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81)
- 2023(16170)
- 2022(13314)
- 2021(12423)
- 2020(10438)
- 2019(23484)
- 2018(23356)
- 2017(43918)
- 2016(24063)
- 2015(27501)
- 2014(27586)
- 2013(27190)
- 2012(25172)
- 2011(22736)
- 2010(23200)
- 2009(22472)
- 2008(22829)
- 2007(20875)
- 2006(18936)
- 2005(17762)
- 学科
- 济(105698)
- 经济(105536)
- 业(98155)
- 管理(82646)
- 企(80011)
- 企业(80011)
- 农(48132)
- 方法(41263)
- 财(33830)
- 业经(33738)
- 中国(32653)
- 数学(31955)
- 农业(31727)
- 数学方法(31593)
- 制(27247)
- 务(22314)
- 财务(22268)
- 财务管理(22229)
- 企业财务(21062)
- 贸(20800)
- 贸易(20784)
- 体(20390)
- 易(20300)
- 技术(19379)
- 策(19246)
- 学(18500)
- 银(18281)
- 银行(18261)
- 理论(18221)
- 和(17663)
- 机构
- 学院(356655)
- 大学(354904)
- 济(156912)
- 经济(154019)
- 管理(136370)
- 研究(122922)
- 理学(115636)
- 理学院(114441)
- 管理学(112782)
- 管理学院(112129)
- 中国(100260)
- 财(76014)
- 京(75721)
- 科学(69770)
- 农(67028)
- 所(62090)
- 财经(58609)
- 江(56205)
- 中心(56151)
- 研究所(55212)
- 经(53202)
- 农业(51130)
- 业大(50888)
- 经济学(48130)
- 北京(48113)
- 范(45581)
- 师范(45214)
- 州(43968)
- 经济学院(43170)
- 院(43036)
- 基金
- 项目(221493)
- 科学(176674)
- 研究(167037)
- 基金(163354)
- 家(140726)
- 国家(139358)
- 科学基金(120393)
- 社会(110401)
- 社会科(104295)
- 社会科学(104267)
- 基金项目(85260)
- 省(84523)
- 教育(75717)
- 自然(74038)
- 自然科(72365)
- 自然科学(72348)
- 自然科学基金(71127)
- 划(70306)
- 编号(67410)
- 资助(66284)
- 成果(56230)
- 部(51099)
- 重点(49599)
- 发(48000)
- 创(47594)
- 国家社会(46540)
- 制(46535)
- 课题(46302)
- 业(44329)
- 教育部(44329)
- 期刊
- 济(189820)
- 经济(189820)
- 研究(114443)
- 中国(79423)
- 农(68175)
- 财(62831)
- 管理(54871)
- 学报(52726)
- 科学(51726)
- 农业(45717)
- 大学(42269)
- 融(39990)
- 金融(39990)
- 学学(39695)
- 教育(38319)
- 业经(33652)
- 技术(31530)
- 财经(31410)
- 经济研究(28889)
- 经(27272)
- 问题(25459)
- 业(24610)
- 贸(21353)
- 世界(21185)
- 技术经济(19479)
- 国际(19261)
- 版(18454)
- 现代(17015)
- 经济问题(16255)
- 农村(16164)
共检索到570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新中国建立以后 ,中国传统农业在现代化面前的制度选择 ,经历了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包产到户四次大变革。这四次变革虽然目的都是促进农业发展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但是由于改革动力有异、目标的差异以及环境的不同 ,使得改革的结果也截然不同。这些变革说明有利于家庭经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体制 ,才能适应中国现代化的需要
关键词:
农业 现代化 制度选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亚华 臧良震 苏毅清
全面实现现代化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农业工作的总纲领和中心任务,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行动。立足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剖析农业现代化推进的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对2035年农业现代化进行了前瞻性的预判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在生产、消费、产业、科技、贸易等几个方面均具有较好的制度环境和发展环境,这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预测分析表明,到2035年我国将发展成为世界农业生产和消费大国、农业产业化强国、农产品贸易大国、农业科技领军强国,但是,在消费结构、质量要求、产业发展、业态创新、生产方式、服务功能、科技水平、人员结构等诸多方面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未来仍需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升农业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展望 挑战 战略 环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广其
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进步机制应符合商品经济原则,能正确选择适合本国资源特点的技术进步。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机制是农户在利益支配下能动的技术选择和政府对技术选择实现的推动两者的有机结合,土地产权关系的明晰、农村要素市场的完善、正确的农业技术进步战略是农业技术进步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农业技术进步,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靳相木 薛兴利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发展,实质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农业产业组织发生的深刻变革。基于这一认识前提,本文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引入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分析,揭示了现阶段农业产业组织的不适应性,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制度涵义、目标、起点及核心内容等问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伟
