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8)
- 2023(10444)
- 2022(9267)
- 2021(8839)
- 2020(7373)
- 2019(17079)
- 2018(17232)
- 2017(32879)
- 2016(18266)
- 2015(20617)
- 2014(20900)
- 2013(20341)
- 2012(18571)
- 2011(16634)
- 2010(16429)
- 2009(14959)
- 2008(14256)
- 2007(12276)
- 2006(10619)
- 2005(9055)
- 学科
- 济(66507)
- 经济(66421)
- 管理(50849)
- 业(46502)
- 企(39008)
- 企业(39008)
- 方法(31431)
- 数学(26907)
- 数学方法(26596)
- 农(18269)
- 中国(17712)
- 学(17505)
- 财(16669)
- 业经(14837)
- 地方(14092)
- 制(13199)
- 理论(13028)
- 农业(11958)
- 和(11644)
- 贸(11023)
- 贸易(11019)
- 教育(10840)
- 技术(10761)
- 易(10667)
- 环境(10646)
- 务(10516)
- 财务(10446)
- 财务管理(10427)
- 银(10227)
- 体(10195)
- 机构
- 大学(253492)
- 学院(251869)
- 管理(100811)
- 济(92085)
- 经济(89803)
- 理学(87777)
- 理学院(86764)
- 管理学(85205)
- 管理学院(84763)
- 研究(84583)
- 中国(60618)
- 科学(55669)
- 京(54737)
- 农(44301)
- 所(43153)
- 财(41823)
- 业大(41033)
- 研究所(39774)
- 中心(37766)
- 江(36221)
- 农业(34989)
- 北京(34343)
- 范(34071)
- 财经(33815)
- 师范(33684)
- 院(30985)
- 经(30738)
- 州(29618)
- 技术(29024)
- 师范大学(27196)
- 基金
- 项目(179332)
- 科学(139421)
- 研究(130473)
- 基金(128176)
- 家(112374)
- 国家(111413)
- 科学基金(94798)
- 社会(78736)
- 社会科(74325)
- 社会科学(74304)
- 省(71149)
- 基金项目(68739)
- 自然(63274)
- 自然科(61752)
- 自然科学(61737)
- 自然科学基金(60583)
- 划(60051)
- 教育(59948)
- 编号(54268)
- 资助(52624)
- 成果(44329)
- 重点(39790)
- 部(38731)
- 发(37620)
- 课题(37538)
- 创(37191)
- 创新(34599)
- 科研(34515)
- 项目编号(33555)
- 计划(33095)
共检索到358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明辉 林尤洞 梁世平 袁爱华 孙富林
迁粉蝶(Catopsilia pomana F.),又名铁刀木粉蝶,是铁刀木、腊肠树、愈疮木等热带林木的食叶害虫。虫情严重时,树木仅留下秃枝光杆。在海南省,该虫一年发生13~14代,终年危害。在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省(区)也有分布。1990年,在海南尖峰岭热带林业研究所试验站树木园采到迁粉蝶幼虫自然罹病死亡虫尸,从中分离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本
关键词:
迁粉蝶 菜粉蝶 核型多角体病毒 交叉感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发仁 王怀宽 季敏
从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tsingtauica Mell)的幼虫中分离到(?)株核型多角体病毒,其多角体的平面图象多为六边形和近圆形,直径0.6~2.0μm,病毒粒子杆状,两端圆滑,大小约50nm×320nm.室内和田间试验表明,该株病毒对豆天蛾幼虫有比较强的致病力.对三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1.4×10~(4.8)个多角体/ml,y=3.24+0.54x.田间防治效果可达70%左右,与苏云金杆菌制剂或其他害虫病毒制剂混用,防治效果达90%以上,好于常用化学农药氧化乐果,且残效作用较长.该病毒对家蚕、柞蚕和瓢虫无致病作用.
