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3)
- 2023(15400)
- 2022(12863)
- 2021(11978)
- 2020(9882)
- 2019(22411)
- 2018(22143)
- 2017(40905)
- 2016(22619)
- 2015(25354)
- 2014(25454)
- 2013(24757)
- 2012(23344)
- 2011(21628)
- 2010(21525)
- 2009(20338)
- 2008(19996)
- 2007(17984)
- 2006(16340)
- 2005(15236)
- 学科
- 济(105148)
- 经济(105010)
- 管理(64033)
- 业(56324)
- 企(45948)
- 企业(45948)
- 方法(37363)
- 数学(32573)
- 数学方法(32236)
- 中国(30204)
- 财(25681)
- 农(25035)
- 制(24216)
- 学(23215)
- 地方(22236)
- 业经(21529)
- 体(18295)
- 银(17736)
- 融(17695)
- 银行(17692)
- 贸(17689)
- 金融(17688)
- 贸易(17679)
- 易(17209)
- 行(17127)
- 农业(16250)
- 环境(14904)
- 理论(14626)
- 地方经济(14203)
- 务(13813)
- 机构
- 大学(330400)
- 学院(325989)
- 济(144812)
- 经济(142000)
- 研究(126356)
- 管理(114190)
- 理学(96744)
- 中国(96309)
- 理学院(95523)
- 管理学(93816)
- 管理学院(93218)
- 科学(74450)
- 京(71703)
- 财(69702)
- 所(65588)
- 研究所(59270)
- 农(58110)
- 中心(55002)
- 财经(53733)
- 江(50294)
- 经(48865)
- 业大(47075)
- 经济学(46997)
- 北京(46057)
- 农业(45658)
- 院(45393)
- 范(43151)
- 师范(42596)
- 经济学院(41853)
- 财经大学(39888)
- 基金
- 项目(211857)
- 科学(166652)
- 基金(155607)
- 研究(152763)
- 家(138576)
- 国家(137472)
- 科学基金(115115)
- 社会(99837)
- 社会科(94643)
- 社会科学(94618)
- 基金项目(80040)
- 省(79620)
- 自然(72511)
- 自然科(70820)
- 自然科学(70794)
- 教育(70656)
- 自然科学基金(69594)
- 划(68839)
- 资助(64433)
- 编号(58425)
- 成果(50267)
- 重点(49290)
- 部(48527)
- 发(46394)
- 课题(43360)
- 国家社会(43238)
- 创(43191)
- 制(41762)
- 教育部(41564)
- 性(40991)
- 期刊
- 济(169190)
- 经济(169190)
- 研究(107505)
- 中国(75387)
- 学报(56980)
- 财(54814)
- 农(54021)
- 科学(51351)
- 管理(46554)
- 大学(43458)
- 学学(41013)
- 教育(38193)
- 农业(36011)
- 融(34469)
- 金融(34469)
- 财经(29112)
- 经济研究(28739)
- 技术(27422)
- 经(25323)
- 业经(23135)
- 问题(21872)
- 业(19707)
- 贸(19234)
- 世界(18270)
- 国际(17592)
- 版(16251)
- 技术经济(16050)
- 统计(15234)
- 业大(13885)
- 科技(13772)
共检索到520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邓宏图 李亚
本文认为,自1956年完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中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渡期。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在《论十大关系》中就埋下伏笔,“体制困局”成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逻辑起点”,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进行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正是试图走出“体制困局”的一次实际尝试。“历史逻辑起点”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经济组织的演进和制度变迁提供了,既是潜在的。又是可辨识的决定因素,而不同类型经济组织和不同地区的生产率竞赛则使制度变迁超越“体制困局”,从而使改革不可逆转。研究表明,对过渡期的或转轨期的经济增长来说,制度变迁等因素是决定性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冰 黄卫华 商晨
过渡性制度安排是指内在不稳定的、具有尝试性和特定演化方向的制度安排,具体可以分为搜寻型、目标型、阶段型和策略型4种类型。从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是政府主导下的公共选择,因此转型研究应当围绕着政府的决策行为,即改革的策略选择这一主线来展开。过渡性制度安排是作为降低改革成本、减小阻力的一种风险控制机制被决策者所采用的。转型在本质上是由利益驱动下的权利结构调整过程,改革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和风险控制策略是过渡性制度安排产生的主观原因,转型过程中权利结构的非均衡则是更深层次的客观原因。只有以效率为导向的生产型改革才能推动过渡性制度安排向着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持续不断地演进。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景明
现行分税制是过渡性体制白景明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这项改革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财政体制进入了新的运行轨道,意味着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将在走向规范化的基础上相机调整,预示着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行为将完整化,形成自上而下的调控合力。但必须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伍开群
我国历经30余年改革,经济发展中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运用经验分析与制度分析,解释混合所有制国企为什么表现为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经验上,相对私有制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理论上,混合所有制国企性质与定位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存在行政干预、目标冲突问题,导致混合所有制效率低下。因此,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表现为过渡性制度安排。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演变方向为控股型向参股型、优先股型过渡,即国资减持股份,同时,民资增持股份;最终国资全部撤离竞争性领域,甚至退出营利性领域。混合所有制国企演变路径表现为从低效到高效过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伍开群
历经30余年改革,经济发展中,混合所有制国企占据主导地位。运用经验分析与制度分析,解释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为什么表现为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经验上,相对私有制民企,混合所有制国企效率低下。理论上,混合所有制国企性质与定位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存在行政干预、目标冲突问题,导致混合所有制效率低下。因此,国企混合所有制表现为过渡性制度安排。混合所有制国企演变方向:控股型国企向参股型国企、优先股型国企过渡,即国资减持股份,同时,民资增持股份;最终国资全部撤离竞争性领域,甚至退出营利性领域。混合所有制国企演变路径表现为从低效到高效过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伍开群
