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9)
2023(14065)
2022(11413)
2021(10161)
2020(8550)
2019(18827)
2018(18527)
2017(35130)
2016(18446)
2015(20133)
2014(19730)
2013(19201)
2012(17129)
2011(15437)
2010(16022)
2009(15881)
2008(15099)
2007(13417)
2006(12429)
2005(11806)
作者
(49268)
(40914)
(40907)
(38773)
(26233)
(19238)
(18500)
(15578)
(15519)
(14681)
(14059)
(13580)
(13309)
(12997)
(12797)
(12551)
(12077)
(11836)
(11642)
(11403)
(10282)
(9958)
(9834)
(9563)
(9298)
(9208)
(8984)
(8982)
(7994)
(7903)
学科
(101860)
经济(101760)
(81165)
(75413)
企业(75413)
管理(69152)
方法(33376)
业经(32288)
(28477)
中国(27274)
(27018)
金融(27017)
(26538)
数学(25249)
数学方法(25099)
(24722)
银行(24720)
地方(24182)
(24055)
(22995)
(20458)
财务(20432)
财务管理(20409)
农业(19689)
企业财务(19344)
(18158)
技术(17024)
(16330)
理论(16315)
体制(15029)
机构
学院(263301)
大学(253864)
(126951)
经济(124811)
管理(104315)
理学(88106)
理学院(87338)
管理学(86417)
管理学院(85903)
研究(84953)
中国(74403)
(60865)
(51208)
财经(46850)
科学(44105)
(42336)
(41232)
(41042)
经济学(40154)
中心(39778)
(36786)
研究所(36112)
经济学院(35867)
财经大学(34261)
(32873)
北京(32327)
业大(30946)
商学(30759)
商学院(30445)
(30079)
基金
项目(159701)
科学(128688)
研究(124244)
基金(117015)
(97936)
国家(96988)
科学基金(86607)
社会(83986)
社会科(79886)
社会科学(79866)
(64272)
基金项目(60811)
教育(55542)
自然(51035)
(50427)
编号(49916)
自然科(49902)
自然科学(49892)
自然科学基金(49059)
资助(46912)
成果(39600)
(37363)
(36963)
重点(35535)
国家社会(35352)
(35065)
(35040)
课题(34386)
创新(34084)
(33746)
期刊
(156045)
经济(156045)
研究(86973)
中国(53735)
(51347)
管理(46719)
(40235)
金融(40235)
(36218)
科学(29772)
学报(27379)
经济研究(26004)
业经(25975)
技术(25936)
财经(25107)
农业(23777)
教育(22909)
大学(22907)
学学(22040)
(21903)
问题(19034)
技术经济(16974)
(15093)
世界(14756)
(14251)
现代(14158)
商业(14049)
国际(13866)
财会(13386)
经济管理(13153)
共检索到423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约翰·伯尼  伯茨纳·列文  程漫江  
在健全的资本主义经济中,金融市场不仅能够吸引金融储蓄;而且能够对储蓄和投资决策施以决定性的影响,从而使资源投向最有效率的部门,并能最终起到分散风险,监督资金使用的功效。因此,“如果资本是资本主义的心脏,那么功能健全的资本市场是完善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Stiglitz,1992)在过渡经济中,金融市场更是肩负着迅速重建工业部门和定位稀缺资源投向之重任,而且金融部门的改革与企业改革有着不解之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继云  陶士贵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决定,对推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金融部门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必须正确把握形势,充分认识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认真总结经验,理清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方新  
过渡经济条件下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方新中科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使经济制度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技术创新正是实现这两个转变的中心环节。因此,无论是为推动目标的实现,还是为评价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国良  郭元晞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就要尽快理顺产权关系,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为此,要大胆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正确处理所有权、产权和经营权三者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本(包括作为资本经营的国有资产)盈利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贺文星  
目前国有企业统计仍停留在报表型、封闭型、为上级统计部门服务的水平上 ,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新形势下企业统计应该是以企业为核心 ,以市场为依托 ,能为多方面提供服务的外向型、综合性的信息咨询中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苟文均  
在过渡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资不抵债的银行维系着高度分散的企业贷款,新兴的、富有竞争潜力的企业的经济扩张却难以取得银行信贷的支持、这种状况对微观经济活力的严重约束和对宏观经济秩序的极大破坏,使得企业改革与金融改革的相互依存性日益加强、成本最小的改革是运用强而有力的政府力量来尽快完成体制的变迁,建构新型的市场性银企关系,确立银行和企业的高效、理性的经济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谱德  
改革进入了关键阶段。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企业,是件非常艰难的事;同样,把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建立起来的一套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其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如何改革国有企业社会保险制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玉文  
人是生产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研究企业各项制度的改革,探索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有效途径,首先应该致力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体制的改革。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然而,在实践中,许多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穆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穆尔  
国有企业的效率和活力对于构建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尤其是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出现了相对下降的趋势。我国国有企业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竞争、经受考验、提升效率,更好地发挥出国有企业主力军的作用,已成为国家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拟从市场经济的属性、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及分类,以及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率分析,进而提出提升国有企业效率效益的方法及路径,以真正增强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这也是本文题目立意的初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慧敏  
阐述了中国网络经济下物流企业营销渠道的基本状况及发展方向,探讨了物流企业在网络经济中营销渠道变革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物流企业应对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营销渠道变革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田生  皮爱平  
本文针对传统的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协同效应的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并购应满足的经济条件,从而提高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企业搞好的关键在哪里?有相当部分人认为是所有制。我认为决定企业搞好的根本因素不在所有制,关键在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聘用机制。对经营者的约束要按产权运作体系分层进行,相应形成约束体系。不仅要通过约束、激励使经营者运用好资本,而且出资人也应通过产权流动,使资本报酬最高。产权流动不是私有化,是正常的资本结构调整。事实上,搞好国有企业,涉及四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两权分离后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必须确实存在,并能实际地行使产权权力,以便能有效行使资本投出、监管和结构调整的资本经营职能;二是两权分离后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三是要建立一套经营者的培养、聘任、使用、考核机制,并使之市场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宗新  
在金融开放条件下,汇率、利率与套利资本流动存在着内在联系,我国在进行汇率制度改革、货币政策改革与金融市场改革时,应注意三者协调发展和整体平衡,寻求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之间的最佳政策组合,发挥利率改革和汇率改革的协同效应。为发挥金融改革协同效应,必须注重货币政策工具改革之间协调与配合,增强利率汇率的联动机制,积极推进与利率市场化相协调的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从而推动货币内外均衡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