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83)
2023(3929)
2022(3368)
2021(3178)
2020(2774)
2019(6067)
2018(5914)
2017(10738)
2016(6299)
2015(6723)
2014(6450)
2013(6400)
2012(6224)
2011(5673)
2010(5693)
2009(5072)
2008(5042)
2007(4494)
2006(3958)
2005(3551)
作者
(23394)
(19627)
(19457)
(18500)
(12282)
(9915)
(8681)
(7809)
(7403)
(6872)
(6867)
(6574)
(6567)
(6562)
(6554)
(6122)
(6112)
(5848)
(5705)
(5704)
(5394)
(5100)
(5005)
(4531)
(4384)
(4349)
(4274)
(4226)
(4175)
(4143)
学科
(22034)
经济(22023)
(11094)
(11051)
管理(10669)
(8245)
企业(8245)
方法(7977)
地方(7873)
数学(7069)
数学方法(6979)
(6541)
中国(5333)
(5218)
结构(5060)
(4570)
产业(4569)
业经(4456)
农业(4445)
地方经济(4090)
(3988)
土壤(3975)
(3826)
森林(3825)
(3809)
生态(3797)
环境(3787)
(3765)
贸易(3760)
(3653)
机构
大学(89565)
学院(89447)
研究(41140)
科学(33044)
(30404)
(29290)
经济(28589)
中国(27638)
管理(25791)
(24534)
农业(24088)
研究所(23321)
业大(23141)
理学(22253)
理学院(21755)
管理学(21026)
管理学院(20881)
(20689)
中心(17178)
(16896)
(16428)
(15861)
农业大学(15626)
实验(15613)
实验室(14963)
科学院(14412)
重点(14223)
(14064)
北京(13229)
(13032)
基金
项目(70062)
科学(52077)
(49505)
基金(49498)
国家(49222)
研究(39971)
科学基金(37989)
自然(29133)
自然科(28306)
自然科学(28285)
(28259)
自然科学基金(27767)
基金项目(26642)
(25586)
社会(22547)
社会科(21256)
社会科学(21249)
资助(20342)
科技(18361)
计划(18235)
重点(18158)
教育(17086)
(16277)
科研(14572)
专项(14152)
编号(13788)
(13673)
(13566)
创新(13130)
(12931)
期刊
(32239)
经济(32239)
学报(30066)
(26719)
科学(23662)
研究(22308)
大学(20459)
学学(20159)
农业(18015)
中国(16538)
林业(11026)
(9855)
业大(9606)
(8677)
管理(7911)
农业大学(7227)
资源(6876)
(6870)
科技(6536)
业经(6479)
自然(6124)
中国农业(5282)
教育(5261)
(5031)
金融(5031)
经济研究(5009)
问题(4975)
科技大(4846)
科技大学(4846)
财经(4759)
共检索到128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娇娇  朱文旭  张岩  殷有  周永斌  
[目的]为了揭示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对不同人工林的响应特征和响应机制,评估不同人工林对地下生态系统的影响。[方法]以辽西北风沙区樟子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和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每个样地采用"S"型布点采样,采集0~10cm表层土壤并进行混合,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FUNGuild软件,获取并分析辽西北风沙区不同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功能特征,并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能显著增加土壤pH值、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速效磷的含量,降低土壤的C/N。该区人工林土壤优势真菌门类群是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优势真菌属类群为Guehomyces、被孢霉属及青霉菌属。NMDS和heatmap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差异显著,都可划分为两个聚类,其中,樟子松人工林和油松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相似性较大,而杨树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与针叶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差异较大。土壤pH、速效磷、DOC和C/N是影响土壤真菌多样性和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的主要因子。[结论]不同人工林对土壤特性及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杨树人工林显著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增加土壤真菌多样性。因此,在辽西北风沙区种植杨树较针叶树能更好地改善土壤。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思楠  吕刚  王锋柏  张卓  王双  刘爽  朱肃  
