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63)
2023(18695)
2022(16181)
2021(15204)
2020(12863)
2019(29765)
2018(29766)
2017(57296)
2016(31330)
2015(35483)
2014(35875)
2013(35509)
2012(33278)
2011(30217)
2010(30638)
2009(28074)
2008(27771)
2007(25108)
2006(22044)
2005(19569)
作者
(92069)
(76668)
(76275)
(72616)
(48821)
(36875)
(34877)
(30132)
(29183)
(27711)
(26080)
(25843)
(24539)
(24363)
(23798)
(23765)
(23162)
(22595)
(22071)
(21924)
(19058)
(18933)
(18727)
(17511)
(17309)
(17197)
(17156)
(17125)
(15604)
(15334)
学科
(130524)
经济(130392)
管理(88937)
(83379)
(67246)
企业(67246)
方法(55596)
数学(47899)
数学方法(47412)
(37173)
中国(36901)
(34103)
地方(33397)
业经(28969)
(27999)
农业(24985)
(23623)
(23522)
贸易(23503)
(22704)
理论(20798)
(20474)
(20320)
(20274)
银行(20260)
财务(20181)
环境(20165)
财务管理(20131)
(19947)
金融(19943)
机构
大学(446394)
学院(445181)
(176083)
经济(171962)
管理(171751)
研究(154186)
理学(147205)
理学院(145436)
管理学(142964)
管理学院(142125)
中国(115507)
(96881)
科学(96366)
(83014)
(79182)
(76867)
研究所(71688)
中心(70434)
(68264)
业大(67418)
财经(64838)
北京(61833)
(61280)
师范(60690)
农业(60014)
(58706)
(56023)
(55428)
经济学(51881)
师范大学(48835)
基金
项目(295806)
科学(230350)
研究(217186)
基金(210829)
(183775)
国家(182126)
科学基金(154819)
社会(133822)
社会科(126529)
社会科学(126491)
(116689)
基金项目(112756)
自然(100672)
教育(100280)
(98270)
自然科(98219)
自然科学(98193)
自然科学基金(96394)
编号(90713)
资助(86589)
成果(74545)
重点(66447)
(65697)
(64865)
课题(62993)
(60676)
创新(56579)
科研(56314)
教育部(55105)
项目编号(55043)
期刊
(201491)
经济(201491)
研究(133520)
中国(92440)
学报(71441)
(70209)
科学(65027)
(64365)
管理(62069)
教育(54748)
大学(53219)
学学(49534)
农业(48187)
(40632)
金融(40632)
技术(39616)
业经(33747)
经济研究(31239)
财经(31169)
问题(26671)
(26571)
图书(26349)
(25447)
技术经济(21914)
理论(21151)
科技(20877)
(20859)
资源(20518)
现代(20102)
商业(20027)
共检索到673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潘如虎  
近年来,我国各地方政府通过政府性公司这种运作平台,实现从商业银行融入了巨额的资金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开发区建设。由于政府投资项目的债务自偿性弱,所融入的资金实质上已转为各地方政府的负债。当前,大多省、市、县甚至乡、镇等各级地方政府都已经背上了相当程度的债务,不但在相对欠发达的省区,就是在经济发达的省区,许多地方财政已经因巨额负债而陷入十分艰难的境地,财务状况恶化,严重的已经“深度资不抵债”,成为威胁中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飞  孔伟  
农地过度非农化虽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威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地方政府无疑是造成当前农地过度非农化的重要主体。本文认为,当前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促使农地过度非农化的动机,并具有促使农地过度非农化的现实途径。因此,要遏止农地过度非农化,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削弱地方政府促使过度非农化的动机,并割断它的现实途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飞  孔伟  
地方政府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其行为直接关系到政策实施的效果。现实中,为了追求财政收入与政绩最大化,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异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动机;同时地方政府自由裁量权较大、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及农民无法有效约束地方政府行为使得地方政府很容易使这种动机变成现实。因此,要遏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异化现象,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削弱地方政府异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动机,并消除异化的可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飞虎  
本文探讨了当前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的现状,分析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的动因是基于通货膨胀预期、经济增长预期、政绩生产预期、地方政府竞争预期、中央政府兜底预期、腐败收入预期等因素,指出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导致地方债务危机、地方政权危机、通货膨胀危机、宏观政治经济危机等,严重制约了我国宏观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增长,提出了治理我国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慧慧  赵家羚  虞义华  
开发区重复建设、无序扩张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2004-2014年100个城市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以国家级经开区为例从空间策略互动视角考察了地方政府热衷推动开发区建设的行为动机。研究发现:(1)中国地市级政府在建设开发区上会充分参考"邻居"城市的行为作出自身决策,并且这种空间效应在地理距离相近的同级城市间更为显著。具体而言,如果地理邻近城市平均建设10个新的开发区,本市往往会相应建立5个开发区。(2)相对东部来说,中西部城市间在建设开发区上的空间策略互动更强,并受到经济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光伟  谭瑾  孙铮  
