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2)
- 2023(14784)
- 2022(12274)
- 2021(11350)
- 2020(9244)
- 2019(21186)
- 2018(21324)
- 2017(40760)
- 2016(22404)
- 2015(25119)
- 2014(25453)
- 2013(25034)
- 2012(23047)
- 2011(20878)
- 2010(20921)
- 2009(18973)
- 2008(18377)
- 2007(16274)
- 2006(14644)
- 2005(13206)
- 学科
- 济(95388)
- 经济(95287)
- 管理(60944)
- 业(59884)
- 企(47531)
- 企业(47531)
- 方法(36285)
- 数学(30677)
- 数学方法(30355)
- 中国(29924)
- 农(27965)
- 地方(26299)
- 业经(23409)
- 财(20290)
- 学(20068)
- 农业(19022)
- 制(16664)
- 贸(15964)
- 贸易(15950)
- 易(15362)
- 银(15356)
- 发(15350)
- 银行(15313)
- 环境(15124)
- 和(15087)
- 理论(15038)
- 技术(14930)
- 融(14819)
- 金融(14817)
- 行(14747)
- 机构
- 大学(315528)
- 学院(315119)
- 济(124532)
- 管理(123452)
- 经济(121683)
- 研究(111385)
- 理学(105727)
- 理学院(104496)
- 管理学(102725)
- 管理学院(102159)
- 中国(82529)
- 科学(69480)
- 京(69419)
- 所(56508)
- 财(56263)
- 农(53394)
- 研究所(51296)
- 中心(49730)
- 江(48322)
- 业大(47457)
- 北京(44546)
- 范(44444)
- 财经(44295)
- 师范(44032)
- 农业(41366)
- 院(40607)
- 经(40189)
- 州(39060)
- 经济学(36261)
- 师范大学(35550)
- 基金
- 项目(213212)
- 科学(166975)
- 研究(158199)
- 基金(152086)
- 家(132350)
- 国家(131152)
- 科学基金(112050)
- 社会(98237)
- 社会科(92908)
- 社会科学(92885)
- 省(84455)
- 基金项目(81000)
- 自然(71908)
- 教育(71761)
- 划(70743)
- 自然科(70181)
- 自然科学(70165)
- 自然科学基金(68877)
- 编号(65819)
- 资助(61868)
- 成果(53770)
- 发(49586)
- 重点(47694)
- 部(45976)
- 课题(45897)
- 创(44036)
- 创新(41011)
- 科研(40046)
- 项目编号(39848)
- 发展(39699)
- 期刊
- 济(145796)
- 经济(145796)
- 研究(97395)
- 中国(65909)
- 农(50531)
- 学报(49581)
- 科学(46606)
- 管理(46602)
- 财(40366)
- 教育(40148)
- 大学(37496)
- 农业(35221)
- 学学(34916)
- 融(29586)
- 金融(29586)
- 技术(28002)
- 业经(25705)
- 经济研究(22477)
- 财经(20892)
- 问题(19255)
- 图书(18877)
- 经(17772)
- 业(17692)
- 科技(15872)
- 理论(15654)
- 技术经济(15172)
- 现代(14964)
- 实践(14395)
- 践(14395)
- 商业(14265)
共检索到478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荣成,车晓翠,修春亮
辽西走廊地带是连接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纽带,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一环,其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意义重大。在充分研究辽西走廊地带的区域特征基础之上,分析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的发展特点,探讨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若干构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修春亮,赵映慧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城市或区域之间的竞争。区域一体化成为地理上相邻的城市谋求共同发展、参与广域竞争的普遍选择。辽西走廊上的锦州、葫芦岛、兴城和凌海四城市间的社会、经济、交通等联系密切,具有发育成"走廊型"城市共同体的天然条件。文章基于辽西走廊城市发展的实态,提出了构建辽西走廊组合城市的设想,论证了必要性,探讨了促进组合城市形成的措施和可能的区域效应。
关键词:
辽西走廊 组合城市 锦州 葫芦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辉 张新新
一、引言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已突破产业边界,真正成为综合性的大产业。辽宁省已将旅游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辽宁省旅游业发展与其他产业部门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联性,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很大。如何处理好辽宁省旅游业发展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系,对辽宁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辽西走廊区域作为辽宁省重要经济板块之一,其旅游经济发展对于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意义上,走廊常被理解为交通通道,但作为区域旅游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文
21世纪是我国加快现代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城镇化。伴随新一轮城镇化高潮的到来和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风,研究辽宁城镇化发展思路,加快辽宁城镇化的进程,使辽宁的城镇化建设再上一个台阶,这是事关辽宁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也是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邢尚青
指出轴向生长是交通走廊地带城镇形态生长的基本模式,本文从城镇规模与形态演变关系、城镇形态生长的方向性和不均衡性、城镇形态紧凑度等多个方面,论述了交通走廊地带城镇形态的演变特征,以期为我国的城镇空间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交通走廊 城镇形态 轴向生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连春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报告》引人注目地首次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工业化需要集聚状态,只有人类经济社会活动集中才会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才会形成集聚效应。因此,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离开了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离开了工业化,城镇化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依托城镇化。随着社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志强 阮文易
