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1)
- 2023(5546)
- 2022(4508)
- 2021(4084)
- 2020(3341)
- 2019(7275)
- 2018(6915)
- 2017(12593)
- 2016(7078)
- 2015(7510)
- 2014(7005)
- 2013(6875)
- 2012(6184)
- 2011(5560)
- 2010(5190)
- 2009(4729)
- 2008(4480)
- 2007(3800)
- 2006(3106)
- 2005(2492)
- 学科
- 济(24630)
- 经济(24600)
- 管理(19192)
- 业(19063)
- 企(14464)
- 企业(14464)
- 方法(12599)
- 数学(11585)
- 数学方法(11502)
- 农(7624)
- 学(7177)
- 财(7101)
- 贸(6594)
- 贸易(6594)
- 易(6459)
- 中国(6185)
- 业经(5652)
- 农业(5392)
- 技术(4745)
- 环境(4507)
- 务(4486)
- 财务(4481)
- 财务管理(4475)
- 企业财务(4274)
- 制(3895)
- 产业(3830)
- 地方(3684)
- 划(3619)
- 出(3537)
- 银(3535)
- 机构
- 大学(100987)
- 学院(100825)
- 济(38436)
- 经济(37864)
- 管理(36523)
- 研究(36397)
- 理学(33149)
- 理学院(32738)
- 管理学(31973)
- 管理学院(31833)
- 农(31077)
- 科学(27695)
- 中国(25496)
- 农业(25322)
- 业大(24489)
- 京(20544)
- 所(20173)
- 研究所(19202)
- 农业大学(17434)
- 中心(16129)
- 财(15336)
- 室(13682)
- 江(13673)
- 财经(13119)
- 业(13099)
- 实验(13096)
- 院(13027)
- 省(12891)
- 实验室(12555)
- 科学院(12411)
- 基金
- 项目(79735)
- 科学(61252)
- 基金(59164)
- 家(56497)
- 国家(56068)
- 研究(47093)
- 科学基金(46167)
- 自然(33702)
- 自然科(32953)
- 自然科学(32939)
- 自然科学基金(32396)
- 基金项目(32230)
- 省(31702)
- 社会(30837)
- 社会科(29334)
- 社会科学(29326)
- 划(27645)
- 资助(23118)
- 教育(20922)
- 计划(18889)
- 重点(18453)
- 科技(17493)
- 创(17206)
- 发(16665)
- 科研(16596)
- 部(16431)
- 业(16284)
- 创新(16195)
- 编号(15895)
- 农(14832)
共检索到129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兆玉 周岩民 王根林 王恬 刘永刚
选用16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按拉丁方设计进行试验,研究饲粮中补充0、8、12和16 g.d-1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以及血液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过瘤胃蛋氨酸能够提高奶牛乳蛋白、乳脂率和酪蛋白水平。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对产奶量较高(>22 kg.d-1)的奶牛有增加产奶量的趋势,对产奶量低的奶牛没有积极作用,能提高高产奶牛乳蛋白和乳脂肪量。选用9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在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和普通蛋氨酸前后连续采血44 h,探索蛋氨酸的吸收变化曲线,发现奶牛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后12~16 h达到吸收高峰,过瘤胃蛋氨酸能显著提高奶牛血清蛋氨酸水平,而补饲普通蛋氨酸则无明显影...
关键词:
过瘤胃蛋氨酸 奶牛 产奶量 乳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吕木 乐国伟 施用晖
以蛋氨酸作为惟一氮源和碳源,设添加L-蛋氨酸(M et)组(试验组)和不添加L-蛋氨酸组(对照组),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研究了这2组的瘤胃微生物谷草转氨酶(A 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及各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M et对A ST和ALT活性无明显影响,添加M et后产物中游离甘氨酸(G ly)含量和蛋氨酸(M et)含量较对照极显著增加,培养液中游离半胱氨酸(Cys-s)和丝氨酸(Ser)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减少(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尹福泉 嘎尔迪 刘瑞芳 于磊 卢寿锋 齐智利
【目的】研究不同脂肪酸构成的油料籽实对奶牛瘤胃液和血浆中脂肪酸的组成及乳脂CLA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乳脂CLA合成机制,为改善牛奶脂肪酸构成,提高乳脂中CLA含量寻找合适途径。【方法】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经产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油料籽实(葵花籽、亚麻籽、菜籽),3种日粮的粗脂肪含量基本相同,测定采食后不同时间点瘤胃液、血浆及乳脂中脂肪酸含量。【结果】葵花籽组奶牛乳脂中CLA、t11-C18﹕1、PUFA及LCFA比例均显著高于菜籽组和亚麻籽组(P<0.05);葵花籽组奶牛血浆中t11-C18﹕1的比例显著高于菜籽组和亚麻籽组(P<0.05);瘤胃液...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油料籽实 瘤胃发酵 奶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会玲 李德娴 杨帆 逄国梁 张永涛 王广 余梦琦 袁雨欣 陈璐 李广
