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9)
2023(3677)
2022(3186)
2021(2956)
2020(2646)
2019(6343)
2018(6105)
2017(12196)
2016(6766)
2015(7861)
2014(7743)
2013(7964)
2012(7000)
2011(5991)
2010(6295)
2009(6254)
2008(6924)
2007(6593)
2006(5983)
2005(5588)
作者
(18510)
(15256)
(15140)
(14463)
(9960)
(7146)
(7048)
(5800)
(5630)
(5524)
(5110)
(5078)
(5069)
(4790)
(4732)
(4594)
(4495)
(4476)
(4438)
(4425)
(3789)
(3709)
(3656)
(3540)
(3537)
(3385)
(3359)
(3272)
(3012)
(2977)
学科
管理(39991)
(37102)
(36861)
企业(36861)
(26351)
经济(26324)
(19534)
(17416)
财务(17397)
财务管理(17373)
企业财务(16793)
方法(14531)
数学(11770)
数学方法(11730)
(8029)
业经(6414)
(6140)
(5952)
经营(5919)
(5412)
公司(5327)
理论(5186)
人事(5068)
人事管理(5068)
决策(5063)
体制(4984)
计划(4903)
(4764)
银行(4763)
(4608)
机构
大学(97017)
学院(96148)
管理(44582)
(39013)
经济(38070)
理学(36588)
理学院(36295)
管理学(36037)
管理学院(35813)
(25300)
研究(24124)
中国(23319)
(20001)
财经(18720)
(16930)
(15212)
财经大学(14043)
商学(13655)
商学院(13556)
北京(12805)
(12381)
公司(12029)
中心(11940)
科学(11818)
(11671)
经济学(10683)
会计(10282)
经济管理(10179)
业大(9806)
研究所(9755)
基金
项目(53005)
科学(42308)
基金(40000)
研究(39614)
(33201)
国家(32893)
科学基金(29983)
社会(25403)
社会科(24130)
社会科学(24123)
基金项目(21370)
自然(20190)
自然科(19703)
自然科学(19699)
自然科学基金(19400)
(19336)
教育(18974)
资助(17157)
(16177)
编号(16075)
成果(13544)
(12662)
人文(11616)
教育部(11514)
项目编号(11268)
重点(11248)
(11110)
(10954)
大学(10580)
(10405)
期刊
(47985)
经济(47985)
研究(28647)
(27435)
管理(21809)
中国(19460)
(12190)
金融(12190)
财会(10639)
财经(10512)
科学(10488)
学报(10337)
会计(9752)
(8854)
大学(8666)
技术(8606)
学学(8123)
通讯(7448)
会通(7426)
教育(7374)
经济研究(6772)
业经(6317)
(6229)
国际(6076)
问题(5611)
(5588)
技术经济(5568)
现代(5293)
经济管理(5211)
(5175)
共检索到157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彬  张俊瑞  
本文研究过度投资行为、盈余管理方式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具有过度投资行为的上市公司基于现金流量的需要,明显"做低"了实际活动盈余管理程度,基于会计盈余的需要,显著增加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程度,存在着实际活动盈余管理方式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方式的"合谋"现象。上市公司的实际活动盈余管理加剧了过度投资对公司价值的负面影响,具有严重的经济后果。本文为理解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现金流量获取途径、揭示过度投资和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莉  
以20072015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动态博弈模型中的蛙鸣理论和联立方程模型对高风险承受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上升时,为了规避风险和维持公司声誉,会减少应计盈余管理,转而使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进一步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能够更好地传递公司发展的积极信号,使公司价值得到提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蔡春  李明  和辉  
IPO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本文考察了IPO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发行定价的作用。研究发现,IPO企业不仅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而且实施了真实盈余管理;IPO企业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是在发行价最大化原则下权衡的结果,当公司面临的法律保护水平较低、处于管制行业、审计师为非国际"四大"时,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股票发行价。此外,本文发现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应计盈余管理主要影响公司的短期业绩,而真实盈余管理将会对公司的长期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  万洁超  
以2007~2012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投资者保护、盈余管理方式与审计师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审计师不仅会关注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而且会关注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并对盈余管理产生的风险做出积极的策略反应;投资者保护水平会对盈余管理方式及审计师风险感知产生重要影响,投资者保护水平越高,审计师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感知就越敏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项英  
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两市A股IPO公司为样本,探讨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方式和公司业绩的外部治理作用。研究表明,我国IPO市场确实存在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这两种方式是相互替代共同影响的。而审计质量作为外部治理变量,不仅能降低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其同样可以降低较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这说明了审计质量对于降低IPO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侯晓红  唐祖薇  柳雅君  
盈余管理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可以相互替代使用的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管理者如何权衡决策以及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是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识别和防范盈余管理行为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以2001-2009年微利上市公司为样本,在Hausman设定误差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研究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时间次序和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管理者在进行盈余管理决策时,真实盈余管理决策和应计盈余管理决策是同时做出的,两类盈余管理程度相互影响;盈余管理成本影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当企业处于缺少行业竞争力的地位时,真实盈余管理的空间较小,管理者会采用相对较多的应计盈余...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乐  田高良  何畅  