历经30余年改革,经济发展中,混合所有制国企占据主导地位。运用经验分析与制度分析,解释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为什么表现为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经验上,相对私有制民企,混合所有制国企效率低下。理论上,混合所有制国企性质与定位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存在行政干预、目标冲突问题,导致混合所有制效率低下。因此,国企混合所有制表现为过渡性制度安排。混合所有制国企演变方向:控股型国企向参股型国企、优先股型国企过渡,即国资减持股份,同时,民资增持股份;最终国资全部撤离竞争性领域,甚至退出营利性领域。混合所有制国企演变路径表现为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剑虹
转型时期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具有过渡性特征,应以渐进性、多样性、中心性、中和性为策略进行制度重构,来协调受益者、决策者、受损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当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是实施教师聘任制。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人事制度 制度重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冰 钟玉文
过渡性制度安排概念的提出,是转型研究从模式比较的表象层面深入到过程分析的机制层面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过渡性制度安排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论解释;由于理论工具和切入点的不同,对过渡性制度安排持续演化的动力机制的研究形成了五条不同的研究路线;对于过渡性制度安排在体制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大体上形成四种不同的观点;对于过渡性制度安排是特殊现象还是具有普遍性,学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对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范建中
在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 ,出现了被称为“选任专制政体”的过渡性政治体制。它既含有民主的因素 ,又具有集权统治的特点。在一定时期内 ,这种体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但从长远看 ,必将成为俄罗斯政治发展的障碍。本文从俄罗斯的历史文化特点和改革极权主义制度的一般规律出发 ,阐述了俄罗斯推行“选任专制政体”的必然性 ;同时 ,又围绕国家权力体制、联邦体制和政党制度等多个方面 ,就俄罗斯过渡性政治体制的制度性缺陷和现实矛盾进行分析 ,说明这种体制不可能成为推进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政治框架。
关键词:
俄罗斯 过渡性政治体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冰 谭庆刚
乡镇企业是中国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过渡性企业组织形式,其过渡性来源于它的基本特征社区性,其社区性具体表现在目标的社区性、资源获取的社区性和管理的社区性三个方面。乡镇集体企业与乡镇个体私营企业由于产权制度安排的不同而在社区性程度上存在着差别,由此决定了这两类乡镇企业在资源获取和资源使用或者说经营管理上的效率差别。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两类乡镇企业在效率竞争中的优劣地位发生了换位,这是推动乡镇集体企业改制和产权明晰化的根本动力。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使其社区化程度退减,乡镇企业也就逐渐转型为一般意义的企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泳 苏海东 潘云涛
城市土地利用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经济活动即土地交易的结果。建议采用一个基于制度分析法的城市土地利用研究思路,它最初来源于Seabrooke and Kent关于房地产交易决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将有关规则和制度安排划分到体制、管治和操作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并研究不同层面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过渡经济形势下,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角度,培育支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运作的制度,做出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政策调整,从全景上把握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因素。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彬
作为推动改革开放和启动区域发展的制度型效率组织形式,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的因素,都使得开发区在管理体制的探索上带有一定的试验性与过渡性。一旦其初始确立的环境条件、背景基础和功能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些体制性的冲突和功能紊乱现象就会浮现出来,表现为封闭运行、管治碎化和体制复归倾向等。其原因在于,开发区管理体制变革中存在制度供求的缺口。受过渡性的约束,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变革在模式选择上呈现出渐进性的特点。如何推动开发区管理模式的实质性创新,关系到嵌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分工深化、跨区域的价值链重组与合作等现实问题,从而也成为优化区域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本文指出,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实质性创新应遵从企业家城市的转型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楼天建 陈锡忠 柯涯
过渡期贷款利率管理体制的创新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楼天建,陈锡忠,柯涯(一)贷款利率作为一种调节信贷资金余缺和流向的经济杠杆,理所应当由贷款人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掌握和运用。在国家管制下的现阶段,贷款利率改革关键是要在充分考虑双方需要的基础上,处理好商业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平
入世已成定局,中国金融业面临的竞争迫在眉睫,冷静分析中外金融差异以及竞争焦点,有序安排过渡期对策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则是现时选择。
关键词:
WTO 经营管理 金融服务 制度安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树杰
在厂网分开的条件下,上网电价应是一个基于市场均衡的分类、分地、分时的复杂的价格体系。但这种理想的上网电价体系,只能由市场竞争自然形成。在政府管制的条件下,过渡期内的水电价格改革,应抓主要矛盾,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在各方利益大体平衡的前提下,将新建大中型水电成本合理补偿作为重点,兼顾水电价格结构的改善。建议废止水电"标杆价",新建大中型水电价格仍以项目审批文件确定的投资成本及运行方式为基础核定。适度提高老水电价格,如以重置成本为目标,应通过股权分配等方式,将所增收益适量返还当地。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全面推行丰、枯电价制度;未纳入国家统一平衡计划而又跨区销售的水电,价格应由水电企业与受电区的电网公司...
关键词:
水电 价格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