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6)
2023(8870)
2022(7227)
2021(6340)
2020(5269)
2019(11840)
2018(11176)
2017(22734)
2016(11303)
2015(12771)
2014(12716)
2013(12824)
2012(12319)
2011(11497)
2010(11874)
2009(11614)
2008(10423)
2007(9347)
2006(8588)
2005(7989)
作者
(31674)
(26506)
(26292)
(25426)
(17406)
(12607)
(12040)
(10358)
(9959)
(9509)
(9242)
(8937)
(8512)
(8471)
(8410)
(8365)
(7704)
(7679)
(7677)
(6898)
(6784)
(6469)
(6145)
(6126)
(6124)
(6114)
(5635)
(5356)
(5306)
(5082)
学科
(80509)
经济(80443)
管理(35866)
(34625)
方法(31950)
(29824)
企业(29824)
数学(28710)
数学方法(28610)
(26894)
金融(26894)
(23510)
银行(23510)
(22734)
中国(22086)
地方(19967)
(18128)
业经(14337)
(14211)
地方经济(12613)
(12502)
(12142)
财务(12127)
财务管理(12103)
企业财务(11809)
(11238)
中国金融(11218)
(10317)
(9902)
贸易(9892)
机构
大学(177159)
学院(176246)
(94774)
经济(93258)
管理(68119)
理学(58491)
研究(58398)
理学院(57984)
管理学(57416)
管理学院(57093)
中国(52886)
(45104)
财经(36130)
(34348)
经济学(33502)
(32869)
经济学院(30129)
中心(28294)
科学(27625)
(27285)
财经大学(27181)
(24959)
(24772)
金融(24527)
研究所(24090)
北京(21908)
(21512)
商学(20993)
商学院(20800)
银行(20747)
基金
项目(107613)
科学(87303)
基金(82475)
研究(81944)
(68515)
国家(67971)
科学基金(60548)
社会(58591)
社会科(56031)
社会科学(56020)
基金项目(42533)
(39810)
教育(37046)
资助(34922)
自然(34915)
自然科(34123)
自然科学(34119)
自然科学基金(33587)
(32343)
编号(30914)
国家社会(25709)
(25603)
成果(25467)
(24272)
重点(23946)
教育部(23679)
人文(23234)
(22614)
社科(21790)
(21764)
期刊
(105856)
经济(105856)
研究(61265)
(36737)
金融(36737)
(35410)
中国(29907)
管理(26392)
财经(20870)
经济研究(19287)
学报(18931)
科学(18911)
(17976)
(16299)
大学(16116)
学学(15610)
技术(14218)
问题(13520)
业经(13076)
(11047)
技术经济(11011)
教育(10322)
统计(10210)
国际(9669)
农业(9555)
世界(9460)
理论(9301)
商业(8931)
(8892)
经济问题(8445)
共检索到275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彭方平  展凯  
整体负债水平的持续上升以及如何化解过度负债,是困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建立非线性多维状态系统模型,刻画了过度负债带来的金融压力上升,并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政府支出性干预政策无法避免经济体系的金融压力上升,不能消除过度负债所带来的经济下滑风险,去杠杆和缓解金融压力对解决当前经济增速下滑具有重要意义,而财政扩张政策在长期并不能带来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存在一定局限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洪金明   袁一辰  
保持国有企业合理的资本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以资管新规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为契机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2015—2021年沪深A股市场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资管新规实施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民营企业而言,资管新规实施显著抑制了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资管新规实施降低金融化水平,减少银行借款,进而抑制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异质性分析表明,资管新规实施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抑制作用在竞争性行业、中央企业以及影子银行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中更为明显,而企业高管的金融背景却削弱了资管新规的实施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实施会抑制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水平,进而提高实体投资水平和每股经济增加值。上述研究结果不但为治理国有企业高杠杆的问题提供了新视角,还对加强金融监管和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敏  蔡定洪  张翼  和树贺  
用民间借贷诉讼案件的发生率表示居民债务风险,基于2014—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债务风险的关系,发现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居民债务风险也随之提高。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维度对居民债务风险影响不一,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指数与债务风险显著正相关,使用深度的各项二级维度均对债务风险有正向影响,其中支付指数和信贷指数影响最强,而数字化程度指数与债务风险关系不显著。最后提出了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统计、强化大型金融科技企业和互联网平台监管、加强支付和信贷风险约束、继续提升普惠金融数字化水平等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张高菊  
本文研究金融生态环境、负债的治理效应与上市公司以债务人身份发生债务重组的关系,利用2001—2004年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越差的地区的公司更可能发生债务重组;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地区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水平与债务重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弱。这意味着,切实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机构等的经营独立性和信贷风险控制能力,促进公司负债发挥治理效应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还发现,存在机构投资者股东、高管持股比例更高和独立董事比例更高的公司更少可能发生债务重组,上市年龄越长的公司更可能发生债务重组。认为发展机构投资者,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适当提高经理人基于股权的激励,并改进资本市场关于IPO公司质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谭之博  赵岳  
本文运用80个国家和地区1991~200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模型、静态面板工具变量估计、动态面板模型和Tobit模型,探讨了各国金融发展水平对其对外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是解释其对外资产负债结构差异的重要因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FDI资产和组合股权资产占GDP的比重越大,债务负债占GDP的比重也越高。金融市场越发达的国家,资产项下风险较高的股权性资产越多,而负债项下风险较低的债务性负债越高,反之亦然。本文的结果启示我们,中国若想改变对外资产收益较低而对外负债成本较高的不利局面,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是重要的努力方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有为  王勇  王继娜  
