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80)
2023(13857)
2022(11818)
2021(11098)
2020(9101)
2019(20958)
2018(20284)
2017(39164)
2016(21222)
2015(23807)
2014(23524)
2013(23298)
2012(22093)
2011(20223)
2010(20403)
2009(19105)
2008(18995)
2007(16705)
2006(15251)
2005(13903)
作者
(59890)
(50492)
(50148)
(47757)
(32422)
(24102)
(22560)
(19259)
(19207)
(18121)
(17374)
(16972)
(16538)
(16056)
(15972)
(15435)
(14917)
(14801)
(14594)
(14484)
(12831)
(12255)
(12074)
(11551)
(11290)
(11276)
(11183)
(10944)
(10170)
(10005)
学科
(89772)
经济(89651)
管理(62359)
(55599)
(43832)
企业(43832)
方法(34607)
数学(29564)
数学方法(29221)
中国(29094)
(26045)
(24232)
(21547)
业经(19653)
地方(18701)
(18561)
贸易(18549)
(18070)
农业(17025)
(16904)
(15351)
环境(15331)
银行(15327)
(14785)
(14640)
(14514)
金融(14509)
(14029)
理论(13187)
(12996)
机构
大学(308329)
学院(306665)
(134355)
经济(131612)
管理(114398)
研究(112502)
理学(97421)
理学院(96191)
管理学(94746)
管理学院(94121)
中国(86750)
(66353)
(65407)
科学(65027)
(55755)
财经(50774)
研究所(50233)
中心(50085)
(47598)
(46987)
(46209)
(43044)
经济学(42829)
师范(42736)
北京(42400)
(40929)
业大(40079)
经济学院(38470)
财经大学(37559)
农业(36913)
基金
项目(200337)
科学(160255)
研究(149107)
基金(148852)
(129466)
国家(128428)
科学基金(110153)
社会(98757)
社会科(93719)
社会科学(93702)
基金项目(78182)
(74802)
自然(68859)
教育(67619)
自然科(67239)
自然科学(67219)
自然科学基金(66029)
(64276)
资助(61218)
编号(58275)
成果(48690)
(46396)
重点(45411)
(44202)
国家社会(42096)
课题(41484)
(41347)
(41018)
教育部(40235)
人文(38626)
期刊
(153848)
经济(153848)
研究(100118)
中国(62613)
(49469)
科学(44131)
(44068)
学报(42970)
管理(42614)
大学(33464)
(31868)
金融(31868)
学学(31289)
教育(31233)
农业(29821)
财经(25643)
经济研究(24800)
技术(23558)
业经(23020)
(22265)
问题(21905)
(18877)
国际(16679)
世界(16329)
(16205)
资源(14512)
现代(14217)
技术经济(13922)
(13743)
(13589)
共检索到475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应武  郑雪梅  
以过境免签为代表的签证便利化政策是中国入境旅游的重要制度创新尝试,其效应评估有助于后续制度完善和拓展,但现有文献忽略了其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文章将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57个主要旅游城市2004—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过境免签政策的入境旅游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过境免签政策对城市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均有促进效应,政策效果的主要传导渠道是成本效应而非光环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过境免签政策对于旅游资源、服务接待能力、地区经济活力、目的地品牌和货物贸易水平等基础性或配套性条件不足的城市尤为重要。文章结论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签证制度体系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应武  郑雪梅  
以离境退税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19年57个主要旅游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分析了离境退税政策的入境旅游效应,并从传导机制、协调机制和调节机制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离境退税政策对城市入境旅游发展有着既“旺丁”又“旺财”的双重促进效应,这种效应具有即时性和短期性。相较于无该项政策的城市,实施离境退税政策的城市在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上分别增长46.5%和83.3%。(2)离境退税发挥政策效果主要是通过光环效应而非成本效应。(3)离境退税政策能有效弥补城市在旅游资源、服务接待能力等配套性条件上的不足。(4)离境退税政策效果还存在地区异质性和场景异质性,利于东部城市收入增加和中西部城市人数增加,适用于高经济开放度的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璐璐  虞虎  周彬  
基于改进TOPSIS法和熵权赋值法,分析了中国25个旅游城市的协调水平、空间格局和差异机制。结果表明:125个案例城市可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占总数的4%、8%、32%、40%、16%,协调水平得分的层次结构具有首位度较高,呈两头少、中间多的"橄榄球状";2空间分布上,长三角和珠三角呈现中心城市高、外围城市低的分布特征,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高、其他城市低的特征,东北地区城市之间表现较为一致;3区位条件、城市类型、城市旅游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是四个主要因素,影响城市旅游的客源市场规模、旅游经济收入、城市产业结构、旅游投资收益,使得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水平出现较大差距。鉴于此,不同区域应根据城市性质、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选择合理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为城市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深化旅游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芳如  吴晋峰  吴潘  李佳丽  杨春华  
