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4)
- 2023(8770)
- 2022(7259)
- 2021(6838)
- 2020(5674)
- 2019(13007)
- 2018(13006)
- 2017(23942)
- 2016(12991)
- 2015(14795)
- 2014(14731)
- 2013(14547)
- 2012(14289)
- 2011(13481)
- 2010(13705)
- 2009(12928)
- 2008(12952)
- 2007(11245)
- 2006(10701)
- 2005(10031)
- 学科
- 济(78393)
- 经济(78312)
- 管理(30140)
- 方法(25797)
- 业(25109)
- 数学(22882)
- 数学方法(22696)
- 中国(20865)
- 企(19404)
- 企业(19404)
- 地方(17617)
- 学(17247)
- 农(14514)
- 制(14068)
- 业经(13595)
- 贸(13370)
- 贸易(13361)
- 易(12988)
- 财(12860)
- 地方经济(12709)
- 融(11868)
- 金融(11867)
- 体(11249)
- 银(10956)
- 银行(10934)
- 行(10723)
- 环境(10138)
- 和(9570)
- 发(9496)
- 农业(9379)
- 机构
- 大学(204908)
- 学院(197587)
- 济(99733)
- 经济(98216)
- 研究(83672)
- 管理(67660)
- 中国(63337)
- 理学(56805)
- 理学院(56001)
- 管理学(55185)
- 管理学院(54779)
- 科学(46658)
- 财(45042)
- 京(44928)
- 所(43630)
- 研究所(39342)
- 财经(35022)
- 中心(34401)
- 经济学(34036)
- 经(31987)
- 农(30866)
- 经济学院(30343)
- 北京(29829)
- 江(29661)
- 院(29112)
- 范(28906)
- 师范(28663)
- 财经大学(25968)
- 科学院(25319)
- 业大(24310)
- 基金
- 项目(122053)
- 科学(96540)
- 基金(91168)
- 研究(90510)
- 家(80305)
- 国家(79733)
- 科学基金(66129)
- 社会(61245)
- 社会科(58110)
- 社会科学(58097)
- 基金项目(46202)
- 省(42388)
- 教育(41241)
- 自然(39001)
- 资助(38324)
- 自然科(38068)
- 自然科学(38054)
- 划(37467)
- 自然科学基金(37421)
- 编号(33411)
- 成果(29954)
- 部(29575)
- 重点(28682)
- 发(28111)
- 国家社会(27527)
- 中国(27367)
- 教育部(25657)
- 课题(24732)
- 创(24336)
- 大学(23677)
共检索到325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文革 袁庆寿
过渡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具有很强应用性的“制度发展经济学”正方兴未艾。中国作为实行渐进式过渡方式的典型国家 ,与实行激进式过渡方式的典型国家俄罗斯 ,在过渡效果上所存在的巨大差异 ,使中国与俄罗斯改革的比较研究为国内外过渡经济学界所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于中国及其它一些国家改革实践的认识 ,总结出的经验为其它转型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渐进式改革目前面临的一些“过渡难题” ,正在成为过渡经济学关注的热点。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方颖
一、问题的提出 在过渡经济学的理论文献中,俄罗斯式改革和中国式改革往往被视为激进改革和渐进改革的区别。这种概括在某些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它至少在表面和在已经发生的改革历程中很形象地抓住了两种改革的外在区别。一般而言,激进式改革的定义是与俄罗斯式的道路联系在一起的,有时也特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俄罗斯推行的“休克疗法”,或称“大爆炸”、“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新
向市场经济过渡:俄罗斯与中国□李新过渡经济就其实质而言是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社会从一个历史阶段向另一个历史阶段过渡时期的经济,是社会的“中间”状态、转折和改革的时代。过渡经济的一般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形式,甚至对过渡经济的专门研究也不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
1992年,俄罗斯经济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生产裹足不前,物价飞涨,货币严重贬值,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俄罗斯经济发生困难的原因,有许多不同看法。我们认为,1992年俄罗斯经济继续恶化是与政府决策失误分不开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长青
本文从“市场过程”理论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中国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经济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过程,分析和比较了两种方式的改革特点及成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曾在我国理论界有相当影响并作为一种解释改革过程的理论———“中国过渡经济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田威
