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9)
- 2023(9147)
- 2022(6879)
- 2021(6246)
- 2020(5113)
- 2019(11226)
- 2018(10828)
- 2017(21517)
- 2016(11390)
- 2015(12418)
- 2014(12443)
- 2013(11911)
- 2012(10577)
- 2011(9319)
- 2010(9500)
- 2009(9222)
- 2008(8343)
- 2007(7446)
- 2006(6676)
- 2005(6438)
- 学科
- 济(47169)
- 经济(47117)
- 业(38325)
- 管理(33797)
- 企(32840)
- 企业(32840)
- 融(26451)
- 金融(26451)
- 银(23551)
- 银行(23540)
- 行(22828)
- 中国(20990)
- 方法(19360)
- 财(17350)
- 数学(17246)
- 数学方法(17129)
- 制(14431)
- 务(13657)
- 财务(13628)
- 财务管理(13614)
- 企业财务(13306)
- 农(12761)
- 业经(12492)
- 中国金融(11200)
- 地方(10853)
- 体(10158)
- 农业(9117)
- 体制(8610)
- 学(8045)
- 理论(7450)
- 机构
- 学院(155884)
- 大学(155039)
- 济(66995)
- 经济(65679)
- 管理(57369)
- 研究(51747)
- 理学(49255)
- 理学院(48761)
- 管理学(47942)
- 管理学院(47657)
- 中国(46695)
- 财(35221)
- 京(31263)
- 科学(29310)
- 财经(28320)
- 中心(26048)
- 经(25881)
- 所(25594)
- 农(25337)
- 研究所(23014)
- 江(22819)
- 经济学(22481)
- 融(22201)
- 金融(21799)
- 财经大学(21633)
- 业大(20973)
- 经济学院(20443)
- 银(20006)
- 农业(19679)
- 北京(19478)
- 基金
- 项目(102563)
- 科学(81762)
- 基金(76721)
- 研究(74031)
- 家(66711)
- 国家(66165)
- 科学基金(57631)
- 社会(49437)
- 社会科(47209)
- 社会科学(47199)
- 基金项目(40183)
- 省(39567)
- 自然(36604)
- 自然科(35901)
- 自然科学(35892)
- 自然科学基金(35326)
- 教育(33612)
- 划(32858)
- 资助(31222)
- 编号(28724)
- 重点(23380)
- 成果(23371)
- 部(22747)
- 发(22047)
- 创(22020)
- 性(21561)
- 国家社会(21329)
- 创新(20601)
- 教育部(19990)
- 科研(19775)
共检索到238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小菊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8—2018年间发生业绩预告修正的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过度金融化、业绩预告修正方向与股价同步性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业绩预告修正会对企业股价同步性产生抑制作用,且乐观型业绩预告修正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过度金融化显著削弱业绩预告修正方向与股价同步性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发现产权性质和交叉上市均会对过度金融化、业绩预告修正方向与股价同步性关系产生影响,即在非国有企业或交叉上市企业中业绩预告修正尤其是乐观型业绩预告修正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且过度金融化对业绩预告修正及方向与股价同步性关系的削弱作用更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英亮
本文根据2010-2022年零售业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以资本市场信息有效性为视角,研究个体企业金融化对资本市场信息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企业资产金融化现象降低了向资本市场传递信息的有效性,具体体现在股价同步性的提升,个体股价变动更受制于市场整体的波动;第二,以个体超额换手率度量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是其中的重要机制。拓展性分析显示:资产金融化对信息有效性的负面作用在代理成本更高或过度金融化的零售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在“企业行为-市场反应”的研究框架中嵌入投资者行为的机制作用,研究表明出于套利和预防动机的金融化行为不利于零售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为引导零售企业“脱虚返实”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涤龙
《广义股价指数的修正方法研究》发表后①,连续收到一些读者来信,提出的问题主要有:如果股价平均数的样本股中有多种股票发生非交易性变异,如何运用除数修正法和股价修正法进行修正?从例题计算结果看,修正后股价自然变动状态下的平均数(P1)出现了间断或偏差,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涤龙
广义股价指数的修正方法研究许涤龙ABSTRACTOnthebasisofsystematicalanalysisontheinfluenceofnon-transactionalvari-ationonthegeneralisedstockinde...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大赵
股价指数是反映股价总水平变动状况的综合指标。股市中股价总水平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交易活动而使股价总水平发生变化。二是由于遵循股市规章制度所产生的非交易性变化而使股价总水平发生变化,例如,新股上市、老股退市、样本股更换时股票名单的改变,无偿增资、有偿增资、股份回购时股本结构的改变,除息、停牌、撤权、摘牌时股价发生变异或出现中断。这种并非由于股市交易活动、而是由于遵循股市规章制度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威风 李思昊 吴玉宇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不仅影响投资者决策,也关系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发展。随着公司"脱实向虚"而配置较多金融资产,金融化公司的经营模式、收益波动性以及风险管理将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影响到业绩预告质量。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07—2018年的A股非金融公司为样本,研究公司金融化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金融化会降低业绩预告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披露的业绩预告属于强制性、坏消息情形以及上市公司曾出现违规事件时,公司金融化会提高业绩预告的质量;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受融资约束上市公司的金融化程度越高,则业绩预告质量会越差。此外,本文还发现,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会改善金融化程度高公司的业绩预告质量,但机构投资者却没有类似作用。
关键词:
公司金融化 业绩预告 信息披露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代昀昊 陆婷 杨薇 孔东民
本文通过考察股价同步性与信息效率之间的关系,澄清一个近来在金融学术和实务上有些模糊的观点,即经典的CAPM模型所决定的股价同步性,是否意味着企业信息披露更有效?通过比较信息披露指标与同步性测度的回归结果以及进一步根据同步性构造一系列组合收益发现,较低的股价同步性并不意味着更高的信息效率。事实上,较高和较低的股价同步性都意味着比较差的信息披露效率,二者呈现出"倒U"型关系,这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实务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础。
