壤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呈持续增长 ,且增加量主要发生在 7月~ 9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鑫 周冀衡 张毅 宾俊
采用砂培方式,研究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质量比1∶3、1∶1和3∶1)对烤烟根系性状、根系活力及烟株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可促进烤烟根系生长发育,优于单施硫酸钾和枸溶性钾肥;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促进烟株对钾素的吸收和分配,烟株的上、中、下3部位烟叶钾素含量较单施硫酸钾的提高7.60%、23.24%和39.95%,总叶钾含量分配率分别提高8.41%、20.91%和42.03%;以75%枸溶性钾肥与25%硫酸钾配施处理效果最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越华 甘志勇 梁宏合 秦玉燕 时鹏涛 李鸿 王运儒 陆仲烟
【目的】建立花茶中二氧化硫含量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为茶叶中二氧化硫的分析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将花茶样品加酸后采用水蒸气蒸馏,用过氧化氢溶液吸收蒸馏释放出的二氧化硫,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采用AG11-HC型保护柱和AS11-HC型分离柱进行分离,在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模式下,对KOH淋洗液的浓度和流速进行优化。【结果】在KOH浓度为30.00 mmol·L~(-1),流速为1.00 m L·min-1条件下,硫酸根标准溶液浓度在3.60~36.00 mg·L~(-1)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检出限为0.06 mg·L~(-1),加标回收率为80.89%~93.6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3)为2.45%~4.85%。【结论】加酸蒸馏—过氧化氢氧化间接离子色谱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花茶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测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玉萍 李应金 赵立红 刘亚丽 夏振远
为了提高土壤样品中全磷和全钾含量的检测效率,研究了连续流动法在土壤全磷、全钾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对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条件和连续流动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的回收率、精确度进行了试验,并与国标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体系微波消解,连续流动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较理想,连续流动法在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的检测效率及方法稳定性上具备优势。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全磷在0.06%~2.28%、全钾在0.03%~1.66%;全磷、全钾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5 g/k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105.2%;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无显著性差异。方法为土...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法 全磷 全钾 土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志红 陈晓远 张世龙
为明确硫酸钾镁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分别设置5个不同施肥量处理和4个不同施肥时期与分配比例处理,研究了不同硫酸钾镁施用量、施用时期和分配比例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钾镁用量为1023.34 kg/hm2的处理水稻产量、粗蛋白质含量、粗淀粉含量和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最高。硫酸钾镁全部基施的水稻,其产量、粗淀粉含量和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最高。硫酸钾镁基施50%,拔节期追施20%,抽穗期追施30%的水稻,其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从提高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的角度综合考虑,硫酸钾镁的最佳施用量为1 023.34 kg/hm2,最佳施用方法为全部基施。硫酸钾镁基施50%,拔节...
关键词:
硫酸钾镁肥 水稻 生长 产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勤亮 张瀚文 许海波 董长勋
零价铁还原-过硫酸盐氧化联合降解对硝基氯苯(p-NCB)的研究对土壤有机污染物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化工厂搬迁遗留的硝基氯苯污染的场地土壤,采用零价铁-过硫酸盐联合体系,研究了对硝基氯苯降解的动力学及初始pH值和温度的影响,并对降解中间产物和反应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硝基氯苯的去除率随pH值降低和温度升高而增加,初始pH值从10.0降低至3.0,对硝基氯苯的去除率从20.9%增加至97.3%;温度从15℃升高至35℃,对硝基氯苯的去除率从60.9%增加至96.2%。零价铁在低剂量条件下,动力学曲线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活化能为26.88 kJ·mol-1;而在高剂量条件下,符合一级动力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为毅 王葵 彭晓赟 黄明春 萧浪涛 刘登友 王若仲
