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0)
2023(9863)
2022(8770)
2021(8267)
2020(6915)
2019(15927)
2018(16049)
2017(30502)
2016(16789)
2015(19007)
2014(18963)
2013(18789)
2012(17145)
2011(15241)
2010(14914)
2009(13323)
2008(12743)
2007(10970)
2006(9420)
2005(7998)
作者
(50085)
(41260)
(41218)
(39049)
(26508)
(19836)
(18645)
(16456)
(15652)
(14665)
(14153)
(13730)
(13162)
(12974)
(12829)
(12650)
(12581)
(12465)
(11817)
(11774)
(10475)
(10133)
(9934)
(9336)
(9246)
(9241)
(9233)
(9018)
(8308)
(8197)
学科
(64202)
经济(64136)
管理(49531)
(48297)
(40715)
企业(40715)
方法(31952)
数学(27615)
数学方法(27318)
(16819)
(16677)
技术(16346)
中国(15439)
(14613)
业经(14481)
地方(12796)
农业(11621)
理论(11464)
(11138)
贸易(11134)
(10928)
(10811)
环境(10631)
(9683)
财务(9619)
财务管理(9605)
(9572)
(9292)
技术管理(9219)
教育(9180)
机构
大学(237738)
学院(235793)
管理(97193)
(87900)
经济(85863)
理学(85252)
理学院(84316)
管理学(82889)
管理学院(82475)
研究(78077)
中国(54891)
科学(52525)
(50601)
(40766)
(39804)
业大(39143)
(36945)
研究所(36942)
中心(34880)
(33196)
农业(32311)
北京(31624)
(31190)
师范(30775)
财经(30688)
(28993)
技术(28094)
(27976)
(27108)
师范大学(24931)
基金
项目(171464)
科学(134091)
基金(123625)
研究(123503)
(108906)
国家(108024)
科学基金(92311)
社会(74753)
社会科(70782)
社会科学(70761)
(68046)
基金项目(66862)
自然(62373)
自然科(60906)
自然科学(60893)
自然科学基金(59781)
(57530)
教育(56134)
资助(50485)
编号(50319)
成果(39726)
重点(38317)
(36948)
(36551)
(36352)
课题(34423)
创新(34072)
科研(33413)
计划(32363)
大学(31450)
期刊
(91509)
经济(91509)
研究(65116)
中国(41525)
学报(41338)
科学(37843)
(35912)
管理(34494)
大学(30176)
学学(28479)
教育(27033)
(26070)
农业(25754)
技术(22933)
业经(15216)
(14909)
金融(14909)
科技(14302)
图书(13984)
经济研究(13945)
财经(13905)
(13049)
技术经济(12913)
理论(12198)
问题(11770)
(11670)
实践(11496)
(11496)
业大(10973)
情报(10956)
共检索到327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全  刘亚  杜军  赵刚  陈先均  李军  李强  李禾  凡磊  
全人工养殖条件下开展达氏鲟繁殖技术研究将有助于达氏鲟的保护和恢复。本研究选取人工驯养环境下的16尾成熟雌鱼和14尾成熟雄鱼,对其全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人工养殖环境下,达氏鲟均能达到性成熟。经人工催产后,精子快速活动时间为100 s,寿命为420 s,卵径介于2.60~3.10 mm,产卵量为6500~71 500粒,但受精卵和孵化率较低,与野生种群存在较大的差异。经过129~146 h孵化,仔鱼大量孵出,鱼苗经11~13 d后,卵黄吸收完全,能获取外源营养,发育正常。在本次人工繁殖操控的条件下,成功获得达氏鲟鱼苗约10 000尾,可为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危起伟  李罗新  杜浩  张晓雁  熊伟  张辉  沈丽  吴金明  张书环  王成友  李创举  柴毅  李奕慰  乔新美  刘志刚  高宇鹏  甘芳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在人工驯养条件下性腺发育并最终成熟是突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环节,有效的养殖模式对促进中华鲟性腺发育成熟、提前成熟以及实现雌雄同步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不同养殖模式(水温和营养调控)下对中华鲟性腺发育状况进行长期观测。结果显示,中华鲟在仿自然变温或恒温的养殖环境中,性腺均可发育至III期。采用配合饲料、饲料中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以及仅用鲜活鱼或冰鲜鱼饲喂,均能够使部分中华鲟性腺发育启动,但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组性腺发育启动的比例较高,其中,有3尾中华鲟性腺达IV期。成功对性腺发育至IV期的1尾雌鲟(12龄,体质量57 kg)和1尾雄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曲秋芝  孙大江  马国军  吴文化  邱岭泉  王丙乾  