提高主要入境旅游城市之间的交通通达性是延长入境旅游者,特别是入境外国旅游者在华停留时间,进而增加我国入境旅游业收入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距离度量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国家旅游局重点统计的28个入境旅游城市之间的航空通达性和铁路通达性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结论为:(1)中国主要入境旅游城市交通通达性整体水平较高,且航空通达性优于铁路通达性,主要入境旅游城市间的航空网络结构和铁路网络结构都呈现围绕少数几个核心城市集聚或发散的特征。(2)与时间通达性和成本通达性相比,便利通达性是度量交通通达性的更好指标。(3)主要入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建军  
文章构建了旅游业发展影响工业化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00—2016年中国58个旅游城市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模型,从总体、专业化、规模和区域等多维度,分析检验了旅游业发展对城市工业化的影响及差异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三种分类检验,旅游业发展对城市工业化都具有负向效应。当前,中国旅游城市存在一定的"旅游诅咒"效应,阻滞了其工业化深化;分专业化研究可知,旅游业发展对工业化的负向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旅游高专业化、低专业化和半专业化城市;分规模研究发现,中型旅游城市的最显著,小型旅游城市次之,而大型旅游城市最不显著;分区域研究表明,中西部旅游城市的较突出,而东部旅游城市统计上并不显著。这为各个旅游城市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范和规避"旅游诅咒"效应和正确处理"旅游业+工业化"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邹永广  
本文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研究抽象出决定目的地旅游安全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旅游安全抵抗力和旅游风险入侵度,并据此构建目的地旅游安全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搜集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测评的指标数据,经过数据分析,验证和修正了目的地旅游安全度评价模型。最后,测算了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指数。主要结论:(1)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活力、结构和恢复力呈现增长态势,旅游安全抵抗力逐步增强。东部地区旅游安全抵抗力较突出;中部地区稳步增强,具有增长空间;西部地区也在提升。(2)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自然环境与社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艺芳  韩海荣  
在旅游城市生态评价中,选择旅游子系统的关键性指标,与旅游城市生态结构子系统、功能子系统、协调子系统的指标结合,以提取公因子的方法,计算出旅游城市生态综合指数值以及辨识影响旅游城市生态发展状况的关键因子(指标),为旅游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发展政策的制订、调整和实施提供依据。该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同一个旅游城市在不同时期生态水平发展状况,也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旅游城市在同一时期的生态发展水平的比较。对桂林市1998~2005年的生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桂林市生态综合指数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生态状况逐年改善,生态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杨春梅  赵宝福  
追求更高的效率是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之一。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方法,选取2010年50个著名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对旅游业效率值进行测算。研究表明,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城市旅游业效率从0.661下降到0.559,规模效率值从0.865下降到0.634,纯技术效率值从0.761上升到0.872,42个城市的旅游业规模效率值下降,33个城市的旅游业纯技术效率值上升。从调整的数据可以看出,规模效率对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和制约程度最强,纯技术效率相对较弱。最后针对旅游业效率值分析,提出扩大生产规模,实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云云  王灵恩  成升魁  
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异地消费,尤其是食物消费相比消费者惯常环境下的食物消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与特殊性。本文针对旅游者的食物消费行为,以高原旅游城市拉萨市游客为对象,通过问卷调研获取旅游者在旅游期间、在家和平时在外食物消费的一手数据,对同一消费主体进行不同场景下食物消费的对比研究,并初步分析了影响旅游者食物消费行为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者在外对粮食的消费减少,而对肉类、水果和酒水饮料的消费增加;在外和旅游期间食物浪费约为家庭食物浪费的1.7倍,旅游食物浪费比平时在外消费(非旅游)更为严重;旅游者旅游期间的食物消费支出明显高于家庭食物消费支出;不同群体间旅游和家庭食物消费变化差异显著,有宗教信仰的消费者在肉类和酒水饮料上消费变化更大;年龄、婚姻状况、旅游天数、就餐地点、就餐形式是影响旅游者食物消费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可为旅游消费行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并为合理引导旅游消费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道才  孙家敏  陆林  杨洋  
