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10)
2023(12407)
2022(10716)
2021(10122)
2020(8300)
2019(19475)
2018(19380)
2017(36802)
2016(20587)
2015(23270)
2014(23361)
2013(22536)
2012(20653)
2011(18621)
2010(18401)
2009(16263)
2008(15626)
2007(13573)
2006(11743)
2005(10041)
作者
(55746)
(46180)
(45830)
(43785)
(29463)
(22143)
(20860)
(18184)
(17726)
(16551)
(16016)
(15400)
(14478)
(14404)
(14331)
(14012)
(13953)
(13781)
(13246)
(13135)
(11466)
(11325)
(10974)
(10459)
(10302)
(10213)
(10212)
(10179)
(9187)
(9084)
学科
(78172)
经济(78087)
管理(55515)
(53244)
(43243)
企业(43243)
方法(41535)
数学(37063)
数学方法(36721)
中国(24526)
(22697)
教育(22129)
(20547)
(17304)
业经(16261)
理论(15530)
地方(14989)
农业(14302)
技术(13617)
(13520)
贸易(13516)
(13069)
(13008)
财务(12950)
财务管理(12926)
企业财务(12321)
环境(11853)
(11807)
(11471)
(10368)
机构
大学(288357)
学院(282072)
管理(112720)
(109030)
经济(106640)
理学(99591)
理学院(98493)
管理学(96870)
管理学院(96334)
研究(91511)
(61076)
中国(60874)
科学(55442)
(49676)
(45278)
师范(44993)
(44022)
财经(41222)
中心(40597)
研究所(40455)
业大(40261)
(39634)
(39347)
北京(38932)
(37796)
师范大学(37073)
教育(36247)
经济学(33582)
(33258)
(32098)
基金
项目(199343)
科学(159454)
研究(151762)
基金(144490)
(123968)
国家(122850)
科学基金(106747)
社会(95284)
社会科(90290)
社会科学(90269)
(77722)
基金项目(76860)
教育(76323)
自然(68341)
(66966)
自然科(66783)
自然科学(66771)
自然科学基金(65583)
编号(63156)
资助(59534)
成果(52344)
(46356)
课题(45098)
重点(44974)
(42226)
(41599)
教育部(41022)
人文(39261)
项目编号(39154)
大学(38616)
期刊
(108151)
经济(108151)
研究(89821)
教育(58119)
中国(53310)
学报(41598)
管理(38126)
科学(38005)
(35571)
(34065)
大学(32865)
学学(29577)
技术(26986)
农业(24313)
财经(19910)
(19698)
金融(19698)
经济研究(17885)
业经(17488)
(16850)
图书(14689)
问题(14230)
职业(13864)
理论(13750)
技术经济(12990)
科技(12689)
实践(12662)
(12662)
(12006)
商业(11753)
共检索到396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黄志岭  逯岩  樊小钢  
本文采用城调队数据估算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相同学历的群体,处于过度教育的个体要比适度教育者的收入低4.8%,表明过度教育将会导致个人收入受到损失。我国过度教育现象的出现并非因为教育投资过剩,而是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所致。同时认为调整教育支出结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对高学历人才的吸纳等是缓解过度教育的有效措施。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武向荣  
用ORU模型估算我国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结果表明:过度教育收益率为正值,但小于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说明个人发生过度教育仍可获得收益,但收入会受到损失。分工种、分行业和地区的估算表明:在教育水平和工作技术层次紧密相关的工作领域,教育和工作配置关系对配置程度较高的工种收入影响很大,如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相反,对配置程度较低的工种收入影响较小,如办事员。在竞争性强和收入低的部门和地区,过度教育收益率较低,或者不显著。相反,在垄断程度和收入越高的行业和地区,过度教育收益率越高,这可以解释即使发生过度教育、受教育者如何仍然愿意在该类地区和行业工作。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梁赟玲  李波  
人力资本或教育的外部性可以解释为通过学习的溢出效应提高个人劳动生产率。本文从个人收入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城市平均的教育水平提高对个人劳动收入的影响来度量教育外部性的大小。运用多年城市住户调查(UHS)和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两个不同特点的数据集,采用工具变量、代理变量以及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处理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内生问题。本文的回归结果显示,教育的外部回报率显著为正,而且城市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劳动者的工资会增长约7.5%11%,这一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汉萍  王郧  张宗成  
本文在投资者对公开信息和私人信息有不同反应的假设基础上,建立一个两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着重考察了中国三大期货交易所上市的六种代表性合约的收益率和交易量对私人信息和公开信息冲击的不同反应。实证结果表明:与股票市场类似,期货投资者对公开信息反应不足,而对私人信息反应过度,并且私人信息短期内可以造成剧烈冲击,而公开信息冲击较小且不持久,投资者确实存在过度自信现象。最后,根据期货市场投资者过度自信的特征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黄莲琴  傅元略  屈耀辉  
本文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出发,以沪深两市2002~2007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过度自信管理者在利用供应商提供的信用融资后经营负债杠杆对公司创值能力与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强,公司的经营负债杠杆效应显著降低,即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运用信用融资发挥经营负债杠杆的创值效应与成长效应均显著低于一般管理者公司。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方超  黄斌  
本研究基于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提供的CHIP数据,采用众数法与标准差法测量了中国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及其变动趋势,构建Probit二值选择模型实证研究了人口学特征、个体特征、政治资本以及行业特征对过度教育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众数法与标准差法揭示了高校扩招政策在整体上不断扩大了中国劳动力的过度教育发生率,男性劳动力的过度教育发生率在扩招初期与中期高于女性,女性劳动力的过度教育发生率则在扩招后期高于男性,农村与城镇劳动力的过度教育发生率在样本期内均呈现出非线性的变动趋势,农业户籍表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态势,城镇户籍则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robit回归揭示了不同影响因素对过度教育发生率的差异化影响,政治资本与行业特征的正向影响较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扩招层面上讨论了过度教育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军  潘澍之  