关键词:
大豆 豆天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防冶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顺立 李友恭 尤华明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是柏木的一种重要害虫。1988年笔者在福建南平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时,发现蜀柏毒蛾幼虫自然罹病死亡,经鉴定其病原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该病毒尚未见报道,现将其分离、电镜观察、生物活性测定等报道如下。
关键词:
核型多角体病毒 蜀柏毒蛾 生物测定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洪柱 陈倩 田会鹏 梁晓梅
试验研究了饲毒龄期、饲毒浓度对舞毒蛾存活、幼虫体质量、虫尸质量和含毒量的影响以及饲毒时间对舞毒蛾含毒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毒龄期和饲毒浓度对幼虫存活率和体质量增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饲毒龄期越小、饲毒浓度越高,死亡时间越早,死亡率越高,体质量增长越缓慢;而且饲毒时龄期越小、饲毒浓度越高,虫尸质量也越小,其含毒量也越低。饲毒时间与含毒量成抛物线型,饲毒时间过短或过长,体内含毒量均较低。由于5龄幼虫饲毒后有78%以上个体发育至蛹期,不发生死亡现象,因此,室内增殖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时,应选取4龄初幼虫喂饲1.0×106PIB·mL-1病毒为宜,接毒10 d后开始收集饲毒幼虫。
关键词:
舞毒蛾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增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燕 王贵成
昆虫病毒是一种很好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异性强,致病力高,安全、不污染环境。目前国外已有30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进行了登记、注册、生产和应用[1]。然而如何解决病毒的增殖技术和降低生产成本,是病毒商品化生产的重要问题。虽然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病毒杀虫剂的研究...
关键词:
杨尺蠖 核型多角体病毒 增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辑 周国英 朱积余
昆虫病毒是专性侵染节肢动物的一类微生物,包括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痘病毒、虹彩病毒等很多类群。核型多角体病毒属于杆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核型多角体病毒属(Nucleopolyhedrovirus),是昆虫病毒中最大的类群。它能够专一性地侵染并杀死一种或者几种农林害虫,并且对害虫天敌、环境、人畜无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绿色生物农药。本文总结了获得全基因组序列的核型多角体病毒,综述了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基因组主要功能基因(RNA转录相关基因、DNA复制相关基因、结构相关基因)及其他基因,并对核型多角体病毒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孟祥坤 贡成良 薛仁宇 曹广力 朱越雄
【目的】研究杆状病毒lef-3基因的起源与进化,从分子水平明确病毒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通过常规PCR方法获得小菜粉蝶颗粒体病毒晚期基因表达调控因子lef-3的基因片段,克隆后测序,然后利用软件对lef-3及编码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克隆得到的PiraGVlef-3基因ORF序列中存在4个突变位点,但氨基酸性质未发生改变,推导PiraGV LEF-3蛋白含399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3.99kD;通过高级结构预测及其编码序列与其它杆状病毒的LEF-3同源性比对表明,该基因可能编码单链DNA结合蛋白;BLAST比对发现lef-3基因只存在于鳞翅目昆虫为宿主的杆状病毒基因组;进化分析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永安 仲国立 侯玉霞 贡玉梅 曲良建 王玉珠
根据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多角体蛋白基因建立了PCR检测方法,在茶尺蠖子代卵和蛹内检测到EoNPV存在,灵敏度达到1 fg,此方法可用于田间施用EoNPV后茶尺蠖种群带毒检测。PCR方法由于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重复性好等优点,值得应用。利用EoNPV感染茶尺蠖2龄幼虫,幼虫对EoNPV的敏感性很高,测得LC50为2.2×104PIB.mL-l,EoNPV感染浓度越高,则幼虫死亡越快,幼虫死亡时间与感染浓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
EoNPV 茶尺蠖 PCR检测 生物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川 张永安 王玉珠 曲良建 林思诚 柯沛强
