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7)
- 2023(11835)
- 2022(9825)
- 2021(9109)
- 2020(7478)
- 2019(17276)
- 2018(17358)
- 2017(33518)
- 2016(18556)
- 2015(20854)
- 2014(21119)
- 2013(20668)
- 2012(18649)
- 2011(16529)
- 2010(16362)
- 2009(14799)
- 2008(14122)
- 2007(12353)
- 2006(10626)
- 2005(9331)
- 学科
- 济(72285)
- 经济(72200)
- 管理(51779)
- 业(49698)
- 企(41009)
- 企业(41009)
- 方法(32396)
- 数学(27741)
- 数学方法(27425)
- 中国(20687)
- 农(20591)
- 业经(17682)
- 财(16799)
- 学(16798)
- 地方(15702)
- 农业(13885)
- 理论(12488)
- 制(12289)
- 贸(12033)
- 贸易(12026)
- 和(11875)
- 技术(11775)
- 易(11647)
- 环境(11417)
- 务(10654)
- 财务(10585)
- 财务管理(10568)
- 教育(10273)
- 银(10134)
- 银行(10091)
- 机构
- 大学(259463)
- 学院(257284)
- 管理(103495)
- 济(97574)
- 经济(95343)
- 理学(90347)
- 理学院(89357)
- 管理学(87680)
- 管理学院(87238)
- 研究(85629)
- 中国(61486)
- 科学(55777)
- 京(55728)
- 农(43812)
- 财(43389)
- 所(42817)
- 业大(41410)
- 研究所(39390)
- 中心(38154)
- 江(36710)
- 财经(35278)
- 北京(34893)
- 范(34617)
- 农业(34390)
- 师范(34265)
- 经(32145)
- 院(31416)
- 州(30217)
- 经济学(28375)
- 技术(28028)
- 基金
- 项目(183178)
- 科学(143297)
- 研究(133089)
- 基金(132075)
- 家(115524)
- 国家(114556)
- 科学基金(98260)
- 社会(82112)
- 社会科(77665)
- 社会科学(77645)
- 省(72255)
- 基金项目(70811)
- 自然(64921)
- 自然科(63410)
- 自然科学(63394)
- 自然科学基金(62240)
- 划(60565)
- 教育(60463)
- 编号(54717)
- 资助(53666)
- 成果(44087)
- 重点(40741)
- 部(39296)
- 发(38905)
- 创(37964)
- 课题(37372)
- 创新(35360)
- 科研(35133)
- 项目编号(33799)
- 大学(33779)
- 期刊
- 济(105486)
- 经济(105486)
- 研究(74455)
- 中国(47305)
- 学报(44495)
- 农(40729)
- 科学(39706)
- 管理(37651)
- 大学(33294)
- 学学(31241)
- 财(31205)
- 教育(30406)
- 农业(28602)
- 技术(22100)
- 融(19231)
- 金融(19231)
- 业经(17947)
- 经济研究(16520)
- 财经(16353)
- 图书(15344)
- 业(14185)
- 问题(14166)
- 经(13807)
- 科技(13591)
- 理论(13203)
- 版(12417)
- 实践(12352)
- 践(12352)
- 技术经济(12018)
- 现代(11953)
共检索到366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熙焱 曾卓
以活性炭为催化剂,过硫酸钾为促进剂,对腐殖酸中所含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对苯二酚进行催化氧化降解。考察了活性炭和过硫酸钾用量、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该催化氧化体系的影响,并对反应产物进行了UV-vis分析、COD测定以及气质联用检测(GC-MS)。结果表明对苯二酚在该体系中能够被高效降解:当活性炭与过硫酸钾的用量分别为0.5 g.L-1和0.54 g.L-1时,在130 oC的温度和0.5 MPa的氧气压力下反应2 h,对苯二酚的去除率达到97.7%,同时COD去除率达到了88.1%。GC-MS结果显示,对苯二酚的降解产物主要为小分子酸及醇类化合物。对该体系降解对苯二酚过程中的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了...
