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5)
2023(4806)
2022(4424)
2021(4068)
2020(3820)
2019(8973)
2018(9018)
2017(17624)
2016(10136)
2015(11726)
2014(12136)
2013(12233)
2012(11756)
2011(10649)
2010(10798)
2009(10218)
2008(10450)
2007(9748)
2006(8185)
2005(7408)
作者
(32419)
(27526)
(27258)
(26226)
(17419)
(13266)
(12554)
(10880)
(10244)
(9872)
(9368)
(9082)
(8993)
(8743)
(8718)
(8662)
(8633)
(8126)
(7985)
(7976)
(7060)
(6797)
(6727)
(6335)
(6327)
(6157)
(6119)
(6109)
(5744)
(5729)
学科
(43270)
经济(43234)
(26051)
管理(25109)
方法(22529)
数学(20329)
数学方法(20169)
(19352)
企业(19352)
(13438)
(10773)
中国(10180)
(9574)
地方(8980)
(8950)
贸易(8950)
农业(8820)
(8673)
业经(7825)
(7626)
(6754)
(6576)
财务(6563)
财务管理(6541)
(6291)
银行(6257)
企业财务(6139)
(5921)
(5870)
金融(5867)
机构
大学(152519)
学院(151686)
(60852)
经济(59470)
管理(55351)
研究(54016)
理学(47411)
理学院(46824)
管理学(45912)
管理学院(45636)
中国(39121)
(35931)
科学(35825)
(32843)
(30241)
农业(29222)
业大(27885)
研究所(27725)
(26968)
中心(25241)
(23966)
财经(21583)
北京(20511)
(19863)
师范(19636)
(19478)
(18767)
经济学(18748)
农业大学(18726)
(18318)
基金
项目(99448)
科学(75226)
研究(69526)
基金(69420)
(62006)
国家(61472)
科学基金(50003)
社会(41335)
(40627)
社会科(38976)
社会科学(38956)
基金项目(37174)
(34282)
自然(33316)
自然科(32491)
自然科学(32478)
教育(32413)
自然科学基金(31905)
编号(29404)
资助(29201)
成果(24380)
重点(22970)
(22176)
(22105)
课题(20369)
计划(20235)
(20192)
科研(19757)
创新(18964)
科技(18396)
期刊
(65600)
经济(65600)
研究(40639)
(33177)
学报(30092)
中国(28263)
科学(24219)
农业(23123)
(21637)
大学(21072)
学学(19922)
管理(16982)
教育(14671)
技术(12908)
(12684)
(12518)
金融(12518)
业经(11382)
财经(10611)
经济研究(10246)
问题(9364)
(9070)
(8695)
业大(8232)
技术经济(8154)
图书(8095)
统计(7567)
(7556)
理论(7537)
商业(7237)
共检索到220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建国  丁芬  刘军  沈枫  王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淑华  
松粳6号是兴安盟农业科学研究所2001年从黑龙江省农科院第二水稻研究所引进的优质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强、分蘖力强、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强、活秆成熟等特点,通过4年的试验、示范,适宜在兴安盟地区2550~2650℃积温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对水稻品种更新换代做出了重大贡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国军  韩勇  丁芬  王先俱  陈亚君  张城  商文奇  
回顾了辽粳系列品种选育过程,并对8个具有代表性的辽粳系列品种开展了品种特性研究,总结了辽粳系列品种的育种实践与品种特性。研究表明: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育种工作者通过采用以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为育种目标,以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优化性状组配为指导,以"扩大遗传背景、扩大变异范围,提高后代结实率、提高后代选择效率"为原则的技术路线,以籼粳杂交后代的理想株型材料为桥梁种质,当地主栽品种为骨干亲本,采用多元复合杂交技术,结合多点生态选择、联合抗性鉴定和南北异地穿梭育种等方法,选出一系列粳稻新品种。辽粳系列水稻品种大体上表现出了随时代发展而增产的趋势,品种由穗数型向穗重型逐渐变化,一次枝梗数多,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力  卞琦娟  展进涛  
以水稻新品种为例,通过品种系谱分析研究派生品种开发对我国农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原始品种创新溢出效应促进农业自主创新增长,派生品种对原始创新并未呈现负影响,能被大量运用的原始品种仅集中于少数几个品种或育种材料,原始创新的溢出途径以公共科研机构之间、公共科研机构向企业溢出为主,而企业向外部溢出极少,商业育种能力增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振宏  梁凡丽  周慧  冯良宣  
通过问卷分析、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湖北省的稻农进行了实证调查,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二元logit模型,从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特征以及外部环境特征4个方面对影响农户水稻新品种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找出影响湖北省稻农对水稻新品种选择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是否采用水稻新品种主要取决于采用新品种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以及健康状况等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对水稻新品种选择有显著影响,农户水稻种植面积对新品种选择也有显著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隆四清  许明辉  姚春馨  李鼎  
利用经测验可区分籼粳品种的12对SSR特异引物对来自云南元阳不同海拔梯田的24个水稻样品进行了SSR分析.发现24个样品属于21个不同品种,其中现代育成品种6个,地方品种15个.现代育成品种中有1个籼稻品种,其余是偏籼品种,籼血缘占66.7%~83.3%,但都含有一定程度的粳血缘(16.7%~33.3%),说明这些现代育成品种是籼粳杂交的结果.地方品种中有1个籼稻品种,3个粳稻品种,其余都有不同程度的偏籼或偏粳,发现在海拔1750m以上的有9个(占37.5%)偏籼品种,籼血缘占66.7%~83.3%,这些偏籼品种可能是长期人工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冬梅  刘智  唐殊  汪雪梅  
