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28)
- 2023(3419)
- 2022(2645)
- 2021(2404)
- 2020(1972)
- 2019(4374)
- 2018(3928)
- 2017(7935)
- 2016(3819)
- 2015(4150)
- 2014(4037)
- 2013(4001)
- 2012(3614)
- 2011(3190)
- 2010(3510)
- 2009(3718)
- 2008(2532)
- 2007(2297)
- 2006(2122)
- 2005(2104)
- 学科
- 融(24013)
- 金融(24013)
- 银(20736)
- 银行(20736)
- 行(20260)
- 济(13862)
- 经济(13850)
- 中国(13123)
- 业(12595)
- 中国金融(10811)
- 企(10715)
- 企业(10715)
- 管理(10007)
- 制(7011)
- 财(6945)
- 地方(6214)
- 务(5416)
- 财务(5403)
- 财务管理(5398)
- 企业财务(5243)
- 方法(4620)
- 业经(4494)
- 农(4333)
- 事业(4288)
- 数学(4282)
- 数学方法(4265)
- 体(4077)
- 体制(3647)
- 业务(3540)
- 农业(3540)
- 机构
- 学院(47543)
- 大学(46591)
- 济(22997)
- 经济(22495)
- 中国(20049)
- 管理(16645)
- 研究(15427)
- 银(13812)
- 理学(13758)
- 理学院(13655)
- 管理学(13485)
- 管理学院(13412)
- 银行(13395)
- 融(12908)
- 财(12896)
- 金融(12665)
- 行(12575)
- 人民(10062)
- 中心(10025)
- 财经(9998)
- 国人(9205)
- 中国人(9164)
- 中国人民(9117)
- 经(9087)
- 京(8768)
- 经济学(8430)
- 经济学院(7742)
- 人民银行(7737)
- 财经大学(7691)
- 中国人民银行(7068)
共检索到82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黎黎
<正>东北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23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党中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10周年,为深刻感受东北振兴背后的普惠金融力量,记者来到辽宁省盘锦市、沈阳市、本溪市,走进金融机构与企业,聆听普惠金融的“辽宁故事”、了解普惠金融的“农行担当”。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马力 吕晶
辽宁,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近三年,在辽宁这一老工业基地的国企改革、脱困中,沈阳特派办在严肃财经法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查处重大经济犯罪、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峙 马杰
自任职以来,她勇担重任,把全部精力投入事业,以前瞻的经营思路、科学的管理模式、透澈的市场视觉、高尚的人格魅力,凭借智慧、胆识、创新与执著,将一个曾经危机重重、濒临倒闭的金融企业打造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效益最佳的总部银行,并成功实现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盛京银行董事长张玉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鸿 王新
<正>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也是山西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银行阳泉市分行以数字化改革手段推动机制变革、系统重塑,研究制定了“1+4”政策框架,出台了《阳泉市智慧金融发展行动方案》,引领全市金融机构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形成信用贷款无忧办理、融资需求精准掌握、政务服务实时送达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助力数字普惠金融推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莹莹 黄进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我国的贫困治理工作将会出现四个方面的转变,即从整体区域性反贫困向以个体和家庭为主体的精细化反贫困转变,从解决生存问题的绝对贫困治理向解决发展问题的相对贫困治理转变,从减缓贫困向预防贫困转变,从脱贫攻坚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系统性任务转变。这些转变对我国贫困治理以及普惠金融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普惠金融在以往的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障碍和瓶颈,深刻制约了其反贫困实效。因此,要想提升普惠金融的反贫困效能,需要将金融服务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社会服务,因其在价值追求、理论视野和方法技巧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可以在推进普惠金融反贫困中发挥一系列重要作用,如测量评估和精准识别服务对象,提升金融能力与素养,增强农民人力资本,协助开发针对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等。
关键词:
贫困治理转型 普惠金融 社会工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晓春
普惠金融这个概念距2005年联合国在"小额信贷年"活动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已有12个年头。但即便过了这么多年,各国政府还在大力推进,金融业仍在热烈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惠金融仍存在不完善之处,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对商业银行而言,实施普惠金融必须具备商业可持续性,这也是由普惠金融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小微企业是普惠金融的服务重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灵
