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
- 2023(1304)
- 2022(1078)
- 2021(1082)
- 2020(957)
- 2019(1965)
- 2018(1841)
- 2017(3068)
- 2016(2024)
- 2015(1984)
- 2014(1877)
- 2013(1789)
- 2012(1782)
- 2011(1480)
- 2010(1517)
- 2009(1484)
- 2008(1407)
- 2007(1325)
- 2006(1160)
- 2005(1039)
- 学科
- 济(4688)
- 经济(4676)
- 业(4675)
- 农(3643)
- 管理(3374)
- 农业(2894)
- 企(2510)
- 企业(2510)
- 中国(2314)
- 收入(2020)
- 学(1967)
- 分配(1704)
- 财(1665)
- 地方(1358)
- 业经(1320)
- 方法(1244)
- 制(1204)
- 数学(1041)
- 数学方法(1000)
- 贸(895)
- 贸易(895)
- 教育(893)
- 务(887)
- 财务(882)
- 财务管理(882)
- 易(880)
- 运输(866)
- 企业财务(830)
- 银(808)
- 发(797)
- 机构
- 大学(24790)
- 学院(24739)
- 研究(10558)
- 科学(7928)
- 农(7816)
- 中国(7468)
- 济(7208)
- 经济(6997)
- 管理(6484)
- 业大(6192)
- 所(6156)
- 农业(6127)
- 研究所(5708)
- 京(5674)
- 理学(5488)
- 理学院(5376)
- 管理学(5076)
- 管理学院(5041)
- 省(4549)
- 中心(4533)
- 农业大学(4169)
- 江(3951)
- 院(3928)
- 范(3765)
- 师范(3738)
- 北京(3670)
- 室(3661)
- 财(3561)
- 科学院(3453)
- 技术(3438)
共检索到38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俊华
明中叶以降东南山区地域开发所带来的商业发展,使河流的航运价值得到凸显,这不可避免地会与山区大量截流灌溉的堰坝水利工程发生冲突。为了解决船筏过堰问题,协调农商之间的灌溉、航运纠纷,地方逐渐形成了夏秋闭堰、冬春开堰的开闭堰制度,以及向过往商贩征收过堰费的制度。这两项制度的确立,表明农商双方在过堰问题上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解决方案。然而,由于区域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动,围绕船筏过堰产生的纠纷并未完全消失。对此,地方官通常在仍循往例的行事原则下,在原有的制度框架内进行处理或微调,而非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在工程技术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地方社会很难从根源上摆脱过堰问题之困境。
关键词:
东南山区 灌溉 航运 纠纷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雪香
明中叶大量流民进入闽粤赣交界地区,一度造成当地社会秩序的失衡,但也促进了该地区的开发。山地的开垦,蓝靛、杉木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矿产的开采,新县的设置,奠定了这一地区行政区划和地域发展的格局。
关键词:
明中叶 流民 山区开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池再香 白慧 彭兴德 刘荣让 彭祖才 古德礼
在分析贵州省从江县椪柑气候适宜性的基础上,确定了椪柑生态气候主导指标,分析影响椪柑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子,依此对黔东南山区椪柑生产进行区划,同时比较不同种植区椪柑果实的品质。
关键词:
椪柑 气候适宜性 区划 黔东南山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正贞
在东南山场产权确认的历史过程中,契约和乡约族规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家权力的介入则可以说是这整个过程的背景,它还通过赋役和诉讼制度提供了确权的工具。一方面,国家把人们在山场中居住、生产的权利与他们的户籍身份相联系,部分山场也被作为“事产”编制入户籍和地籍;另一方面,民众在山场开发中报税报垦,在纠纷中诉诸官府裁断,并使用各种赋役文书作为确权凭据,用户籍地籍中的税亩分庄记录山场股份的分配。由此从制度到实践,山场确权与赋役制度捆绑在了一起。由于东南山区的快速开发,同一山场空间的产业形态和地籍类型都处于变化之中。田地山塘是赋税科则的分类概念,官府在争讼理处中对田、山产权认定的不同处置,也与它们在赋役系统中的不同地位有关。户籍和地籍作为国家控制和汲取资源的主要工具,是赋役制度下规定、控制民众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文书,当它们被用作确权时,也是在重申和强化这种控制关系,而不仅是证明产权的存在。
关键词:
山场 确权 户籍 地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义彬
位于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中国东南山区 ,面积广、人口多、农业基础较好。本文分析了该区的农业资源特征以及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和潜力 ,对比国内外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 ,提出适合本区的模式及农业现代化方向 ,并针对存在问题指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东南山区 农业资源 可持续利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志清 宋桂萍 孙保平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有关地区1957~1994年降水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年际降水变化具有周期性,变化周期为Tx=132个月,约11年.并在模型参数确定的基础上,建立了月降水量自回归-滑动预测模型,模型平均误差为3.62%.该模型可在同类地区应用.
