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5)
2023(15330)
2022(13266)
2021(12324)
2020(10144)
2019(23312)
2018(23375)
2017(44706)
2016(24024)
2015(27092)
2014(27245)
2013(27226)
2012(25372)
2011(23227)
2010(23574)
2009(21650)
2008(20929)
2007(18423)
2006(16618)
2005(15136)
作者
(71150)
(59269)
(58831)
(55906)
(37749)
(28415)
(26734)
(23343)
(22507)
(21371)
(20177)
(20052)
(19067)
(18989)
(18249)
(18156)
(17470)
(17159)
(16943)
(16827)
(14943)
(14656)
(14209)
(13668)
(13349)
(13201)
(13087)
(12941)
(12010)
(11655)
学科
(117694)
经济(117583)
管理(65949)
(63278)
(50095)
企业(50095)
方法(44110)
数学(37864)
数学方法(37516)
中国(31169)
地方(29565)
(29137)
(24755)
业经(24445)
(23436)
(23100)
贸易(23087)
(22364)
农业(20170)
(18461)
地方经济(17236)
环境(16997)
(16701)
(16316)
金融(16313)
理论(16311)
(16294)
银行(16244)
(15708)
技术(15655)
机构
大学(351435)
学院(349090)
(148998)
经济(145890)
管理(135895)
研究(125769)
理学(116470)
理学院(115073)
管理学(113258)
管理学院(112636)
中国(93382)
(76460)
科学(76192)
(65784)
(64033)
研究所(58014)
(56541)
中心(55115)
财经(52035)
(51936)
业大(50729)
北京(49127)
(47816)
师范(47419)
(47207)
(45507)
经济学(45442)
农业(43803)
(42156)
经济学院(40624)
基金
项目(232379)
科学(182560)
研究(171354)
基金(168017)
(146074)
国家(144831)
科学基金(123596)
社会(108927)
社会科(103206)
社会科学(103179)
(89934)
基金项目(89175)
自然(78741)
教育(77660)
自然科(76838)
自然科学(76823)
(75600)
自然科学基金(75449)
编号(69595)
资助(69232)
成果(57048)
(53631)
重点(52032)
(51408)
课题(48415)
(47597)
国家社会(44719)
创新(44403)
教育部(44149)
科研(43559)
期刊
(174232)
经济(174232)
研究(110574)
中国(71421)
学报(53796)
(52334)
管理(51575)
科学(51143)
(47675)
大学(40816)
教育(39246)
学学(38238)
农业(36336)
(31833)
金融(31833)
技术(30630)
经济研究(28359)
业经(27496)
财经(25893)
问题(22660)
(22245)
图书(18808)
(18531)
(18490)
技术经济(18452)
理论(16852)
世界(16644)
科技(16548)
现代(16278)
商业(16039)
共检索到535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子成  邓江年  
近年来,关于劳动力迁移对输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受到研究者与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在理论上,两组完全相反的理论观点:迁移悲观主义和迁移乐观主义长期并存而又难以达成共识。而Stark(1991)等提出的新迁移经济学理论,则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视角,大量研究开始聚焦于从家庭微观层面检验迁移对农户农业生产、家庭收入、家庭投资消费等活动的影响效应。不过,实证检验得到的结论也不尽一致,而考虑信贷与商业机会差异、外出异质性、外出与农户经济活动的动态关联等是未来进一步探讨农民工外出与输出地经济发展关系的拓展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枫  史宇鹏  
本文试图从农民工汇款用途的视角来研究外出务工对输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大部分农民工汇款会用于消费性用途,但仍有部分汇款被用于投资性用途,从而有利于输出地的经济发展。其中,已婚和年龄较大者所寄回的汇款更倾向用于家庭成员的教育健康,而文化程度较高和外出务工经历较长者所寄回的汇款则更可能用于创业投资。此外,留守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输出地投资环境对汇款的创业投资决策也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业  杨桂山  万荣荣  
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耕地流失严重的问题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深入研究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在经济发展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经济发展对耕地质量变化的影响、耕地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以及耕地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研究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分析了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诸如数据的科学准确性、研究的时空尺度问题、指标体系的统一性以及模型化等,研究认为今后应深入耕地非农化内在机制的研究、加强研究方法的突破与创新、加大对耕地社会、生态价值的研究以及开展应用研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力  
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迁移南开大学经研所博士生高国力劳动力迁移作为人口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影响因素很多,客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和心理状态(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都是影响劳动力迁移的因素。在影响劳动力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怀德  
随着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 ,企业迁移变得很活跃 ,企业迁移除了对企业自身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外 ,还有很强的外部性 ,改变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格局 ,可以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应准许企业迁移 ,努力减少迁移成本 ,并完善地区间竞争的治理结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梦琴  
发展劳务经济是人口大省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重要选择。但是,劳务输出在给输出地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付出了很高的社会、经济成本,使输出地未来发展存在诸多隐患。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劳务输出地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劳务输出地一方面要把人力资源这一拳头产品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对回归的人力资源要正确引导、扶持,使之走向创业或再次就业之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欧  
