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8)
- 2023(12451)
- 2022(10836)
- 2021(10386)
- 2020(8736)
- 2019(19786)
- 2018(20069)
- 2017(38126)
- 2016(21006)
- 2015(23753)
- 2014(23130)
- 2013(22231)
- 2012(20200)
- 2011(18049)
- 2010(17954)
- 2009(16186)
- 2008(15541)
- 2007(13841)
- 2006(11845)
- 2005(10034)
- 学科
- 济(74407)
- 经济(74322)
- 管理(63544)
- 业(60311)
- 企(51232)
- 企业(51232)
- 方法(35691)
- 数学(30478)
- 数学方法(30133)
- 中国(21641)
- 农(20674)
- 技术(18757)
- 财(18721)
- 业经(17806)
- 学(15882)
- 理论(14955)
- 地方(14863)
- 农业(14267)
- 技术管理(13018)
- 制(12955)
- 教育(12897)
- 贸(12766)
- 贸易(12756)
- 和(12748)
- 易(12379)
- 务(12306)
- 财务(12246)
- 财务管理(12227)
- 企业财务(11626)
- 划(11316)
- 机构
- 大学(284632)
- 学院(280437)
- 管理(115935)
- 济(107130)
- 经济(104687)
- 理学(101452)
- 理学院(100375)
- 管理学(98608)
- 管理学院(98102)
- 研究(87819)
- 中国(63459)
- 京(59856)
- 科学(54860)
- 财(47935)
- 所(42102)
- 业大(41257)
- 范(40476)
- 江(40267)
- 师范(40170)
- 农(40159)
- 中心(40068)
- 财经(38913)
- 研究所(38574)
- 北京(37761)
- 经(35469)
- 州(33170)
- 院(32192)
- 师范大学(32143)
- 农业(31197)
- 经济学(31141)
- 基金
- 项目(197160)
- 科学(156469)
- 研究(148738)
- 基金(141825)
- 家(121744)
- 国家(120647)
- 科学基金(105476)
- 社会(92340)
- 社会科(87440)
- 社会科学(87419)
- 省(78335)
- 基金项目(76390)
- 教育(70551)
- 自然(68394)
- 自然科(66880)
- 自然科学(66867)
- 自然科学基金(65687)
- 划(65554)
- 编号(61909)
- 资助(57265)
- 成果(50891)
- 创(45075)
- 部(43460)
- 重点(43337)
- 课题(42801)
- 发(41305)
- 创新(41199)
- 项目编号(39001)
- 大学(38016)
- 教育部(37956)
- 期刊
- 济(112670)
- 经济(112670)
- 研究(82677)
- 中国(57765)
- 教育(44167)
- 管理(43409)
- 学报(41464)
- 科学(38942)
- 农(35521)
- 财(35412)
- 大学(32299)
- 学学(29304)
- 技术(25384)
- 农业(25176)
- 融(20584)
- 金融(20584)
- 业经(19023)
- 图书(18872)
- 财经(18377)
- 经济研究(17637)
- 科技(15825)
- 经(15633)
- 理论(14101)
- 技术经济(14056)
- 问题(14046)
- 业(13351)
- 实践(13086)
- 践(13086)
- 书馆(12589)
- 图书馆(12589)
共检索到402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欣 杨婧 杨河清
本研究基于现阶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发展情境,以及近些年来高校教师“过劳死”事件频发状况,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文献梳理,结合资源保存理论和自我损耗理论,利用927份全国高校教师的调研数据,深入探讨过劳氛围对高校教师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预测过劳氛围和过度劳动对高校教师创新行为的作用,并从人才制度政策、学校环境氛围、高校教师个体、家庭环境支持四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春英 万利
本文基于对服务行业350名员工的调查数据,探讨劳动关系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并验证其是否通过情绪劳动的中介作用对创新行为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资双赢氛围和员工参与氛围与表层行为和深层行为都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劳资对立氛围与员工的深层行为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员工的表层行为并未发现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劳资双赢氛围与员工参与氛围对创新行为都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劳资对立氛围与创新行为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深层行为在劳动关系氛围与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表层行为在劳动关系氛围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不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
劳动关系氛围 情绪劳动 创新行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崔勋 吴海艳
劳动关系氛围作为衡量企业劳资关系质量的重要标准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梳理国外劳动关系氛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了劳动关系氛围的概念与内涵、维度与测量、前因与结果变量等内容,并对当前的研究作了评价和展望。
关键词:
劳动关系氛围 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颜爱民 李姗姗
劳资关系氛围是一个组织内部环境所具有的典型特征,是组织成员对劳资双方行为、实践的直接或者间接地感知,可以通过组织成员的主观感受来进行测量并影响其行为;它为组织氛围和劳资关系系统、组织氛围与组织行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桥梁。劳资关系氛围研究对于组织和个人行为关系研究,以及更好地开展企业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绩效 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振刚 李云健 李娟娟
本研究从个体特质和组织环境感知两个视角对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知识分享意愿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对310名在职员工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知识分享意愿均会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正向的影响;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对知识分享意愿有着正向影响作用;知识分享意愿在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三银 刘洪 刘健
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在探索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然而至今为止还是没有一种有效且被广泛接受的结论。文章通过对341份来自于15家高科技公司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维度的组织创新氛围,即同事支持、主管支持和组织支持对员工的组织认同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与此同时,组织创新氛围还对员工的创新行为的发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这种作用除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正向作用以外,还会在组织认同的中介下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
关键词:
组织创新氛围 组织认同 员工创新行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凌茜 汪纯孝 韩小芸 刘义趁