为探究风沙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的关系,以位于辽西北的章古台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采样、室内分析、GIS技术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区内选取38个采样点,以网格法测定研究区0~20cm土壤养分指标,研究辽西北风沙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特征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结果表明:该风沙地内的土壤养分分布不平衡,采样区除全氮都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变异系数0.385~0.643);土壤速效磷变程最大,全钾变程最小;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含量的块金基台比都处于(0.25,0.75)的区间范围。采用克里格方法进行最优插值,绘制养分含量分布图,并对其空间变异进行分析,发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采样区域内有明显高低差,速效磷的变化区间不超过35mg·kg~(-1),速效钾北部高,中间低,由于人工干预因素较多,土地中大量施加钾肥造成土壤中钾元素含量较高,北部土地主要利用类型为水浇地以及部分林地、草地。由于钾元素的流动性较大,导致水浇地中钾元的淋溶损失较为严重,水浇地土壤其有机质分布较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亚杰  赵峰侠  唐学娟  冀雯霞  王国华  缑倩倩  段萱  王永吉  
【目的】探究晋西北风沙区人工柠条林(Caragana korshinskii)功能性状对生产力的影响,揭示人工柠条林生态功能退化机制,以期为该区植被管理及生态安全的可持续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一般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探讨植物功能性状对不同林龄人工柠条林生产力的影响。【结果】①随着林龄的增加,人工柠条林的生产力和地上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18年后出现退化现象;②人工柠条林茎叶比(R~(2)=0.277,P=0.000)、基径(R~(2)=0.404,P=0.000)、分枝数(R~(2)=0.269,P=0.000)、株高(R~(2)=0.395,P=0.000)、纵截面积(R~(2)=0.211,P=0.001)、叶面积(R~(2)=0.314,P=0.000)、叶片碳含量(R~(2)=0.284,P=0.000)、叶干重(R~(2)=0.233,P=0.001)、枝干重(R~(2)=0.211,P=0.001)均与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③茎叶比(R~(2)=0.287,P=0.000)、纵截面积(R~(2)=0.318,P=0.000)、叶干重(R~(2)=0.366,P=0.000)、枝干重(R~(2)=0.992,P=0.000)与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相关性,但其它功能性状与地上生物量未呈显著相关性(P>0.05);④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茎叶比(11.59)、基径(9.82)、枝干重(9.18)是影响其生产力变化的主要功能性状,枝干重(22.59)、叶干重(12.87)、纵截面积(4.58)是影响地上生物量的主要功能性状。【结论】与枝条相关的功能性状是影响晋西北风沙区柠条林生产力和地上生物量的主要机制之一,而叶片性状的影响相对较弱,在未来人工柠条林的管理中应着重促进叶片性状的发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娇娇  周永斌  殷有  白雪娇  高慧淋  朱文旭  
【目的】为探讨辽东山区两种典型针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特征,揭示真菌群落结构与树种、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以辽东山区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内落叶松(LGe)、红松(PKe)人工林和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实验林场落叶松(LGd)、红松(PKd)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nim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OTU分析法比较不同针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分析优势菌群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1)与红松人工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有助于提高土壤全碳、全氮和速效氮的含量。(2)该区落叶松和红松人工林土壤共检测到9个土壤真菌门,优势菌门为担子菌门、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和隐真菌门。(3)LGe和PKe,LGd和PKd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存在差异,但都不显著。(4)Venn和Heatmap表明落叶松和红松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相对丰度存在差异,LGe和PKe间的差异较LGd和PKd间的差异小。(5)RDA分析与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土壤全碳、速效氮、土壤碳氮比是该区针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结论】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树种间存在一定差异,LGe和PKe土壤有机质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较小,表现趋同性,LGd和PKd差异较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丽鸿  崔朝伟  王佳琪  马东旭  任正标  何宗明  林开敏  