以来自中国资本市场20082014年16家上市和150家非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对经济迅速下滑和商业银行基于贷款损失准备的风险应对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经济平稳期,在经济迅速下滑的收缩期,商业银行会计提更多的贷款损失准备;且在经济迅速下滑期,相对于非上市商业银行,上市商业银行会计提更少的贷款损失准备。因此,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行为的指导,减轻我国商业银行行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应区别对待上市和非上市商业银行,运用差别性的政策,尤其是重点做好对非上市商业银行的指导工作。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有为  王勇  王继娜  
以来自中国资本市场2008~2014年16家上市和150家非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对经济迅速下滑和商业银行基于贷款损失准备的风险应对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经济平稳期,在经济迅速下滑的收缩期,商业银行会计提更多的贷款损失准备;且在经济迅速下滑期,相对于非上市商业银行,上市商业银行会计提更少的贷款损失准备。因此,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行为的指导,减轻我国商业银行行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应区别对待上市和非上市商业银行,运用差别性的政策,尤其是重点做好对非上市商业银行的指导工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贤环  王瑶  王少华  
立足于我国无论高业绩实体企业还是低业绩实体企业都呈现金融化趋势的现状,文章采用2008—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从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视角,运用OLS方法拟合出样本公司各期最优金融化水平,进而得出样本企业过度金融化水平,并实证研究了业绩上升企业与业绩下滑企业过度金融化行为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相对于业绩下滑企业,业绩上升企业更可能出现过度金融化行为,且考虑内生性问题、替换关键变量和改变研究区间后依然得到稳健结论。通过机制检验发现,这种行为差异主要是因为业绩上升企业面临更低的融资约束和财务风险。这一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加合理地区别对待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同时为分类监管和有效预防"过度金融化"和"脱实向虚"行为提供必要的微观层面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歌骋  郭策  
文章实证分析了企业金融化对非金融企业过度负债行为的影响,并探究了上述影响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增加会推动企业过度负债行为。相较而言,国有企业金融化水平增加对企业过度负债行为的促进效应更明显,而主业业绩较高的企业金融化水平的增加反而有助于抑制企业过度负债行为的发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姿惠  刘广瑞  吴宇婷  
本文主要研究金融发展和债务期限结构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缩短债务期限结构能够抑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问题;在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下,债务期限结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的影响会减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姿惠  刘广瑞  吴宇婷  
本文主要研究金融发展和债务期限结构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缩短债务期限结构能够抑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问题;在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下,债务期限结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的影响会减弱。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贤彬   郑希恬  
文章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研究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层面的过度负债率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两期模型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压力通过扩大国企债务规模和降低债务成本提高国企过度负债率,而并未造成非国企过度负债。实证上,文章以2010—2019年上市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显著而稳健地验证理论模型的推断和机制。经济增长目标压力提高国企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融资规模、降低债务融资成本,进而导致国企过度负债。异质性分析表明,横向和纵向增长压力均会影响国企过度负债率,增长压力主要作用在本地国企、大型国企、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国企、市场化进程较慢地区的国企。文章为地方政府为实现经济增长而形成偏向性结构影响提供了一般性的理论和经验证据,增进了地方政府干预信贷资源配置动机和后果的新结构经济学学理认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永钦  刘紫寒  李嫦  杜巨澜  
在金融欠发达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很多非金融企业在从事实质性的金融中介活动(如将从银行获得的借款再放贷给其他企业)。这些金融中介活动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构成了影子银行活动的一部分。现有文献尚未对金融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活动进行充分的研究。本文基于融资优序理论,通过考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来研究这个问题:利用标准普尔的Compustat Global企业数据库,以美国同时期2618家上市企业作为控制组,考察2000~2012年中国2304家上市企业的合并资产负债表,通过3种识别策略识别出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活动。同时我们发现,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更加深入地参与影子银行活动;而成长型公司...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永强  张志远  
"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推动了境外资本流入,加速了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进程。借助分批开放部分试点机制提供的实验平台,文章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以2011~2018年A股过度负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沪深港通"对企业去杠杆的影响。结论显示,"沪深港通"提升了过度负债公司的去杠杆程度,而且这种提升作用在权益融资较少、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和公司治理水平较差的情形下更加明显。此外,"沪深港通"抑制过度负债的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市场地位较低、融资约束较强和香港地区资金参与度较高的公司中。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引入发达资本市场投资者有利于优化企业融资结构,进而推进去杠杆战略的稳步实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启志  李家山  周利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析家庭负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家庭未偿负债总额及异质性债务均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家庭债务通过闲暇、心理抑郁以及财务困境渠道抑制居民幸福感的提升。负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而认知能力和金融素养的提高有助于缓解负债对居民幸福感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能为理解我国居民幸福感提供证据,同时也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