由于近年来农民工打工地和输出地的巨大发展,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流动的考察需要从传统制造业扩展至新兴服务业,从打工地扩展至输出地。本文采用城乡多点调查法收集经验材料,考察城乡发展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打工地城市经济的"脱实向虚"转型创造了大量时间安排更自由灵活、收入更高的平台服务业工作,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加速从传统行业流入,但此类工作的弹性专制劳动体制削弱了工作的稳定性,城市的限制型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增加了工作流动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输出地由政府强力推动的脱贫攻坚提供了大量廉价且家庭友好型的工作机会,并大幅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吸引新生代女工留守、陪读和本地化就业,强化了新生代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导的性别化工作流动模式。因此,尽管近年来城乡发展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流向变化,却没有促进其技能发展和向上流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欧  
由于近年来农民工打工地和输出地的巨大发展,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流动的考察需要从传统制造业扩展至新兴服务业,从打工地扩展至输出地。本文采用城乡多点调查法收集经验材料,考察城乡发展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打工地城市经济的"脱实向虚"转型创造了大量时间安排更自由灵活、收入更高的平台服务业工作,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加速从传统行业流入,但此类工作的弹性专制劳动体制削弱了工作的稳定性,城市的限制型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增加了工作流动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输出地由政府强力推动的脱贫攻坚提供了大量廉价且家庭友好型的工作机会,并大幅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吸引新生代女工留守、陪读和本地化就业,强化了新生代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导的性别化工作流动模式。因此,尽管近年来城乡发展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流向变化,却没有促进其技能发展和向上流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  
经济因素,历来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根据这一点,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应用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定量考察和分析了中国80年代后半期区域经济因素中经济收入与经济规模对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关系及其特征。研究发现:经济规模因素对人口迁移(量)的影响比较大,经济收入因素的影响相对比较小;经济规模因素主要是影响人口的迁出,经济收入因素主要是影响人口的迁入;经济规模因素对迁出人口的供给及迁移量的大小具有决定性影响,经济收入因素对人口迁移的流向选择及其分布模式具有重要的导引、定型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全九  王力  李世清  
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论述了坡地土壤养分迁移与流失的影响因素,包括降雨特征、下垫面条件、土壤特征、管理措施等,表明坡地土壤养分迁移与流失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坡地养分迁移与流失的形态和途径,主要为吸附于泥沙颗粒表面的养分随径流液(溶解态)和泥沙(结合态)流出坡地和部分养分的淋溶;强调了坡地养分流失对环境污染的严重影响,而且污染范围很广,在污染河流和地下水的同时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同时因反硝化过程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对大气也形成了污染。最后介绍了坡地养分流失的预测预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坡地养分迁移与流失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岩  
本文从辽东山区人口的地域分布和人口的迁移趋向入手 ,探讨了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及副作用 ,并指出了几项调控人口适宜分布的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黄颖钰  
本文主要考察了 1 995~ 2 0 0 0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现省际迁移人口 (外来劳动力 )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 ,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 ,推动东部地带的GDP增长了 1 0 %以上 ,对东部地带GDP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 5 %。而且在东部地带 ,越是省际人口迁移吸引中心 ,迁入人口规模越大 ,迁入的外来劳动力对推动迁入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就越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彩云  陈宾  
为了分析行政中心迁移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章构建了状态空间分析模型。此模型通过构建测量方程和状态方程,可以对各个变量的动态关系进行更好的刻画。实证分析工作针对青岛市行政中心迁移案例展开,实证结论显示行政中心迁移,全面促进了青岛市市南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莹  胡梦可  方勇  
土地利用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5~2014年武汉市各区域的土地利用程度和经济发展数据,对武汉市、主城区、远城区的土地利用程度重心、经济发展重心迁移及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在土地利用程度和经济发展重心迁移上,武汉市远城区相对于主城区重心迁移距离更大,迁移方向更为杂乱;(2)在土地利用程度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上,主城区较为和谐,江汉区为高度协调型,硚口区和青山区为经济发展略微滞后型,其他主城区为土地发展略微滞后。远城区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程度基本处于不协调的状态,除了汉南区属于经济滞后型,其他均为土地发展滞后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劳动力的迁移流动及其区域效应是当今区域经济学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劳动力迁移流动态势及区域效应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区域发展进程的经济社会演化态势,并对中国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实证依据。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可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呈现了劳动力高强度集聚、长三角内迁移流动活跃、劳动力迁移强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等劳动力迁移流动态势,与此同时,长三角劳动力迁移流动对长三角各地区的受教育程度、人才密度、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将造成影响。在未来,经济社会演变对长三角劳动力的迁移流动将产生新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