为了解连栽对杉木人工成熟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的影响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峡阳国有林场53年生1代林(CK)和23年生2代林(TP)土壤真菌进行测序并分析.结果显示:Alpha多样性指数有所升高,但不显著(P≥0.05);土壤真菌纲水平上主要优势菌群分别为粪壳菌纲、座囊菌纲、散囊菌纲,属水平上主要优势群落为木霉属、圆孢霉属、青霉属,连栽对土壤主要优势真菌群落种类及相对丰度差异的影响并不显著.共发现7种营养功能类群真菌,其中腐生营养型真菌丰度占比最大,腐生—共生过渡型真菌丰度占比在连栽后极显著降低.土壤碳和钾元素是引起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而氮和磷元素是影响真菌物种组成的主要驱动因子.腐生营养型真菌与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腐生—共生营养型真菌与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2代连栽对土壤优势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从功能类群来看,会造成腐生—共生营养型真菌群落极显著降低,导致土壤养分循环效率降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艳   关冰   郑晓   吕林有  
绿肥作为一种传统的有机肥源是改良土壤的重要物料,对农业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地理气候条件的特殊性,以改善沙区土壤耕性、提高土壤肥力、修复土壤微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促进沙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系统阐述了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发展绿肥种植产业的必要性,并以此提出该区域发展绿肥种植产业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永斌  郭鑫炜  魏亚伟  王茜  李吉  李志远  郑卓然  
辽西北半干旱区作为我国三北防护林边界防护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脆弱而敏感,但对于阻挡科尔沁沙地南缘扩大和在生态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明确其土壤养分、有机碳含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本研究在辽宁西北部的昌图县付家林场,分别选择当地典型的人工防护林——樟子松纯林、杨树纯林、樟子松-杨树混交林,并对其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0~10cm)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86~9.04g·kg-1和0.35~0.78g·kg-1,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以樟子松林最高,樟子松-杨树混交林最低;土壤全磷含量仅为1.14~4.50mg·kg-1,樟子松-杨树混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泉龙   肖敏   姜雪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健飞  王淳  徐雯雯  黄选瑞  张志东  
【目的】探究不同代际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及细菌变化有助于了解地力维持机制。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不同代际人工林(一代林(17和37年生)、二代林(14年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代际林及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异规律及土壤养分与细菌群落的耦合关系。【结果】(1)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一代林(17年生)和二代林(14年生)的速效钾和有效磷显著高于一代林(37年生)(P 0.05)。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各代际林土壤养分均呈现降低趋势。(2)在门水平上,3个林分的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和酸杆菌门。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3个林分的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呈迅速下降趋势。(3)一代林(37年生)的ACE和Chao1细菌丰富度指数在3个代际林中最低,且在0~10 cm和20~30 cm土层代际林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华北落叶松二代林在早期发育阶段不存在地力衰退问题,随着林龄的增加,应加强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的调控,并重视特定细菌群落的变化以维持土壤肥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霞  戴伟  夏良放  邓宗付  王旭琴  聂立水  
