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3)
2023(7007)
2022(5120)
2021(4567)
2020(3703)
2019(8126)
2018(7899)
2017(15821)
2016(8326)
2015(9513)
2014(9631)
2013(9137)
2012(8143)
2011(7088)
2010(7556)
2009(7649)
2008(6702)
2007(6208)
2006(5916)
2005(5912)
作者
(23080)
(18838)
(18528)
(18147)
(11881)
(8870)
(8589)
(7399)
(7045)
(6824)
(6492)
(6331)
(6009)
(5981)
(5917)
(5876)
(5575)
(5479)
(5337)
(5215)
(4818)
(4670)
(4433)
(4313)
(4297)
(4252)
(4194)
(4179)
(3834)
(3727)
学科
(33559)
经济(33513)
(26042)
(25456)
金融(25456)
管理(23632)
(23201)
银行(23196)
(22515)
(20802)
企业(20802)
中国(20735)
(12446)
(12191)
(12149)
中国金融(11013)
业经(10837)
地方(10467)
方法(9084)
农业(8804)
(8527)
财务(8489)
财务管理(8472)
企业财务(8133)
(7961)
数学(7605)
数学方法(7464)
产业(6547)
体制(6488)
(6426)
机构
学院(114466)
大学(112249)
(49883)
经济(48721)
管理(39890)
研究(39315)
中国(39260)
理学(32533)
理学院(32225)
管理学(31620)
管理学院(31434)
(26848)
(23645)
科学(20974)
中心(20855)
财经(20356)
(19648)
(19494)
(18894)
银行(18839)
(18259)
(17761)
(17575)
研究所(17145)
(17096)
金融(16738)
经济学(16556)
(16217)
人民(16132)
北京(15484)
基金
项目(67567)
研究(53465)
科学(53170)
基金(48012)
(40304)
国家(39907)
社会(34746)
科学基金(34476)
社会科(32992)
社会科学(32983)
(27259)
基金项目(24619)
教育(23773)
编号(22576)
(21793)
成果(19583)
自然(19522)
资助(19509)
自然科(19102)
自然科学(19100)
自然科学基金(18755)
课题(16074)
(16065)
重点(15611)
(14765)
国家社会(14495)
(14363)
(14354)
项目编号(13909)
发展(13674)
期刊
(60479)
经济(60479)
研究(40411)
(32084)
金融(32084)
中国(26041)
(21555)
(18655)
管理(15868)
学报(14404)
科学(13482)
教育(13147)
大学(11702)
农业(11241)
学学(10904)
财经(10703)
业经(10256)
经济研究(9463)
技术(9353)
(9183)
问题(8455)
理论(6748)
(6508)
国际(6447)
实践(5946)
(5946)
农村(5942)
(5942)
现代(5641)
财会(5338)
共检索到195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锡良  
首先祝贺《财经科学》创刊六十周年。1984年,犹记得我上学时在《财经科学》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金融改革、银行如何企业化。今天,我重点讲一下过度金融化问题。2016年下半年开始,过度金融过度化问题被提出来,现在仍处于争论之中。目前学界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锡良  
首先祝贺《财经科学》创刊六十周年。1984年,犹记得我上学时在《财经科学》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金融改革、银行如何企业化。今天,我重点讲一下过度金融化问题。2016年下半年开始,过度金融过度化问题被提出来,现在仍处于争论之中。目前学界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文溥  
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西方国家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迹象。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我国也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苗头,一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的总体规模已相对较大;二是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负相关关系。本文通过门限模型进行定量估算,发现当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62%后,我国即表现出了过度金融化的现象。过度金融化将通过扭曲资本配置、劳动力配置和企业决策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我国过渡金融化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重道  朱贻庭  
目前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反思大多集中在经济学的领域,把危机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过度的金融创新和缺乏监管,以及宏观经济失衡和信用过度膨胀所产生的美国房地产泡沫。经济学的这些反思虽然有助于我们了解金融危机的实际状况和具体过程,但其分析往往限于表层的原因,由此提出的对策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十分有效,却也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的。要从根本上防止金融危机,必须对金融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这里发表的五篇笔谈,从经济伦理的立场出发,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如贫富悬殊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新自由主义、道德风险、美国的消费文化等,对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探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深化我们对于金融危机的认识。
[期刊] 征信  [作者] 韩凤荣  
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的局面自从被日本崛起打破后,美国制造业逐渐失去优势,巨额贸易逆差无法扭转,必须靠资本项下巨额资本回流弥补,美国金融业的发展恰好起到了这个作用。美国将金融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筹码,致使金融业过度发展,给美国经济带来了美元的衰落、高管天价薪酬和社会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事实证明,经济金融化作为经济发展的筹码不能维系一个国家的优势地位,金融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经验证明,经济的金融化既带来了促进全球各国共同发展和提升相互依存度的正面发展效应,也给全球各国带来了波动、萧条和危机的互动与联动的深刻负面效应。经济金融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停滞和膨胀的恶性循环发展,其负效应对全球的震荡与影响不但巨大还惊心动魄,其深度发展导致全球经济体系更难控制,使全球经济体系的易变性与波动性不断增强,风险持续上升,金融结构变得脆弱,金融动荡的负面效应也被数倍放大。同时,过度金融化成为近年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干胜道  陈妍村  王文兵  