关键词:
股价同步性 信息披露 信息效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超 山立威
本文利用2003-201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委书记和省长的变更数据,实证检验地方官员的变更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省级官员的变更会显著降低省内企业的股价同步性。而且,官员变更对区域内政治结构的冲击越大,则其对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影响越大,而市场化水平越高、政府干预程度越低,则负向影响越小。最后,本文还发现地方官员的变更对国有企业的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影响显著小于民营企业。
关键词:
官员变更 信息披露 股价同步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寿福 姚禹同
本文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这一独特视角,考察了股价信息含量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及其经济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股价信息含量的提高显著抑制了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金融化,并且这种影响在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上市公司中表现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缓解融资约束和发挥公司治理功能是股价信息含量抑制非金融上市公司金融化的两种重要经济机制。此外本文还发现,股价信息含量有助于抑制非金融上市公司过度金融化的倾向和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金融化影响因素和股价信息含量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揭示了资本市场影响实体经济的重要路径,也为从微观视角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娜 马亚民
在资本套利框架下检验实体企业金融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效果及影响路径。结果发现:企业金融化本质上是一种资本套利行为;实体企业金融化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企业金融化—过度负债—股价崩盘风险"是实体企业金融投资加剧资本市场不稳定性的作用路径;企业金融化风险主要来自交易类金融资产的过度投资及投资性房地产、委托贷款等的配置。研究结论为"防止脱实向虚"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对实体企业制定合理的投资决策,降低金融市场风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鹏
股价同步性是测度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指标。金融创新作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需要借助公允价值计量反映创新成果。因此,研究金融创新、公允价值计量和股价同步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资本市场配置资源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股价同步性负相关,与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正相关;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且公允价值计量范围与股价同步性正相关。研究丰富了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因素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后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贞洁 徐静
以2007年—201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探讨了"内控自律"和"外审监督"对金融化催生的股价崩盘风险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抑制了金融化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两者存在互补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内部控制各要素中,内部环境和信息与沟通能够有效发挥治理效应,而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以及内部监督的影响不显著。研究成果有助于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完善金融化催生的股价崩盘风险的治理机制。
关键词:
金融化 股价崩盘风险 内部控制 外部审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放 戴静 胡文佳
实体企业金融化是否放大了金融风险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如何影响股价稳定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显著抑制了股价崩盘风险,且上述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主要通过抑制非效率投资而非改善业绩的机制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影响。以上检验结果不仅揭示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其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机理,而且分析了实体企业金融化是否加剧企业风险,对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洪昀 李婷婷 姚靠华
我国2010年启动的融资融券制度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较大的争议,从股价同步性角度考察该项制度实施对信息披露环境的影响意义重大。研究发现,融资融券降低了股价同步性,提升了个体异质信息传递效率。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分析师关注度越高、董事会规模越小、两职分离以及两权分离度越低的公司中,融资融券降低股价同步性效用越强,说明其作用发挥有赖于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协同效应。而在小规模公司以及民营企业中,融资融券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作用更显著,说明融资融券制度有利于改善不透明公司的信息披露环境。最后通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林洁
本文旨在探讨在噪音交易较多的中国股票市场中,公司治理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以控制权和现金流权之差度量的超额控制权和股价同步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机构持股加强了这种负向关系。进一步,本文采用南开治理指数和配对方法对公司治理综合指标和股价同步性进行研究,发现治理好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股价同步性和更好的未来盈余。本文研究表明,当噪音交易是股价同步性的主要驱动因素时,较差的公司治理,特别是较高的超额控制权,会增加基本面的不确定性,吸引较多的噪音交易,进而降低股价同步性。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价同步性 噪音交易 机构持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