文章依据2006-2015年统计数据和调研资料,利用多样本单阶段最小二乘法、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以及交叉项面板回归模型,通过分析旅游城市化系数空间分布演化,探索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异规律,揭示其分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皖南示范区旅游城市化系数均为正,且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集聚现象尚不明显,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黄山、安庆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要高于其周边城市,而芜湖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明显低于其周边城市,其他相邻地区旅游城市化的相关性均为不显著。纳入交叉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道才  孙家敏  陆林  杨洋  
文章依据2006-2015年统计数据和调研资料,利用多样本单阶段最小二乘法、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以及交叉项面板回归模型,通过分析旅游城市化系数空间分布演化,探索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异规律,揭示其分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皖南示范区旅游城市化系数均为正,且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集聚现象尚不明显,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黄山、安庆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要高于其周边城市,而芜湖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明显低于其周边城市,其他相邻地区旅游城市化的相关性均为不显著。纳入交叉项驱动因素后,政府扶持力和旅游推动力对旅游城市化发展起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市场吸引力和产业支撑力促进作用较弱。应突出市场化发展,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和旅游全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谐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道才  孙家敏  陆林  杨洋  
文章依据2006-2015年统计数据和调研资料,利用多样本单阶段最小二乘法、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以及交叉项面板回归模型,通过分析旅游城市化系数空间分布演化,探索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异规律,揭示其分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皖南示范区旅游城市化系数均为正,且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集聚现象尚不明显,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黄山、安庆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要高于其周边城市,而芜湖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明显低于其周边城市,其他相邻地区旅游城市化的相关性均为不显著。纳入交叉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秋芳  杨新军  康俊香  
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实力和开放程度的重要指示器。本文选取西安欧美客源为研究对象,基于期望差异模型、花费—收获模型、服务绩效模型和标准模型对游客满意度做出测定和比较,并运用合图法(co-plot)分析西安欧美游客的期望和实际感知特点。结果发现:①期望差异和花费———收获模式与总体满意度显著相关,推荐率与游客满意度高度正相关,而重游意向与满意度联系不大。②根据游客期望和实际感知及两者差异值,西安旅游的相关指标分成八类,间接反映了西安旅游业发展特点。③西安欧美游客和国内游客对旅游六要素表现出不同的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京传  李天元  
品牌标识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品牌要素,也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及其评价的研究很少。文章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内涵和类型基础上,提出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应遵循市场营销之功能性原则。基于此,文章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的IDCAM模型,提出一个好的品牌标识应该具备识别性、区分性、一致性、易于被注意和易于被记忆之特征。以该模型为基础,文章从信号传递、符号意义、要素组合、视觉要素四个视角对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的具体标准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基于IDCAM模型的旅游目的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超  
基于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爽爽贵阳"旅游城市形象为例,探讨了游客对"爽爽贵阳"形象感知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游客对于"爽爽贵阳"形象感知并非只是因夏季凉爽天气而形成的。游客感知是集旅游六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夏季环境气候宜人的"爽",而且是城市生态文明的"爽"。关于游客对"爽爽贵阳"形象感知所反映的城市交通、公共设施、市民文明、食品卫生方面"不爽"问题,提出从加强市容秩序督查考核力度、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启动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多渠道加强招商引资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