自7~8龄后备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亲鱼群体中选出成熟较好的亲鱼进行人工催熟培育,其中1尾雌鲟、5尾雄鲟效果较好。经催产、手术取卵、干法授精和孵化,获受精卵19095粒,孵出健康鲟苗8714尾,受精率30 12%,孵化率45 63%。受试鲟术后20d左右开始摄食,伤口完全愈合。孵出的鱼苗经9d暂养,卵黄吸收完毕,开始摄食,发育正常。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万松良  盛长彬  葛雷  黄臻  张扬  汪运华  刘能玉  洪望生  余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亚  龚全  李强  杜军  赵刚  
【目的】为探讨达氏鲟胚胎在各阶段的形态学特征和发育过程。【方法】用Leica EZ4 HD体视显微镜和Leica DM2500正置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分别对全人工繁殖达氏鲟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和组织切片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结果】全人工繁殖达氏鲟受精卵呈球形、灰褐色或淡黄色、不透明,卵径2.63.2 mm。受精卵在水温为1618℃下历时159 h后开始出膜,整个发育过程可人为地划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出膜7个阶段,34个发育时期。整个胚胎发育过程所需总积温为23222544℃*h。【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陶桂庆  朱爱奇  陈浩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苏润荣  苏良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大江  曲秋芝  马国军  王炳谦  吴文化  邱岭泉  王斌  夏永涛  
对6尾雌性养殖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进行人工催产,其中4尾雌鲟顺利排卵;采用输卵管切割手术取卵,获成熟卵7.7kg,共计42.77×104粒;以"半干法"授精,获受精卵28.82×104粒,受精率67.37%;孵出鱼苗12.69×104尾,孵化率43.63%。本研究对人工催情方法和活体取卵方法与手术技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人工养殖亲鱼催产效应时间长于野生鱼(已报道);不同时间取出鱼卵的授精效果差异较大,即成熟卵均能受精,但受精率随产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经产雄鱼与初产雄鱼间精子活力差异显著,经产雄鱼精子平均快速泳动时间及精子寿命均长于初产雄鱼精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蔡焰值  蔡烨强  何长仁  
中华倒刺亲鱼在池塘培育条件下 ,用含粗蛋白质 37%~ 38%的人工配合饲料为主并辅以其它动植性饲料饲养可达性腺成熟 ,其性成熟年龄雌鱼为 4龄、雄鱼 3龄。适宜产卵水温为 2 0~ 2 8 5℃ ,最佳产卵水温为 2 3 5~ 2 6 5℃。水温 2 0~ 2 8 5℃时产卵效应时间为 10~ 14h ,孵化出膜时间为 39~ 4 8h。孵化出膜稚鱼体长 6 83~ 7 38mm。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亮  
胭脂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周亮(四川宜宾地区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胭脂鱼(Myxocyprinusasiaticus)地方名黄排,属鲤形目,胭脂鱼科。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及今后三峡大坝的阻隔,将导致其资源量大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建酬  苏润荣  
利用水泥池、人工鱼巢 ,经人工催产 ,对 18组蓝鳃太阳鱼亲鱼进行人工繁殖技术试验 ,在第二次注射催产剂 2 8h后开始产卵 ,持续 6d产卵结束 ,共产卵 15窝 ,计 10 5万粒 ,产卵率为 83 3% ,受精卵为 9 0万粒 ,受精率约为 86 % ,经 38~ 4 2h孵化 ,出苗 7 8万尾 ,孵化率为 86 8%。蓝鳃太阳鱼雌鱼具有一年多次产卵、繁殖能力强的习性 ;其卵为粘性卵 ,制作特殊的人工鱼巢是人工繁殖成功的关键 ;而优良的水质、充足的溶氧、保持卵膜良好的通透性 ,是提高蓝鳃太阳鱼孵化率的重要措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龙光华  胡大胜  刘坚红  陆文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谭国良  刘本祥  蒋明  颜忠  唐秀锋  邬永忠  薛治泉  
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对内塘驯养培育的岩原鲤亲本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受精率达到 70%, 孵化率达到 85%以上, 共获开口仔鱼 10 77万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剑  杜军  陈先均  刘光迅  赵刚  
从金沙江、嘉陵江等水系中收集野生岩原鲤,于1999~2006年进行亲鱼培育及人工催产,并获得成功。水温在22~24℃时,效应时间为14~20 h,孵化时间为78~106 h。刚出膜的仔鱼呈淡黄色,身体不能平游,只能侧卧在水底,经过5~6 d,鱼苗才能自由平游。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章龙珍  刘鉴毅  肖汉兵  刘宪亭  杨焱清  郭锋  张洁民  
野生的粗唇 经过池塘的驯养能够成活并达到性成熟。采用PG,LRH-A和HCG进行催产,共催产60分批次,获卵12万粒,获幼苗5000多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