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6)
2023(11057)
2022(9484)
2021(9165)
2020(7879)
2019(18607)
2018(18219)
2017(33655)
2016(18825)
2015(22036)
2014(22002)
2013(22293)
2012(21491)
2011(19874)
2010(19887)
2009(18983)
2008(19384)
2007(17428)
2006(15326)
2005(14113)
作者
(60113)
(50419)
(50412)
(48221)
(31955)
(24452)
(22944)
(19882)
(19292)
(18071)
(17543)
(17177)
(16559)
(16394)
(16256)
(15715)
(15367)
(15023)
(14666)
(14637)
(12780)
(12704)
(12475)
(11533)
(11466)
(11350)
(11202)
(11185)
(10398)
(10313)
学科
(81784)
经济(81701)
管理(49276)
(45409)
方法(38041)
(35341)
企业(35341)
数学(33530)
数学方法(33145)
中国(25314)
(21786)
(21627)
(19130)
(17905)
贸易(17896)
(17486)
(15848)
业经(14728)
农业(14108)
地方(13885)
(13508)
(12888)
银行(12831)
(12653)
金融(12651)
环境(12385)
(12338)
理论(11183)
(10726)
财务(10698)
机构
大学(289194)
学院(281731)
(119851)
经济(117459)
研究(111458)
管理(99765)
中国(85568)
理学(84476)
理学院(83349)
管理学(81626)
管理学院(81108)
科学(71390)
(65710)
(60482)
(57749)
研究所(55323)
(53466)
中心(49205)
业大(46397)
农业(45672)
(43206)
北京(42989)
财经(42230)
(40012)
(38467)
(38140)
经济学(37987)
师范(37668)
科学院(34621)
经济学院(34243)
基金
项目(184502)
科学(142081)
基金(134201)
研究(127101)
(121871)
国家(120964)
科学基金(98963)
社会(78998)
社会科(74687)
社会科学(74658)
基金项目(69616)
(68152)
自然(65923)
自然科(64233)
自然科学(64204)
自然科学基金(63089)
(60432)
资助(57722)
教育(57705)
编号(49161)
重点(43382)
(41778)
成果(41489)
(40058)
科研(36488)
(36229)
计划(36066)
课题(35109)
中国(34994)
教育部(34514)
期刊
(132615)
经济(132615)
研究(85927)
中国(60820)
学报(56728)
(51106)
科学(48997)
大学(41242)
(41101)
学学(38556)
管理(35925)
农业(34604)
教育(28665)
(25389)
金融(25389)
技术(22362)
经济研究(21853)
财经(21682)
(20418)
(18888)
业经(18713)
问题(18283)
(17968)
国际(16683)
统计(16509)
世界(16197)
图书(16097)
资源(15698)
(15259)
技术经济(14212)
共检索到443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葛全胜  赵名茶  张雪芹  郑景云  孙惠南  张丕远  
论文对过去50年中国森林资源和降水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 以期在大尺度上寻找森林资源与降水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为: ①建国以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 ②过去50年全国、 林区、 非林区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 干旱化趋势明显; ③对建国后历次森林资源调查(清查)时段内降水差值(以百分数为单位)、 森林覆盖率(以相邻两次变化百分数为单位)变化关系的分析表明, 二者的统计关系并不显著, 即: 过去50年我国森林资源的变化对降水没有显著的影响; ④森林影响降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 该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需进一步实验验证与理论探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赖欣  范广洲  董一平  华维  刘雅星  郁珍艳  周定文  
以中国596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的夏季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近47a中国夏季降水长期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特征。采用面积加权平均法得到夏季全国和8个区的降水量、降水频率、降水强度序列。按小雨、中雨、大雨及暴雨降水强度分类,探讨了不同强度降水在我国降水变化中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总体夏季除降水频率呈减小趋势外,降水总量、降水强度都呈增加趋势;西北西部在8个区域中的变化相对显著。降水量的增加是小雨级别降水频率和中雨以上级别降水强度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东北、华北、西北东部降水减少主要是小雨降水频率减少的结果;长江中下游和华南降水量增加主要是大雨、暴雨降水频率和暴雨降水强度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煜星  
该文根据1950—2003年6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对中国森林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经过50多年的培育、保护和利用,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有了大幅度提高,森林面积比建国初增加约111.74%,但蓄积增加仅约17.4%.森林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工林面积和蓄积比重逐渐提高,面积比重由1964年的4.49%提高到2003年的33.77%;天然林面积和蓄积比重明显下降,但天然林蓄积仍占森林蓄积的主体,到2003年仍占89.65%;针叶树面积和蓄积比重由原来的70%以上逐步降低,现在针阔比接近1∶1,而且优势树种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红松、樟子松和华山松等优质用材林几乎采伐殆尽;森林结构低龄化,单位面积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春辉  
