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2)
- 2023(7362)
- 2022(6145)
- 2021(5545)
- 2020(4725)
- 2019(10347)
- 2018(10449)
- 2017(20569)
- 2016(10601)
- 2015(11958)
- 2014(11612)
- 2013(11823)
- 2012(11480)
- 2011(10711)
- 2010(11167)
- 2009(10856)
- 2008(10505)
- 2007(9708)
- 2006(9071)
- 2005(8408)
- 学科
- 济(70115)
- 经济(70072)
- 管理(34481)
- 业(30428)
- 企(24405)
- 企业(24405)
- 方法(21821)
- 数学(19552)
- 数学方法(19463)
- 中国(18958)
- 地方(17092)
- 技术(12803)
- 地方经济(12685)
- 农(12653)
- 制(12521)
- 业经(12450)
- 财(11570)
- 银(11219)
- 银行(11209)
- 行(10901)
- 学(10368)
- 融(10319)
- 金融(10319)
- 贸(10019)
- 贸易(10007)
- 易(9680)
- 技术管理(9397)
- 体(8900)
- 环境(8857)
- 农业(8172)
- 机构
- 大学(166168)
- 学院(165172)
- 济(86682)
- 经济(85204)
- 管理(61568)
- 研究(59598)
- 理学(51611)
- 理学院(51079)
- 管理学(50540)
- 管理学院(50208)
- 中国(47601)
- 财(40087)
- 京(34576)
- 财经(31092)
- 科学(30545)
- 所(29328)
- 经济学(29180)
- 经(28015)
- 经济学院(26061)
- 研究所(25876)
- 中心(25665)
- 江(24883)
- 北京(22776)
- 财经大学(22770)
- 院(20993)
- 范(20044)
- 师范(19939)
- 州(19836)
- 农(18887)
- 商学(17887)
- 基金
- 项目(95170)
- 科学(75790)
- 研究(73836)
- 基金(69513)
- 家(58718)
- 国家(58258)
- 社会(50839)
- 科学基金(49868)
- 社会科(48394)
- 社会科学(48381)
- 省(36081)
- 基金项目(35877)
- 教育(32457)
- 划(29511)
- 编号(28694)
- 资助(27926)
- 自然(27550)
- 自然科(26893)
- 自然科学(26884)
- 自然科学基金(26408)
- 成果(24251)
- 发(22747)
- 创(22110)
- 国家社会(21952)
- 部(21916)
- 重点(21186)
- 创新(21072)
- 课题(20213)
- 发展(19617)
- 教育部(19530)
共检索到269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华杰 沈文良
过剩: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陈华杰沈文良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长期困扰我国社会的商品短缺现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商品销路不畅,大量积压,企业开工不足,经济效益下降。这就清楚地表明,经常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过剩问题在我国出现了。为此,本文对过剩现象...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伟
我国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年宣布退出全面反危机的扩张政策,之后,我国宏观经济进入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新矛盾与新挑战,具体表现为宏观三期叠加矛盾、微观三大结构性矛盾、国内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国际修昔底德陷阱挑战。其中,宏观为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反危机之后的消化期三期叠加,微观为实体经济内部供给和需求、实体经济和金融货币、房地产部门发展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之间的三大结构性矛盾。同时,我国经济出现"滞涨"的可能性增大,较长时间内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和经济"下行"双重风险并存的局面。为应对我国经济面临的新矛盾和新挑战,国家明确"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并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特别地,国家放弃货币供应量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同步,以应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鸿儒
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全国机构十周年了。我作为复建后的第一批领导班子成员,回顾十年来的变化,感触很多,不能——论及,只想讲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面对新的挑战,即如何在整顿经济中,通过深化改革,治理通货膨胀。这是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转折,关系到改革的成败、经济的稳定。我们要想在面临的挑战中能够取得主动权,必须做到情况明,预测准,政策措施得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傅春寰
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由于泡沫经济崩溃造成的后遗症和"平成萧条"的旷日持久,面临的问题既复杂又深刻。围绕经济结构的调整,面临四方面的挑战,它们决心通过迎战促使经济走向繁荣,也为日本进入21世纪,维持高龄、少于社会的活性化创造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黎东升 曾靖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粮食安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基础",具有"四位一体"的特征,即产品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贸易安全,同时也面临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粮食的自主性存在一定风险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在深度分析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基础上,提出了在高起点上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水平,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粮食安全 挑战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诚
正如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 ,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面临转型的重要关口一样 ,中国的宏观经济理论也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宏观态势分析中两个不同思路即规范性宏观分析思路和宏观问题感受性分析思路的比较 ,发现规范性宏观分析虽然权威和简明 ,但是在诊断中国宏观问题时缺乏准确性 ;宏观问题感受性分析虽然准确全面 ,但是缺乏学术性提炼。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为了承担起向宏观调控政策提供思想基础这一基本任务 ,必须寻找宏观经济中真正具有典型化的事实 ,分析这些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宏观经济走向的影响 ,进而重新梳理中国宏观经济关系 ,重建中国的宏观经济分析理论体系。
关键词:
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调控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华荣 罗大庆
标准的实际经济周期(Real Business Cycle,RBC)理论认为,经济周期主要是由周期性发生的、变化不定的技术冲击所造成的。但是,RBC理论的这一核心观点,一直以来都受到来自各方的置疑和挑战。其焦点曾经一度集中于:对代表技术冲击程度的"索洛残差"的估计表明,如果RBC理论成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Stephen Roach
非常荣幸能够在此发言,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这样的研讨会。这是一个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研讨会。这里所有的发言人都是非常著名的,感谢主办者给我这样的机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施建军 夏传信 赵青霞 卢林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取得了新成效,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在多边贸易体制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通",需要在借鉴成功的国际开放型经济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延展开放布局、创新开放路径、整合开放资源,有层次有步骤地创新开放格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夏兴园 赵明岚
我国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成本、教育、国际竞争等方面的挑战。通过分析这些挑战因素的程度和边界,以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表现出的特点,明确这些约束经济增长的瓶颈,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 生产要素成本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郑宇劼
本文分析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指出,目前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发达国家纷纷将对低碳经济投资作为刺激经济的主要抓手,低碳经济将是未来40年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有鉴于此,本文建议,应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国家战略,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国际谈判和有关国际标准的制订中。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一鸣
一、2013年面临的外部环境。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较2012年将有所好转,美国经济有可能转暖,欧洲经济有望走出"停滞"状态,新兴经济体增势也将好于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高于2012年。但全球经济仍将延续低速增长态势,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1.美国"财政悬崖"仍存隐忧。美国虽然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曹庭珠 刘起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纪玉山
网络经济是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崭新经济现象,表现为经济生活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生产者、消费者、金融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等主体经济行为,都同信息网络密切相关,不仅要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经济信息,依靠网络进行预测和决策,而且许多交易行为直接在信息网络上进行。特别是在国际互联网络开通以来,网络经济活动的发展势头之猛,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全世界到底有多少用户在使用互联网络?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权威机构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道根
经历20年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增长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态消失,中国步入相对过剩经济阶段,无疑是最醒目、最重大的变化,伴随着相对过剩经济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的背景与流程、体制与发展的主要矛盾,与短缺经济阶段相比已发生显著变化,发展战略与宏观政策面临一次大调整、新选择
关键词:
相对过剩经济,中国,挑战,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