本文研究收入不均等对教育的影响及途径,并运用中国大陆各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收入不均等对教育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收入不均等与人均受教育年限呈反相关关系,即收入不均等程度越大,人均受教育年限越短,收入不均等对教育型人力资本影响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奚宾  
本文选取沪深2004-2007年间上市公司股权并购样本,研究并购中导致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主要因素及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国有股比重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有负的显著影响,随着国有股比重下降,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提高;管理者过度自信进行的并购活动不仅没有为股东创造财富,反而破坏了公司价值。因此,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改善市场环境才能实现企业管理者理性并购,提升并购活动的绩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郝艳  李秉祥  
本文将代理人堑壕效应对企业破产风险的判断划分为自由现金流和负债水平两个要素,选取2008—2010年与2015—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两个时期样本数据,对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行为进行实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中国上市公司中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普遍共存,投资不足比过度投资更加常见且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过度投资行为出现极端化现象;企业投资水平与拥有的自由现金流显著相关;企业投资水平与负债水平仅在投资不足类中负相关,在过度投资类中两者关系不显著;负债对企业投资的制约作用优先于自由现金流的制约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子豪  
基于1995-2013年中国29个省区和2003-2013年215个地市数据,利用门槛面板的估计方法,本文实证考察了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收入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中国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收入门槛效应:在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时,收入差距扩大可能有利于污染的治理;而在人均收入较高时,收入差距扩大则显著加剧了环境污染。而且,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门槛效应主要通过城乡、农村收入差距产生。因此,加大力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有利于社会矛盾缓和、经济稳定增长,也是中国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子豪  
基于1995-2013年中国29个省区和2003-2013年215个地市数据,利用门槛面板的估计方法,本文实证考察了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收入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中国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收入门槛效应:在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时,收入差距扩大可能有利于污染的治理;而在人均收入较高时,收入差距扩大则显著加剧了环境污染。而且,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门槛效应主要通过城乡、农村收入差距产生。因此,加大力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有利于社会矛盾缓和、经济稳定增长,也是中国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延芳  刘传江  胡铭  
二元劳动市场中,农民工的失业包括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两种,其受教育年限超过工作学历要求的情况称为过度教育,属于隐性失业的一种。如果不考虑过度教育这种隐性失业,农民工的实际失业率将被低估。文章利用2009年武汉市农民工抽样调查数据,从农民工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学历要求不匹配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民工的隐性失业现状,并采用实证方法对其影响因素和收入效应进行了研究,提出不能忽视农民工隐性失业的结论与一些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昕  蒋文莉  
过度教育作为农民工“工作—教育”匹配状态中的一种,被认为是劳动力资源的低效配置,且具有收入惩罚效应,然而忽略技能异质性会使该效应评估产生偏误。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结合技能适配状况分析了农民工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差异。研究发现:总体上过度教育具有收入惩罚效应,但这一效果会随单位规模的扩大而减弱。进一步的,在技能替代视角下,“真实型”过度教育惩罚更为严重,而“表象型”过度教育却具有收入获益效应;技能补偿视角下,过度教育可能促进技能适配的产生从而削弱原有的收入惩罚效应。动态视角下,技能匹配状态的向好改变将显著提高收入,而教育匹配状态的向好改变却无显著影响。因此,建议将传统对农民工过度教育问题的讨论适当转移到技能匹配方面,从而警惕和避免教育与技能同时错配带来的双重收入惩罚结果。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欣  陈新忠  
教育作为自致性资源,是个体实现阶层跃迁的核心渠道。教育的人力资本属性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当代收入,亦会对子代的收入产生累积效应。基于CGSS 2015数据,运用OLS普通最小二乘法和2SLS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教育代际累积效应对子代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教育代际流动呈现固化趋势,父代教育会累积到子代;教育代际向上流动对子代收入水平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存在着性别差异;城市户籍子代获取高收入的机会远远高于农村子代,农村子代实现收入代际向上流动的渠道极窄,而教育是其最主要的渠道。因此,应关注教育代际累积效应对子代收入水平的影响,如何保障教育这一收入跃迁和阶层上升渠道的畅通是政策当局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严也舟  王祖山  
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对现金流量表现出敏感性,这种投资-现金流量敏感性不是"融资约束"形成的投资不足导致的,而是过度投资的表现;大股东对公司的资金占用度越严重,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越严重,投资对现金流量的敏感性越强,说明大股东与管理者的合谋掠夺行为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