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3)
- 2023(11490)
- 2022(9800)
- 2021(8925)
- 2020(7336)
- 2019(16668)
- 2018(16037)
- 2017(30853)
- 2016(16712)
- 2015(19070)
- 2014(19057)
- 2013(19063)
- 2012(18512)
- 2011(16828)
- 2010(17526)
- 2009(16527)
- 2008(15893)
- 2007(14552)
- 2006(13687)
- 2005(13273)
- 学科
- 济(71081)
- 经济(70995)
- 业(42337)
- 管理(41160)
- 银(34588)
- 银行(34442)
- 行(32883)
- 企(32827)
- 企业(32827)
- 融(31396)
- 金融(31395)
- 中国(30956)
- 制(23400)
- 地方(23310)
- 方法(21659)
- 农(20320)
- 财(18407)
- 数学(18070)
- 数学方法(17808)
- 业经(17305)
- 学(14811)
- 贸(14788)
- 贸易(14767)
- 易(14238)
- 农业(14154)
- 度(13783)
- 制度(13775)
- 业务(12669)
- 体(12200)
- 中国金融(11914)
- 机构
- 学院(236006)
- 大学(235397)
- 济(99949)
- 经济(97580)
- 研究(94120)
- 中国(84502)
- 管理(79522)
- 理学(64312)
- 理学院(63377)
- 管理学(62312)
- 管理学院(61852)
- 科学(56018)
- 京(53600)
- 所(50619)
- 财(50461)
- 农(45354)
- 研究所(45079)
- 中心(44511)
- 江(40041)
- 财经(37455)
- 北京(35674)
- 银(35653)
- 农业(35393)
- 银行(34230)
- 经(33766)
- 院(33616)
- 州(33426)
- 业大(32876)
- 范(32695)
- 师范(32284)
- 基金
- 项目(141697)
- 科学(109241)
- 研究(103968)
- 基金(99566)
- 家(87831)
- 国家(87032)
- 科学基金(71909)
- 社会(63900)
- 社会科(60595)
- 社会科学(60580)
- 省(55945)
- 基金项目(50954)
- 划(47884)
- 教育(46510)
- 自然(45404)
- 自然科(44276)
- 自然科学(44265)
- 自然科学基金(43438)
- 资助(42559)
- 编号(41909)
- 发(37149)
- 成果(36361)
- 重点(33438)
- 课题(31590)
- 部(30537)
- 发展(29706)
- 创(29311)
- 展(29226)
- 创新(27539)
- 性(27506)
共检索到416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卿光中
过渡时期中香港银行业的变化及发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问题之五︵上︶卿光中在香港政权交接的整个过渡时期中,香港银行业经历了从前过渡时期的动荡竞争到后过渡时期的稳定经营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香港银行业的存款总额和资产总额有了空前的增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卿光中
过渡时期中香港银行业的变化与发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问题之五(下)卿光中三在过渡时期中,香港银行业以三大银行集团为轴心的格局已经形成。第一大银行集团是汇丰银行集团,第二大银行集团是香港中银集团,第三大银行集团是渣打银行集团。这三大银行集团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卿光中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问题之三卿光中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期可以认定是在20世纪70年代。从世界国际金融范围来说,这个时期大体上就是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解体到浮动汇率制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的时期;在香港,则大体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卿光中
战后香港金融的恢复和发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问题之二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经济研究部卿光中【编者按】卿光中研究员对香港金融问题有较深的研究。本刊1996年第四期以《香港金融业的创立及早期演变》为题发表了他对香港金融业发展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本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万灵 唐曦宁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高度开放、透明的经济体制和公平、自由的竞争市场环境。本文回顾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总结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主要经验,提出中国内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包括提高金融市场的自由度和透明度、实施对金融业的适度监管、充分利用经济腹地因素、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等。
关键词:
国际金融 金融中心 香港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怀谷 郑紫衡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香港经济的“生命线”之一。到1992年9月底,香港共有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共306家,其分行网络遍布全港各个角落。来自27个国家的161家海外注册银行中,大部分属于全球最大的500家银行。据1992年6月银行业资产负债表显示,香港银行业总资产额为56160亿港元,存款额为14440亿港元,银行同业拆放总额迭27680亿港元,其中79%以上业内交易是与海外银行进行的。由此可见,香港与全球银行体系皆有紧密的联系,拥有一个对外资银行较为开放的市场,对居民在本地与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彤
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都是亚洲区域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二者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定位和发展战略,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刻的借鉴性。
关键词:
香港 新加坡 国际金融中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成小洲 林后春 蒋三庚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基本特点成因和发展趋势成小洲林后春蒋三庚二十年多来,香港已经发展成为亚洲地区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九七”之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趋势日益受到国人的关注。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点(一)国际金融中心的概念国际金融中心是国际资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清华
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其战后最重要的经济成就。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既面临着挑战,又充满了发展机遇。“九七”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仅可以维持,而且还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瑞德
战前,香港只是一个从事转口贸易的商埠,经过战后30多年,特别是70年代以来2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能发展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它的形成对世界经济、特别是亚太经济有何影响?研究这一问题,对将上海建设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是进入70年代以后才逐步形成的。 5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的银行金融机构随着工业化的转变而得到迅速发展,到1961年底,香港大小规模的注册银行已发展到85家,共开设分支机构101个。由于香港政府采取保守的金融政策,认为当时金融业的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虎城
上海和香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既取决于自身的经济金融实力,也有赖于经济腹地的发展水平。本文从大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城市群的视角对香港和上海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香港在总部经济集聚效应、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地方金融机构实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上海则在经济发展腹地、城市群重点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均衡程度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竞争优势。未来上海和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取决于各自所在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水平以及金融机构和重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比较优势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江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举措,是向全世界展示金融改革开放"中国经验"的重要窗口。大型银行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面临紧迫而严峻的形势,必须主动作为、敢为人先,加快自身转型创新发展,尽快实现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品牌形象的全面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给银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岳咬兴
贸易历来是香港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也是香港经济中最为活跃的部门。自1980至1990年,香港的商品贸易总额从近2100亿美元,迅速上升至12824多亿港元,1991年在全球贸易列强中名列第10位。香港的贸易能量很大,对整体经济的稳定和繁荣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香港进入回归中国的后过渡时期,贸易动向对于未来香港经济的顺利过渡,及维持1997年以后的经济继续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守荣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及与内地的金融关系李守荣今年7月1日,香港要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大转变——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了!香港的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百余年的一大历史耻辱。从此,香港就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按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