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7)
2023(9412)
2022(8465)
2021(8048)
2020(6798)
2019(15847)
2018(15977)
2017(31201)
2016(16980)
2015(19159)
2014(18973)
2013(18744)
2012(17066)
2011(15245)
2010(14881)
2009(13345)
2008(12816)
2007(10974)
2006(9410)
2005(8042)
作者
(48355)
(39863)
(39620)
(37627)
(25427)
(19162)
(18001)
(15851)
(15258)
(14151)
(13814)
(13256)
(12599)
(12520)
(12383)
(12073)
(12011)
(11894)
(11284)
(11280)
(10010)
(9723)
(9631)
(9106)
(8892)
(8888)
(8724)
(8706)
(7964)
(7811)
学科
(64704)
经济(64629)
管理(47580)
(44749)
(37614)
企业(37614)
方法(32198)
数学(27940)
数学方法(27619)
(16656)
中国(16286)
(15953)
(14954)
业经(14088)
地方(13796)
(11570)
贸易(11564)
理论(11367)
(11220)
农业(11141)
(10956)
(10463)
技术(10450)
环境(10364)
(10258)
财务(10201)
财务管理(10183)
企业财务(9648)
教育(9248)
(9137)
机构
大学(233824)
学院(231108)
管理(95989)
(88026)
经济(86002)
理学(84091)
理学院(83180)
管理学(81698)
管理学院(81288)
研究(75865)
中国(55006)
(49883)
科学(49287)
(38896)
(37698)
(37199)
业大(36730)
研究所(34773)
中心(34291)
(32006)
财经(31721)
北京(31454)
(30455)
师范(30176)
农业(29222)
(28909)
(28002)
(26556)
经济学(25139)
师范大学(24560)
基金
项目(166752)
科学(130171)
研究(121074)
基金(120526)
(105214)
国家(104363)
科学基金(89595)
社会(74130)
社会科(70180)
社会科学(70161)
基金项目(65214)
(65067)
自然(59933)
自然科(58519)
自然科学(58506)
自然科学基金(57426)
教育(55055)
(55005)
资助(49722)
编号(49709)
成果(39631)
重点(36823)
(36284)
(34999)
(34609)
课题(33450)
创新(32206)
科研(32195)
大学(31023)
项目编号(30982)
期刊
(92738)
经济(92738)
研究(66522)
中国(40357)
学报(39145)
科学(35017)
管理(34370)
(33259)
大学(29399)
(27995)
学学(27588)
教育(25893)
农业(23781)
技术(19798)
(17015)
金融(17015)
业经(15262)
财经(14541)
经济研究(14406)
图书(14089)
理论(12676)
科技(12308)
(12201)
问题(12067)
实践(11948)
(11948)
(11601)
技术经济(11066)
情报(10685)
(10599)
共检索到326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文平  张晓宏  刘发全  李建中  
从过水堆石围堰护面失稳破坏的工程实践出发,探讨了铅丝笼护面失稳破坏的成因,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铅丝笼护面稳定的主要因素及失稳破坏的临界水力条件。并应用水流能量方程和边界层理论,研究了围堰过水时的水流能量转换关系,得到了失稳临界条件的指标和经验判别式。通过模型试验的对比与分析计算,验证了失稳临界条件经验判别式的正确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君兰  蔡强国  孙莉英  陈晓安  
细沟侵蚀是坡耕地时常发生的一种侵蚀形式。细沟侵蚀对坡面土壤侵蚀产沙有重要贡献,而且是坡面侵蚀由面蚀向沟蚀发展的过渡。本文分析了细沟侵蚀影响因素和临界条件研究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影响细沟侵蚀的主要因素有降雨径流、土壤、地形、土壤表面特征和土地管理等因素,其中,前4者有多种指标来表征其效应,而土壤表面特征的影响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坡面需要达到特定的临界条件才可能发育细沟,细沟发生临界条件的研究主要从临界径流条件、临界土壤条件和临界地形条件等角度出发,各临界条件并非定值,而是关乎其他因素的综合指标。最后,本文对今后细沟侵蚀影响因素和临界条件研究可能的研究内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何涛  刘长武  高云瑞  
充填法处理采空区是实现绿色环保开采的有效措施。以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东矿充填开采工作面为背景,利用弹性理论及建立的"充填体-碎胀直接顶联合作用模型"计算控制基本顶岩层稳定的临界充填高度。用得到的临界充填高度指导邢东矿1126充填工作面充填工作,并实时监测1126工作面巷道顶板下沉量、巷道底鼓量及地面下沉量。结果表明:邢东矿主采2#煤层平均采高4.5m的条件下,工作面基本顶及以上岩层不发生断裂(地面不产生大的沉降变形)的临界充填高度在3.7m左右;1126工作面实际充填高度4m,其巷道顶板下沉量及底鼓量不大,上覆岩层未产生明显垮落,整个移动过程以缓慢下沉方式完成;地面沉降控制较好,最大下沉量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贤  薛文通  
