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2)
2023(11809)
2022(9368)
2021(8635)
2020(7013)
2019(15548)
2018(15182)
2017(28740)
2016(15442)
2015(17628)
2014(17382)
2013(16715)
2012(15421)
2011(13902)
2010(14129)
2009(13512)
2008(12350)
2007(10920)
2006(9818)
2005(9313)
作者
(42869)
(35601)
(35296)
(33874)
(22530)
(16836)
(16089)
(13860)
(13668)
(12568)
(12229)
(11934)
(11575)
(11399)
(11354)
(11139)
(10448)
(10433)
(10018)
(9670)
(9090)
(8716)
(8495)
(8134)
(8023)
(7946)
(7913)
(7647)
(7293)
(7234)
学科
(62700)
经济(62630)
管理(40745)
(40214)
(31705)
企业(31705)
中国(29358)
(27392)
金融(27385)
(25008)
银行(24984)
(24282)
方法(22576)
数学(19743)
数学方法(19631)
(19411)
(18374)
(17769)
业经(15857)
(14182)
(13895)
贸易(13880)
(13655)
地方(13252)
农业(12816)
(12038)
中国金融(11406)
(11077)
财务(11035)
财务管理(11016)
机构
大学(213082)
学院(212535)
(96498)
经济(94739)
研究(81304)
管理(74527)
中国(69879)
理学(62708)
理学院(62026)
管理学(61089)
管理学院(60708)
(46259)
(45583)
科学(45140)
(40538)
中心(37813)
研究所(36813)
(36013)
财经(35952)
(32943)
经济学(32410)
(31150)
北京(29746)
(29439)
经济学院(29267)
业大(28258)
农业(28026)
(27387)
师范(27079)
财经大学(26904)
基金
项目(138620)
科学(109394)
研究(104627)
基金(101825)
(89402)
国家(88682)
科学基金(74660)
社会(69133)
社会科(65624)
社会科学(65609)
基金项目(51972)
(51494)
教育(47137)
自然(44181)
(43935)
自然科(43233)
自然科学(43218)
自然科学基金(42475)
资助(41525)
编号(41170)
成果(35016)
重点(32121)
(31730)
(31206)
国家社会(30547)
课题(29671)
(28926)
中国(28664)
(27736)
教育部(27514)
期刊
(106341)
经济(106341)
研究(70115)
中国(48464)
(37308)
金融(37308)
(35152)
(34818)
学报(34237)
科学(31298)
管理(28999)
大学(26807)
学学(25204)
教育(24601)
农业(23367)
财经(18927)
经济研究(18894)
技术(17040)
(16489)
业经(15630)
问题(14285)
(13805)
国际(13501)
世界(13153)
(12561)
(10252)
现代(9366)
技术经济(9210)
(9187)
论坛(9187)
共检索到339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建  王静娴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引导金融体系健康稳定地高质量发展,是金融治理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之一。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成为全球各国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一种"新常态"。研究金融危机的最新特征和发生机理,对我国的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新一轮全球金融动荡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机理,发现金融自由化当前面临着一个严重的与实体经济大背离的制度性困境,而金融从业人员的短视主义、有限理性、认知缺陷、职业精神衰退和道德伦理缺失,则构成了其中的微观原因。在当前的全球金融波动环境下推进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需要提升维护金融稳定的国家金融治理能力,完善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等系统性法治体系,培养具有国际专业能力和高尚金融伦理道德的"金融家精神"。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此次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并非是一项突发事件,它是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新形式。金融垄断资本主推的经济过度金融化与虚拟化,特别是"有毒的"衍生金融产品的引进,使美国金融结构畸化和金融体系风险增大,并导致这场空前严重的金融危机的爆发。这场金融危机尽管是金融体系内在矛盾激化的直接产物,但其最深根子仍然是实体经济中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与内生需求不足的矛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诗白  
此次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并非是一项突发事件,它是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新形式。金融垄断资本主推的经济过度金融化与虚拟化,特别是"有毒的"衍生金融产品的引进,使美国金融结构畸化和金融体系风险增大,并导致这场空前严重金融危机的爆发。这场金融危机尽管是金融体系内在矛盾激化的直接产物,但其最深根子仍然是实体经济中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与内生需求不足的矛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振岩  张燕萍  胡仕春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金融全球化应运而生。金融全球化加速发展 ,构成了金融危机接连不断的基本背景。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 ,给我国金融安全的维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 ,我们要增强金融安全意识 ,提升金融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加快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加强金融产业基本建设的力度 ;此外 ,要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上“有所作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鲁直  
始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化进程的问题,引起对全球化问题的争论。究竞应怎样看全球化,金融危机是不是全球化的第一次大危机,对中国改革开放有何启示?本文认为,全球化和金融危机都是战后特别是冷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必须把它们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框架之内来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欧阳瑞  
对于金融体系设计,理论界一直存在两种观点,即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核心抑或以资本市场为核心,两种体系各有其优劣。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现状,并对其长远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金老  
