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43)
- 2023(20122)
- 2022(17198)
- 2021(16014)
- 2020(13629)
- 2019(30925)
- 2018(30522)
- 2017(59576)
- 2016(32303)
- 2015(35770)
- 2014(35385)
- 2013(34825)
- 2012(31894)
- 2011(28441)
- 2010(28282)
- 2009(26345)
- 2008(26193)
- 2007(22951)
- 2006(20186)
- 2005(17907)
- 学科
- 济(129896)
- 经济(129753)
- 业(113090)
- 管理(103815)
- 企(98721)
- 企业(98721)
- 方法(61735)
- 数学(51568)
- 数学方法(50951)
- 财(40341)
- 农(38683)
- 业经(36152)
- 中国(32331)
- 务(28776)
- 财务(28701)
- 财务管理(28659)
- 企业财务(27269)
- 农业(26571)
- 制(26325)
- 贸(24595)
- 贸易(24587)
- 易(23941)
- 学(23527)
- 理论(23132)
- 技术(22896)
- 地方(22776)
- 和(21270)
- 策(21261)
- 银(21011)
- 银行(20947)
- 机构
- 学院(457136)
- 大学(454093)
- 济(185757)
- 管理(184514)
- 经济(181980)
- 理学(159177)
- 理学院(157545)
- 管理学(154871)
- 管理学院(154049)
- 研究(147231)
- 中国(115738)
- 京(95036)
- 科学(90300)
- 财(88897)
- 农(78594)
- 所(73533)
- 财经(71129)
- 业大(69735)
- 中心(68014)
- 江(67104)
- 研究所(66720)
- 经(64834)
- 农业(61922)
- 北京(59446)
- 经济学(55592)
- 范(55005)
- 师范(54400)
- 州(53971)
- 院(53348)
- 财经大学(53041)
- 基金
- 项目(309570)
- 科学(243595)
- 基金(226090)
- 研究(222735)
- 家(197641)
- 国家(195941)
- 科学基金(169348)
- 社会(141064)
- 社会科(133802)
- 社会科学(133767)
- 省(120483)
- 基金项目(119615)
- 自然(112314)
- 自然科(109795)
- 自然科学(109766)
- 自然科学基金(107819)
- 教育(102165)
- 划(101379)
- 资助(93977)
- 编号(89965)
- 成果(71387)
- 重点(68919)
- 部(68006)
- 创(65523)
- 发(65089)
- 课题(61052)
- 创新(60788)
- 科研(59688)
- 教育部(58390)
- 国家社会(57920)
- 期刊
- 济(201689)
- 经济(201689)
- 研究(132510)
- 中国(80921)
- 学报(72234)
- 农(71458)
- 财(71041)
- 管理(70548)
- 科学(65765)
- 大学(55109)
- 学学(52711)
- 农业(48713)
- 融(47240)
- 金融(47240)
- 教育(41988)
- 技术(39896)
- 财经(35063)
- 业经(34596)
- 经济研究(32078)
- 经(30079)
- 业(27022)
- 问题(26193)
- 技术经济(23449)
- 版(21685)
- 科技(21473)
- 现代(21376)
- 理论(21215)
- 贸(20982)
- 商业(20817)
- 财会(20648)
共检索到666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玉英 谢远涛 郝芳静
本文从货币政策角度出发探讨过度投资与股价风险之间的关系,采用面板OLS模型进行回归。研究发现:(1)过度投资会累积资产泡沫,在坏消息或者不良预期下加大股价崩盘风险;(2)紧缩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改善公司治理抑制过度投资以及非效率投资,通过过度投资起到反向调节效应,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本文将货币政策与过度投资和股价风险放在一个框架中展开研究,宏微观相结合,可以为金融市场去杠杆化、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提供参考。
关键词:
融资成本 过度投资 货币政策 崩盘风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坤
以中国沪深两市2007~2016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实体企业不断金融化的现实背景,系统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货币政策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增大了公司经营不确定性和公司风险,恶化了公司代理问题,进而增加股价崩盘风险。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助长实体企业的金融化,增强实体企业金融化的股价崩盘风险效应。这丰富与拓展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经济后果与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深刻认识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危害,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轩宇 许年行
实体经济的过热投资是否会导致股市出现"泡沫"进而引发股市的暴跌风险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以2004-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微观层面考察企业过度投资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从"代理理论"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两种视角分析其背后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过度投资显著加剧了股价未来的崩盘风险;(2)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冲突而非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导致二者正相关的主要原因;(3)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企业过度投资对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具有长期性,且其对股价未来的暴涨不具有预测能力。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过度投资等相关领域的文献,对于如何抑制实体经济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慧婷 张晓 刘莹
在市场机制逐渐完善的背景下,个股股价崩盘的异象依然反复发生。文章以2012—2017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现金股利政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检验了过度投资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一是提高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率能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在现金流充足的公司中,该抑制作用更明显;二是过度投资在现金股利政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支付现金股利可以减少过度投资行为,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以及投资者保护水平较高的公司,现金股利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效果更显著。本研究对公司制定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并有效发挥这一政策的治理效用,以及防范股价崩盘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世农 尤博 王建勇 陈韫妍
中国在推动实施产业政策时通常采用三种政策工具: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银行优惠信贷支持。本文研究受惠于产业政策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及其股价崩盘风险,以及上述三种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本文以2006—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第一,受惠于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其投资效率显著下降。同时,产业政策一方面完全通过增加企业的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降低企业的投资效率;另一方面则部分通过税收优惠降低企业投资效率。第二,企业投资效率的下降显著地增大其股价崩盘风险,且相对于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较少的企业,因产业政策支持而获得较多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的企业,其投资效率对股价崩盘风险的负向影响更显著。第三,相较信贷支持最高组和最低组的企业,信贷支持居中组的企业,投资效率与股价崩盘风险的负向关系最为显著。本文首次从产业政策工具的视角出发,分别揭示了产业政策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投资效率与股价崩盘之间的关系以及三种产业政策工具在其中的作用,为制定和调整产业政策以及评价和提高产业政策工具的效率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产业政策工具 投资效率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婷 黄建烨 展望
