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4)
- 2023(11237)
- 2022(9267)
- 2021(8509)
- 2020(7330)
- 2019(16285)
- 2018(16001)
- 2017(31520)
- 2016(17141)
- 2015(18559)
- 2014(18735)
- 2013(18973)
- 2012(17578)
- 2011(15716)
- 2010(16493)
- 2009(16110)
- 2008(15579)
- 2007(14061)
- 2006(12504)
- 2005(11405)
- 学科
- 业(89588)
- 济(77624)
- 经济(77530)
- 企(70694)
- 企业(70694)
- 管理(60600)
- 农(45726)
- 方法(33472)
- 农业(30625)
- 业经(28565)
- 数学(25832)
- 财(25604)
- 数学方法(25575)
- 务(19552)
- 财务(19541)
- 财务管理(19516)
- 中国(19027)
- 制(18885)
- 企业财务(18546)
- 技术(16839)
- 策(15731)
- 地方(14664)
- 体(13766)
- 划(13524)
- 银(13471)
- 银行(13462)
- 和(13021)
- 行(12850)
- 理论(12812)
- 融(12775)
- 机构
- 学院(253886)
- 大学(244950)
- 济(109852)
- 经济(107797)
- 管理(104950)
- 理学(89776)
- 理学院(88945)
- 管理学(87792)
- 管理学院(87329)
- 研究(79920)
- 中国(68233)
- 农(57768)
- 财(51759)
- 京(50333)
- 科学(47372)
- 农业(44005)
- 业大(41684)
- 财经(40824)
- 所(40336)
- 江(39840)
- 中心(38384)
- 经(37018)
- 研究所(36149)
- 经济学(32134)
- 州(31335)
- 北京(30972)
- 经济管理(30606)
- 财经大学(29761)
- 经济学院(29174)
- 商学(28657)
- 基金
- 项目(165153)
- 科学(131705)
- 基金(121701)
- 研究(121185)
- 家(104925)
- 国家(103855)
- 科学基金(90956)
- 社会(80063)
- 社会科(75518)
- 社会科学(75496)
- 省(66457)
- 基金项目(64974)
- 自然(58418)
- 自然科(57119)
- 自然科学(57103)
- 自然科学基金(56127)
- 划(53892)
- 教育(52874)
- 资助(49171)
- 编号(48638)
- 业(38473)
- 成果(37232)
- 部(36991)
- 创(36804)
- 发(36206)
- 重点(36109)
- 创新(33595)
- 国家社会(33035)
- 性(32718)
- 制(32406)
- 期刊
- 济(130243)
- 经济(130243)
- 研究(73743)
- 农(60568)
- 中国(49288)
- 财(42538)
- 农业(40657)
- 管理(39431)
- 科学(36656)
- 学报(35979)
- 融(31678)
- 金融(31678)
- 大学(28596)
- 业经(28017)
- 学学(27909)
- 技术(22143)
- 业(21433)
- 财经(20261)
- 经济研究(17974)
- 问题(17546)
- 经(17340)
- 教育(15660)
- 技术经济(15422)
- 农村(14453)
- 村(14453)
- 农业经济(13957)
- 世界(13448)
- 版(13296)
- 现代(13103)
- 财会(12771)
共检索到383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晓静 陈鹏 刘家福
[目的]开展农业干旱危险性评价与区划研究,为辽宁省西北地区农业防旱抗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ISDR)对农业干旱危险性的定义,分析了构成研究区作物干旱危险性的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子的权重,构建了研究区农业干旱危险性评价指标和模型。以2009年为例,通过利用降雨、土壤、农业生产类型及地形等数据计算了辽西北地区农业干旱危险性评价指数,利用自然间断点法分级干旱危险性评价指数,并借助GIS技术,绘制研究区农业干旱危险性等级区划图。[结果] 2009年作物生长期间研究区农业干旱危险性由高到低排列为:朝阳市>葫芦岛市>锦州市>阜新市>铁岭市>沈阳市。[结论]辽西北地区农业干旱危险性等级区的划分,能够帮助政府管理部门为面临干旱威胁不同的区域建立适当的防灾方法和有效的应急预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帅官 李天舒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三大区域经济板块之一,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然而辽西北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化具有后发优势,若能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也能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失为辽西北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最有利的"突破口"。本文在阐述了辽西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现状的同时,深入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农业产业化 科技扶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晓静 张继权 马东来
传统区域作物脆弱性的研究主要基于气象资料、作物生长观测资料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忽略了作物对极端事件的反应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性。众多研究表明,植被指数能够表征水分胁迫下的植被特征,在对旱情的表达上比常规的间接方法更为直接,监测精度更高。研究以辽西北地区2006年玉米干旱为例,基于MODIS数据计算植被状态指数VCI和温度条件指数TCI,根据二者在旱情表达上不同的侧重和研究目的,确定模型参数,构建辽西北地区玉米干旱脆弱性模型,计算玉米干旱脆弱性,并将玉米干旱脆弱性划分为4级,借助GIS技术绘制辽西北地区玉米各生育阶段干旱脆弱性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辽西北地区玉米干旱脆弱性空间分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福贵 崔秀臻 张道昱
辽西北地区包括朝阳、阜新、锦州、葫芦岛、铁岭5个地级市和沈阳市的康平、法库县,辖32个农业县(市、区),乡镇场787个,村委会7703个,农村居民301.4万户,拥有土地资源6.8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6.2%。并依据其自然地理、行政区划、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可分为辽西走廊沿海平原区、辽西低山丘陵区和辽北平原低山区等3个地域单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福贵 崔秀臻 张道昱
本文结合辽宁省西北地区自然经济特点和长时期抗旱避灾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点围绕该地区干旱少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借鉴过去旱作节水的工作经验,从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角度出发,在对阜新、朝阳两市调研的基础上,对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讨。其重要意义在于,采取怎样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抗旱避灾、恢复生态、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旱作节水农业 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永欣 曲洪岩 王玉丰
