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30)
2023(14565)
2022(12514)
2021(11614)
2020(9838)
2019(22177)
2018(22121)
2017(43090)
2016(23324)
2015(26088)
2014(26066)
2013(26152)
2012(23889)
2011(21358)
2010(21348)
2009(20018)
2008(19697)
2007(17517)
2006(15696)
2005(13775)
作者
(68181)
(57167)
(56455)
(53552)
(35886)
(27251)
(25449)
(22454)
(21437)
(20199)
(19332)
(19143)
(18078)
(17857)
(17459)
(17179)
(16873)
(16726)
(16262)
(16126)
(14232)
(13881)
(13699)
(13076)
(12788)
(12680)
(12648)
(12536)
(11375)
(11293)
学科
(100378)
经济(100256)
(97181)
(79154)
企业(79154)
管理(77063)
(48069)
方法(43228)
数学(34140)
数学方法(33805)
业经(32406)
农业(32030)
(28857)
中国(23382)
(20891)
财务(20831)
财务管理(20804)
地方(19850)
企业财务(19683)
(19671)
(19460)
技术(19426)
(17736)
理论(17148)
(16756)
(16637)
贸易(16626)
(16228)
(16154)
(15034)
机构
学院(338293)
大学(332560)
管理(141392)
(136660)
经济(133869)
理学(122217)
理学院(121012)
管理学(119230)
管理学院(118652)
研究(108614)
中国(84297)
(70728)
(69427)
科学(67945)
(60252)
业大(55949)
(54666)
农业(53444)
(50886)
中心(50257)
研究所(49713)
财经(48330)
(43930)
北京(43838)
(41979)
师范(41645)
(40780)
(38938)
经济学(38736)
经济管理(38542)
基金
项目(230155)
科学(182007)
研究(170037)
基金(167284)
(144947)
国家(143590)
科学基金(124731)
社会(107561)
社会科(101565)
社会科学(101534)
(91719)
基金项目(90106)
自然(81356)
自然科(79453)
自然科学(79435)
自然科学基金(78022)
(75200)
教育(75194)
编号(70924)
资助(67096)
成果(55244)
重点(50518)
(50433)
(49924)
(49683)
课题(46785)
创新(45734)
(45372)
科研(43582)
国家社会(43494)
期刊
(158945)
经济(158945)
研究(95173)
(69576)
中国(64989)
管理(52186)
学报(51684)
科学(50397)
农业(47369)
(46926)
大学(39508)
学学(37691)
业经(32511)
教育(30499)
技术(29561)
(29281)
金融(29281)
(24295)
财经(22940)
经济研究(22216)
问题(21375)
(19588)
技术经济(18419)
(16941)
资源(16922)
科技(16836)
现代(16819)
理论(15819)
商业(15540)
世界(15506)
共检索到496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耀光,胡宜鸣,孙惠  
辽河三角洲位于盘锦和营口二市范围之内,由大辽河、双台子河形成的冲积平原。南部为渤海辽东湾海域、顶端在六间房,东界在长大铁路以西,西界在大凌河以东。目前该区已列为国务院重点农业开发区。 一、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以农业利用为主 辽河三角洲是我国四大三角洲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从国民经济用地构成和土地利用方式来看,类型复杂多样。按全国土地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耀光  
辽河三角洲是我国四大河流(长江、黄河、珠江、辽河)三角洲之一。其所处的核心位置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三角洲自然资源丰富 ,既有平坦的土地资源 ,地下还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还有面积广阔的芦苇、湿地和滩涂资源 ,具有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论文对辽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 ,实地调查了土地利用优化结构的有关参数 ,应用线性规划方法 ,建立了辽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在模型中 ,设置了以水田、旱地、芦苇、油田、盐田、养虾池等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为变量 ,写出了近期和远期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线性不等式。通过在计算机上选优计算 ,得出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红  宫鹏  刘高焕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3个核心主题之一。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造陆速度最快的河口三角洲之一。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黄河流域经济的发展,河口地带油气的开发,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从而引发了土壤盐渍化、水污染严重、湿地资源保护受到威胁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论文以黄河三角洲为典型样区,把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缩影,为全球性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论文首先介绍了黄河三角洲概况,其次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探测方法、结果进行了对比、归纳,接着回顾了该地区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分析以及模型预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芙蓉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其中小城镇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发展速度更快,黄河三角洲小城镇的发展尤其突出。据统计,该区小城镇的数量已由1978年的20多个增加到1997年的80多个;人口由1978年的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静  赵庚星  杨佩国  马淑惠  
黄河三角洲地区受人类活动作用时间相对较短,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条件。以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垦利县为例,通过对1987—200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幅度、变化构成以及流向图的分析,得到了该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特点,并应用遥感及G IS空间分析手段分析了黄河、渤海对该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格局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垦利县土地生态环境脆弱,占土地总面积80%的旱地、林草地、盐荒地和滩涂存在状态不稳定,盐荒地是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核心类型;(2)黄河淡水和海洋咸水所控制的水文条件变化是该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基本控制了分布的格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炳中  陈浮  包浩生  彭补拙  
文中探讨了可持续利用目标下土地利用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分类原则、依据和方法等问题。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在对该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可持续利用、综合性、满足人类需求的适应性和系统性”四大分类原则 ,并以土地利用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综合分类方式 ,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划分为四大零级系统、9个一级类别、39个二级类型和 4 3个三级类型 ,形成四级层次的分类体系。本方案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分类理论相互结合探讨的初步结果 ,可为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与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小钦  王钦敏  刘高焕  励惠国  
