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2)
- 2023(8621)
- 2022(7111)
- 2021(6604)
- 2020(5537)
- 2019(12219)
- 2018(12075)
- 2017(23788)
- 2016(12846)
- 2015(14082)
- 2014(13979)
- 2013(14121)
- 2012(12889)
- 2011(11467)
- 2010(11843)
- 2009(11389)
- 2008(11597)
- 2007(10746)
- 2006(9703)
- 2005(8888)
- 学科
- 业(79654)
- 企(63210)
- 企业(63210)
- 济(59720)
- 经济(59626)
- 管理(50190)
- 农(45449)
- 农业(29563)
- 业经(26892)
- 方法(23650)
- 财(20319)
- 数学(16488)
- 数学方法(16410)
- 务(15896)
- 财务(15891)
- 财务管理(15882)
- 企业财务(14999)
- 技术(14917)
- 制(14246)
- 策(13686)
- 中国(12945)
- 贸(11773)
- 贸易(11767)
- 体(11577)
- 易(11511)
- 划(11336)
- 和(10690)
- 企业经济(10429)
- 理论(10039)
- 经营(10009)
- 机构
- 学院(190844)
- 大学(180967)
- 济(87756)
- 经济(86346)
- 管理(82519)
- 理学(71133)
- 理学院(70566)
- 管理学(69941)
- 管理学院(69595)
- 研究(56476)
- 中国(49160)
- 农(45958)
- 财(38854)
- 京(36323)
- 农业(34705)
- 业大(31194)
- 江(30603)
- 科学(30505)
- 财经(30479)
- 中心(27885)
- 经(27623)
- 所(27555)
- 经济管理(25892)
- 经济学(24877)
- 研究所(24275)
- 州(23331)
- 商学(22831)
- 商学院(22640)
- 经济学院(22579)
- 北京(22091)
- 基金
- 项目(119536)
- 科学(96959)
- 研究(92560)
- 基金(88970)
- 家(74748)
- 国家(73865)
- 科学基金(65953)
- 社会(62594)
- 社会科(59019)
- 社会科学(59004)
- 省(48484)
- 基金项目(47558)
- 自然(40438)
- 教育(39689)
- 自然科(39569)
- 自然科学(39562)
- 编号(39101)
- 自然科学基金(38939)
- 划(37587)
- 资助(34468)
- 业(32636)
- 成果(29494)
- 创(28304)
- 农(27592)
- 部(27339)
- 发(26848)
- 制(26112)
- 国家社会(25649)
- 创新(25454)
- 重点(25195)
- 期刊
- 济(107740)
- 经济(107740)
- 研究(53132)
- 农(50997)
- 中国(36692)
- 农业(34423)
- 管理(31711)
- 财(31702)
- 业经(25753)
- 科学(24384)
- 学报(21889)
- 融(21432)
- 金融(21432)
- 大学(18715)
- 学学(18125)
- 业(17911)
- 技术(17217)
- 财经(14743)
- 问题(14729)
- 经济研究(14202)
- 农村(13830)
- 村(13830)
- 农业经济(13619)
- 经(12719)
- 世界(12565)
- 技术经济(12342)
- 教育(11831)
- 现代(10609)
- 经济问题(10578)
- 商业(10223)
共检索到291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素阁
在过渡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人民政府为调整工农业产品比价花了很大的力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留下不少的问题。研究过渡时期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以下简称“剪刀差”)的演变情况与有关的工作经验,对当前继续解决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过渡时期剪刀差的演变情况(一)1950—1956年剪刀差的变化趋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以下简称剪刀差),是对工业品和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及其发展趋势的形象概括。多年来,我国一直编制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反映剪刀差变动趋势,但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工农业商品是否等价交换以及剪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玉珠
《中国农村经济》1992年第2期刊登了刘福垣同志的《破除剪刀差的迷雾》一文(下称刘文),该文认为工农业劳动者全年收入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农业劳动者就业不充分,以及对加速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吸收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缩小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差距等的分析,读了之后颇受启发,但文中的另一些基本论断,我不能赞同。本文拟对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谈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计算是十分复杂的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很科学的办法。由于剪刀差的含意是"从成本方面来看农产品价格和工业品价格之间的差异",农民"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就是说农产品价格低而工业品价格高。所以,计算剪刀差就是要计算农产品价格比价值低多少和工业品价格比价值高多少。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成玉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从产生到扩大,理论界对此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和争论。