油桐尺蠖(Buzura suppressartia Guenee)又称油桐尺蛾、大尺蠖,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主要危害茶、油桐、柑桔、杨梅、桉树等多种植物,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国外在孟加拉西部以及印度地区有分布。目前对其采取的治理方法主要为化学农药防治,虽能起到一定的防效,却带来了污染环境,伤害天敌,生态环境平衡失调,降低茶叶、柑橘、杨梅等质量的严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贵成 于在林 吴燕
应用AciNPV杀虫剂防治杨尺蠖,在地面或空中使用高容量、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洒,均能引起病毒流行病的发生。应用当年,杨尺蠖的种群密度可降低85%~96%。喷洒剂量地面最适为3.0×1011~6.0×1011PIB/hm2,不能低于2.03×1011PIB/hm2;飞机超低容量为3.75×101PIB/hm2,不能低于1.88×1011PIB/hm2。隔带喷洒可降低飞行作业费63.8%。防治适期以1~2龄幼虫占85%左右为最好。防治3~4龄幼虫应加大用量1倍,但保叶效果极差。喷洒时间在16:00以后为好,可避免阳光对病毒的影响。
关键词:
杨尺蠖,AciNPV杀虫剂,防治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陶婧 韩崇选 张永安 王玉珠 曲良建 王青华
根据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MNPV)的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gt)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成功建立了LdMNPV的PCR检测技术体系,其对LdMNPV基因组的灵敏度可达到1 fg.mL-1。应用该技术体系从舞毒蛾带毒幼虫、卵、蛹的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片段,证明了这一技术的可行性。对不同浓度的多角体悬液的扩增结果显示:其检测最低量为5 OBs·mL-1。形态学研究表明:从内蒙舞毒蛾体内分离到的LdMNPV中,少数表面有凹陷的孔洞,病毒粒子从这些孔洞中游离出来,这也阐明了此技术能够从多角体悬液中扩增出目的片段的原因。在将来LdMNPV的检测中,可用虫体进行研磨过滤离心得到的组织液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薛建杰 曲良建 王玉珠 张永安 唐明 杨唯一
Hyphantria cuea nucleopolyhedrovirus(HcNPV) and several other nucleopolyhedrosis was extracted by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and purified with sucrose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method.Polyhedrin was gotten and analysed by SDS-PAGE.It indicated that most of those proteins had 32 KD protein band,and wi...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毛迎新 刘明炎 龚自明 张忠信 谭荣荣
运用PCR技术扩增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EcobNPV-AH)和湖北分离株(EcobNPV-HB)的同源重复序列2(hr2),并对湖北分离株的hr2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hr2扩增产物为2条DNA片段,大小约1300bp和1800bp,湖北分离株的hr2扩增产物为1条DNA片段,大小约1800bp,由基因型组成判断,EcobNPV-HB是新的地区分离株,其hr2全长1761个核苷酸,GC含量21.7%,编码540个氨基酸,具有重复性回文序列,较GenBank中登录的EcobNPV-AH的hr2多362个核苷酸.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燕 王贵成 杨珍 张卓然 马耀
僧夜蛾上一株新的核型多角体病毒吴燕王贵成杨珍张卓然马耀关键词僧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僧夜蛾(LeiometoponsimyridesStaudinger)又称白刺夜蛾。分布于我国内蒙、甘肃、宁夏、新疆等半干旱地区。主要危害白刺(Nitrariaspp...
关键词:
僧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文亮 周建华 郭亨孝 刘应高
Bioassay of PoNPV+1%VBL,PoNPV+12.5 μL·L-1 Chlorbenzuron,PoNPV+15 μL·L-1 Trichlorphon was conducted on 2-instar larvae of Parocneria orientia in lab.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VBL,12.5 μL·L-1 Chlorbenzuron,15 μL·L-1 Trichlorphon had better synergistic effect.Spraying of PoNPV+1%VBL,PoNPV+12.5 μL·L-1 C...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