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8)
- 2023(11450)
- 2022(9901)
- 2021(9255)
- 2020(8197)
- 2019(19181)
- 2018(18971)
- 2017(36648)
- 2016(19790)
- 2015(22644)
- 2014(22738)
- 2013(22455)
- 2012(20797)
- 2011(18764)
- 2010(18433)
- 2009(17077)
- 2008(16834)
- 2007(15023)
- 2006(12702)
- 2005(11245)
- 学科
- 济(81018)
- 经济(80901)
- 管理(56776)
- 业(55063)
- 企(44673)
- 企业(44673)
- 方法(41757)
- 数学(37347)
- 数学方法(36843)
- 财(23545)
- 农(22407)
- 中国(19814)
- 学(17871)
- 制(16200)
- 业经(16022)
- 农业(14929)
- 贸(14889)
- 贸易(14886)
- 地方(14537)
- 易(14486)
- 务(13807)
- 财务(13752)
- 财务管理(13713)
- 企业财务(13010)
- 和(12225)
- 理论(12155)
- 银(11959)
- 银行(11909)
- 融(11611)
- 金融(11606)
- 机构
- 大学(287957)
- 学院(284984)
- 济(115991)
- 经济(113654)
- 管理(110151)
- 理学(95785)
- 理学院(94722)
- 研究(94603)
- 管理学(92839)
- 管理学院(92324)
- 中国(70418)
- 科学(60003)
- 京(59983)
- 财(53266)
- 农(52769)
- 所(48363)
- 业大(46361)
- 中心(44775)
- 研究所(44228)
- 财经(42735)
- 江(42179)
- 农业(42000)
- 经(38843)
- 北京(37023)
- 经济学(36349)
- 范(35987)
- 师范(35500)
- 院(34088)
- 州(33058)
- 经济学院(32946)
- 基金
- 项目(196854)
- 科学(154115)
- 基金(144193)
- 研究(138232)
- 家(127618)
- 国家(126577)
- 科学基金(107685)
- 社会(87427)
- 社会科(82756)
- 社会科学(82730)
- 省(76664)
- 基金项目(76274)
- 自然(72133)
- 自然科(70475)
- 自然科学(70446)
- 自然科学基金(69190)
- 划(65545)
- 教育(64699)
- 资助(59959)
- 编号(55001)
- 重点(44845)
- 成果(44403)
- 部(44098)
- 发(41392)
- 创(40670)
- 科研(39031)
- 创新(38152)
- 课题(37792)
- 计划(37581)
- 教育部(37545)
共检索到406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东虹
基于迁移距离和迁移方式的双重维度,分析了迁移的幸福效用。结果显示:迁移距离越近,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越高;举家迁移在幸福效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举家跨县迁移是最有利的迁移模式;迁移的幸福效应存在明显的性别和户籍差异。从效用增长的角度来看,促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是一个较为恰当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迁移 幸福效用 迁移距离 迁移方式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祝仲坤 陶建平 冷晨昕
文章结合2012年度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迁移行为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省内迁移,跨省迁移对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负面影响;同样,相比于家庭化迁移,孤身外出也会显著弱化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在加入其他解释变量、控制地区效应,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处理效应模型纠正选择性偏误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社会交往是迁移行为影响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渠道,之所以跨省迁移、孤身外出的农民工主观幸福感偏低,很可能是因为面临着社会交往的困境,社会网络局限、社区参与不足。
关键词:
农民工 主观幸福感 迁移行为 社会交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
距离是阻抗人口迁移的重要地理因素。一般地说,随着距离的增大,人口迁移量趋向减少。但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地域层次的人口迁移,由于所受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差异,距离因素影响的大小将有所不同。本文拟对上海省际人口迁移与距离影响的关系进行探讨。具体地说,即从迁入与迁出两个方面,分析距离因素对上海省际不同地域层次人口迁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向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大,跨省流动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升,虽然关于流动人口省际迁移的研究较多,但是针对省际迁移距离的研究则不多见。文章利用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人均迁移距离及其省际差异,研究发现:2000~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省际人均迁移距离有所增加,2000年人均迁移距离为980.51千米,2010年为994.82千米;人均迁移距离变动存在区域差异性,迁移距离增加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西部,而迁移距离降低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人均迁移距离存在性别差异性,女性更加倾向于近距离迁移,2010年男性的人均迁移距离为1000.75千米,女性则为987.01千米,迁移距离的性别差异在不断缩小。同时,文章还从经济因素、年龄结构和迁移规模3个方面探讨了流动人口省际迁移距离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省际迁移 迁移距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长春 李大方 张军国
【目的】为解决光照、背景和拍摄尺度等复杂因素对野生动物图像识别准确性的影响。【方法】以野外红外触发相机采集的野生动物图像为对象:1)利用ENA24和NACTI两个公开的野生动物数据集构建包含不相交领域数据集S1和S2,共11个动物类别,包含25 591幅图像;2)针对领域偏移问题,采用ResNet50网络作为特征提取模块构建领域对抗网络,有效减轻了领域偏移;3)引入Wasserstein距离和相关对齐的表征学习网络,建立了基于Wasserstein距离和相关对齐的迁移学习网络,用于特征提取和识别,挖掘迁移性的特征。【结果】采用平均准确率作为评价指标,ResNet50、DDC、DCORAL、DAN、DANN、CDAN、HAN和JTN这8个模型在11种野生动物上的识别表现分别为48.4%、51.6%、49.6%、52.6%、45.2%、50.9%、54.6%和53.5%;在改进残差模块的ResNet50基础上,并引入Wasserstein距离和相关对齐的表征学习网络后,与现有最佳方法相比,11种(类)野生动物的平均准确率提高了2.7%。【结论】基于Wasserstein距离和相关对齐的迁移学习方法在野生动物识别方面的平均准确率达到57.3%;引入Wasserstein距离和相关对齐的表征学习可有效提高野生动物识别模型的准确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课题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流动性不断增强。本文根据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调查数据,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的空间距离变化以及农村劳动力省际迁移来源地和目的地变化及特征。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迁移距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邓杏华
