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59)
2023(5369)
2022(4587)
2021(4475)
2020(3791)
2019(8990)
2018(9263)
2017(17468)
2016(9861)
2015(11483)
2014(11541)
2013(10758)
2012(9606)
2011(8759)
2010(9351)
2009(8344)
2008(8304)
2007(7564)
2006(6465)
2005(5692)
作者
(26899)
(22474)
(22221)
(21281)
(14398)
(10669)
(10064)
(8800)
(8515)
(8182)
(7704)
(7534)
(7229)
(7092)
(6908)
(6863)
(6686)
(6537)
(6531)
(6346)
(5710)
(5684)
(5546)
(5139)
(5069)
(5062)
(5051)
(4991)
(4749)
(4402)
学科
(38038)
经济(38001)
管理(25257)
(23669)
方法(20743)
(20429)
企业(20429)
数学(17851)
数学方法(17328)
中国(12171)
理论(12056)
(9397)
(8242)
业经(8160)
教学(8089)
教育(7174)
(7129)
农业(6112)
(6008)
(5635)
(5613)
贸易(5609)
技术(5562)
地方(5520)
(5424)
学法(5381)
教学法(5381)
(5169)
(5077)
(5007)
机构
学院(136921)
大学(133694)
管理(51471)
(50841)
经济(49621)
理学(44639)
理学院(44186)
管理学(42892)
管理学院(42669)
研究(41817)
中国(29981)
(28451)
科学(26328)
(22943)
(20898)
(20519)
(19972)
业大(19837)
研究所(19116)
(19000)
中心(18836)
师范(18832)
技术(18504)
财经(18419)
北京(17960)
(16767)
(16642)
经济学(15766)
农业(15630)
职业(15359)
基金
项目(90716)
科学(71088)
研究(68249)
基金(62738)
(54124)
国家(53653)
科学基金(46526)
社会(40540)
(38283)
社会科(38240)
社会科学(38228)
教育(35620)
基金项目(32149)
(31694)
自然(30295)
编号(29927)
自然科(29658)
自然科学(29652)
自然科学基金(29068)
资助(27291)
成果(24310)
课题(22148)
重点(21056)
(19520)
(19490)
(18714)
(18209)
创新(17907)
项目编号(17834)
大学(17793)
期刊
(53697)
经济(53697)
研究(37671)
中国(30847)
教育(27566)
管理(20119)
学报(19839)
(18230)
科学(18060)
(17835)
技术(16928)
大学(15469)
学学(14318)
农业(12613)
职业(10203)
财经(9134)
(8874)
金融(8874)
业经(8853)
经济研究(8831)
统计(8691)
(7954)
(7912)
(7359)
决策(7182)
技术经济(6782)
问题(6598)
技术教育(6540)
职业技术(6540)
职业技术教育(6540)
共检索到197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旻  张雪莲  聂淑萍  
过剩产能职工再就业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关系到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成功与否、社会稳定和谐以及人民幸福生活。产能过剩职工是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受损群体",为其提供再就业技能培训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与理性诉求。因此,基于"补偿理念""由谁提供""培训什么"以及"如何开展"的逻辑提出再就业技能培训理论模型,即以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办好职工满意培训的发展观以及消除贫困、实现内生发展的目的观为指导,明确国家、市场与社会构成的培训联合主体,坚持保障型与发展型相结合的技能培训内容,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培训机制。为了解决再就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存在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内容单一、方向不明确、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构建"一体两翼"的再就业技能培训联合体,实行多主体协同治理;优化再就业技能培训过程,提升培训质量;健全并完善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加强再就业技能培训的制度与机制建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强  胡俊生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宇  陈锡荣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公共职业培训的对象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群体逐步扩大到本地被征地农民、本地和外来(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专业工种从针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10多个,增加到目前的面向城乡统筹就业的50多个专业工种。当前苏州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存在的问题一是培训对象文化水平偏低,寻找就业机会少。据调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  刘洋  
本文基于政府视角,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导实践为基础,明确了当代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定位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在再就业培训领域强调政府的有限责任和主导定位,通过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其统筹作用,满足和保障公民的培训需求。在明确定位的前提下,不断适应中国现阶段再就业培训的发展需要,提出进一步健全中国再就业培训运行机制,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时积极完善外部环境保障,充分发挥政府的再就业培训职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柏帅蛟  井润田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构建了一个三阶调节模型,在个体层次上探讨了技能培训与情感承诺的关系。结果表明:技能培训对情感承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正向影响受到用工形式(正式工和非正式工)与年龄交互项的调节:在低年龄群体中,技能培训对正式员工的情感承诺具有更强的正向效应;在高年龄群体中,技能培训与情感承诺的关系没有受到用工形式的调节。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姚平  
新员工培训是传播企业价值观和核心理念的基础步骤,在引导新员工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融入工作团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航天某院为例,阐述高科技企业在发展战略引导下,如何思考和构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新员工培训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静  陈英梅  刘洪顺  
容员工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是培训需求的评估。我们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循环评估模型、任务—绩效评估模型和前瞻性评估模型,这三个模型各有其适用范围和优势,企业可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模型进行有效的员工培训需求评估,以便使培训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小建  张永麟  
就业培训再就业工程的重要措施上海市再就业培训工作的调查张小建张永麟元月21—22日,我们对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特别是再就业培训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先后深入到上海就业训练中心、黄浦区和南市区劳动力市场、职业介绍中心、第二高级技工学校、百帮劳动服务中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曼  李锐  喻良涛  
对就业支出进行绩效评估,是梳理优化就业政策、科学分配就业支出和监管强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借鉴国际经验,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培训项目绩效评估方法。该方法在Rubin因果模型分析框架下,以人力资本投资和微观计量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克服了绩效评估中的自选择问题,并可实务操作。本文利用该方法对我国部分地区的就业培训项目绩效进行评估,并提出就业和就业支出分配的优化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晓军  陈浩  
文章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为基础,建立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投资决策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以武汉市的抽样调研数据为依据,对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相关成本收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参加就业培训后的收益是影响农民工就业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采用交叉表和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工就业培训决策的个人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打工年限等个人特征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民工就业培训意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春昕  
我国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免费技能培训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不足,本文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再就业培训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上海的再就业工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3年底至1996年6月)主要特征是:在企业内部挖渠开源,千方百计安置富余职工。第二阶段(1996年7月至1997年7月)主要特征是:进行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试点,实施在政府和社会的资助下,通过行业托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