试验研究了超临界CO2 萃取小麦胚芽油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CO2 循环量对小麦胚芽油萃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萃取压力对萃取率的影响大于温度 ;在萃取压力为 2 0~ 3 8MPa范围内 ,萃取压力对萃取率影响非常明显 ,随着压力的增大萃取速率显著加快 ;萃取小麦胚芽油的最佳萃取温度为 3 8~ 43℃ ;在低CO2 循环量条件下 ,萃取速率主要受分离速度的影响 ,并随循环量的增加 ,萃取速率加快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学  李淑惠  刘洪禄  石志强  刘冀  
通过室内外试验 ,对秸秆覆盖条件下播种的土壤临界含水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试验盆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条件下 ,测得玉米种子发芽出苗的土壤临界含水率为 1 4 % (体积含水率为 0 .2 0 0 2cm3 ·cm-3 )。由室外试验建立秸秆覆盖条件下耕层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 ,经过数值模拟得到田间播种的临界含水率 :无覆盖的土壤重量含水率为 1 4 .89% (体积含水率为 0 .2 1 2 9cm3 ·cm-3 ) ,5cm厚麦秸覆盖的土壤重量含水率为 1 4 .36 % (体积含水率为 0 .2 0 5 4cm3 ·cm-3 ) ,8cm厚麦秸覆盖的土壤重量含水率为 1 4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文萍  童优良  黄理军  
溪洛渡水电站上游围堰由于防渗墙轴线上移5.0m,且厂房进水口和导流洞进口开挖时大量石渣滚入金沙江内,使原围堰部位的覆盖层分布、厚度和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靠近两侧岸边石渣厚度较大,且以大孤石为主,架空严重,防渗墙施工难度极大.本文从施工方案与工艺流程角度出发,对水电站上游围堰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丰俊  王建中  王宪昌  王建军  
由于核桃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 ,核桃蛋白又容易变性 ,所以普通的油脂制取方法对该产品品质有不利的影响 .根据核桃油的品质特性 ,该试验对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核桃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萃取压力、萃取温度、物料粒度、萃取时间 4个操作条件的试验探索 ,得出了最佳操作工艺参数 :压力 32MPa、温度 4 0℃、物料粒度 30目 (即粒径约为 0 5mm)、萃取时间 3 5h .采用该工艺制取的核桃油完全可以达到一级食用油标准 ,也符合欧洲经济共同体 (EEC)对核桃油的要求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星彩  葛红光  郭小华  甄宝勤  
在压力24-30 MPa和温度400-500℃条件下,以Cu2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在连续流管式 反应器中进行了催化超临界水氧化偏二甲肼试验,研究温度、压力、停留时间和Cu2质量浓度对偏二甲肼氧化降解 的影响结。结果表明,在超临界水中偏二甲肼能被有效去除。偏二甲肼的去除率随反心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停留时间 的延长和Cu4质量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当压力为30MPa、温度为450℃、停留时间为3.9 s、Cu-质量浓度为15 mg/L时,COD去除率可达97.8%。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亚平  蒋增杰  房景辉  杜美荣  刘毅  姜娓娓  邹健  方建光  
为阐明围堰池塘内海草——大叶藻的生态功能并为将其引入刺参池塘养殖提供理论基础,对大叶藻区和裸露砂质底质区的温度、溶氧进行了比较测定,对刺参及其食物组成的同位素进行了分析,并与邻近自然海域草场系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春夏季大叶藻区底部温度比裸露砂质底质区温度低约0~0.33°C;0~25%的低大叶藻盖度下,海草区和裸露底质区溶氧差异不显著,50%~100%的中高盖度下,海草区表层溶氧显著高于裸露底质区,高约0.12~0.62 mg/L,底层溶氧低于裸露底质区,约0~0.38 mg/L;春季末,该海草环境下的刺参δ13C和δ15N比值分别为–15.27‰和8.11‰,具有与相邻自然草场系统中刺参明...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明倩  安雪晖  谭妮  李鹏飞  
堆石混凝土层间界面上露出的块石棱角与周围自密实混凝土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堆石混凝土的层间抗剪性能。该文设计并完成了24个堆石混凝土施工缝小型直剪试验,通过在施工缝上布置不同抗剪堆石骨料,研究了堆石骨料露出高度、数量和强度以及竖向荷载对堆石混凝土施工缝抗剪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堆石骨料对堆石混凝土施工缝抗剪性能有显著影响。试验出现了2种典型的破坏模式:堆石骨料周围混凝土的挤压塑性破坏和堆石骨料直接剪切破坏。堆石骨料露出高度、数量和强度以及竖向荷载的变化会引起施工缝的抗剪性能和破坏模式变化。参考普通混凝土裂缝剪力传递理论,提出了堆石混凝土层间界面抗剪承载力公式,该方法考虑了外露堆石的几何特征,能够体现出不同的破坏模式。利用试验结果对所提出的公式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堆石混凝土的层间抗剪性能,为今后堆石混凝土层间抗剪能力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华  包斌  陈山乔  沈晶晶  潘镜  陶宁萍  吴文惠  