在介绍河西走廊城镇体系概况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河西走廊城镇体系发展的几项原则与对策,即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生态优先”原则;完善产业结构;突破工农、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合理选择城镇的发展规模。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城镇体系 发展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海贤
本文从交通与城镇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分析了城市群地区、轴线地区、大都市区内区域交通与城镇互动的一般规律,认为在高度城市化的发展走廊沿线,区域交通与城镇群体空间发展相互促进。在城镇群体空间形成发展初期,区域综合交通组织以完善城镇之间的联系为核心,同时城镇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交通走廊的形成;在城镇群体空间走向成熟过程中,区域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对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和城镇空间紧凑发展、集约利用资源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推动了多中心大都市区、网络化的城市群、城市带的形成和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世金 白永平 石惠春
近年,河西走廊地带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比起其他省区,差距却十分明显,原因之一就是其旅游资源在空间和经营管理上的分散,旅游资源和产品整体形象不够突出,产品线路以文化观光为主,结构较单一,开发思路及经营管理理念不能从整体考虑。如何有效整合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构建旅游精品片区,设计与之相协调的整合对策是关系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文章拟通过对河西旅游资源的概念性评价和资源整合条件分析,提出旅游整合开发的思路构想,以期对该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所裨益。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旅游资源 整合开发 思路构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聂晓英 石培基 焦贝贝 刘海龙
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基于河西走廊五个地级市城乡社会经济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并结合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城乡关联度、城乡协调度和城乡融合度,对河西走廊各地市的城乡关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1-2012年河西走廊五市城乡关联度水平整体不断提高,关联度值平均提高0.266,但各城市之间存在差异,其中武威市从0.174提高到0.406,关联度最低,嘉峪关市从0.495提高到0.793,关联度最高。城乡协调度呈不同程度递增的趋势,武威市协调度最低,2012年仅为0.287,嘉峪关市由0.486增长到0.629,协调度最高,城乡关系趋于良性互助。城乡融合度普遍较低,但均呈增长趋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明斗
新型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和必由之路,其深度发展对提升城镇化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效率性运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城经济"利用的高效率和"市经济"运行的高效率对新型城镇化深度发展的内涵进行深入解析,全面阐述了新型城镇化深度发展的现实状态与表现,并从需求的总动力、供给的总动力、结构转换的动力及发展中的阶段性动力四大层面对新型城镇化深度发展的动力机制做出论证说明。最终从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均衡性的利用状态与系统化的利用模式等"城经济"效率提升方面和实现城市商流的规范化建设体系与高效率的运行状态等"市经济"效率提升方面提出新型城镇化深度发展的政策创新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乔小勇
本文首先基于西方空间生产理论以及中国城镇化空间生产本身具有的自然、政治、经济与社会属性,将政治、资本、社会三个元素嵌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空间生产的时代背景与特殊内涵,研究资本-政府-社会的中国城镇化空间生产运作逻辑。其次,从新型城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即"人的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切入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两者之间动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政策过程、内在规律与特征趋势,从而为研究城镇化领域的相关官员、专家、学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人的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空间生产逻辑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辉 张沛茹 张新新 张爱平
对2000—2010年辽西走廊区域旅游总体差异演变、区域旅游发展速率差异进行研究。研究显示:辽西走廊旅游发展势头总体比较强劲,但区域整体态势不好,区域旅游合作不佳;区域内盘锦、锦州相对于整个区域旅游发展较快,朝阳、阜新发展相对较慢,并基于"点-轴"理论构建了辽西走廊旅游空间结构体系,藉此对辽西走廊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空间结构 体系 点-轴理论 辽西走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齐艳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当务之急。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城镇化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