本文尝试运用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部门发展的一般规律,解释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逻辑关系。研究认为,中国结构转型过程中,农业部门劳动力占总体劳动力份额下降的速度远远滞后于农业部门创造的GDP占GDP总量的份额下降的速度,劳动力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在城乡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基于此,中国需要在持续推进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发展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如何提高农业部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农业融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伟
本文尝试运用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部门发展的一般规律,解释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逻辑关系。研究认为,中国结构转型过程中,农业部门劳动力占总体劳动力份额下降的速度远远滞后于农业部门创造的GDP占GDP总量的份额下降的速度,劳动力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在城乡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基于此,中国需要在持续推进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发展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如何提高农业部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农业融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叶普万 白跃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冰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对外比较中的特点王冰各国农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由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再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进化过程。各国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其生产条件、要素构成、数量不同,所走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也不同。本文拟分别探讨发达国家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怀儒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首先必须将农业的生产目标由满足自给性消费的产量最大化转变为商品性生产的利润最大化;其次是要减少农业人口,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率和大型农业机械的利用率。而中国目前要完成这一转变必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巨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耕地资源稀缺;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农业科技进步缓慢等,都成为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而造成这种局面,既有历史和制度,又有思想和资源原因以及产业结构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 农业现代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新中国大学制度的探索与实践,走了一条非常曲折和复杂的道路。它建立在三种大学制度模式的基础之上:一是西方国家的大学制度和大学理念,二是高等教育的"苏联模式",三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环境下探索的高等教育模式。这三种大学制度模式影响了新中国大学制度的选择和实践。由于我国对高等教育和大学性质的特殊认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任重道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慎之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是当前经济改革问题的焦点。目前,国有企业面临重要难关:高负债经营,平均负债率在75%以上,流动资产负债率更高达90%以上,资不抵债;旧体制没有真正革除,产权不明,资产不清,激励不足,约束不硬。国有林业企业的情况更为严重,资产负债率有的达100%。国有林业企业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为此,《林业经济》编辑部于今年5月举办了国有林业改革与发展高级研讨班,到会代表60多人聚集一堂,畅所欲言,重点对国有林业改革与发展问题、林业股份制和集团化改造、森工集团的运行和发展、林业分类经营改革与实践、国有林场的现状及改革等问题进行了重点交流。本期选登了一组会上交流的文章,旨在抛砖引玉,开拓思...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万明 刘磊磊 杨强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许多矛盾。文章试图从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分析入手,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矛盾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峰 王学真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问题是当前农业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在对中国农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分析的基础上 ,从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出发 ,提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所应选择的技术路线 ,并从农业科技的公共产品特性出发 ,探讨了我国农业科技资源的安排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峰 雷海章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潜伏着巨大的危机。继而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可忽视的自然因素,更有人为作用的因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障碍。京山县生态环境建设案例的剖析再一次证明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业现代化 对策措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树春 王艳平
在回顾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可证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有着密切关系。根据农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当前农业经济面临的问题,传统模式必须突破,在农业经营方式与组织制度上实现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