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4)
2023(796)
2022(697)
2021(626)
2020(597)
2019(1431)
2018(1374)
2017(3038)
2016(1557)
2015(1597)
2014(1621)
2013(1701)
2012(1660)
2011(1463)
2010(1422)
2009(1450)
2008(1624)
2007(1393)
2006(1249)
2005(1166)
作者
(4265)
(3596)
(3505)
(3470)
(2315)
(1702)
(1673)
(1260)
(1254)
(1248)
(1184)
(1165)
(1134)
(1117)
(1110)
(1104)
(1051)
(976)
(969)
(932)
(915)
(825)
(806)
(801)
(795)
(788)
(766)
(748)
(738)
(704)
学科
(10186)
经济(10185)
(6918)
管理(6304)
(6302)
企业(6302)
方法(5830)
数学(5603)
数学方法(5592)
(4650)
(4006)
财务(4006)
财务管理(4005)
企业财务(3954)
关系(2267)
对外(1781)
外经(1776)
经济关系(1741)
对外经济(1728)
投资(1518)
(1508)
金融(1508)
中国(1145)
(1084)
技术(1071)
(954)
银行(954)
业经(927)
(905)
贸易(905)
机构
大学(25335)
学院(24108)
(13477)
经济(13317)
管理(10290)
理学(9002)
理学院(8954)
管理学(8865)
管理学院(8826)
(7332)
研究(7235)
财经(5919)
中国(5720)
(5396)
(4534)
财经大学(4518)
经济学(4404)
经济学院(4040)
商学(3703)
商学院(3684)
(3567)
金融(3509)
(3353)
(3158)
中心(3062)
北京(2971)
(2884)
研究所(2846)
科学(2660)
上海(2579)
基金
项目(14303)
科学(11828)
基金(11801)
研究(10166)
(9825)
国家(9750)
科学基金(8904)
社会(7351)
社会科(7120)
社会科学(7116)
基金项目(6260)
自然(5902)
自然科(5801)
自然科学(5800)
自然科学基金(5706)
资助(5472)
教育(4910)
(4494)
(3998)
(3872)
教育部(3661)
编号(3608)
人文(3557)
国家社会(3228)
大学(3114)
重点(3004)
社科(2979)
(2928)
中国(2907)
成果(2869)
期刊
(13563)
经济(13563)
研究(8260)
(6611)
管理(4166)
(3779)
金融(3779)
财经(3383)
国际(3084)
(2862)
(2702)
经济研究(2495)
学报(2387)
中国(2265)
科学(2256)
大学(2154)
学学(2139)
问题(2038)
财会(1891)
技术(1815)
技术经济(1750)
统计(1601)
世界(1540)
(1405)
(1339)
贸易(1339)
决策(1313)
会计(1308)
会通(1229)
通讯(1229)
共检索到36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微亮  史青青  
过度投资引起的对冲性融资到投机性融资到庞氏融资的正反馈,是引发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表现更为突出2010年下半年以来,CPI同比持续走高,今年7月份达6.5%,创37个月以来的新高。在通胀成因上,大量学者及专家一般认为"货币超发、结构性通胀压力以及国外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工资上涨"等因素是此轮通胀的主要原因,并且将"货币超发"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就是央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将货币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倩倩  许坤  许光建  
2021年初,随着生产端上游成本价格抬高、美债收益率大幅提升等,引起了人们对于我国是否会出现过度通胀的担忧。本文认为,2021年初物价水平的温和上涨主要由大宗商品价格提高导致的成本端价格抬高推动,但由于下游需求仍旧尚未恢复至新冠疫情前状态、成本抬高对总体物价水平的抬升有限、资本品价格涨幅高于消费品价格涨幅且长期持续的可能有限以及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弹性较大等因素,因此我国并不会出现"过度通胀"。但我国依然要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制定上防范金融风险和资产泡沫,加强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结构性调整。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夏秋  郭子睿  
在当前高通胀预期背景下,文章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CPI同比增速相对变化、美元指数及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变化等角度研判黄金投资价值。分析并指出二季度黄金存阶段性机会,但不宜对黄金价格反弹存过高期待;下半年,美国经济可能随疫苗接种再次强劲复苏,尤其是届时美联储可能向市场传递缩表预期,黄金的风险可能大于机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秀岩  
投资、通胀与经济增长●马秀岩近年来,高通胀已严重地影响我国经济向持续、快速、健康的方向发展。鉴于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指出,“九·五”期间要以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传统观点认为,抑制通胀,必须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无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捷  陈予  
预期因素被理论界认为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人们必须掌握通货膨胀的内在成因。因此,文章以企业家信心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两个调查数据代替通胀预期指标,建立截距和斜率同时变动的虚拟变量模型,分别研究紧缩和扩张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企业家的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而房价、医疗费用等重要生活支出在消费者价格指数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不能很好的衡量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  马文涛  王彬  