关键词:
催化湿式氧化 活性炭 过硫酸钾 对苯二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广阔 冯贵颖 呼世斌 廖少华 穆军
以活性炭(AC)为载体,利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氧化钛(TiO2)溶胶,通过浸渍法制备负载型 TiO2/AC纳米光催化剂以及掺杂Fe3+和Cu2+的M-TiO2/AC纳米复合光催化剂。以紫外灯做光源,用制得的 TiO2/AC纳米光催化剂对苯酚溶液进行光催化氧化降解试验,并研究了掺杂Fe3+和Cu2+的M-TiO2/AC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对苯酚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紫外光条件下,TiO2/AC纳米光催化剂对苯酚的降解率达99%,较日光条件下高;掺杂Fe3+能提高M-TiO2/AC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对苯酚的催化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绒 赵满兴 周建斌
研究了过硫酸钾试剂质量、氧化条件(温度和时间)及试验用水类型对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溶液全 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过硫酸钾产品氧化后,其在220和275 nm波长处的吸收峰存在极显著 差异,空白矫正吸光值(A220-2A275)高达2.5左右,严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采用蒸馏水和去离子水对测定结 果无明显影响,均可满足试验要求;120-124 C高压锅氧化30 min的空白吸收值较低,并可定量回收溶液中的尿 素态氮和铵态氮,是较为适宜的氧化方式;采用0.15 mol/L NaOH和30 g/L过硫酸钾氧化剂试配,当样品和氧化 剂的加入体积比为1:1时,可氧化尿素态氮的最大范围为2...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占孟 唐朝春 李静 鲍东杰
研究了活性炭催化臭氧化降解模拟染料废水亚甲基蓝溶液,考察了臭氧化空气流量、pH值、废水初始质量浓度和活性炭用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法可有效去除有机物,废水在低质量浓度、碱性条件下对反应有利;在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100mg·L-1,pH9.5,活性炭9g·L-1,反应90min条件下,色度去除率达到了95.6%,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达到了64.8%;活性炭催化臭氧化废水以间接氧化为主,活性炭可促进臭氧化过程产生·OH自由基并提高其利用率,相对于单独臭氧化过程,废水COD去除率可显著提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勤亮 张瀚文 许海波 董长勋
零价铁还原-过硫酸盐氧化联合降解对硝基氯苯(p-NCB)的研究对土壤有机污染物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化工厂搬迁遗留的硝基氯苯污染的场地土壤,采用零价铁-过硫酸盐联合体系,研究了对硝基氯苯降解的动力学及初始pH值和温度的影响,并对降解中间产物和反应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硝基氯苯的去除率随pH值降低和温度升高而增加,初始pH值从10.0降低至3.0,对硝基氯苯的去除率从20.9%增加至97.3%;温度从15℃升高至35℃,对硝基氯苯的去除率从60.9%增加至96.2%。零价铁在低剂量条件下,动力学曲线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活化能为26.88 kJ·mol-1;而在高剂量条件下,符合一级动力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罗锡平 傅深渊 周春晖
研究发展了一种以钛酸四丁酯和竹炭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的纳米改性竹炭新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表征了改性竹炭的粒径,分析了该材料在不同质量浓度、不同pH值下对2,4-二氯苯酚溶液降解性能,对比分析了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竹炭、竹炭和二氧化钛粉末3种不同体系下2,4-二氯苯酚的降解率,还测试了改性竹炭再生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竹炭材料具有良好光催化降解性能,在溶液中2,4-二氯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120 mg.L-1,pH 10,反应75 min时降解率达到了96.4%,pH 6时,降解率仅为61.7%,再生改性竹炭降解率为96.3%,表现出良好的再生性能。图3表1参14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程大莉 蒋身学 张齐生
以竹炭作为纳米二氧化钛(TiO2)粒子的载体物质,制备了二氧化钛/竹炭复合材料,并以苯酚为模型物质,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此复合材料对苯酚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其中吸附平衡常数Ka为0.0077L·mg-1,Ka与苯酶吸咐平衡质量浓度ρe的乘积为0.25~1.35,二氧化钛/竹炭复合体的吸附作用不能忽略。根据L-H(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积分所得分数级动力学方程较一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其光催化降解规律,相应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方程为lnρ-0.0077ρ=6.58-0.00239t(ρ为苯酚质量浓度,t为光照时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简相坤 刘石彩 边轶
以玉米芯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硼酸为催化剂制备活性炭。以磷酸与玉米芯的质量比、硼酸添加量、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作为考查的4个因素,以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焦糖脱色率作为活性炭性能的参考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最佳的水平组合是磷酸与玉米芯的质量比为2∶1,硼酸的添加量为4%,活化温度为450℃,活化时间为80 min,制备出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40 mg/g,焦糖脱色率为120%。在该水平组合下不添加硼酸作对比实验,得到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33 mg/g,焦糖脱色率为110%。用氮气吸附法对这两种活性炭进行表征,发现添加硼酸制备出的活性炭BET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孔容和中孔孔容都有所提高...