近两年,这种争论异常激烈。现将有关观点简述如下。一、关于剪刀差的概念 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农产品价格指数的上涨速度不及工业品价格指数的上涨速度,使得一定数量农产品换取工业品的数量逐渐减小,形成工农产品之间剪刀状的价格差,即剪刀差。这是从价格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继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国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讨论很多。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是否存在,则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一是认为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放开,剪刀差不复存在;一是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剪刀差不但存在,而且越来越大。关于怎样缩小剪刀差,论点与措施则更多。本文拟对作者多年来关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及农产品补贴政策的研究(以粮食为例)做个综合介绍。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范志勇 宋佳音 黄泽清
本文在中国经济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重工业化进程的影响。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重工业化成败的原因以及中国经济转型与主流经济学理论之间的差异,我们认为对外开放在我国重工业化进程中的最重要的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决了重工业化对就业的排斥,二是加速重工业资本积累过程。对外开放促进资本积累的主要渠道并非通过吸引外资而是通过内外需产品剪刀差扭曲要素收入分配,使收入分配倾向于资本要素从而加速资本积累过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苹
工农产品交换剪刀差,即农产品以低于价值的价格同工业品相交换,是我国长期以来一贯采取的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它的本质,是国民收入的一种再分配方式,是将农业部门创造的部分国民收入转移到工业部门。我们希望本文对“剪刀差”动态的认识,对剪刀差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扮角色的分析,对于我们选取正确的宏观调节方式能有所助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祝树金 钟腾龙
本文构建了工农剪刀差系统模型,并将其划分为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工农业发展剪刀差、工农收入支出剪刀差和工农社会生活剪刀差等四个子剪刀差,并据此设计了工农综合剪刀差的测度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实证了我国工农剪刀差的总体发展趋势、区域差异和各省域工农剪刀差对缩小国家工农剪刀差的促进和制约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农综合剪刀差水平1994-2011年间先上升后下降,四个子剪刀差共同作用于工农综合剪刀差;各省域工农剪刀差整体上自西向东逐步缩小,且各省份对国家工农剪刀差的作用效果各异。最后,本文给出缩小工农剪刀差的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军
一、十年来广西工农商品剪刀差变化的轨迹和影响(一)对工农商品比价变化的分析如把工农劳动生产率各自运动变化的速率、方向和规模的差异忽略不计,仅以工农商品综合比价这一指标来观察工农剪刀差变化的趋势,那么我们行出1979——1988年广西和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志荣
工农三大剪刀差及其现状分析韩志荣(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一、工农三大剪刀差概念的提出所谓工农三大剪刀差是指:工农业商品交换比价指数(简称商品比价剪刀差),农民收入支出比价指数(简称收支比价剪刀差),工农收入增长速度比较指数(简称工农收入剪刀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穷志 马少波
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缩小“剪刀差”的对策及启示刘穷志,马少波一、日本政府治理"剪刀差"的对策从二战结束到八十年代中期,日本经过高速经济增长已发展成为现代化工业强国。但是,日本工业的腾飞并不是建立在掠夺农业基础上的,而是农业与工业同步发展。日本国民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西营 邢莹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一直是经济理论界关注的课题。“剪刀差”的讨论始自60年代,至今尚在继续。从“剪刀差”的内涵、本质、作用和影响,到“剪刀差”的测度、量值、政策取向、控制方式与方法,无不留有激烈争论的痕迹。90年代初至今新一轮的“剪刀差”论战方兴未艾。目前出现了一种近乎全盘否定“剪刀差”之争、主张“剪刀差之争可以休矣”的观点(见王忠海:《走出剪刀差的误区》,《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我们认为这并不是积极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凤民
读了《农业经济问题》1992年第2期赵苹同志的《“剪刀差”与农业的贡献》一文,(以下简称“赵文”很有收获,但对这篇论文中的计算方法和剪刀差变动态势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有不同看法,现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关于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幅度的计算方法“赵文”计算的有些数据脱离实际,就拿文中计算的1960年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81.68%来讲,农产品价格只相当于其价值的18.32%。看来,这一结果是如此计算得来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