[目的]探究苜蓿干草与燕麦干草的组合效应对关中奶山羊采食量、瘤胃发酵参数、产奶量、乳品质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苜蓿干草和燕麦干草资源提高关中奶山羊的生产性能提供支持。[方法]选取体况相近的泌乳中期关中奶山羊2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T1、T2和T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羊。对照组饲喂50%配方精料+50%苜蓿干草,T1组饲喂50%配方精料+25%苜蓿干草+25%燕麦干草(m(苜蓿):m(燕麦)=1:1),T2组饲喂50%配方精料+30%苜蓿干草+20%燕麦干草(m(苜蓿):m(燕麦)=3:2),T3组饲喂50%配方精料+37.5%苜蓿干草+12.5%燕麦干草(m(苜蓿):m(燕麦)=3:1),进行75 d的饲喂试验。期间进行采食量、产奶量、瘤胃发酵参数(pH,NH_3-N、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乙酸/丙酸)、乳成分(乳蛋白、乳脂肪、乳糖、全乳固体含量及脂蛋比)数据的采集及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3组奶山羊的日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4个处理组奶山羊瘤胃液的pH差异不显著,T1和T3组奶山羊瘤胃液的NH_3-N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2组(P<0.05);T3组的乳脂肪、全乳固体含量和脂蛋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T3组和对照组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结论]苜蓿干草与燕麦干草以质量比3:1比例组合,可以提高关中奶山羊的消化性能和生产性能,改善奶山羊乳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水平 王文娟 龚月生 谭支良 王加启
选择4头安装有瘤胃瘘管的泌乳奶牛,按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精粗质量比约为30∶70的“高低质粗料型”日粮、30∶70的混合型高青贮日粮、50∶50的精粗料比例相当的日粮及65∶35的高精料日粮等4种不同精粗比日粮对瘤胃纤维降解酶活性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奶牛采食4种精粗比不同的日粮,均能达到满足纤维降解及纤维分解菌生长要求的瘤胃pH值;日粮精粗比对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和木聚糖酶等瘤胃纤维降解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奶牛颈静脉血中血浆葡萄糖浓度和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浓度亦无显著(P>0.05)影响。说明4种精粗比日粮对奶牛瘤胃纤维降解酶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英庭 王利华 朱风华 李久峰 于静静
旨在研究瘤胃保护性赖氨酸和蛋氨酸添加水平及其配比对小尾寒羊瘤胃发酵及粗饲料成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选用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体重(45±2.6)kg的小尾寒羊10只,按完全随机原则进行3阶段试验,每阶段预饲期12 d,正试期3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及配比的保护性赖氨酸和蛋氨酸。结果表明:保护性氨基酸添加水平及其配比对瘤胃液p H值、NH3-N浓度、VFA含量及其比例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不同程度提高菌体蛋白含量,其中I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添加适当水平的保护性氨基酸,可明显提高DM、ADF的瘤胃降解率(P<0.05),而对CF、NDF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秀恒 王菊花 王志耕 梅林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日粮与缓冲液pH对奶牛瘤胃液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筛选能提高奶牛瘤胃CLA含量的最佳条件。【方法】选择日粮中粗料比例、精料中植物油种类及比例、棉粕质量分数与豆粕质量分数比值(以下简称棉粕与豆粕比例)、缓冲液pH值、硫酸铜作为影响因素,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泌乳荷斯坦奶牛瘤胃液进行体外培养,测定奶牛瘤胃中CLA含量。【结果】各因素对CLA含量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pH值平方项>粗料比例>植物油种类及其比例平方项(达1%显著水平)>粗料比例与pH值交互项(达2.5%显著水平)>棉粕与豆粕比例平方项>pH值(达5%显著水平)。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日粮...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体外培养 日粮 奶牛 瘤胃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孔凡林 李媛 付彤 刁其玉 屠焰
【目的】蛋氨酸羟基异丙酯(HMBi)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补充反刍动物日粮中缺乏的蛋氨酸(Met),尽管HMBi拥有过瘤胃特性,但仍有部分在瘤胃中降解。研究拟探究HMBi对犊牛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选取36头体重在(101±10)kg的84日龄断奶后荷斯坦母犊牛并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PC,0.40%Met)和蛋氨酸扣除组(PCMet,0.28%Met),通过减少PCMet组日粮中HMBi的添加使Met含量较PC组少30%。试验期97 d,其中预饲期7 d,正式试验期90 d。于试验0、90 d测定犊牛体重,正试期每天记录采食量,在试验90 d收集血清样品和瘤胃液样品用于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测定。【结果】(1)与PC组相比,PCMet组犊牛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Met含量有降低的趋势(0.0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玉东 王振勇 柴同杰 侯志高 巩庆亮
【目的】研究不同日粮精粗比条件下奶牛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VFA,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和血清乙酸、丙酸、丁酸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用5头健康的干奶期荷斯坦奶牛(体重(502±25)kg),饲喂精粗比(质量比)分别为30∶70、35∶65、40∶60、45∶55、50∶50、55∶45、60∶40、70∶30和100∶0的9种日粮,对奶牛瘤胃内pH、VFA和血清VFA浓度进行检测。对5头奶牛连续进行9期饲喂试验,前8期试验每期30 d,最后一期试验为3 d。【结果】随日粮中精料比例的提高,奶牛瘤胃pH逐渐降低,其中饲喂精粗比为100:0日粮组的奶牛瘤胃pH显著低于其他精粗比日...