在江西省大岗山区选取杉木林、马褂木林、马尾松林、马褂木--桤木混交林4种人工林及对照次生林,通过对林下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其动力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天然次生林采伐更新为不同人工林类型后,对土壤酶活性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4种人工林的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Vmax和Vmax/Km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②与对照次生林相比,杉木林0~0.2 m土层的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降低了35%、4%、58%;脲酶的Vmax和Vmax/Km降低了46%和47%,其他土壤酶的动力学参数也有降低的趋势.③马褂木林的土壤酶活性及各项动力学参数均出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清雪  朱雅娟  贾志清  王永胜  于洋  
以青海共和盆地沙丘上12年生的中间锦鸡儿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并以流动沙丘为对照,探讨在沙丘上建立中间锦鸡儿人工林后,沙丘部位对土壤养分含量以及植物群落的影响。在中间锦鸡儿人工林内沙丘的迎风坡中部、坡顶、背风坡中部和流动沙丘采集土壤样品,深度为0 5,5 10,10 20和20 50 cm。结果表明:与流动沙丘相比,沙丘3个部位中间锦鸡儿人工林0 20 cm的有机质、0 50 cm的全氮和全磷含量得到显著提高。迎风坡中间锦鸡儿人工林0 5 cm深度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0 20 cm深度的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坡顶和背风坡。在沙丘上建立中间锦鸡儿人工林后,草本植物种类、数量和植被盖度增加,迎风坡草本植物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肖玖金  林宏贵  周鑫  尤花  李云  张健  
为研究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林不同坡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在四川盆周西缘山地3个不同坡位(海拔分别为1 088 m,987 m和830 m)的柳杉人工林设置样地(分别为样地Ⅰ,样地Ⅱ和样地Ⅲ)进行土壤动物群落调查。结果显示:试验所采集到的土壤动物平均密度为3.46×104只·m-2,隶属于5门13纲94类,其中,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均以样地Ⅲ最高,分别为6.53×104只·m-2和66类,以样地Ⅰ最低,分别为1.35×104只·m-2和38类,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呈现出随坡位高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从垂直分布来看,各土层土壤动物密度均随着坡位的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安娜  陆云峰  张俊红  吴家森  徐金良  童再康  
【目的】研究浙江开化杉木人工林连栽过程中土壤养分及寡营养细菌酸杆菌群落变化规律,揭示不同类型杉木林地导致土壤肥力变化的酸杆菌分子生态学机制,为该地区杉木人工林林分结构调整、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以及构建健康土壤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马尾松林(对照)、马尾松林皆伐后的一代杉木林、杉木林迹地自然更新二代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深度土层(0~20 cm, 20~40 cm)的土壤pH、束缚水含量、有机碳及主要速效养分含量,比较分析土壤肥力水平,同时进行土壤细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优势酸杆菌群的结构变化。【结果】1)马尾松林改植杉木后土壤酸化显著,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P杉木一代林>杉木连栽林。2) 3种森林类型的土壤细菌中酸杆菌门均占明显优势(32.68%~49.17%),且连栽后的杉木连栽林0~20 cm土层酸杆菌占比显著高于马尾松林0~20 cm土层(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旭琴  戴伟  夏良放  邓宗付  于海霞  聂立水  
该文通过对江西大岗山地区马尾松纯林、马褂木纯林、杉木纯林及马褂木-桤木混交林与对照次生林的土壤理化性质状况的比较,研究了不同人工林更新方式对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马褂木纯林对土壤孔隙状况的改善表现出一定的作用外,其他林下土壤表现出表层土壤孔隙状况恶化的变化趋势;各人工林林下土壤养分指标均显著降低,4种人工林类型中,马褂木纯林土壤养分状况恶化程度最强烈;土壤有效铁、有效锌含量明显降低,但各层土壤有效铁含量仍高于土壤有效铁临界值,而土壤有效锌含量的降低导致土壤缺锌状态的加剧;杉木纯林有利于土壤有效铜积累,而其他3种人工林林下土壤表现出表层增加,下层降低的变化特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向元彬  胡庭兴  张健  涂利华  李仁洪  雒守华  黄立华  戴洪忠  
从2008-03至2009-02,采用闭合动态法(LI-6400-09)对华西雨屏区不同密度中龄巨桉人工林土壤呼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该林分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各密度林分土壤呼吸速率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份,最低出现在1月,且密度为883株.hm-2(1.5 m×8 m)的巨桉林土壤呼吸速率最大,2 222株.hm-2(1.5 m×3 m)的最小;②2008年4、7、10月土壤呼吸速率24 h平均值均表现为883株.hm-2>1 333株.hm-2>2 222株.hm-2,且7月>4月>10月;③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土壤有机质含量和10 cm根系生物量都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林分密度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