让信用成为财富是普惠金融的根基。金融就是经营信用的,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有尊严地、及时地获得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其基础就在于信用什么样的金融是好金融呢?我认为,好金融就是让信用成为财富、让金融成为给人们带来改变命运机会的金融。也就是说,这个金融制度能够让信用变成财富,能够给每一个人带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这就是普惠金融的理念。普惠金融的定义与内涵普惠金融的定义与内涵,在大家的认识中有不同的含义。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理念是在2005年,那一年是世界银行的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天来 张昆 韩亚东 刘爽 李曼
利用TRM-ZS1型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和surfer8.0对辽沈Ⅰ型日光温室西山墙不同部位热通量日变化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日光温室栽培管理和山墙结构的改良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晴天时,西山墙开始蓄热和到达峰值的时间较早,开始放热的时间也相应提前,南部开始蓄放热均早于北部,不同部位的热通量日变化曲线趋势一致,但到达峰值的时间不同。阴天时,由于缺少太阳辐射,所以热通量在10:00左右同时到达峰值,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南部白天的蓄热时间都小于北部,最晚开始蓄热的部位都是墙体北部。山墙墙体的热通量分布受天气情况影响显著:阴天的热通量分布比较均匀,南北部差异比晴天显著减小,晴天时,除了南北差异较大...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山墙 热通量 日变化 分布规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雷曜 祝红梅 吴京
在"三农"、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因信用、信息不足等问题产生的较高风险制约着金融机构主动服务的积极性,建立多方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是缓解普惠金融服务对象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手段。本文建立以银担合作为代表性机制的理论模型,分析发现,担保降低了银行面临的违约风险,能够有效提升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当小微企业失信概率一定时,风险识别能力较强的银行更愿意接受比率分担模式;在小微企业经营风险普遍较高的地区,通过财政手段对分担比率高的担保机构给予适当补贴,有助于提高担保机构和银行的积极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梳理了我国普惠金融风险分担机制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借力金融科技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振家 王小军
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辽宁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重要路径选择。金融机构的逐利性以及农户、低收入人群和中小微企业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脆弱性使得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财政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介入与协调。为此,本文解读了辽宁省普惠金融业已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了基于财政政策视角的促进辽宁省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焦瑾璞
普惠金融的含义和特点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也被称作"包容性金融",最早由联合国于2005年提出。普惠金融强调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和完善市场机制,使边远贫穷地区、小微企业和社会低收入人群能够获得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上一些学者开始研究"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问题。此后,陆续关注"普惠金融"问题,但仅重点关注正规银行体系(有时也包括保险体系)为弱势、低收入群体提供成本可负担的存款、贷款、汇款(有时也包括保险)等服务,较少涉及资本市场。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康霖
普惠的核心是公平、正义。普惠的存在是为了消除人生差异、社会和谐共处,不使弱势群体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普惠这种制度安排需要把握两大问题:普惠的覆盖面和普惠实施过程中要消除的障碍。普惠金融是普惠制度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化,也是实现普惠制度的重要途径。中国式的普惠金融的突出特点是:组织结构层次分明,运作机制点面结合,实现目标精准扶贫。目前,建立和发展普惠金融的时代背景已经发生变化,普惠金融本身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普惠金融的作用面涉及全球,普惠金融的普惠也将逐步深化。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理论 制度安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单强
近年来,福建省充分利用依山伴海的地理优势,将优势自然资源转化为金融资源,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尤其地处闽东地区的宁德市对发展普惠金融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积极成效。普惠金融的宁德实践:"1+N"模式宁德市在全辖大力推进以"民富农村可持续发展中心"(下简称"民富中心")为核心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宁德市 政府增信 银行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