我国非金融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中金融资产比重不断攀升,金融化现象日益严重,应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深入思考。合理的金融化水平有利于上市公司防范财务支付危机,但金融化率过高会导致公司资产周转速度下降、代理成本上升、资金闲置、效率达不到应有水平,股东应加以治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此次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并非是一项突发事件,它是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新形式。金融垄断资本主推的经济过度金融化与虚拟化,特别是"有毒的"衍生金融产品的引进,使美国金融结构畸化和金融体系风险增大,并导致这场空前严重的金融危机的爆发。这场金融危机尽管是金融体系内在矛盾激化的直接产物,但其最深根子仍然是实体经济中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与内生需求不足的矛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诗白  
此次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并非是一项突发事件,它是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新形式。金融垄断资本主推的经济过度金融化与虚拟化,特别是"有毒的"衍生金融产品的引进,使美国金融结构畸化和金融体系风险增大,并导致这场空前严重金融危机的爆发。这场金融危机尽管是金融体系内在矛盾激化的直接产物,但其最深根子仍然是实体经济中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与内生需求不足的矛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世兴   刘旭原   万琳  
以2011—2022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过度金融化对实体经济财务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度金融化与实体经济财务业绩呈负相关性,即过度金融化行为会严重降低实体经济财务业绩,产生“挤占”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阶段以及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样本企业,过度金融化对财务业绩的“挤占”效应更加明显。文章为企业过度金融化行为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危害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并且为政府引导我国市场经济“脱虚返实”提供了合理可行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建华  摆上毅  
在金融业同实体企业利差较大、实体企业竞争加剧、生产资料成本上升、外贸下滑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加大了金融资产投资力度,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现象明显,这种现象产生的经济后果日益引起理论和实务界的关注。文章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资产定价效应,发现实体企业脱实向虚会导致公司股票在当前被显著高估,并在下期产生显著为负值的超额收益率。文章丰富了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经济后果的研究,对提高实体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监管效率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小菊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8—2018年间发生业绩预告修正的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过度金融化、业绩预告修正方向与股价同步性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业绩预告修正会对企业股价同步性产生抑制作用,且乐观型业绩预告修正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过度金融化显著削弱业绩预告修正方向与股价同步性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发现产权性质和交叉上市均会对过度金融化、业绩预告修正方向与股价同步性关系产生影响,即在非国有企业或交叉上市企业中业绩预告修正尤其是乐观型业绩预告修正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且过度金融化对业绩预告修正及方向与股价同步性关系的削弱作用更明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念林  肖红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原油市场——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NYMEX WTI)、伦敦商品期货交易所交易的北海布伦特原油(ICE BRENT),过度投机猖獗,美国原油市场价格上涨因素中至少70%是由金融投机商推动,欧美两大石油市场引致世界原油价格与其高度趋同,世界石油市场每桶原油价格超过供需基本面主导价格25%~100%。石油市场过度金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立夫  杜金岷  
文章利用2008-2019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数据,对企业金融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对于企业价值影响效应与企业金融化水平有关,当企业金融化水平较低时,金融化对企业价值产生正面影响;当企业金融化水平过度时,金融化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应表现为"倒U型"关系。特别的,将企业按照产权属性和行业属性进行分组,研究不同企业的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应,可以看出企业金融化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也表现出异质性。另外,采用局部调整模型估算企业金融化的适度水平发现:企业金融化的适度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企业之间相差较大,会随着企业个体的差异及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对过度金融化治理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改善来治理企业过度金融化问题,促使企业金融化保持在适度水平上,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宇  
理论与实证表明,金融过快发展、偏离实体经济以及金融过度投机等将会引发经济金融危机,乃至社会危机。防止过度金融化问题对于促进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社会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认为,现代经济金融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过度金融化现象,既是金融理论创新不足、金融结构缺陷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经济金融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欧美与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出现的过度金融化问题既有经济金融自由化思想发展的因素,也反映了金融体系建设不健全和金融发展不均衡。从国际比较看,分析中国的过度金融化问题,应充分认识到中国现代金融起步比较晚,金融体系建设还处于成长发展阶段,而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吸纳了发达国家数百年的金融理论和实践,期间必然存在不相适应、不匹配等问题,这也折射了迫切需要建立中国独立自主的经济金融理论范式的重要性。本文认为,针对中国存在的过度金融化现象和趋势,既要考虑金融过度发展的危害,也要考虑金融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不利影响,从金融政策制度、金融监管以及金融机构治理等多维度谋划有效路径,构建与经济总量规模、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相匹配的现代中国金融体系,推动中国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未来的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应立足本国国情,坚持走独立自主的金融发展道路,吸取欧美、新兴市场国家过度金融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健康良性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