为优化罗非鱼头油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超临界CO2萃取罗非鱼头油的单因素水平,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罗非鱼头油的工艺条件,分析了罗非鱼头油的品质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技术萃取罗非鱼头油的最优工艺条件是压力36 MPa、温度41℃和时间3.1 h,超临界CO2流体技术优于蒸煮法、碱水解法和酶解法;罗非鱼头油的最大提取率是79.5%,其碘值、过氧化值和酸值分别是(5.36±0.15)mg/kg、(4.27±0.33)mmol/kg、(139.0±8.9)g/100g;罗非鱼头油的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鹿振友  彭如海  
本文推证了压杆稳定的动力准则,并推广到梁板等结构.得到轴向受压构件横向自由振动一阶固有频率的平方与轴向压力成线性关系,而构件稳定临界力对应于固有频率为零的特例.从而,可根据轴向受压构件一阶固有频率值推算出其稳定临界力,这种测试稳定临界力的方法称振动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晓慧  张艳艳  戎亚思  段剑钊  贺利  刘万代  郭天财  冯伟  
【目的】开花后穗部器官成为小麦生长中心,保证穗部充足的氮素营养是籽粒产量和蛋白品质形成的基础,精确诊断穗氮营养对预测评价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用周麦 27 和豫麦 49-198 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 3 个灌溉条件(W0:雨养、W1:拔节期浇水 1 次、W2:拔节和开花各浇水 1 次)和 5 个施氮水平(0(N0)、90 kg·hm~(-2)(N6)、180 kg·hm~(-2)(N12)、270 kg·hm~(-2)(N18)和 360 kg·hm~(-2)(N24)),于小麦开花后不同的灌浆时段采集各处理小麦穗器官干物质及氮素含量数据,构建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穗器官的临界氮稀释(Nc)曲线,并于成熟期测定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在同一灌溉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穗部干物质及氮含量均增加;不同灌溉条件下的穗部临界氮浓度与生物量间均符合幂指数关系,不同灌溉条件的模型间存在差异(W0: Nc=2.58 DM~(-0.242); W1: Nc=2.92 DM~(-0.24); W2: Nc=3.10 DM~(-0.231))。氮营养指数(NNI)在不同灌溉条件下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适宜施氮量因灌溉条件而异,雨养条件为 180—270 kg·hm~(-2),灌溉条件为 270kg·hm~(-2)左右。相对产量(RY)与 NNI 之间显著相关,具体表现为线性+平台特征,在雨养条件下 NNI 为 1.01 时,RY 获得最大值;而在灌溉条件下 NNI 为 0.97 时,RY 获得最大值。籽粒蛋白含量与 NNI 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定量关系,灌溉导致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结论】确立的穗器官 Nc 及 NNI 模型,能够有效指示不同水氮条件下小麦氮素丰缺变化,实时评价产量状况,准确预测蛋白质含量,为小麦生育后期的田间及收储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逾泽  吕欣  
【目的】优化小麦和玉米秸秆的亚临界水处理条件,并考察最优条件下处理残渣的酶解和发酵特性。【方法】采用亚临界水法分别处理小麦和玉米秸秆,以水可溶部分的总还原糖含量为响应值,通过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处理温度和时间,并研究最优条件下2种原料处理后的残渣的同步酶解和发酵生产乙醇过程。【结果】小麦和玉米秸秆的最优亚临界水处理条件分别为:194℃,0min和190℃,0min;在此条件下,处理后小麦秸秆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比处理前减少44.9%,4.9%和74.7%,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对应的3种成分含量分别比处理前减少34.2%,7.2%和69.5%。小麦秸秆的残渣酶解-发酵率优于玉米秸秆,小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昝廷全  
本文利用系统经济学方法,首次提出了临界战略的概念。由于经济系统的非平衡和非线性特征,当控制参数变化到某一个临界值时,经济系统将出现具有多重解的分岔点。经济系统在分岔点上的选择就成为临界战略。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临界状态的三个特点和临界战略的典型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