利用多源遥感和空间数据,对黄河三角洲1984、1986、1991、1996和2001年5个不同时期的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1984年东营市建市17年来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的区域分异。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趋于多样化,年变化率比较大;近代黄河三角洲区,以未利用地和耕地为主,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最不稳定;黄河冲积平原区,耕地面积远高于其它地类,约占2/3,总体变化速率处于中等水平;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比较单一,耕地占绝对优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最为稳定,年变化率最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小钦  王钦敏  励惠国  刘高焕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驱动力分析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核心。本文利用黄河三角洲东营市1984年~2001年5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简要分析了黄河三角洲LUCC特征,重点研究其驱动力因子。在黄河三角洲,耕地和未利用地之间的双向转化最为频繁。海陆河流的交互作用使得黄河三角洲淤进蚀退变化占有较大的比重;淡水资源时空上的分布不均匀,使对平原水库的建设力度大为增加。对土地的盲目垦荒和粗放经营方式,是耕地与未利用地双向转换频繁的最主要原因;人口的增长,特别是非农业人口的增长,是居民地增多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效益,对耕地、灌草地、内陆水体和未利用地之间的结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未来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叶庆华,刘高焕,姚一鸣,Marco RUSSI  
在陈述彭先生提出的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和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土地利用图谱模型,在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四期土地利用数据提取的基础上,合成了土地利用系列图谱,分别是1956~1984年,1984~1991年,1991~1996年三个时序。本文从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三个方面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分析,为地学信息图谱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典型案例和实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振乾  吕宪国  刘红玉  
在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球定位系统技术摸清了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底数的基础上 ,通过对比两个地区在湿地组成、分布、景观生态等方面特点 ,探索了两地湿地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进而找出了环渤海三角洲湿地资源在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研究其景观结构、功能、风险评价以及可持续利用模型奠定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静  赵庚星  范瑞彬  
对影响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进行了分析 ,筛选确定了该地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研究表明 ,5 0年代以前 ,该地区土地覆盖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风暴潮和黄河改道等自然因素驱动 ;5 0~ 70年代 ,人类的大量开荒、胜利油田的开发使耕地、建设用地等迅速增加 ,但同时导致对土地自然生态系统的较大破坏 ,使土地地力下降、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 ,土地生态趋于脆弱 ;80年代以来 ,蒸降比大的气候条件和淡水资源缺乏的水文状况成为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自然驱动因子 ,不合理用水 ,林草、荒地的大量开垦等人类农业开发利用活动是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人文驱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飞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孔祥德  丁建丽  赵睿  何祺胜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地处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该绿洲现已成为新疆主要的农业区和棉花基地。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开发强度开始加大。本研究利用1989年和2001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RS和GIS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计算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分离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等指标,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的景观格局及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得出:多样性指数从1.304降低到1.190,优势度指数从0.305升高到0.419,均匀度指数从0.8104降低到0.7396,破碎度指数从0.0177升高到0.0225,并揭示出土地利用类型三增两减(盐碱地、水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高焕  刘庆生  叶庆华  常军  
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体的发育过程、新生湿地自然生态演替过程(1984~2000)以及40年人类对土地利用的变化过程(1956~1996),研究黄河三角洲体景观的“空间格局与变化过程”,探索景观信息的时空特征。通过建立现代亚三角洲体在多重水沙两相河流和弱潮海洋动力系统的相互作用下的发育过程,分析了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海岸带发育演化过程的基本“脉搏”,反演并模拟黄河三角洲体海岸带演变过程的动力环境,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潮滩和水下三角洲的发育演化规律。将黄河三角洲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土壤质地、土壤盐碱度、土地养分、灌溉条件等)相结合,建立了黄河三角洲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学军  刘庆  陈印平  李玲  
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轻度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菜地、果园、粮田和未利用地四种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实地采样分析,对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可溶性有机氮(DON)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呈现一定的差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均值分别以粮田和菜地土壤最高,其含量分别为128.2 mg/kg与86.6 mg/kg,以未利用地土壤最低,分别为52.2 mg/kg和20.1mg/kg。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DOC/TOC)和可溶性有机氮占总氮的比例(DON/TN)均以菜地土壤最大,分别为1.45%和9.62%,远高于其他三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兆德  
本文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优势及限制因素 ,探讨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原则 ,提出了促进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