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测度我国的季度通胀预期,并运用贝叶斯法估计模型参数。研究发现:时变通胀目标和学习机制能增强新凯恩斯DSGE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刻画程度,对主要宏观变量提供较好的预测;模型测度的通胀预期较好反映1992年以来实际通胀的变化,具有迟缓性、自我实现性、平稳化和近理性特征,同时,比统计调查法、状态空间模型、SVAR模型和马尔科夫范式转换模型等传统方法的通胀预测能力和测度稳健性更强。本文所揭示的学习机制为中央银行的通胀预期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央银行应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构造通胀预期形成的名义瞄,积极向公众宣示坚定的反通胀立场,以实现对通胀预期的有效管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荔  
近年来我国居民投资保值需求日益强烈,黄金的投资属性日益显现,我国居民逐渐将其作为在高通胀背景下进行投资保值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黄金交易市场的情况、黄金价格与CPI之间的相关性,并重点从保证金交易及杠杆作用、做空机制及费用成本、市场流动性及投资氛围、实物交割和交易时间等方面对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交易与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延期交易进行了对比分析。文章提出,我国个人投资者进行黄金投资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并提高自身素质;应建立全额保证金的交易理念;应坚定投资保值理念,避免将"保值"变为"投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俊华  
本文根据债券投资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银行债券投资的实际经验,首先研究通胀对银行债券投资目标设定的影响,接着运用实际债券交易的数据量化分析通胀对不同期限和不同品种债券收益率曲线产生的不同影响,最后分析了银行在通胀条件下债券自营投资策略和自营交易策略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东杰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是在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同时,加大对投资的调整力度。文章借鉴FRB/Global模型的通胀预期理性修正技术,构建我国投资测度的通胀预期理性修正模型,分析影响投资因素。发现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预期修正模型可较好地解释我国投资现实。自主投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非主要影响因素。产出比例、产出2个解释变量不存在累计效应,只有4阶滞后对投资产生影响。投资流量和资本存量对投资影响较大。加入预期因素后,资本成本对投资的影响在滞后四期显现,作用不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小龙  余宇新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了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如何通过银行信贷系统创造货币来推动通胀上升的过程。结果显示,地方投资量确实导致信贷规模扩张,并由此增加了国内货币量,进而推升了CPI。因此,有必要对地方投资行为进行遏制以防止经济大的波动。这要求政府职能实现转变,改变政府主导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友生  
论投资对货币供应的新影响及抑制通胀的对策周友生货币供应(量)是全社会在某一时点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总和。货币供应的数量、流动性状况是社会总需求变化的货币表现,调控货币供应量就是调控总需求。为了统计货币供应量,我国中央银行参照国际通用原则,将货币供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锐夫  李远航  黄明皓  
通胀预期虽然只是一种心理行为,但它会影响到经济主体的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进而对经济运行产生实质性影响,中央银行必须对其加以高度关注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滞胀"局面,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其中"公众对通胀的预期"这一理论开始受到重视并得以快速发展。目前,通胀预期理论已逐渐替代货币数量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东京  
先声明,笔者作此文并非秋后算账,更无意主张追究谁的责任。本文的重点,是要对通胀的发生机理做分析。最近消费物价连续下行,人心趋稳,这时候讨论通胀恰逢其时,若能把通胀的真实原因弄清楚,正本清源,不仅可校正视听,还可避免当下某些错误观点以讹传讹再误导政府今后的决策。中国近两年的通胀,据有关专家称是由农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海洲  徐高  高善文  缪延亮  
2021年7月15日,《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中国世界经济学会联合组织召开"全球通胀何去何从"研讨会。短期来看,政策强刺激推动美国通胀走高,供需错配加大结构性压力,服务性价格上涨在更大范围疫情解封推动下值得关注。在外需热、内需冷、供给限的情况下,中国通胀的压力主要表现在生产端,猪价走低抑制国内CPI通胀水平。中长期来看,反不平等思潮的崛起、供应链的扰动、碳中和的压力仍然存在,在两三年时间内,通货膨胀率仍然会高一些,但持续时间不会太长,水平不会很高。但如果疫情以后全球需求异常弱,高通胀压力也很难显现。美国2020年货币增速是正常时候的4~5倍,财政扩张是传统上限的10倍,将来滞胀难以避免,但对美国滞涨的担心应该是在10年、15年之后的相当长时间段。最后,如果未来出现了尾部风险,对全球长期通胀的走向而言至关重要的是中央银行的应对。相信全球中央银行已经汲取20世纪70年代的教训,会在通胀的早期去干预。如果美联储不断发现通胀比想象得难以克服,就意味着通胀预期已经脱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余栋  谭海鸣  
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比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更可怕的是通胀预期。"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