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6)
- 2023(8486)
- 2022(6696)
- 2021(6418)
- 2020(5081)
- 2019(11852)
- 2018(11787)
- 2017(21882)
- 2016(11927)
- 2015(13466)
- 2014(13325)
- 2013(13114)
- 2012(11995)
- 2011(10991)
- 2010(10989)
- 2009(10368)
- 2008(10275)
- 2007(9040)
- 2006(8358)
- 2005(8040)
- 学科
- 济(53525)
- 经济(53465)
- 管理(28627)
- 业(26399)
- 中国(20451)
- 企(20198)
- 企业(20198)
- 方法(20172)
- 数学(18296)
- 数学方法(18212)
- 制(17427)
- 农(15030)
- 财(12208)
- 贸(12022)
- 贸易(12012)
- 易(11785)
- 业经(11784)
- 体(10843)
- 融(10310)
- 金融(10310)
- 银(10114)
- 银行(10103)
- 行(9816)
- 度(9390)
- 制度(9385)
- 体制(9049)
- 农业(8909)
- 教育(8809)
- 发(8722)
- 学(8575)
- 机构
- 大学(174352)
- 学院(168265)
- 济(83361)
- 经济(81702)
- 研究(70090)
- 管理(60324)
- 中国(54669)
- 理学(50299)
- 理学院(49711)
- 管理学(49081)
- 管理学院(48735)
- 财(38856)
- 京(38774)
- 科学(36000)
- 所(34762)
- 研究所(31074)
- 财经(30015)
- 中心(29715)
- 经济学(28365)
- 经(27699)
- 农(26155)
- 北京(25860)
- 江(25324)
- 经济学院(25305)
- 院(25146)
- 范(22596)
- 财经大学(22490)
- 师范(22413)
- 业大(20161)
- 农业(19937)
- 基金
- 项目(105432)
- 科学(84091)
- 研究(80302)
- 基金(79386)
- 家(69443)
- 国家(68933)
- 科学基金(58328)
- 社会(54032)
- 社会科(51284)
- 社会科学(51270)
- 基金项目(40177)
- 教育(37399)
- 省(36379)
- 自然(34491)
- 自然科(33753)
- 自然科学(33741)
- 自然科学基金(33206)
- 资助(32811)
- 划(31946)
- 编号(30738)
- 成果(26277)
- 部(25769)
- 中国(24414)
- 国家社会(24372)
- 重点(24280)
- 发(23404)
- 课题(22637)
- 教育部(22591)
- 创(21425)
- 性(21068)
共检索到279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军民
本文认为,卫生领域的过度市场化和高度分权化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双重误区,也是造成中国卫生绩效低下、卫生体制糟糕的主要根源。因此,建议确立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支出的政府主导地位,特别要强化中央财政的支出责任,建立不同层级政府间规范的责任分担与资金筹集机制。通过有效的体制构建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安排,以相对低廉的费用,提供成本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提高投入绩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实现全民健康保障。
关键词:
市场化 分权化 卫生改革 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钊 刘晓峰 汪汇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仅实现了筹资的市场化而医疗服务价格的市场化则严重滞后。基于一个简单的医生职业选择模型,本文发现,这种片面的市场化是造成医改过程中"看病难"与"看病贵"两大矛盾同时凸显的关键。政府不应当以片面市场化条件下的弊病来否定医改的市场化导向,下一步的医改恰恰应当进一步实现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彻底消除"以药养医"现象的同时缓解"看病难"与"看病贵"两大矛盾。本文为讨论政府补贴行为、药品流通体制和医疗服务定价等医改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了一个简洁有力的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延中 冯立果
本文归纳了中国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特征——"甩包袱"式的市场化,并分析了此条件下医疗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预防和治疗、低价药品和高价药品之间的分布状况。结论认为,"甩包袱"式的市场化条件下,医疗卫生资源会越来越向城市聚集、向疾病治疗聚集、向高价药品聚集,相反农村地区会缺医少药、预防体系薄弱、低价药品匮乏。接着,本文分析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性质和公众对其改革的期望目标,指出"甩包袱式"的市场化改革只能解决"寡"的问题,而不能解决"均"的问题。本文建议继续市场化改革,但政府必须鼓励医疗服务竞争、打击垄断、维护好市场秩序,并承担起公共卫生和最低层次基本医疗服务的责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玉宽
关于医疗卫生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界存在着分歧,有的人主张将医疗卫生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或实行以“四自”为特征的企业化。笔者不赞同这种见解,试谈谈粗浅看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明
1问题提出的缘由及研究目的市场机制在医疗卫生领域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是否缘于市场化?目前在这些问题上存有不同观点。一派观点认为:中国自改革以来"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方面,选择了一条过度市场
关键词:
医疗卫生 市场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封进 余央央
在探索中国医改之路时需要思考如下问题:医疗卫生改革如何与经济转型相适应?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问题根源何在,与市场化有怎样的关系?医疗卫生领域改革中市场和政府应如何配合,以形成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医疗服务供给和融资体系?文章的分析表明市场化在医疗卫生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表现,没有理由将改革中的问题笼统地归咎于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医疗服务竞争性不足和医疗保障制度功能缺失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医疗改革的出路在于重建医疗机构的激励机制,政府在医疗改革中的角色应该从参与医疗服务的供给转向重点参与医疗融资。
关键词:
医疗改革 市场化 激励机制 政府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葛锦晶
本文从中国与美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出发,基于中美医疗卫生体制的比较以及对美国医疗市场中零和竞争的分析,借鉴美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提出了中国下一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本文强调,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筹资方面应强调公平原则,而在医疗服务供给方面应强调通过完善市场制度,引导供给者之间进行正和竞争,两者的有机结合将形成中国新型的医疗卫生体制模式。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马忆农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蔡江南 胡苏云 黄丞 张录法 张录法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中国下一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即在医疗卫生的筹资方面强调公共和公平的原则,在医疗卫生供给方面强调竞争和效率的原则,两者的有机结合便形成了社会市场合作模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新明,汪宏
由500人组成的白宫工作小组,经过9个月的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长达24万字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卫生改革法案”,并于1993年10月上旬由克林顿总统提交国会审议,使美国的卫生改革从设计阶段走向了论证与修改完善阶段。 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美国政府改革他们一直引以为自豪的“世界上质量最好的”卫生服务系统?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中堂
长期计划经济形成的三次产业关系和畸形的经济结构,是包括医疗卫生在内的我国经济社会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总根源。改革以往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转化的制度障碍,进一步放开第三产业,促进农村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加快城镇化过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民获得现代医疗卫生服务的必由之路。在我国经济社会由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的情况下,医疗卫生体制别无选择地要实施市场化改革。缺少整体改革方案和改革严重滞后,是造成当前医疗卫生领域许多问题的直接原因。医疗卫生费用过高等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许多问题主要是由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目标不明确、分配制度改革滞后等原因造成的。解决我国医疗卫生领域诸多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缩短经济转型...
关键词:
医疗卫生 问题 三次产业结构 市场化改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虹 王珏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日益凸现,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更是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总结,并通过分析其动力机制,探索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 历史演进 动力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丽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伟
通过实证的方法得出我国医疗卫生具有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分别为-0.1017和0.9547;在此基础上,分析高收入弹性导致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需求的快速增长,而供给增长的缓慢造成供需缺口,形成现在“看病难”的局面,需求的低价格弹性加上供给方的诱导需求导致了不必要的费用的上升,造成“看病贵”现象;为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并给出一种可行的医疗卫生改革方案。
关键词: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医疗卫生改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葛延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