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0)
- 2023(4911)
- 2022(4405)
- 2021(4159)
- 2020(3435)
- 2019(8366)
- 2018(8234)
- 2017(15611)
- 2016(8808)
- 2015(9869)
- 2014(9631)
- 2013(9936)
- 2012(9354)
- 2011(8491)
- 2010(8166)
- 2009(7429)
- 2008(6961)
- 2007(6079)
- 2006(5404)
- 2005(4566)
- 学科
- 济(40038)
- 经济(40018)
- 业(20851)
- 管理(19900)
- 地方(17288)
- 方法(15162)
- 农(14818)
- 数学(13892)
- 数学方法(13711)
- 企(13444)
- 企业(13444)
- 农业(10643)
- 中国(8404)
- 业经(8390)
- 地方经济(8303)
- 财(7087)
- 学(6927)
- 环境(6773)
- 制(5491)
- 贸(5047)
- 和(5043)
- 贸易(5043)
- 技术(4809)
- 资源(4755)
- 易(4617)
- 发(4616)
- 农业经济(4582)
- 划(4377)
- 理论(4015)
- 融(3963)
- 机构
- 学院(117526)
- 大学(116060)
- 济(46324)
- 经济(45117)
- 管理(44211)
- 研究(43570)
- 理学(37994)
- 理学院(37427)
- 管理学(36678)
- 管理学院(36475)
- 中国(31738)
- 科学(29504)
- 农(28079)
- 京(25226)
- 所(22865)
- 业大(22401)
- 农业(22048)
- 中心(21163)
- 研究所(20981)
- 江(20019)
- 财(18573)
- 省(18217)
- 范(18010)
- 师范(17878)
- 院(15626)
- 州(15373)
- 北京(15329)
- 农业大学(14709)
- 科学院(14630)
- 师范大学(14550)
- 基金
- 项目(85757)
- 科学(66238)
- 研究(61824)
- 基金(59447)
- 家(52909)
- 国家(52449)
- 科学基金(43819)
- 社会(37988)
- 省(37931)
- 社会科(35765)
- 社会科学(35749)
- 基金项目(32627)
- 划(29991)
- 自然(28776)
- 自然科(28000)
- 自然科学(27993)
- 自然科学基金(27421)
- 教育(27245)
- 编号(25370)
- 资助(23628)
- 发(20710)
- 重点(19598)
- 成果(19533)
- 课题(18232)
- 部(17853)
- 创(17376)
- 计划(16835)
- 创新(16415)
- 发展(16267)
- 科研(16035)
共检索到179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丽 刘鸣达
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辽宁西部地区建平县两种玉米生产方式进行生命周期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水浇地玉米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大小依次为:土壤毒素、富营养化、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酸化和能源耗竭,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0.69,0.19,0.013,0.011,0.000023;坡耕地玉米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大小依次是:富营养化、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酸化、土壤毒素和能源耗竭,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0.087,0.0055,0.0046,0.00055和0.00015。土壤毒素和富营养化主要来源于高耗能的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因此,完善水浇地水肥管理,提高玉米肥料和水分利用率...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玉米 建平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志刚 吕杰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了辽宁省不同区域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限制因素,据此进行了优良品种和高产高效技术的选择和集成,并对集成技术成本收益和生产效率进行了初步评价。
关键词:
玉米 技术选择 效率评价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锦鑫 谢景宜
辽宁省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于2016年下发新增建设用地批、供、用情况试点调查方案,通过近一年的调查,掌握了试点地区2011年~2015年新增建设用地的批、供、用实际情况。摸底调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大连甘井子区的区域基本情况和建设用地批、供、用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二是开展新增建设用地批供用情况与区域经济社会运行之间的内在关系调查,对148个批复后的建设用地实际征收、供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锦鑫 谢景宜
辽宁省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于2016年下发新增建设用地批、供、用情况试点调查方案,通过近一年的调查,掌握了试点地区2011年2015年新增建设用地的批、供、用实际情况。摸底调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大连甘井子区的区域基本情况和建设用地批、供、用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二是开展新增建设用地批供用情况与区域经济社会运行之间的内在关系调查,对148个批复后的建设用地实际征收、供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芝绅 朱海 王小博 张虹
玉米是辽宁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全省玉米播种面积207.7万公顷,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5.3%。玉米产量1340.3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65.0%。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而优化农业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成韬 王延波
本文从辽宁省玉米生产现状入手,分析总结了辽宁省玉米供求关系、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变化,分析总结了辽宁省现阶段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
关键词:
辽宁 玉米生产 主要问题 解决途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伟 孙占祥 郑家明 侯志研 刘洋 靖凯 邓林军
玉米田间优化配置是提高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的方法,以中密玉米品种(沈玉21)为试验材料,在三比空密疏密、大垄双行和等行距3种配置方式下,设计51 000株/hm2(常规种植密度水平)、56 000株/hm2(常规密度水平下增加10%)和61 000株/hm2(常规密度水平下增加20%)3个种植密度,研究了单作玉米田间优化配置对玉米生长发育、群体光合特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群体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效率均有提高。在不同配置间,三比空密疏密的产量、叶面积指数、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群体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在一定密度水平(增加10%)条件...