〕1996年俄罗斯经济继续滑坡,但是首次自推行市场经济以来出现了有利因素:通货膨胀、卢布贬值、预算赤字均得到控制,改善了宏观经济的发展环境。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有效地实行了货币政策,在抑制货币数量的增长速度、稳定汇率、降低利率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分析和了解俄罗斯货币政策有助于全面研究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俄罗斯经济的特点和趋势,为我所用
关键词:
俄罗斯经济,货币政策,市场经济,调控机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健
自1990年5月在俄罗斯登记的第一家商品交易所——莫斯科商品交易所开张以来,建立交易所的浪潮席卷整个俄罗斯。据统计,到1992年3月,俄罗斯的商品交易所已接近600家。本文拟对这个经济现象作一剖析,以飨读者。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云青
江苏省世界经济研究会于1992年12月24日在南京召开了世界经济形势讨论会。于会40余名专家学者,对"1992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及"关贸总协定与中国和江苏"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部分同志的口头或书面发言摘登如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友敬
应俄罗斯科学院经济学部与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所之邀,我于6月1日—8日在圣彼得堡出席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并向大会作了题为“改革的中国与中国的改革”的学术报告。报告用具体数字与生动事实阐明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改革的基本思路,并坦诚地回答了有关中国产业发展、产业政策、技术进步、技术引进与中外合资办厂等各种问题。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给予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金存
一、经济概述 经济地理 俄罗斯联邦位于欧洲东部、亚洲东北部,地跨欧亚两洲,国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占前苏联总面积的76.2%,不仅是前苏联地区而且是世界幅员最大的国家。它东临太平洋,西至波罗的海,北濒北冰洋,南至高加索,相当于欧洲总面积的70%。俄罗斯联邦有城市1000多座,城市型市镇近2000个,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有12座,首都莫斯科人口900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建伟
本文对俄罗斯的法律改革与秩序治理绩效做了一个法律经济学的分析和评论 ,论证了新古典主义倾向的公共政策和法律决策在改革问题上所具有的误导性 ,其法律经济学含义是 ,主流法律经济学不考虑政治的交易成本是有缺陷的 ,在法律改革和政治改革方面 ,必须考虑公共政策和法律决策在“政治上的可行性”。这就要求在进行法律改革时 ,将“科斯定理”拓展到政治市场、意识形态市场上去讨论 ,并且正交易成本应该成为制定公共政策和法律决策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
法律改革 秩序治理 科斯定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习咏黎
俄罗斯及东欧经济改革对中国的启示习咏黎1989年至1991年底,东欧各国和前苏联先后采用社会政治制度剧变、实行私有化和激进的改革方式,陆续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程。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使其市场经济有所发展;但是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盛洪
本文借用康芒斯的概念 ,将市场化改革理解为从“限额的交易”向“买卖的交易”的转变。这一转变虽然会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但因会损害部分人而遭到反对 ,最终也许不能实现。当允许在现有产权存量之外建立新的经济体系 ,并按照市场的交易规则定价时 ,就会形成一个与计划价格体系平行的市场价格体系 ,反过来又可以评价计划价格下的国有产权。再采取“买断”、“资本化”和“对冲”等对计划权利的交易方式 ,就可以在不损害任何人的情况下完成改革。
关键词:
过渡经济学 价格改革 限额的交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纲
中国改革开放20年,为过渡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素材;而最近爆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又提供了一系列的外部教训,使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之间的相互关系,加深对过渡经济学一些一般性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体制改革说到底都是为了更有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栾文莲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尼基夫洛夫教授于1993年11月4日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作了有关俄罗斯经济改革情况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谈及了前苏联及俄罗斯改革关键时期的政策措施实施情况及当时的背景,并对“休克疗法”、私有化问题、建立混合经济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现将报告内容整理如下。 1.前苏联80年代初就已潜伏着深刻的危险,但当时改革表面化,没触及到深层的问题。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犯了战略选择性的错误,他把行政措施与经济改革混在一起。改革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