作者在广州市的17个酒店和餐馆进行了一次实证研究,探讨组织的服务氛围和员工的情感性劳动行为对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的影响。多层次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组织的服务氛围、员工感知的交往公平性、自然表演和深层表演行为与服务质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面表演行为与服务质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服务氛围既直接影响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又调节员工感知的交往公平性、心理服务氛围和工作满意感对服务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服务氛围 情感性劳动 服务质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蔡惠如 李敏
已有的研究表明员工感知的主管支持对其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的影响,但劳动关系氛围是否会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应用社会交换和社会信息处理理论解析劳动关系氛围对主管支持感知与员工绩效之间关系的跨层次调节作用,并收集了94个工作小组的2 318个员工样本的嵌套数据检验假设。结果表明劳动关系氛围均能正向调节主管支持感知与员工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即劳动关系氛围越正面,主管支持感知对于员工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影响越强。最后,论文还对定量分析结果和管理启示进行了讨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迟冬梅 段升森 张玉明
和谐劳动关系氛围是指员工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对组织劳动关系和谐性的心理感知,有助于形成组织内部劳资双赢的局面,深刻影响员工行为和组织绩效。在近几年不确定性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本文主要关注和谐劳动关系氛围对组织成功应对非常态环境冲击所必需的韧性能力的影响。文章运用来自48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配对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和谐劳动关系氛围所带来的合作共享理念和融洽人际关系,能够从战略理解、战略认同和战略承诺三个方面帮助组织在逆境下更快更好地达成战略共识,从而使组织具备更强的应对环境冲击的韧性。此外,变革型领导可以在组织遭遇非常态环境时通过愿景激励更好地鼓舞士气,增强员工协同抵御外部冲击的使命感及从事创新活动的勇气和信心,因此能够强化和谐劳动关系氛围通过提升战略共识对组织韧性产生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较好地体现了和谐劳动关系所蕴含的巨大力量,进而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角度为企业提升组织韧性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迟冬梅 段升森 张玉明
和谐劳动关系氛围是指员工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对组织劳动关系和谐性的心理感知,有助于形成组织内部劳资双赢的局面,深刻影响员工行为和组织绩效。在近几年不确定性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本文主要关注和谐劳动关系氛围对组织成功应对非常态环境冲击所必需的韧性能力的影响。文章运用来自48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配对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和谐劳动关系氛围所带来的合作共享理念和融洽人际关系,能够从战略理解、战略认同和战略承诺三个方面帮助组织在逆境下更快更好地达成战略共识,从而使组织具备更强的应对环境冲击的韧性。此外,变革型领导可以在组织遭遇非常态环境时通过愿景激励更好地鼓舞士气,增强员工协同抵御外部冲击的使命感及从事创新活动的勇气和信心,因此能够强化和谐劳动关系氛围通过提升战略共识对组织韧性产生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较好地体现了和谐劳动关系所蕴含的巨大力量,进而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角度为企业提升组织韧性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丁贺 林新奇 徐洋洋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试图构建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创新自我效能感、创新意愿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模型。通过来自5家科研设计单位的214个样本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对创新自我效能感、创新意愿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员工创新行为不存在直接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意愿均中介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影响;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还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意愿的链式中介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赵建彬 景奉杰
现代营销的运行模式源于经济学的理论,该理论认为顾客与企业相互分离且独立,企业产品创新来自于企业本身,顾客是企业的外源体,被动地接受企业创造的产品。实际上,企业的产品创新不仅仅是企业内部行为,还需要借助外部顾客的创新行为,尤其在品牌社群出现以后,企业应该视顾客为内源体而不是外源体,顾客应该成为企业创新的源泉。品牌社群是让顾客成为企业创新源泉的一种有效方式。已有研究表明,在线品牌社群组织成员关系对创新行为有积极影响,但没有考察在线品牌社群组织本身的一些特征是否也会对顾客创新行为产生影响。以在线品牌社群组织氛围为起点,研究社群组织氛围对顾客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把社群氛围分为支持性氛围和控制性氛围,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茜 陈睿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全球最著名的研发机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例,分析了R&D团队中的领导行为与知识创新的关系以及团队创新氛围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根据SECI模型,探索了团队层面的R&D团队知识创新的结构维度,得到R&D团队领导行为、团队创新氛围与知识创新间关系的修正模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R&D团队中的领导行为对团队知识创新的影响部分是通过创新氛围实现的;社会情境在团队创新氛围与知识创新之间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R&D团队 领导行为 知识创新 创新氛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弘钰 于佳利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分析组织创新氛围、个人—组织匹配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对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氛围正向影响员工越轨创新行为,而创新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个人—组织匹配不仅正向调节组织创新氛围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组织创新氛围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越轨创新行为的间接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茜 陈睿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全球最著名的研发机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例,分析了R&D团队中的领导行为与知识创新的关系以及团队创新氛围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根据SECI模型,探索了团队层面的R&D团队知识创新的结构维度,得到R&D团队领导行为、团队创新氛围与知识创新间关系的修正模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R&D团队中的领导行为对团队知识创新的影响部分是通过创新氛围实现的;社会情境在团队创新氛围与知识创新之间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R&D团队 领导行为 知识创新 创新氛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