关键词:
辽西地区 玉米 田间优化 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鹏 安颖蔚 冯良山
为了探索辽宁地区适宜的鲜食玉米复种模式,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种鲜食玉米复种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认为鲜食玉米复种菜用大豆模式主要限制因素为劳动强度和产品畅销度,在区域大规模种植较为困难。鲜食玉米复种鲜食玉米模式在突破了种植技术难点的基础上,是区域较为高效的种植模式。在开拓芸豆市场和完善复种技术基础上,鲜食玉米复种芸豆模式同样也是一种高效的复种模式。鲜食玉米复种萝卜和白菜是区域传统的模式,为增加经济效益该模式需要应对市场变化适当调整种植规模,提高产品价格。鲜食玉米复种谷子模式尽管经济效益较低,但是一种省工的
关键词:
复种模式 鲜食玉米 效益评价 辽宁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鹏 安颖蔚 冯良山
为了探索辽宁地区适宜的鲜食玉米复种模式,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种鲜食玉米复种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认为鲜食玉米复种菜用大豆模式主要限制因素为劳动强度和产品畅销度,在区域大规模种植较为困难。鲜食玉米复种鲜食玉米模式在突破了种植技术难点的基础上,是区域较为高效的种植模式。在开拓芸豆市场和完善复种技术基础上,鲜食玉米复种芸豆模式同样也是一种高效的复种模式。鲜食玉米复种萝卜和白菜是区域传统的模式,为增加经济效益该模式需要应对市场变化适当调整种植规模,提高产品价格。鲜食玉米复种谷子模式尽管经济效益较低,但是一种省工的种植模式。
关键词:
复种模式 鲜食玉米 效益评价 辽宁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菁 张琅 袁佳子
目前我国的收入保险主要以是"产量保险+价格保险"的形式呈现,费率厘定采用自然灾害责任和价格责任单独计算损失率后相加的方法,与实际的收入保险存在一定差异。本文结合美国收入保险的定价经验,探讨了适合我国现状的收入保险产品类型,研究收入保险产品的定价技术,对影响收入保险的要素进行论证,并完成了东北地区粮食集中产区——辽宁省级、地市级费率厘定的全流程分析,为收入保险试点做好定价储备工作。建议我国现阶段发展以目标价格进行赔付的收入保险(RP-HPE)产品为主,试点时以地市作为承保单元进行展业;统一全国各省农作物产量数据发布口径及明确各省发布机构,以省级产量数据为基础,积累地市级、县级产量数据;利用收入保险助推农产品价格改革,用收入保险替代现有的价格支持政策,先从玉米、大豆收入保险开始着手试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玉智
一、辽宁玉米产业基本状况(一)生产情况玉米是辽宁第一大粮食生产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十五"时期,全省玉米年平均种植面积为1615.1千公顷、平均产量1069.2万吨、单产每亩441.3公斤,分别占全国玉米年平均种植面积24957.6千公顷的6.47%、平均产量12417.56万吨的8.61%、单产每亩331.2公斤的132.58%,即辽宁单产高出全国32.58%。"十一五"时期,全省玉米年平均种植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谈克俭 张旭
玉米是辽宁省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其年耕种面积为2350万亩,占我国玉米年耕种面积的6.5%,名列第6位。按产量计算,全省平均年产玉米822.5万吨,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7.2%,位居第9位。玉米在辽宁人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一,它是人们的直接食物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雪 周密
种植结构调整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但是"跟风"调整带来的过度调整将对我国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带来巨大挑战。本文采用Bootstrap中介检验和工具变量法,以辽宁省467户玉米种植户为例,验证了种植结构调整中的羊群效应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农户的种植结构调整意愿倾向于模仿群体内他人的意愿,且亲缘网络中其他农户意愿带来的影响强于地缘网络中其他农户意愿带来的影响,即农户的种植结构调整中存在羊群效应。农户种植结构调整中羊群效应的形成机制主要在于农户之间的学习型模仿和风险分担,且相对于大规模农户而言小规模农户更易表现出羊群效应。因此,可以将羊群效应与正规制度互为补充,共同推进种植结构优化,重视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引领作用,同时,要避免"跟风"行为造成的过度调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欣航
为解决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问题,要加大力度发展"两化融合"。文章以辽宁省辽阳市为例,分析了"两化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辽宁省"两化融合"发展进行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
辽宁省 “两化融合”发展 对策 辽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