本文以四川省水稻主产区40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选购和使用水稻新品种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水稻产量、出售水稻的数量、农技员推广和亲戚朋友的购种行为对农户选择水稻新品种具有正向影响;目前的种植业收入对农户选种具有负向影响;农户以往的种植习惯、土壤特性、媒体广告宣传、种子公司推荐和农户年龄对其使用新品种的意愿有正向或负向影响,但是不同地区影响程度不一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文静  张燕之  王昌华  赵家铭  李晶  
本文采用《农业科研成果及效益评价方法》,对辽宁省中熟水稻品种辽星1号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辽星1号因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自推广以来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3年内在辽宁及河北地区推广了838万亩,新增稻谷45335.8万公斤,新增纯收益98352.1万元,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78785.95万元,年经济效益:29523.0万元;科研投资年均收益率:96.6元/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祥祯  王玉珍  
1979~1987年,以朝鲜地一号(粳)为母本,印度杰雅(籼)为父本杂交后,用其F_1与垦77-9复交,经6代培育成晚品-28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好、产量三要素搭配合理、抽穗早灌浆期相对长、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佳等优良经济性状。产量高而稳,一般亩产550~600kg,高产地块达750~800kg,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0~15%。目前已在河北省大面积种植,在天津、北京和山东等省市大面试种成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所生  黄凤宽  吴碧球  梁曼玲  阎勇  粟学俊  陈彩虹  
关键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品种来源:花育409由天津市水稻研究所育成,于2003年12月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特征特性:花育409属粳型,中晚熟水稻品种,京、津、唐地区生育期170~175d,主茎叶片18个,平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勇  邵国军  李建国  邓媛  王甦  
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辽宁省近年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20个水稻新品种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在辽宁省主栽品种中,品质性状能够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占总数的20%,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30%,达到国家三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25%,未能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的占25%。在参试水稻品种米质性状中,垩白性状变化最大,是目前在水稻生产上米质不能达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长宽比、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而最为稳定的是糙米率和精米率。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和垩白率为影响目前辽宁省粳稻品种品质的主要因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秀娟  解慧芳  曹红瑞  杨桂英  谢长荣  梁康迳  孙新立  
亚洲栽培稻分为籼粳两个亚种,程氏形态指数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籼粳分类的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但籼粳分化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还多不清楚.本研究以典型粳稻牡丹江8号和典型籼稻明恢63的杂交F2群体为材料,构建遗传连锁图,检测到了11个籼粳分化相关性状(稃毛长、粒长、粒宽、倒一节间长和抽穗期)的QTL.同时定位了13个与这些性状高度相关的株高、穗长和护颖长的QTL.结果表明,检测到5个控制稃毛长的QTL,最大贡献率为25.57%;4个控制穗长的QTL,总贡献率为47.13%;4个控制抽穗期的QTL,分别位于第3、第7染色体上;控制粒长和控制粒长的QTL各检测到1个,贡献率分别为38.03%、20.56%.本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成贵  资月娥  陈路华  梅贵华  杨光利  叶琳华  郭肖艳  赵国珍  
【目的】探索陆育4号低耗高效栽培的科学肥水运筹方案,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6Y-27/银光为母本,陆育1号为父本通过常规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育成了常规粳稻新品种陆育4号。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以氮肥施用量为主区因素A,水浆管理为副区因素B,研究不同肥水管理对陆育4号机插稻产量、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不同肥水处理,陆育4号的全生育期、最高分蘖数、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穗实粒数差异不显著。相同氮肥处理,水浆管控由B_1→B_2→B_3变化,全生育期延长,产量显著降低,最高分蘖数、有效穗、结实率、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变化不显著。产量为8 733~12 717 kg/hm~2,最高的是A_2B_1处理,最低的是A_5B_3处理。产值最高的也是A_2B_1处理,为33 271元/hm~2,分别比常规栽培(A_1B_3)增产24.7%和增收25.6%。氮肥利用率最高的是A_5B_1处理,比常规栽培高18.5%。综合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最好的肥水管理方案是A_2B_1,其次是A_3B_1。【结论】水稻新品种陆育4号低耗高效栽培的肥水处理方案为施氮量(尿素)312~351 kg/hm~2,采用干湿交替进行水浆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