壮语属壮傣语族壮侗语支,与汉语、英语相比,在元音发音、辅音发音以及声母、韵母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因而以壮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和英语时往往会受到这些语言迁移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民族地区高校教学中,教师应在语音迁移和语言距离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对比类型上接近的语言间的共性与差异,帮助学习者提高语际语言意识,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多语学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文娟 刘瑞平
本文运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城市迁移老年人和非迁移老年人的群体特征差异,并对迁移老年人的社会隔离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Logistic模型对两类人群家庭隔离、朋友隔离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影响迁移老年人和非迁移老年人家庭隔离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居住安排和健在女儿数量,而影响这两个群体朋友隔离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生活自理能力和受教育水平。此外,宗教信仰对城市迁移老年人的家庭隔离具有抑制作用,而社区类型对城市非迁移老年人的家庭隔离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晞
我国人口迁移分析程人口迁移、流动是指人口在空间的移动。人口迁移、流动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人口迁移、流动的加剧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它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由于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影响很大,同时人口省际迁移是平衡地区生;"力布局的重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骆克任,马振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人口迁移数量将日益增加。加强研究分析我国国际人口迁移状况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上海作为我国沿海的特大城市,又是我国人口国际迁移的重要进出地,加上我国社会经济变动和出入境政策法规的基本一致性,使得上海市的国际迁移变迁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国际迁移的变动情况。本文根据上海出入境登记数据等资料,对上海的国际迁移变迁状况,从公民出境和外国人入境两个主要方面对人口特征进行简要的统计分析,以展现上海市的国际迁移变迁史及其成因与规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肖丽 景再方
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农民工的实证调查数据进行回归,研究农民工的迁移距离与职业类型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农民工的职业类型与迁移距离显著相关,随着农民工职业类型的上升,迁移距离增加;超过一半的农民工选择近距离迁移,长距离迁移的农民工比例较小,但职业类型较高;具有某些专长、能够从事更高收入职业的农民工为了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而更有可能长距离迁移;男性农民工比女性迁移距离更远;有两个孩子的农民工比其他农民工的迁移距离更远。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类型 迁移距离 回归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金凤 魏后凯
农民工永久迁移决策更多地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方言作为地域文化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方言距离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本文以落户意愿作为农民工制度性永久迁移意愿的指标,以定居意愿作为农民工事实性永久迁移意愿的指标,研究发现,方言距离无论对农民工制度性永久迁移意愿还是对农民工事实性永久迁移意愿都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方言距离通过阻碍农民工在流入地区的经济整合、社会参与、文化适应、身份认同4个层面的社会融入,降低其永久迁移意愿。异质性检验表明,随着学历增加,方言距离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负向作用逐渐减弱;方言距离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方言距离主要影响跨省流动农民工的永久迁移意愿。本文的政策启示是,推动就近就地城镇化可以避免方言距离在农民工永久迁移过程中带来的社会融入问题。
关键词:
方言距离 社会融入 农民工 永久迁移意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丽霞 林志斌 李小云
本文以宁夏西吉县和云南沧源县的自愿移民为例,分析搬迁农户的特征和原居地的发展情况,发现自愿移民中目标瞄准偏离的现象同样存在: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社区和同一社区中相对比较富裕的农户获得了搬迁,并在安置地生产和生活得到了发展,原居地的居民生活状况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文章还从农户生计特点和政府行为特点两个层面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关键词:
自愿移民 目标瞄准 生计 干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玉洁 唐震 李倩
在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个人迁移和家庭迁移已经成为两种主要的迁移模式。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外出务工农民的实地问卷调查,对这两种模式转移的农民家庭人口、资源、经济特征和个人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试图揭示两种迁移模式下农民的状态差异。
关键词:
迁移模式 个人迁移 家庭迁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友苏
人口迁移研究和人口生育率、死亡率的研究,构成人口学研究的三大课题。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活动与城市化过程更是有关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迁移活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家庭及个人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口迁移活动可以改变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从而影响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