关键词:
奶牛 日粮精粗比 挥发性脂肪酸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保奎 热合木塔依 奚雨萌 杨榛 吴凡 李玉丹 韩兆玉
选择24头健康荷斯坦奶牛进行配对,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头.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从产前21 d开始在日粮中添加20 g·d-1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HMBi),产后添加量根据配方设定为30 g·d-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每天的产奶量提高了6.83 kg(P>0.05),牛奶中的乳蛋白率升高了0.14个百分点(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HMBi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改善血清生化指标,促进机体的脂代谢;同时提高牛奶的乳蛋白含量,有效降低体细胞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和立文 孟庆翔 任丽萍
为探究瘤胃保护胆碱(Rumen-protected choline,RPC)和丙二醇(Propyleneglycol,PG)对围产期高产奶牛产奶量和健康状况的影响,选取44头健康的荷斯坦高产奶牛,按胎次、预产期、上一胎次产奶量等基本一致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头,饲喂相同基础日粮,所有牛从产前7d~产后7d每天晨饲时灌服500mL/头的PG,且试验组牛群从产前14d~产后28d每天晨饲时灌服20g/头的RPC,试验期为产前14d~产后28d。结果显示:1)RPC和PG配合使用对围产期高产奶牛DHI校正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2)RPC和PG配合使用对牛奶中体细胞数有一定的积极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建 高腾云 常智留 席进华
用36头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按配对原则分为对照组、烟酸组和烟酸铬组,进行65 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为基础混合精料,烟酸组在混合精料中添加800 mg/kg的烟酸,烟酸铬组在混合精料中添加10 mg/kg的烟酸铬。结果表明:在夏季热应激条件下,烟酸和烟酸铬使奶牛的粗饲料采食量增加,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86%和12.02%(P<0.05);烟酸铬组提高乳脂5.0%、乳蛋白2.8%、非脂固形物1.8%;烟酸和烟酸铬使血清PRL、T3、T4激素水平上升(P0.05);烟酸对血清COR水平无显著影响,烟酸铬使血清COR水平降低8.80%(P<0.0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家三 夏成 张洪友 徐闯
为阐明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和泌乳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Ⅰ、Ⅱ、Ⅲ组每天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和20g过瘤胃胆碱,Ⅳ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内(产前14d~产后42d)分别调查和检测奶牛的生产性能(泌乳量和干物质摄入量)、血液生化指标(葡萄糖、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内分泌指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结果显示:1)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能明显提高奶牛泌乳量(MY)和干物质摄入量(DMI),以每头奶牛每天添加10g过瘤胃胆碱效果最好。2)围产期奶牛日粮添加过瘤胃胆碱,能延缓血浆葡萄...
关键词:
奶牛 过瘤胃胆碱 生产性能 能量代谢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平 王加启 卜登攀
为探讨不同生理状态热应激奶牛嗜淀粉瘤胃杆菌(Ruminobacter amylophilus)的含量差异,选择48头产奶母牛,按照因子试验设计分为泌乳中期和后期牛、高产和中产牛、初产和经产牛。奶牛经历1周热应激后,采集瘤胃液,利用RT-PCR定量分析方法,测定瘤胃液中嗜淀粉杆菌的含量。结果显示,微生物的数量经lg转化后,泌乳中期奶牛嗜淀粉瘤胃杆菌为7.70,泌乳后期为7.95,差异不显著(P>0.05);高产牛嗜淀粉瘤胃杆菌为7.46,中产牛为8.20,差异不显著(P>0.05);初产牛嗜淀粉瘤胃杆菌为7.97,经产牛为7.68,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奶牛遭受热应激时,嗜淀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鑫 刘杰 高巧仙 辛国省
在乳制品的开发过程中,乳蛋白是评估牛乳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饲料配方优化是当下实现奶牛生产提质增效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饲喂过瘤胃氨基酸虽是提高奶牛乳蛋白合成最直接且高效的途径,但多数研究仅限于单一的限制性氨基酸,忽略了对氨基酸营养平衡体系的认识。在奶牛机体内,氨基酸营养作为乳蛋白合成的底物与信号物质,影响着乳腺对血液氨基酸的吸收与利用,但其分子代谢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主要从氨基酸对奶牛乳腺蛋白合成的影响及调控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概述了乳蛋白合成的基本途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组合必需氨基酸对乳蛋白产量及浓度的影响;其次详细介绍了必需氨基酸与组合必需氨基酸的供给对奶牛采食量、血液氨基酸浓度、血流量、乳腺细胞的影响,同时在细胞分子角度讨论了乳腺细胞培养所需氨基酸的最优添加剂量,以及必需氨基酸对氨基酸转运载体和信号通路的特异性调节。综上,通过对奶牛乳腺蛋白合成影响因素和分子调控机制的探讨,有助于优化饲料中理想的氨基酸配比与科学的生产模式,为氨基酸营养提高乳蛋白合成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奶牛 乳蛋白 氨基酸 乳腺细胞 营养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