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08)
2023(4046)
2022(3367)
2021(2924)
2020(2390)
2019(5232)
2018(5040)
2017(9387)
2016(4787)
2015(5402)
2014(5573)
2013(5624)
2012(5606)
2011(5449)
2010(5699)
2009(5596)
2008(5254)
2007(4670)
2006(4539)
2005(4284)
作者
(15256)
(12940)
(12910)
(12461)
(8358)
(5994)
(5792)
(5014)
(4947)
(4688)
(4503)
(4321)
(4266)
(4195)
(4115)
(3972)
(3794)
(3710)
(3708)
(3625)
(3312)
(3115)
(3073)
(3027)
(2993)
(2935)
(2735)
(2684)
(2554)
(2520)
学科
(48515)
经济(48494)
地方(14112)
管理(13559)
方法(12395)
地方经济(11416)
数学(11069)
数学方法(11024)
(10313)
(9519)
中国(8570)
(7547)
企业(7547)
业经(7081)
经济学(6167)
(5345)
环境(5270)
(4933)
金融(4933)
(4767)
(4617)
(4581)
产业(4529)
(4510)
(4194)
理论(4154)
资源(4113)
总论(3988)
(3933)
银行(3926)
机构
大学(84324)
学院(82639)
(46525)
经济(45800)
研究(33437)
管理(28577)
中国(24373)
理学(23838)
理学院(23527)
管理学(23171)
管理学院(22982)
(18774)
科学(17849)
(17077)
(16985)
经济学(16178)
研究所(15155)
财经(14914)
经济学院(14167)
中心(13733)
(13420)
(12648)
(11614)
师范(11538)
(11361)
北京(11183)
财经大学(10868)
科学院(10161)
社会(10073)
(9798)
基金
项目(47525)
科学(37727)
研究(35435)
基金(35176)
(29922)
国家(29688)
社会(25406)
科学基金(25229)
社会科(24090)
社会科学(24083)
(17582)
基金项目(17488)
教育(15821)
资助(14901)
(14333)
自然(14083)
自然科(13706)
自然科学(13703)
自然科学基金(13459)
编号(12918)
(11774)
(11688)
经济(11665)
成果(11184)
国家社会(11151)
重点(10874)
(10735)
发展(10136)
(10017)
教育部(9645)
期刊
(60701)
经济(60701)
研究(31447)
中国(15346)
(13895)
管理(12688)
经济研究(11123)
学报(10971)
科学(10445)
(8972)
财经(8813)
大学(8399)
(7901)
金融(7901)
学学(7855)
(7773)
技术(7642)
问题(7453)
业经(6981)
教育(6565)
技术经济(6169)
统计(6097)
农业(5942)
世界(5554)
(5397)
国际(4931)
(4921)
经济问题(4849)
经济学(4719)
决策(4665)
共检索到138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宇  
一、从改革经济学到过渡经济学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引入市场机制的思想虽然有了近百年的历史,对传统计划经济的改革实践也从20世纪50年代初南斯拉夫探索自治社会主义起就开始了,但是,严格意义上的过渡经济学却只有十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改革与90年代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军  
观瞻数百年来经济学思想史之演进和成长,西欧无疑是近代经济学成型和迅速成长的摇篮,在英国形成了一个所谓的“斯密-李嘉图-穆勒的古典体系”;英国剑桥堪称现代经济学的摇篮,马歇尔完成了从古典的“斯密-李嘉图-穆勒”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芝加哥学派”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信仰和捍卫,为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钟宇平  侯玉娜  陆根书  
本文简要回顾了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脉络,讨论了人力资本理论在效率与公平两个方面面临的挑战,进而从分工合作的角度对传统的教育经济学研究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和展望了教育经济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姜德波  
商业经济学:回顾、反思与重构姜德波从建国初期的《苏维埃贸易经济》引进以来,中国的商业经济学已经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历程。在这四十多年中,商业经济学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政策汇编到理论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我们冷静思考时,就会发现:在改革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广奇  
流通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界尤其是流通理论界一直致力创建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然而,20余年过去了,流通经济学却始终未能建立起来,而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反而日益走向贫困化。作者从西方经济学的学术传统和发展轨迹,从流通自身演变和发展的规律,从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的背景转换等多个角度,对流通经济学的学术地位、中国流通经济学的演变历程和发展出路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检讨,提出了不同于主流意见的创新性观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长青  
本文从“市场过程”理论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中国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经济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过程,分析和比较了两种方式的改革特点及成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曾在我国理论界有相当影响并作为一种解释改革过程的理论———“中国过渡经济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一、消费经济学的春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在“左”的思想影响下,重生产,轻消费。特别是在“四人帮”横行时期,人们不敢谈提高消费。专家、学者也只是在研究经济学一些重要问题时,论及消费问题。如五十年代中期,在讨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时,于光远同志就指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宫本宪一  曹瑞林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为主线 ,对 2 0世纪世界经济学的历史进行了全面回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满强  陈平  
回顾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展望未来发展的特点和任务,对进一步推动技术经济学的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数学者从学科发展状态的角度,把技术经济学分为初创期、破坏期或停滞期、快速发展期或繁荣期,缓慢发展期等等。本文认为,应从学科面临的经济发展阶段、体制环境、主要任务/课题、主要特点等角度综合考虑学科的分期问题。据此,本文将中国技术经济学发展进程划分为酝酿与创立、恢复与发展、走向市场经济的技术经济学和面对全面开放的技术经济学四个阶段。中国的发展正步入新的历史时期。不论主观意愿如何,中国在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全面融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贾云鹏  范先佐  
自教育经济学被引进到我国以来,学界一直在关注着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状况。就研究文献的内容来看,我国的教育经济学在研究内容上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和时代性,并且以宏观研究为主;理论研究较为缺乏,有本土特色的理论较少,教育学理论参与乏力;学科理论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缺乏统一的逻辑体系;定量研究方法取代定性研究方法,成为研究方法的主流。未来教育经济学研究应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强化教育学的参与,完善学科交流平台,加强数据库建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新波  
本文通过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过程及其所对应的制度变迁理论和作为过渡过程的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新特点及其所展示的新研究视角的比较,指出了西方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当前中国过渡过程中的局限性,国内对市场化进程研究的理论误区,以及中国过渡经济学研究或制度经济学研究可能的拓展空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联合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宋承先教授终生致力于马克思《资本论》和西方经济学的教授与研究工作,并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并研究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和教训,最终汇成《过渡经济与中国经济》。在这部著述中,宋教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以下论点: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林毅夫  胡书东  
本文考察了100年来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其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我们认为,经济学的进步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100年来,经济学在中国的曲折发展,从根本上是由这一时期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历程所决定的。建立严谨的逻辑体系和扎实的实证研究,是我国经济学研究对经济发展做贡献并同时对经济理论发展做贡献的必由之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芳  王宣艺  陈硕  
研究目标:随着数据的可得和计算机的发展,机器学习技术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发展非常迅速。本文旨在系统介绍机器学习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简单介绍机器学习的定义后,本文将从数据生成、预测以及因果识别(DID、RD和IV)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机器学习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局限于经济学因果识别方法的成熟及样本大小限制,本文认为机器学习虽然拓展了研究的边界,但并不会颠覆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研究创新:将机器学习的最新应用进行综述。研究价值:对机器学习在经济学中的已有应用进行分类归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此外,本文也从学界不平等及可复制性等方面讨论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闵维方  丁小浩  
文章对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回顾,并对该领域研究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