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62)
- 2023(3908)
- 2022(3242)
- 2021(3414)
- 2020(2553)
- 2019(5990)
- 2018(6061)
- 2017(8795)
- 2016(5871)
- 2015(6717)
- 2014(6829)
- 2013(5884)
- 2012(5419)
- 2011(5210)
- 2010(5526)
- 2009(4648)
- 2008(4561)
- 2007(4379)
- 2006(4119)
- 2005(3691)
- 学科
- 教育(19907)
- 济(13492)
- 经济(13360)
- 中国(11929)
- 理论(10097)
- 学(9557)
- 管理(7968)
- 教学(6304)
- 企(6211)
- 企业(6211)
- 业(6142)
- 和(5112)
- 方法(4987)
- 思想(4701)
- 业经(4630)
- 政治(4597)
- 农(4389)
- 发(4139)
- 发展(3934)
- 革(3924)
- 社会(3923)
- 研究(3878)
- 思想政治(3844)
- 政治教育(3844)
- 治教(3844)
- 展(3812)
- 德育(3802)
- 财(3397)
- 改革(3237)
- 经济理论(3233)
- 机构
- 大学(77691)
- 学院(71210)
- 研究(29330)
- 教育(27714)
- 范(22344)
- 师范(22271)
- 济(19145)
- 管理(18613)
- 师范大学(18596)
- 经济(18411)
- 京(18242)
- 科学(16697)
- 理学(15414)
- 理学院(15064)
- 管理学(14599)
- 管理学院(14411)
- 中国(14408)
- 所(14289)
- 研究所(12926)
- 江(12787)
- 北京(12650)
- 职业(12291)
- 技术(11897)
- 中心(11471)
- 教育学(10787)
- 财(10719)
- 院(10250)
- 州(9645)
- 职业技术(8387)
- 研究院(8220)
- 基金
- 项目(41116)
- 研究(39511)
- 科学(33371)
- 教育(27386)
- 基金(25374)
- 社会(23841)
- 社会科(20839)
- 社会科学(20830)
- 家(20644)
- 国家(20232)
- 成果(20101)
- 编号(19504)
- 省(17151)
- 课题(16938)
- 划(16671)
- 科学基金(16320)
- 年(15174)
- 规划(12375)
- 基金项目(12082)
- 项目编号(11937)
- 性(11259)
- 度(11139)
- 部(11092)
- 重点(10914)
- 研究成果(10731)
- 教育部(10402)
- 阶(10246)
- 段(10193)
- 阶段(10167)
- 一(10029)
共检索到124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熊春文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蒋梦麟始终是事实上的倡导者和执行者。蒋梦麟早期的教育思想轨迹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的要点,其一是他逐渐获得的平民主义的核心教育思想,其二是他借以获得这一思想主张的一以贯之的社会学思维。正是基于这一思想特质,蒋梦麟能够敏锐地把握时代问题,成为新教育运动的推动者。
关键词:
过渡时代 蒋梦麟 早期教育思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宗顺
蒋梦麟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朱宗顺蒋梦麟(1886-1964)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于1908年赴美留学,1912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研究教育,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归国后,他发表了大量的教育论文,鼓吹“个性教育”,被西方学者誉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宗顺
蔡元培与蒋梦麟是师徒、同乡,具有相近的文化和教育背景,均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在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方面,具有前后相承的紧密联系。高等教育实践方面,师徒相继、蔡规蒋随,共同成就了北大的现代声誉。高等教育思想方面,从“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学术至上”的大学理想,到“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模式,蔡元培开风气之先,蒋梦麟则坚守余绪,共同为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在中国高教领域生根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吕光斌 时培磊
蒋梦麟曾接受过系统而完善的东西方教育。通过考察其博士论文,可以梳理其学术谱系和内在理路,构建对其教育思想的完整认识。其论文的学术谱系和特点基本表现为:以实用主义为思想底色,调和东西文化;以适应环境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为最终价值取向;依天性、个性导善的道德教育观;从科学出发的理性主义精神。
关键词:
蒋梦麟 博士论文 学术谱系 教育思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关松林
日本早期的教育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深受中国儒学的影响。以圣德太子、中江藤树和贝原益轩为代表的教育改革的倡导者、教育理论的实践者和教育思想的探索者通过宣传、解读和应用中国的儒家经典,并按照中国儒家思想修正、完善自己的教育学说,成为日本早期的儒学教育家。他们不仅代表了日本早期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也为日本近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日本 中国儒学 教育思想 教育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欣 王小华
迪尔凯姆的教育社会学理论,是同他一贯的社会学思想紧联在一起的,同时也是他的社会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把教育从“起源”上和“功能”上看作是一种“社会客观存在”,并从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社会学的方法予以研究,这就使得他对教育的研究带上了他所倡导的那种社会学的特点。由上述观点出发,迪尔凯姆批判了斯图尔特·米尔(Stuart Mill)、康德以及詹姆斯·米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红霞 陈兰荣
做好高职生思想政治工作,要重点研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贯彻落实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与价值感,发挥其先导作用、育人作用和开发作用,为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从社会学视角分析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然性,并提出对策,以期增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社会学 高职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祖梅 张冬敏