关键词:
玉米芯 活性炭 磷酸活化 硼酸催化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荻 楼君 庄志城 刘圆 喻卫武 胡渊渊 宋丽丽 吴家胜
【目的】通过优化浸泡工序以及添加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香榧籽加工过程和常温货架期间油脂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阐明香榧籽品质劣变发生及其调控机制,为提高香榧成品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5%和20%氯化钠(NaCl)浸泡处理,每个浓度浸泡时间设定为0、5、10和20 min,测定过氧化值、酸价、亚油酸脂质过氧化体系的抑制率、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等指标,确定适宜的盐浸时间。选择最佳浓度和时间的浸泡液处理,外源添加0.02%TBHQ,进行第2次烘烤,并将炒制成品在室温条件下储藏60天,测定过氧化值、酸价、p-茴香胺值,亚油酸脂质过氧化体系抑制率、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等指标。【结果】香榧烘烤过程的最佳浸泡条件为20%NaCl溶液浸泡10 min。在这个浓度下香榧的过氧化值、酸价和脂质氧化抑制率最低,同时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20%NaCl溶液中加入TBHQ会使DPPH清除活性、总酚含量和维生素E含量进一步升高,并且过氧化值、酸价和p-茴香胺值的增长速度减慢。室温储藏60天货架期内,添加TBHQ的香榧籽品质和抗氧化活性优于未添加TBHQ的空白对照。【结论】在20%NaCl溶液浸泡10 min可缓解香榧品质下降。TBHQ可以减轻香榧籽在烘烤和常温货架存放过程中的脂质氧化,并提高氧化稳定性,从而提高香榧加工和贮藏技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国荣 刘娜女 张静 李建科
【目的】研究硫酸酯化修饰对鸡腿菇多糖(WPC)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制备硫酸酯化多糖(SWPC);以取代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制备SW-PC的酯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邻二氮菲-金属铁离子-H2O2体系,研究SWPC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酯化条件为:酯化试剂体积比(V(氯磺酸):V(吡啶))1:3,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2h。SWPC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具有清除能力;与WPC相比,SWPC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显著提高,但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有所下降。【结论】SWPC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
关键词:
鸡腿菇 多糖 硫酸酯化 抗氧化活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超 范鹏凯 王吉中
文章将光催化领域的热点材料碘氧化铋材料的制备与研究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实验采用简单的室温沉淀法制备了两种具有不同化学组成的碘氧化铋纳米微球,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碘氧化铋在可见光下对苯酚的降解性能,通过对催化剂结构的表征和构效关系的分析,探讨了影响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实验涉及纳米材料制备、结构表征、光催化原理以及污染物浓度分析等多个知识点。该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吉清 苏永超 张继德 许利剑 张薇
采用固体核磁共振及密度泛涵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MoO3/SnO2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固体酸性.结果表明:在这种催化剂中,钼组分主要是散布在氧化锡表面而非大幅度融入氧化锡晶格结构中;Brnsted酸位和Lewis酸位同时存在,酸性强于沸石分子筛(如HY和HZSM-5),但酸位浓度相对较低.理论方法计算的催化剂上吸附丙酮的13C化学位移与试验结果很接近,证实了所提出的Brnsted酸位结构为—Mo—(OH)—Sn—.固体核磁共振试验还证实了这种负载氧化物的氧化性,最后提出了Lewis酸位才是其氧化反应的活性中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屈广周 查康达 梁东丽 黄懿梅 曲东 毛晖 刘婷 吉普辉
【目的】研究掺杂的活性炭负载型TiO2(TiO2/AC)光催化剂,在紫外光作用下对酸性橙Ⅱ(AO7)的去除效果,以寻求一种在有机废水处理中催化活性较高且易回收的光催化剂。【方法】用硝酸铁和尿素分别作Fe源和N源,以活性炭(AC)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和浸渍-焙烘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Fe、N单独掺杂及Fe-N共掺杂TiO2/AC光催化剂,分析其对AO7的去除效果。【结果】单独掺杂制备的TiO2/AC催化剂对AO7的去除率随着掺Fe量(n(Fe)∶n(Ti))和掺N量(n(N)∶n(Ti))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n(Fe)∶n(Ti)和n(N)∶n(Ti)分别为0.1%和3.2%时,AO7的去除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龙
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合成猕猴桃果水溶性多糖硫酸酯,对试剂比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取代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用体外试验观察了多糖硫酸酯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以及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和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猕猴桃果水溶性多糖硫酸酯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猕猴桃 多糖硫酸酯 氧自由基 抗氧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雪 傅海舰 薛长湖 苗本春 付雪艳
以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为原料,采用阴离子交换和自由基氧化降解反应制备了不同分子量和硫酸根含量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然后以血浆复钙时间(R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研究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抗凝血活性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离子交换,可从海带糖提取物中分离出低硫大分子组分F-A和高硫大分子组分F-B。粗糖经自由基氧化降解,可得到分子量为1.5 kD和8.0 kD左右的低分子组分,实验重复性好,产物分子量集中,其中分子量8.0 kD左右的低分子组分硫酸根含量最高。抗凝血实验表明,岩藻聚糖硫酸酯能显著延长RT、APTT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