以股价崩盘风险为研究视角,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经营投资问责制度对国有企业风险防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投资问责制度实施之后,国有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显著降低,而提高投资决策稳健性、降低代理成本和改善信息不透明度是经营投资问责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拓展性研究发现,经营投资问责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在高管激励更强、法治环境更好和行政层级更高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的经济后果分析发现,经营投资问责缓解股价崩盘风险后显著提升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研究结论不仅为经营投资问责制度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证据,还为健全国有企业问责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涛
本文以2009-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式对资产误定价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将风险投资属性引入之两者关系的研究中,研究发现:资产误定价程度越高,企业股价出现崩盘的风险就越高;上市企业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并使其持股后,其控制属性显著增强了资产误定价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而其联合属性则对资产误定价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产生替代和挤出效应进而显著削弱了资产误定价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资产误定价 股价崩盘风险 风险投资属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禄仕 林蕾
文章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探究企业过度投资对股价崩盘的影响,并创新性地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指标作为中介变量来考察两者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企业过度投资会推动股价崩盘风险的增长,且财务风险作为中介变量的路径效果更为显著;进一步对比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差、机构持股比例高、国有产权背景以及牛市环境这四个组别中,过度投资引致的股价崩盘风险更加显著。文章在丰富股价崩盘影响因素以及过度投资危害研究的同时,以新视角为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互动关联及其路径研究补充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过度投资 股价崩盘风险 路径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施先旺 刘会芹
文章实证检验了企业战略差异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战略差异越大,其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进一步研究中对战略差异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机制和治理机制进行了探讨,发现战略差异可以通过信息路径(信息不透明度)和会计路径(盈余管理)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影响,而较高的审计质量以及信息披露评级可以有效缓解战略差异导致的股价崩盘风险。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伟 米欣谊
维持股价的稳定性对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更为明显,因此,探究创业板上市公司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的内部与外部影响因素,以做到有针对性地适当规避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2012—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投资过度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进一步检验媒体报道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投资过度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且媒体报道在投资过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圆圆
以沪深两市2014—2019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党组织参与董事会治理可有效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水平,而且这种关系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更加显著。此外,研究发现这一关系通过"党组织参与董事会治理—降低总代理成本和第一类代理成本—股价崩盘风险水平降低"的路径来实现。最后,研究发现当企业风险承担能力更强和融资约束较高时,党组织参与董事会治理与股价崩盘风险的负向关系更加显著。此外,党组织参与治理与公司内部治理水平具有替代效应,而与分析师关注度和企业所在地市场化水平等治理因素具有互补效应。研究为党组织参与治理的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说明了我国资本市场这一特色体制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蔚泓翔 王爱群 张宁
我国资本市场股价崩盘的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改革效率和国际化进程,控制系统性风险、形成稳定长效的市场体系迫在眉睫。利用沪深两市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管理层自利动机为切入点考察了股价崩盘风险对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后,股价崩盘风险对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关系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研究有助于普通投资者重新审视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理性面对高额分红送转行为,同时为监管部门完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监管体系提供了依据,降低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娜 马亚民
在资本套利框架下检验实体企业金融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效果及影响路径。结果发现:企业金融化本质上是一种资本套利行为;实体企业金融化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企业金融化—过度负债—股价崩盘风险"是实体企业金融投资加剧资本市场不稳定性的作用路径;企业金融化风险主要来自交易类金融资产的过度投资及投资性房地产、委托贷款等的配置。研究结论为"防止脱实向虚"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对实体企业制定合理的投资决策,降低金融市场风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苑泽明 高寒琼 李萌 于翔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优化企业战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能够强化数字化转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上述关系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从机制检验结果来看,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信息透明度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异质性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在规模较大、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昊洋 程小可 郑立东
实证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市场层面还是公司层面,投资者情绪及其波动性的增加会显著加剧股价的崩盘风险;进一步,投资者情绪通过影响股价同步性,进而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市场层面投资者情绪会显著增加股价同步性,而公司层面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并不明显;区分投资者类型后发现,在一定情绪环境下,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