人们深知金融危机危害之大,又往往苦于避免不了,因此促使人们去寻求治理它的对策。早期的金融危机主要是银行危机,与实体经济息息相关。那一时期,主要依靠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给金融市场(银行)提供流动性,以制止抛售资产狂潮。金融全球化时代的危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紧密度下降,危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晓阳  蒙克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经济体的影响是深远的,反映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相关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金融危机的爆发作出了解释。论文尝试从金融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全球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首先,研究考察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国际劳动力分工的形成,指出了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并描绘了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地理塑造的空间差异。对中国来说,全球金融危机是外部性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和消费收缩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出口,但危机并没有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其次,解释了为什么全球金融危机没有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制度的空间异质性、市场经济制度的多样性、政府积极的宏观调控和中国以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都是重要因素。第三,金融危机之后中西方金融地理学家对中国问题的兴趣逐渐增加,文章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在西方金融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地理学的学科构建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本文通过跨国实证分析,系统考察了金融体系结构和金融危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体系结构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具有显著影响,"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比"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更容易发生金融危机;(2)金融危机期间不同国家经济受冲击的程度也与金融体系结构密切相关,在那些具有"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的国家,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其GDP增长率受到的负面冲击将更大;(3)从金融体系结构的内部构成来看,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随着一国金融市场规模的增大而显著升高,同时随着一国银行业规模的增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忠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金融体系要从关注"规模"转向关注"质量",金融功能要由传统的"动员储蓄、便利交易、资源配置"拓展为"公司治理、信息揭示、风险管理"。金融治理要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其他治理更加密切地融合,更好地发挥金融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这包括财政与金融的关系、去杠杆与完善公司治理的关系、金融风险防范与治理机制完善的关系、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可持续与资本市场的关系。要依据金融市场发展一般规律建设我国现代金融体系,明确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不可分离,建立激励相容的监管体系。建设现代金融体系要以建设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为纲,重点是破解市场分割和定价机制扭曲。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振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栾文莲等完成的院重大项目《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与世界金融危机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深入认识资本主义发展至虚拟金融资本统治为主导阶段的经济、政治、社会,对研究资本主义危机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一、对当前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性认识栾文莲等沿用西方左翼学者使用的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提法,认为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是金融帝国主义时代发展中的阶段性变化,以虚拟金融资本垄断为主导统治社会经济生活。资本主义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华民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的大危机,由于缺乏吸引流动性的新兴产业,本次调整有可能是长期的;由于有国际货币金融乘数效应和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必须全球共同救市。中国近期所做的价格调整是失败的,刺激内需的经济政策也是无效的,投资与出口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为此,需要进行产量调整,并通过恢复利率平价、降低税率平价来维持出口竞争力。人民币是被美元渗透的货币,在本质上不是一个国际货币,再加上人民币缺乏微观基础,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不是明智的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大蓉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一)全球金融危机现状。发端于美国并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受到了全球的关注,也引发了各界对危机的评估与推测。欧洲金融体系遭到感染以及次贷危机不断蔓延,美国金融危机暴露的四大突出问题,这些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海秋  
东亚金融危机是9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件大事,它对理论界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虽然中国由于资本市场的封闭性侥幸与这场危机擦肩而过,但其经济和金融结构中存在的与东亚国家类似的问题却仍然是客观存在的。本文试图从金融结构角度剖析危机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安毅  
自1929—1933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至今,国际上不断发生金融危机。而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使全世界再次感受到大型危机的破坏力。对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并且迅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受到本次危机的冲击更加明显。历史表明,每次危机都紧随着一场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我国应深入研究美国金融危机的复杂形成机制,并根据本国国情,积极调整发展思路,稳步推动金融乃至全社会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