辽宁省西北地区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区域,十年九旱严重制约该地区粮食及农业生产。去年,辽西北地区遭受的特大旱灾,造成了粮食减产40亿斤的巨大损失,农民收入明显减少,再次暴露了该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抗旱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祥男 朱晓 高靖羽 周静 刘辉
合作社作为农民自愿联合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在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在分析辽西北地区合作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现场深度访谈方法,剖析辽西北地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症结探源,提出推进辽西北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合作社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智利 王婉欣 姚少波
目前,辽西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进入重要发展阶段,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合作社的健康持续发展。笔者通过调研,梳理分析影响合作社成长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米文宝 侯雪 米楠 冯翠月
以西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布局为基础,探讨适合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提出了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以县域为研究单位,对西北地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分析评价,然后进行空间分析(如主成分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的综合区划方法,以此为依据制定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提出各类型区的发展方向与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自UNDP1993年91/112西北地区农业中专教育(喀什、伊犁、西宁、银川和兰州的6所农业中专学校参与该项目的实施)项目签字以来,各校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完成了1994年的活动内容,在领导干部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金丽 王立刚 邱建军 任天志 耿旭 杨晓光 孙占祥
【目的】验证美国加州大学开发的作物蒸散量-SIMETAW(simula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of applied water)模型在中国辽西北地区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利用辽西北地区的作物、土壤和气候数据运行模型,将当地主要作物蒸散量的模型模拟值与田间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模拟分析当地主要作物生育期内蒸散量和所需灌水量的多年平均情况。【结果】主要作物生育时期内模型模拟的蒸散强度曲线和实测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蒸散总量模拟值和实测值比较接近,相对误差均在10%之内。利用模型模拟当地玉米、大豆和谷子生育期内蒸散量多年平均值分别为514.15、4...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怫翔 鄂玉江 张春光
一、辽西北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辽西北地区包括康平县、彰武县、阜新县、阜新市郊区、朝阳县、北票市、建平县等行政县区,属于低丘风沙地区,总体概貌是干旱、植被少、水上流失严重、土地瘠薄,作物构成不合理,产量及效益低,就业很不充分,生活比较贫困。总土地面积为3948.5万亩,其中耕地1075.4万亩,占29%;林业用地1198.6万亩,占30.1%;牧业用地598.8万亩,占18.1%;其他用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希君 李含琳
缺水是制约西北发展关键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必须特别重视农业生产的水成本问题,彻底改变大水漫灌的生产方式,走水商品水市场的道路。探索水成本市场化的科学路径,对西北地方政府的农业生产水战略和水政策进行重新设计,同时构建市场机制的国家技术支撑机制和政策体系。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水成本 水价格 宏观决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白永平
为了量化分析和分类评价农业生态气候资源 ,根据西北地区 (甘宁青 )165个气象台站多年平均的气候资料 ,采用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动态模型 ,首先计算了农业生态气候的资源指数、效能指数和利用系数 ;然后通过对多年逐月平均效能指数的模糊动态聚类 ,划分出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12个类型并进行了相应评价 ,结果表明农业生态气候的资源潜力、匹配状况和利用程度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 ,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婷
[目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缓解西北地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刺激农业经济的增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通过构建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关联度并分析比较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对变化程度用来分析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结果]关联系数结果表明影响陕西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农药施用量、农业柴油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甘肃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复种指数、秸秆利用率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青海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人均粮食产量、节水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宁夏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节水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新疆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药施用量、复种指数、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宁夏(0. 743)、甘肃(0. 716)、青海(0. 674)、新疆(0. 619)、陕西(0. 585),针对青海、新疆和陕西地区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水平。[结论]在西北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重点加强资源减量化和再利用方面的建设,以及平衡区域间的协调合作发展,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