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0)
- 2023(3593)
- 2022(2926)
- 2021(2880)
- 2020(2154)
- 2019(5099)
- 2018(5263)
- 2017(8906)
- 2016(5260)
- 2015(6137)
- 2014(6414)
- 2013(5958)
- 2012(5528)
- 2011(4820)
- 2010(5172)
- 2009(4427)
- 2008(4542)
- 2007(4271)
- 2006(3721)
- 2005(3496)
- 学科
- 管理(14330)
- 济(12290)
- 经济(12266)
- 业(10960)
- 企(9160)
- 企业(9160)
- 制(6850)
- 银(5933)
- 银行(5930)
- 财(5898)
- 行(5645)
- 教学(5528)
- 理论(5463)
- 中国(5372)
- 农(5147)
- 融(5116)
- 金融(5115)
- 教育(4558)
- 体(4456)
- 业经(4286)
- 学法(3838)
- 教学法(3838)
- 务(3806)
- 财务(3797)
- 财务管理(3757)
- 体制(3747)
- 地方(3555)
- 企业财务(3470)
- 农业(3426)
- 度(3255)
- 机构
- 学院(64622)
- 大学(62367)
- 管理(19948)
- 研究(19594)
- 中国(18547)
- 济(18435)
- 经济(17554)
- 理学(15023)
- 理学院(14816)
- 管理学(14444)
- 管理学院(14316)
- 京(13974)
- 财(13738)
- 江(13021)
- 科学(11871)
- 州(10808)
- 中心(10799)
- 技术(10454)
- 职业(10270)
- 范(10232)
- 师范(10119)
- 所(10059)
- 北京(9222)
- 财经(9207)
- 省(9122)
- 农(8869)
- 研究所(8420)
- 经(8208)
- 师范大学(7750)
- 业大(7594)
共检索到117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姚明华 秦明旭
201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强调要加强政府预算审查监督,这是党和国家对财政资金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回顾辽宁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预算审查监督和预算立法工作实践,总结地方人大在推进实质性预算审查监督、规范监督程序的工作历程以及新时代预算立法的创新性、对策性研究思路,为地方人大加强全口径预算审查监督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谦煜 姚明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这是党和国家对财政资金管理的新要求,也是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辽宁省全口径预算体系逐步形成,人大针对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监督开展了诸多有益的实践探索,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回顾,并提出了对全口径预算体系建设的认识与思考,以及进一步加强人大审查监督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全口径预算 人大监督 预算决算审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顾宏平
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实现社会经济事务管理目标的重要工具。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受人民委托依法审查批准本级政府年度预算并监督其执行。本文将以闵行实践为基础,对加强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能力建设方面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讨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申相臣 张继东
预算管理及其审查监督是中国政治经济建设和社会民主进步中一项重大命题。通过公共财政制度特别是预算制度建设,增进财政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创新公共权力审查监督的方法方式,需要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焦作市十多年来公共财政建设典型做法进行案例剖析,近距离观察"四权分离"、复式预算、参与式预算、"财经沙盘"、绩效管理等创新举措,展示政策目标与预算过程、预算管理与社会民主、预算管理与审查监督、审查监督与为民理财有机互动结果,反映地方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内外制衡联动机制建设实践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财政预算管理要重视法制建设,推进社会民主进步,为政治清明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预算管理 审查监督 地方实践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邓星斌 艾震华 温静 麦舒曼
本文在指出大监督体系下信息化建设面临监督力量分散、监督标准不一等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家开发投资集团监督工作平台大监督体系的特点及其信息化建设成效,旨在推动监督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更好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监督 体系 信息化 探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春雷
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指对从事农业行业特有职业(工种)的劳动者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进行考核与评价,并对通过者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评价活动。农业职业技能鉴定是提高劳动者素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龙鑫宇 忻盛
随着国家和公众对安全生产的需求越来越高,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也对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追责强化,"零事故、零伤亡"成为企业安全工作必须实现的目标。核电厂停堆大修期间现场检修活动和人员数量陡增带来的安全风险上升,给电厂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挑战。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郭春慧
巡察、内审是基层央行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监督方式,两者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本文结合基层央行巡察和内审工作实践,探索实施"巡审联动"监督机制,增强巡察监督精准度和审计监督威慑力,助推监督成果深化运用。
关键词:
央行 巡察 内审 监督 联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段小玲
随着央行会计核算系统的不断更新、发展,会计核算手段、方式和业务风险点相应发生了变化。为了提升基层央行核算监督工作水平、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笔者以人民银行九江市中心支行为例,尝试探索与实践央行基础会计核算监督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基层央行 立体三维监督模式 探索实践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蔡琛 桂梓椋
立法机构对于预算绩效监督的作用,直接关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成败。从全球发展趋势看,加强立法机构预算绩效监督的可行路径探索,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话题。综观国际经验,各国往往因地制宜地采用“总分式”立法或“分总式”立法模式,将绩效信息体现于绩效报告或其他报告之中,并与审计等多个机构形成协同监督合力。从我国现实看,宜以某一部单独绩效法律作为基本遵循,从合规审查走向预算绩效监督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构建起以人大为主体的多元绩效监督格局,积极探索预算绩效监督的中国模式。
关键词:
立法机构 预算监督 预算绩效管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孔繁涛 陈萍 王平 刘涵 李辉尚 张建华
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实地考察,以信息进村入户为突破口,探讨新常态下农业信息化发展之路。结果表明,辽宁省始终坚持以12316为主线、以整合资源为动力、主导创新发展机制、强调数据积累与挖掘、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5个始终坚持",总结出以"平台综合统一、体系纵向贯通、运营市场外包、数据深入挖掘"为主要特征的"辽宁模式"。新常态下"辽宁模式"向"一体化、多维度、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探索,阐述了不断强化信息平台的市场服务功能、农民权益保护功能、社会化服务功能、便民服务功能、电子商务功能等适应农业农村经济新常态新需要的"5个强化功能"实践,剖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农业部门角色定位、公益服务边...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宫麟丰
全面阐述了辽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体制、机制的形成创新和以专业特色共建、师资互培共聘、设施资源共享、集团信息互通、产业项目共创、科技服务共推、高端人才共育、招生就业联动"八位一体"为核心内容的集团实践及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了制约集团深层发展的关键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破解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哲 冯星 王佳音
我国林地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林下产业是通过在林下开展种植、养殖、采集以及森林景观利用等生产活动,实现经济发展与林地生态保护协调统一的一种生态友好型复合经营模式。当前,林下产业已经成为巩固林权制度改革与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围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休闲考察辽宁省林下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并基于对典型案例的剖析,结合不同模式的种养特点与经济效益开展区域适宜性讨论。在此基础上,从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搭建信息平台,强化科技支撑;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主体间协作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林下产业经营体系等方面为推动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与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富民 林下产业 辽宁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温景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哲 冯星 王佳音
我国林地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林下产业是通过在林下开展种植、养殖、采集以及森林景观利用等生产活动,实现经济发展与林地生态保护协调统一的一种生态友好型复合经营模式。当前,林下产业已经成为巩固林权制度改革与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围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休闲考察辽宁省林下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并基于对典型案例的剖析,结合不同模式的种养特点与经济效益开展区域适宜性讨论。在此基础上,从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搭建信息平台,强化科技支撑;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主体间协作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林下产业经营体系等方面为推动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与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富民 林下产业 辽宁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