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
- 2023(1463)
- 2022(1285)
- 2021(1155)
- 2020(955)
- 2019(2286)
- 2018(2158)
- 2017(3838)
- 2016(2445)
- 2015(2647)
- 2014(2655)
- 2013(2703)
- 2012(2665)
- 2011(2388)
- 2010(2373)
- 2009(2095)
- 2008(2049)
- 2007(1735)
- 2006(1586)
- 2005(1384)
- 学科
- 济(9779)
- 经济(9777)
- 地方(7455)
- 学(4045)
- 农(4016)
- 地方经济(3565)
- 业(3540)
- 管理(3195)
- 农业(2949)
- 环境(2435)
- 方法(2258)
- 数学(2114)
- 数学方法(2074)
- 业经(1934)
- 水产(1905)
- 资源(1879)
- 中国(1789)
- 生态(1682)
- 动物(1663)
- 企(1642)
- 企业(1642)
- 农业经济(1431)
- 动物学(1312)
- 土地(1264)
- 贸(1234)
- 贸易(1233)
- 发(1161)
- 事业(1155)
- 财(1153)
- 易(1133)
- 机构
- 学院(32346)
- 大学(30747)
- 研究(16018)
- 科学(13578)
- 江(12681)
- 农(12157)
- 中国(10596)
- 农业(9951)
- 所(9946)
- 省(9702)
- 研究所(9547)
- 济(9063)
- 业大(9032)
- 管理(8879)
- 经济(8862)
- 京(7587)
- 理学(7375)
- 理学院(7208)
- 中心(6996)
- 室(6967)
- 管理学(6959)
- 管理学院(6922)
- 实验(6543)
- 院(6534)
- 农业大学(6417)
- 实验室(6248)
- 重点(6028)
- 资源(5773)
- 河(5556)
- 研究院(5494)
共检索到50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羊茜 占家智
探讨了辽河水系和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两类规格的蟹种在不同养殖水体中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这两种水系河蟹的生长速度各月略存在一点差异,长江水系河蟹的大生长期在8月前后,而辽河水系河蟹大生长期提前至6-7月;辽河水系的河蟹青春期蜕壳时间比长江水系河蟹提前30-40天,这可能是导致辽河水系成蟹规格低于长江水系成蟹规格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河蟹 生长速度 大生长期 青春期蜕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加武 任明荣 李思发
为比较不同水系中华绒螯蟹种群的形态特点,建立判别中华绒螯蟹水系来源的方法,以辽河、长江、瓯江中华绒螯蟹成蟹的三个种群为研究对象,测量了代表其形态特征的24个度量性状,处理后得48个形态特征参数;然后用逐步判别的方法筛选了其中能提供附加信息的6个参数,并建立了Beyes判别函数;最后对判别进行拟合,拟会概率雄蟹为92.39%,雌蟹为89.37%。用逐步判别的方法对中华绒螯蟹的不同种群进行比较并判别其水系来源是可行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恒亮 吴旭干 龙晓文 何杰 姜晓东 刘乃更 成永旭
采用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方法,在相似的池塘条件下将辽河、黄河和长江种群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扣蟹养殖至成蟹,比较了三群体雄体成蟹的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和肥满度,进一步测定和比较了可食组织中的常规生化成分、脂肪酸及氨基酸,旨在评价三种群雄体成蟹的营养品质和可食率。研究结果显示:(1)黄河种群中华绒螯蟹的性腺指数略高于其他两种群蟹,长江种群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和肥满度最高,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2)辽河种群性腺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群(P0.05);长江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卢义 吴旭干 何杰 王春 李晓东 刘乃更 王幼鹏 成永旭
探讨长江、黄河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称河蟹)野生扣蟹的异同,对于河蟹种质资源评价和养殖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形态学测量和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和比较了长江、黄河和辽河三水系野生扣蟹(以下简称长江蟹、黄河蟹和辽河蟹)的形态学、肝胰腺指数(hsi)、常规生化成分、脂类和脂肪酸组成差异。结果表明,(1)三水系野生扣蟹的形态学特征差异较大,三水系雌雄扣蟹分别有12和18个形态学指标差异显著,但其差异系数均未达到亚种间的差异阈值,聚类分析将三水系野生扣蟹分为两组,长江和黄河水系为一组,辽河水系为另一组。(2)筛选判别贡献率较大的7~10个指标,对三水系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永昌 王世会 成永旭 吴旭干
为探究辽河、长江水系及其杂交种中华绒螯蟹在成蟹阶段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果差异,在相似的池塘条件下将辽河、长江水系及其杂交种扣蟹养殖至成蟹。本文系统地比较了在养殖过程中的生长、生殖蜕壳率和性腺发育情况,进一步评价了成活率、产量、饲料系数和最终体质量分布等差异。结果表明:(1)在生长阶段,4组中华绒螯蟹平均体质量、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雌体生殖蜕壳高峰出现在7月25日到8月25日,雄体生殖蜕壳高峰则出现在8月25日到9月25日。人工养殖辽河水系成蟹生殖蜕壳时间与长江水系成蟹基本一致,无二龄早熟性状。9~11月,雌雄个体的肝胰腺指数(HSI)逐渐下降,性腺指数(GSI)显著上升。(2)4组中华绒螯蟹在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最终养成成蟹雌体体质量集中于100.00~175.00 g,雄体体质量集中于175.00~225.00 g。综上,辽河与长江水系杂交组生长性能与自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 0.05),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在长江流域经适应性养殖后,生长性能得以提高,二龄早熟性状消失,而以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作为母本的杂交种则成活率和产量杂种优势明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雨 张成 李清清 郑海地 成永旭 吴旭干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是中国最重要的淡水养殖蟹类,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和辽河流域。