本文以2004—2016年我国A股上市的ST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了盈余管理方式选择与ST公司"摘帽"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关联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特别处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对ST公司"摘帽"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显著增强,支持了制度引导假设;政治关联在盈余管理方式选择与ST公司"摘帽"的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降低了制度监督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显示,对于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三类不同所有权性质的ST公司,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其"摘帽"均有显著影响,但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为监管部门规范盈余管理治理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为ST公司、审计师、中小投资者等其他利益相关者深入了解资本市场也有所裨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玉华  
本文以我国2009~2012年沪深主板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与审计师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报告的关系。研究发现,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且盈余管理的程度差别很大。审计师会依据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报告意见。此外,盈余管理的隐性化程度并不影响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做出判断。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尹明  李春艳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重要经济后果。已有研究表明,盈余管理行为会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企业业绩、投资效率和交易成本等。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盈余管理的两种方式——应计项目盈余管理(AccruAl EArnings MAnAgEMEnt)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rEAl ActivitiEs EArnings MAnAgEMEnt),但鲜有文献考察盈余管理方式的权衡问题。针对不同盈余管理方式的使用范围、操作方式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军伟  刘瑶瑶  杨凡  
以公司负责人和财务总监的同期离任为观测对象,并以真实盈余管理为例,实证检验传统的“视界问题”。研究发现:公司负责人在离任前一年存在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操控业绩的行为;财务总监的同期离任加剧了公司负责人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高管持股和高质量审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公司负责人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以及公司负责人和财务总监同期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合谋;高管离任前在不同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上存在偏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军伟  刘瑶瑶  杨凡  
以公司负责人和财务总监的同期离任为观测对象,并以真实盈余管理为例,实证检验传统的"视界问题"。研究发现:公司负责人在离任前一年存在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操控业绩的行为;财务总监的同期离任加剧了公司负责人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高管持股和高质量审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公司负责人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以及公司负责人和财务总监同期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合谋;高管离任前在不同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上存在偏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军伟  刘瑶瑶  杨凡  
以公司负责人和财务总监的同期离任为观测对象,并以真实盈余管理为例,实证检验传统的“视界问题”。研究发现:公司负责人在离任前一年存在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操控业绩的行为;财务总监的同期离任加剧了公司负责人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高管持股和高质量审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公司负责人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以及公司负责人和财务总监同期离任前的真实盈余管理合谋;高管离任前在不同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上存在偏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熊艳   盛清慧   赵炎  
突发公共事件冲击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对突发公共事件下企业集体性的盈余管理行为及方式进行识别和验证研究意义重大。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研究发现,企业在突发公共事件冲击后进行了负向盈余管理,并倾向于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这降低了盈余的价值相关性。突发公共事件冲击下的负向盈余管理方式存在个体及时间上的异质性:行业竞争程度和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倾向于真实盈余管理,而机构持股比例高的企业则依赖于应计项目的调整;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呈现“应急型”向“蓄谋型”转变的趋势,冲击后的第一个季度出于应急仅采用应计盈余管理而后才开始运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丹蒙  叶建芳  叶敏慧  
本文以2007-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分析师跟进对上市公司在选择盈余管理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分析师跟进人数与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分析师跟进人数越多,企业盈余管理的方式就更为隐性化。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了分析师声誉效应的存在:当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跟进时,随着人数的增多,企业会倾向于更多地使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而当没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跟进时,企业不会由于分析师跟进人数的变化而改变盈余管理方式。在控制了一定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主要结论依然得到了支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思  杜金岷  
文章以东莞为例研究了非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研究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在非上市公司中的表现,研究发现,非上市公司即有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又有真实盈余管理,而且两者是正相关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