基于地区之间竞争特殊的经济体制,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面临的经济赶超压力对辖区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区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与辖区企业过度投资程度显著负相关;地区GDP、财政收入排名与辖区企业过度投资程度显著正相关。(2)以土地价格扭曲程度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发现经济赶超压力导致土地价格扭曲。在控制土地价格因素后,经济赶超压力对辖区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不再显著。土地价格扭曲在经济赶超压力对辖区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3)制衡的股权结构、外部市场竞争能够有效制约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而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过度投资程度更加严重。公司治理、市场竞争、政治关联在经济赶超压力对辖区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中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为微观企业过度投资的形成以及宏观产能过剩的化解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磊  
近年来,过度投资问题引起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密切关注。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有多方面原因,如委托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以及政府干预,在中国转型经济的特殊背景下,政府干预是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对过度投资界定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地方政府干预企业投资的动机和能力、过度投资的经济后果,最后提出相关的治理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昭锋  黄巍东  
我国开发区持续高速增长现象再次证明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开发区建设战略思想的正确性和超前性,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卓有成效,也进一步预示着我国开发区未来发展的诱人前景。实践已经证明,建设开发区是我国地方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有效方式,是改善和提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昭锋  夏美凤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利刚  陈少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月英  闫文静  高于航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之后,城镇化再次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焦点和热点。城镇化不仅是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转型的过程,还是社会和空间的转型过程。我国城镇化进程是市场与政府双重合力的结果,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城镇化"现象,表面上看是市场需求在左右,事实上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在主导。地方政府本身的职能动力、政绩考核动力、地方财政压力、府际竞争压力等都是其推动过度城镇化的诱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云开  
本文主要从预算约束和破产机制的视角,解释了地方政府为何会有过度举债倾向。软预算约束很难完全规避,决定了地方政府多少都存在过度举债的倾向,为了尽可能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很多国家便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比如限制举债规模和用途等,以抑制过度举债行为。我国在硬化预算约束等方面已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就如何改进方面,本文提出了一些观点或建议,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并不是绝对的;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地方政府破产机制;推动市县级政府发债方式由"代发代还"转变到"自发自还"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君富  
本文以我国地方控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的外在制度背景,实证研究检验了地方控股国有上市公司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关联对企业投资效率及公司业绩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结论为:我国地方控股国有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水平对企业的投资效率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地方控股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关联水平越强,企业投资效率越低,经营业绩则越差。在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的外在制度背景下,地方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治关联对企业经营扮演"掠夺之手"的角色。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卫东  赵琪  
本文从公共治理目标视角出发,对地方政府干预下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和财政赤字规模对当地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皆有显著影响。更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地区城镇化率越低,当地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越严重,两者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两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措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蒲龙  杨高举  
政府行为的策略变化是否会引起企业行为的变化?本文以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为切入点,研究其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测算出企业投资效率并保留其中过度投资的样本;其次利用地级市经济社会数据构造出税收竞争指标,实证检验税收竞争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异质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实证研究发现税收竞争显著促进企业过度投资,而且对非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破解产能过剩等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