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D-loop区评估辽河野生群体(LW)和养殖群体(LC)、黄河野生群体(HW)和养殖群体(HC)及长江野生群体(YW)和养殖群体(YC)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结果显示:(1)用于本研究的D-loop基因片段长度为477 bp,共包含234个变异位点和131个简约信息位点, 6个群体的262个个体中共有110个单倍型,包括90个独有单倍型和20个共享单倍型;(2)6个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范围为0.88889~0.96522,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范围为0.00887~0.01602,养殖和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依次为:HC>YC>LC及HW>LW>YW;(3)6个群体的遗传距离(Da)范围为0.0119~0.0173,不论是养殖群体还是野生群体,辽河群体和长江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均最小,且6个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2938。对6个群体进行中性检验显示Tajima’s D和Fu’s Fs的值均为负值。综上,基于线粒体D-loop基因的研究结果表明,三水系养殖和野生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辽河和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该研究为中华绒螯蟹的种质资源评估、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邱涛 陆仁后 项超美 张菁
用RAPD技术检测了中华绒螯蟹(E.sinensis)长江、辽河、瓯江三个群体各1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经20个随机引物扩增得到每一个体的多态片段,通过对群体内及群体间共享片段的分析,得到三群体间的相似率数据,为中华绒螯蟹的种群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RAPD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施炜钢
长江实施禁捕及限捕后,相对于1987年前河蟹资源的急剧衰退而言,起到了抑制和减缓作用,但目前河蟹资源变动的趋势仍呈下降。其主要原因为:在实施亲蟹禁捕及限捕中,渔政工作由于受人、财、物力多种因素制约,管理工作还未完全跟上,亲蟹偷捕及超期捕捞现象严重,幼蟹开发利用过度。当前河蟹亲、幼体资源变动仍处于劣性循环中,现详述如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学军 顾景玲
河蟹离体卵人工孵化试验刘学军,顾景玲(河北省保定地区水产研究所,071000)(天津农学院水产系,300380)随着河蟹养殖的迅速发展,河蟹育苗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在河蟹育苗生产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抱卵蟹在暂养或孵幼过程中死亡后,即将蟹及卵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施德龙 龚志高
崇明历来是长江河蟹及蟹苗的主要产地。曾吸引全国20多个省市100多个单位前往采购蟹苗,并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譬如:1973年湖南从崇明运去67公斤蟹苗,翌年就收获成蟹5.5万公斤,既活跃了市场,又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恒亮 吴旭干 姜晓东 龙晓文 何杰 刘乃更 成永旭
为研究长江、黄河和辽河中华绒螯蟹养殖种群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的成蟹性腺发育和营养组成,采用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方法,比较了池塘养殖条件下3种群雌体的性腺发育情况,在此基础上比较了雌体的可食率、肥满度和可食组织中的营养组成,结果显示:(1)3种群雌体性腺发育速度存在显著差异,性腺发育顺序为辽河种群>黄河种群>长江种群,但10月底辽河和黄河种群的卵巢指数无显著差异。(2)在体质量和卵巢指数接近的条件下,3种群雌体膏蟹的肝胰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差异。(3)3种雌体卵巢、肝胰腺和肌肉中的常规生化成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尚明辉 范陈伟 赵金山 唐晨 吴旭干 成永旭
为探讨长江和黄河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黄河流域生长性能,本实验2021年3-11月在东营黄河口地区以长江和黄河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为实验对象,对两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在相似或相同养殖环境下,养殖前期(3-5月),两水系中华绒螯蟹平均体质量变化无明显差异。但在养殖后期(7-9月)长江蟹雌体的平均体质量显著高于黄河蟹。两水系中华绒螯蟹特定生长率(SGR)和增重率(WGR)的变化趋势类似,长江蟹雌体在5-7月SGR和WGR均显著高于黄河蟹。(2)就生殖蜕壳而言,黄河蟹生殖蜕壳要提前长江蟹10~15 d左右,但两水系成蟹雌、雄个体生殖蜕壳高峰期相似,分别出现于8月底和9月初。(3)长江蟹最终成蟹规格显著大于黄河蟹,但黄河蟹成活率高于长江蟹,故两水系中华绒螯蟹的最终成蟹产量基本一致。综上,在黄河口地区养殖的长江蟹具有成蟹规格大,性腺成熟略晚等特点,而黄河蟹则具有性腺成熟较早,早上市等特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明星
河蟹暂养技术要点胡明星(安徽省东至县黄泥湖鱼场)安徽省黄泥湖渔场自1993年始建造河蟹暂养池1.5亩,连续两年生产喜获丰收。1993年10月4日始收购成蟹1112公斤,暂养至11月18日出售成蟹1059公斤,获纯利19431元。现将池塘暂养河蟹技术要...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兴川 张菁 陈孟初 高光明
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的生物学与养殖技术的研究徐兴川张菁(湖北省鄂州市水产研究所436000)陈孟初高光明(湖北省黄冈市水产研究所随着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长江蟹)天然苗种的匮乏,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辽蟹)蟹种已开始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养蟹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