建立了一种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植酸含量的方法:加入过量Fe~(3+)与植酸生成4∶1PA(Fe)_4沉淀,再利用盐酸羟胺将剩余Fe~(3+)还原为Fe~(2+),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Fe~(2+),从而实现对稻米植酸含量的检测。对测定体系的pH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分析无机磷酸对植酸含量测定的影响,验证方法的重复性和精确度。结果表明:在溶液p H为2.5、反应时间为30 min条件下,可准确测定的植酸浓度为6.7×10~(–7)~2.5×10~(–5)mol/L,低浓度和高浓度植酸测定工作曲线的R~2均大于0.99;无机磷酸浓度低于2.0×10~(–5 )mol/L时,游离的无机磷酸对植酸检测无影响;对6.7×10~(–7)~2.5×10~(–5 )mol/L的标准样品进行5次平行试验,回收率为93.30%~104.67%,RSD为1.25%~7.34%。利用该方法测定的黄华占、金穗408、Kitaake、日本晴等4个品种的稻米植酸含量分别为5.42、4.72、6.40、5.68 mg/g,RSD为1.23%~7.60%。
关键词:
稻米 植酸 分光光度法 邻二氮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为毅 王葵 彭晓赟 黄明春 萧浪涛 刘登友 王若仲
建立了一种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植酸含量的方法:加入过量Fe~(3+)与植酸生成4∶1PA(Fe)_4沉淀,再利用盐酸羟胺将剩余Fe~(3+)还原为Fe~(2+),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Fe~(2+),从而实现对稻米植酸含量的检测。对测定体系的pH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分析无机磷酸对植酸含量测定的影响,验证方法的重复性和精确度。结果表明:在溶液p H为2.5、反应时间为30 min条件下,可准确测定的植酸浓度为6.7×10~(–7)~2.5×10~(–5)mol/L,低浓度和高浓度植酸测定工作曲线的R~2均大于0.99;无机磷酸浓度低于2.0×10~(–5 )mol/L时,游离的无机磷酸对植酸检测无影响;对6.7×10~(–7)~2.5×10~(–5 )mol/L的标准样品进行5次平行试验,回收率为93.30%~104.67%,RSD为1.25%~7.34%。利用该方法测定的黄华占、金穗408、Kitaake、日本晴等4个品种的稻米植酸含量分别为5.42、4.72、6.40、5.68 mg/g,RSD为1.23%~7.60%。
关键词:
稻米 植酸 分光光度法 邻二氮菲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亮亮 黄旭雄
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0、60、180和540 μg/mL的硫酸链霉素(STRS),研究STRS作用下蛋白核小球藻SHOU-1002(Chlorella pyrenoidosa SHOU-1002)生长、细胞组成及α-亚麻酸含量。结果表明:前6 天,对照组藻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各STRS处理组,第10 天对照组生物量及单个细胞干重均显著大于各STRS处理组。STRS处理组的生物量随培养液中STRS浓度的升高不断降低。对照组、20、60和180 μg/mL STRS处理组藻细胞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升高;540 μg/mL STRS处理组藻细胞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而类胡萝卜素前4 天快速下降随后趋于稳定。α-亚麻酸是蛋白核小球藻SHOU-1002细胞脂肪酸组成中的优势脂肪酸,且4 天后各STRS处理组藻细胞中α-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第10 天,180 μg/mL STRS处理组藻细胞α-亚麻酸的绝对含量(mg/g)最高(52.09 mg/g),较对照组提升了108.19%;同时180 μg/mL STRS处理组的α-亚麻酸产量(35.34 mg/L)也最高。藻细胞色素(%DW)和脂肪酸(%)的相关性分析显示α-亚麻酸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培养液中STRS降低蛋白核小球藻SHOU-1002叶绿素a含量和生物量的同时促进了藻细胞中α-亚麻酸的蓄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官雅辉 牛文全 刘璐 武志广 潘雅阁
【目的】分析引黄灌溉过程中肥料硫酸钾对滴头堵塞的影响,为水肥一体化滴灌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配制3种含沙量(1.0,1.5和2.0g/L)和3种硫酸钾质量浓度(10,20和30g/L)的浑水进行间歇灌水堵塞试验,计算滴头的平均相对流量和灌水均匀度,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流道堵塞物结构,收集并分析滴头输出泥沙和毛管淤积泥沙的机械组成。【结果】施加硫酸钾后浑水滴灌滴头堵塞出现加速现象,硫酸钾质量浓度越大,加速堵塞作用越明显。当硫酸钾质量浓度为30g/L时,含沙量1.0,1.5和2.0g/L处理的有效灌水次数分别较未施肥处理减少4,9和8次,滴头堵塞率较未施肥处理增加30%~35%;施加硫酸钾显著增大了水的电导率,未施加硫酸钾的浑水电导率为0.16ms/cm,硫酸钾质量浓度为30g/L时,含钾浑水的电导率为25.19ms/cm。硫酸钾质量浓度对滴头堵塞的位置有一定影响,对进水口堵塞影响较小,对滴头流道堵塞影响较大,当硫酸钾质量浓度为10,20和30g/L时,流道堵塞滴头数较未施肥处理分别增加了7,18和17个。硫酸钾改变了灌溉水的电导率,易产生硫酸盐沉淀而造成滴头堵塞。施加硫酸钾肥后,浑水中泥沙颗粒易吸附K+,增加了泥沙颗粒之间的团聚,导致堵塞物表面结构复杂程度提高,堵塞物致密性和稳定性增强;浑水中施加硫酸钾肥后,输出泥沙中粉砂和黏粒比例较毛管淤积泥沙大,砂粒比例则较毛管淤积泥沙小,淤积泥沙的分形维数与平均相对流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选用硫酸钾进行施钾一体化滴灌时,硫酸钾质量浓度宜小于10g/L,以减缓其对滴头堵塞的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明1 张丽芳2 薛飞群2 王霄旸2 吴昊1 张崇1 2 江善祥1
[目的]开发氟腺嘌呤新制剂,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含量。[方法]根据单因素试验,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筛选出氟腺嘌呤溶液剂最优配方,采用HPLC法测定溶液剂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C18(4.6mm×250mm,5.0m),流动相乙腈-水(0.1%磷酸+0.1%三乙胺)的体积比为18:82,流速1.0 mLmin-1,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61 nm,进样体积为10 L。[结果] 筛选出氟腺嘌呤溶液剂各因素最佳组合为溶媒用量为40%、助溶剂用量为50%、抗氧剂用量为0.2%、pH值约为3.0。辅料干扰试验显示氟腺嘌呤在出峰位置不受辅料干扰,专属破坏试验表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