通过总结长安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渡管理”模式,并分析了构建“过渡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系统阐述了实施“过渡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最后指出了研究生德育“过渡管理”模式的优势及其推广价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海宁
吴贻芳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教育思想是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得以升华的。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为社会培养人才是吴贻芳教育目标观的核心,为女子的教育机会而抗争是其性别教育观的主题,“家庭式”教育氛围的营造是其教育管理观的特色。吴贻芳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和个性特征。
关键词:
吴贻芳 金陵女子大学 中国近代大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洪成 郭丽平
卢作孚早年是位真诚的"教育救国论"者,从事教师、记者等职业推广新教育、新文化。1921~1925年初,卢作孚在西南地区进行两次新教育改革实验,两次实验都开展得风生水起,却又都因军阀混战而夭折。早期教育活动没有实现他的教育救国梦,却开创了西南民众教育之先声,也为其日后的教育活动积累了重要经验。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钱正武
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教育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需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人生成长的需要。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阐释中国梦,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揭示中国梦提出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增强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感;分析"三个必须",坚定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志气、弘扬正气、富有勇气、勤接地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奉献青春和力量。
关键词:
中国梦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春影 石中英
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自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科学包括教育研究的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教育研究领域,布迪厄社会学思想的影响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介绍阶段(1979-2001年)、广泛探讨阶段(2002-2009年)以及深入探讨阶段(2010-2017年)。这些阶段的形成与中国改革开放大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从具体的理论内容来说,布迪厄的"场域""惯习""文化资本"以及"实践"等四个概念及相关理论表述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影响最大,被广泛运用于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教师教育到课程研究、从教育改革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学术领域。整体来看,布迪厄社会学思想已经成为近40年来影响中国教育研究的重要西方社会思潮之一,尤其是对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影响巨大。但实事求是地说,中国教育研究领域在接受布迪厄社会学思想影响时还主要停留在介绍和选择性利用的阶段,整体理解和把握不够,立足于中国立场进行的质疑批判更不够。就布迪厄社会学思想对于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而言,虽然有中国教育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但还没有被充分地重视,也没有动摇中国教育研究的惯习、体制和评价行为。
关键词:
布迪厄 场域 惯习 文化资本 实践逻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明新 王作造
王夫之是中国明清之际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社会的大变革给王夫之思想烙下了深刻的批判印记,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自勉,对民族兴衰之命运展开了深刻的思考。政治斗争失败之后,王夫之辗转到学术领域,从此开始了40多年的教书著述生涯。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关于教育的作用。笔者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从民族发展、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教学论等方面对王夫之民族教育思想进行解读,有助于更全面系统地理解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丹 李颍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口号是蒋南翔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浓缩了清华大学的体育精神,而且早已成为清华人的奋斗目标和鼓舞清华人坚持体育锻炼的座右铭。5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口号的价值和影响早已超出了体育领域,它在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方面留下了许多深刻启示。
关键词:
蒋南翔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德育 体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敏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持续进步,网络信息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信息具有资源丰富、传播范围广且扩散速度快的特点。在网络化时代,大学生可以便利地获得需要的各种信息,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统一,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势在必行。《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从宏观视角着手,运用社会学原理讨论思想政治工作;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至第八章,从微观视角出发,通过社会学原理以及方法对思想政治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