对2012年14个好书榜和2013年28个好书榜进行统计并筛选出入选次数较高的好书,然后从发布机构、榜单书籍、采购情况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概述好书榜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国风  房琬欣  
十多年来,国内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对中国居民财富的测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在此基础上采用官方发布的数据信息,基于各类资产所具有的特征对居民资产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估算,最终得到2001-2009年居民财富序列。在对序列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后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财富总量增长迅速,同时居民资产在结构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因素,最后提出优化居民资产结构以及促进居民财富向消费转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孙群力  
2011年初,教育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研究"课题组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18~65岁人口的居民收入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城市和农村、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等社会各阶层2010年的城镇个人收入以及农村家庭收入。从所回收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盈盈  肖杨  戴声佩  罗红霞  李玉萍  李茂芬  
【目的】为深入认识中国热区降水和气温的变化特征,探讨中国热区农业气候资源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方法】按照气候区划方法选取中国热区,利用1961—2015年76个气象站降水、气温资料,结合线性倾向率、距平与累积距平、Mann-Kendall检测、最小二乘法、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年际、年代气候变化特征。【结果】(1)55年来,中国热区年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线性倾向率为13.85 mm/10 a, 20世纪60年代为枯水期,20世纪90年代为丰水期,2002—2003年间降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2)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由东南向西北减少趋势,降水量增加明显的地区为海南岛,降水量减少明显的地区为云南。(3)热区年均温、年均最高温、年均最低温都呈上升趋势,增温速率分别为0.09、0.07、0.13℃/10 a, 1996—1997年间发生了由低温向高温的突变,1990—1999年气温呈增温趋势;(4)年均温、年均最高温、年均最低温高值区分布在雷州半岛,气温增加明显的地区为福建,气温减少明显的地区为云南西南部。(5)热区水热资源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广西、广东和海南岛,热区西部云南地区气候较为适宜。【结论】中国热区过去55年整体呈增湿增温趋势,是中国响应全球气温变暖的非显著地区,年均最低温是热区增温的主要贡献者。研究从时间、空间方面把握热区气候资源的现状与趋势,为热区农业资源区划、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研究提供基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媛  刘敏  周博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旱涝灾害比较突出,特别是水患,历来是威胁湖北的一大灾害,因此对降水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有很现实的意义。利用1961年以来全省65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为基础,根据气候特征和行政区划将湖北省进行区域划分,利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以揭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湖北省各区域的降水变化事实。结果表明:湖北省平均年降水量鄂西北最少,鄂东南最多,秋季降水量的减少和冬季降水量的增加最为显著;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中,鄂西北发生站次最多,江汉平原其次,鄂西南和鄂东南最少。该结论为湖北各区域的旱涝变化趋势预估、为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工作提供科学的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娜  岳天祥  王晨亮  
利用1951-2010年中国711个气象观测站的月降水资料,对多年季平均降水根据中国农业气候类型进行分区模拟。针对中国降水特点,首先分析了影响各分区降水的地理、地形因素及局部地形因素,利用多项式回归和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各分区降水进行了趋势拟合;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高精度曲面建模(HASM)方法,对各模拟区域去掉趋势后的残差进行迭代修正,并比较验证了模拟效果。同时,为保证HASM在边界附近的模拟精度,根据区域内站点间的距离,对每一分区设置一个缓冲区,将HASM实际插值区域扩展为缓冲区内的部分。模拟结果表明:HASM方法的模拟精度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内均比经典的插值方法模拟精度高。利用上述方法分析了同一季节各分区降水的分布特点,并模拟了不同季节内多年平均降水的空间分布状况,模拟结果符合我国降水的实际分布特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红  Paul Brunt  