关键词:
降雨特征 时间序列 预测模型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姚瑶
唐寅以其一生行藏和体悟所创作的诗歌,充分表现了其奋发情怀、生命情怀、失落情怀、及时行乐情怀、隐逸情怀和宗教情怀,呈现出独抒情怀的文学风貌。这一文学风貌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明中叶吴中独抒情怀之文学思潮的体现。此种文学思潮与前七子复古思潮差不多处于相同时段,却又相对独立于复古思潮而存在,它产生于明中叶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之下,代表人物众多,影响广泛而深远。
关键词:
唐寅 诗歌 独抒情怀 文学思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春梅 杨立中 贺玉龙
生态足迹模型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对全球范围、国家范围乃至区域和城市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测度的方法。文章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97-2006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均生态足迹由1997年的0.727 hm2增加至2006年的1.200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7年的1.003 hm2下降至2006年的0.879 hm2,同期的人均生态赤字由1997年的-0.277 hm2上升至2006年的0.321 hm2,表明该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由可持续状态向不可持续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雪雁 刘江华 王伟军 兰海霞 马平易 杜昱璇
增强贫困山区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不仅是新时期农村扶贫的现实需求,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论文从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及生计环境出发,建立了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陇南山区脱贫农户的入户调查资料,评估贫困山区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识别脱贫农户的生计障碍。研究发现:①从川坝河谷区、半山区到高山区,从早期脱贫到后期脱贫,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依次降低,且务工型与农工互补型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强于其他生计方式农户;②陇南山区生计不可持续脱贫农户比重达28.83%,高山区、传统务农型及后期脱贫户中生计不可持续农户比重较高,而川坝河谷区、农工互补型与务工型及早期脱贫户中该比重较低;③生计不可持续脱贫户均面临着多元生计障碍,其中近2/3的农户面临多维资本—环境阻滞型与多重要素阻滞型障碍;④针对生计不可持续脱贫农户面临的多元生计障碍,需分类实施多维生计干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伟军 赵雪雁 李花
生计空间作为农户生计实践的重要载体,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空间的优化与重构,不仅是实现其可持续生计的关键,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文章从生活、生产、社交、制度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搬迁农户生计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陇南山区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数据,评价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的改善效果,识别影响生计空间质量的关键障碍因子,揭示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安置初期,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改善效果一般,仅有约35%的农户认为生计空间改善效果较好;(2)从不同维度来看,易地扶贫搬迁对生活空间的改善效果最佳,社交空间次之,对制度空间和生产空间的改善效果相对较差;(3)耕作半径扩大、住房面积压缩、社区参与度降低、非农就业不足是制约搬迁农户生计空间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4)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具有双刃剑作用,既可促进生计空间向城镇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也可能致使生计空间向无序化、边缘化和原子化方向发展。最后,针对性提出构建可持续生计空间的优化路径与对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武英
有明中叶,中国哲学界出现了以程朱理学为主导,陈献章、湛若水、王阳明心理之学多元共生的局面。新旧理学冲突、角力、融通的张力,在江南巨郡常州留下了深远的历史印痕,常州学界出现了多种理学并存共生的景象。由常州地方官员和常州籍学者构成的精英群体,积极参与到理学的思考和实践活动中来,反映了明中叶常州理学的多元化样貌,启蒙、引领了常州理学的潮流,推动了常州理学朝向纵深发展,对明末东林理学及明清实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程朱理学 心理之学 常州理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锦花
正德四年(1509)之前闽中本色盐课制度在国家层面维持不变,而地方盐官征盐的策略则有多次调整。为解决制盐技术改进带来的食盐生产力提高,濒海人群矛盾加剧,以及盐场职役吞并、挪移盐课代办费等问题,福建官府先是改变向所有灶户征盐的操作,将灶户分为附海、依山两类,令前者为后者代纳盐课,再是由运司以收银发商购盐的方式完成征盐任务。闽中征盐策略如此灵活变通,与盐政运作方式、朝廷监督地方盐政技术手段有限等因素给予地方较大的征盐空间密切相关,也是福建相关官府在不影响利用盐课满足国家财政需求的前提下,面对盐政运作具体问题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的调整。考察官征盐策略,有助于深入掌握盐场的盐政运作及其演变逻辑,进一步厘清依山灶户、附海灶户等盐政基本概念,加深对明代盐场社会变迁的认识。
关键词:
明中叶 官征盐 盐课 制度运作 策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2006年4月,南山区委区政府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植树月”活动。这是南山建区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植树人最多的城区绿化行动,“植树成林、造福百姓、花栽满城、绿化南山”成为南山美丽的乐章。南山全民行动,叶民辉书记、刘庆生区长等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带头植树,各单位真抓实干,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市民群众踊跃参加,短短一个月,全区累计种植乔木20.8万株,藤本16.5万株,草皮6万平方米,总绿化面积约136万平方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德明
世界经贸发展趋势 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1996年全球经济可能将以8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1996年世界经济将在1995年3.8%增长率的基础上再上升0.4个百分点,达到4.2%,其中工业化国家1995年仍将保持3%的增幅,1996年略有回落至2.7%。1994年增长强劲的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经济,1995年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其中美国的增长率将从1994年的4.1%降至1995年的2.9%,1996年将进一步降至2%;而日本的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荆敏
目前,大连要扩大与世界、周边地区的交流,加快经济区域化、国际化进程,必须加快港口建设。为把大连建成枢纽港,确立其北方航运中心的地位,就必须争取国家的支持,并采取积极对策,使其在短期内有较大的发展。为此应在建立大交通体制、强化服务观念、增加货运量、广泛开发货源、争取自由港政策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关键词:
大连 北方航运中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