本文以2000~2010年期间在11种国际权威旅游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中国旅游研究的196篇文献为样本,从年度载文量、文献作者国家和地区分布、作者单位、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国际学术界对中国旅游的关注增多,有关中国旅游的研究数量不断增加,但由于语言障碍、研究规范的缺失,以及在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上与国际旅游研究存在较大差异等原因,国内很多的研究成果仍然无法充分展现给外界,学术交流虽然有很大的增进,但仍然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斌  杨效生  张彪  刘某承  
利用1973-2003年间中国6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长期定位观测资料,建立中国森林生态系统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定量化方法,并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其动态变化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973-2003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变动范围为1.940~2.870万亿元.a-1,单位面积价值变动范围为1.936~2.028万元.hm-2.a-1。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前,中国的森林经营以木材利用为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减少,之后随着国家开始重视生态建设而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单位面积价值最大,之后开始下降,直到9...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曾红伟  李丽娟  张永萱  柳玉梅  
以2009年全国2203个气象台站累积降水数据为例,采取逐步抽稀方法,定量分析大样本的数据样本量、样本空间分布、以及不同空间插值方法对插值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在随机抽样中,总体而言,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随着插值样本量的减小而增加、相关系数递减,特别当抽样比<20%时,MAE、RMSE显著增加,R2显著减少;②以Thiessen多边形剖分的方式检验随机抽样、等间隔抽样、分区单站点控制面积约束抽样分布的均匀性,经交叉验证后知,样本空间分布对降水空间插值的结果影响比较复杂,并非越均匀越好;③对随机组中抽样比4%的数据和等间隔组,采用Kriging方法插值,插值结果优于IDW方法。以等间隔分布的(50%,50%)(、20%,80%)数据为例,采用IDW、Kriging方法,得到2009年全国降水空间分布图,降水空间分布规律与中国2009年实际降水量分布吻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洁  刘玉洁  潘韬  吴绍洪  谭清华  葛全胜  刘燕华  
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地表干湿状况影响研究,对揭示陆地表层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与变化规律以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6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我国降水与地表干湿状况时空格局;在此基础上,采用敏感性与贡献度分析,定量评估降水变化对干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50年间我国年降水量呈轻微增加趋势,其中,青藏高原(高原亚寒带、高原温带)、西北(中温带西部、暖温带西部)和南方地区(亚热带、热带)呈增加趋势,东北(寒温带、中温带东部)和华北地区(中温带中东部、暖温带东部)呈减少趋势。就地表干湿状况而言,华北和东北地区以干旱化趋势为主,西北、青藏高原及南方地区主要呈湿润化趋势。地表干湿状况对降水变化响应较为敏感(全国多年平均敏感系数:-1.13),干湿指数和降水呈负相关。内陆干旱地区降水对干湿状况变化的贡献高于湿润地区,局部地区降水贡献度超过6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平  
为合理地评价和经营森林资源,科学地进行广东省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监测,根据广东省林业厅发布的广东省森林资源情况公报数据,从森林资源面积、蓄积量、组成结构等方面总结分析了过去八年来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自2005以来广东省林业用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广东省政府及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实施一系列林业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工程,广东省有林地面积、生态公益林面积、以及活立木总蓄积不断增加,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生态安全保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姜雪梅  徐晋涛  
通过二类资源清查数据,对东北国有林区三个主要地区的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存在地区性差异,内蒙古和吉林的森林资源优于黑龙江国有林区,全局性的森林资源危机并不存在。国有森工企业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与天保工程实施等因素对国有森工企业走出资源危机有积极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